山东省2021年中考生物真题汇编03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1)
年级: 学科: 类型: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20小题)
1、肾蕨叶态优美,为常见的观赏植物,如右图所示。其叶背面会生有许多褐色的斑块隆起,这些斑块内包含( )
A . 种子
B . 孢子
C . 精子
D . 卵细胞
2、为探究光照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某生物兴趣小组分别测定蚕豆、烟草及苋菜的种子在光照和遮光两种不同条件下的发芽率,结果如右图。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 . 苋菜种子光照组和遮光组的水分条件必须保持相同且适宜
B . 光照对蚕豆种子的萌发没有明显影响但抑制烟草种子的萌发
C . 蚕豆种子光照组和苋菜种子遮光组的温度必须保持相同且适宜
D . 蚕豆种子和苋菜种子的萌发都受光照的显著影响
3、如图是花生的果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图中①果皮,由子房壁发育而来
B . 图中②种子,由受精卵发育而来
C . 花生种子萌发时首先突破种皮的结构是胚芽
D . 花生种子萌发成幼苗的过程中有机物含量不断增加
4、如图是某同学利用银边天竺葵做实验的部分步骤,下列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 甲是为了使叶片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
B . 乙中叶的银边和绿色部分形成对照实验
C . 丁中叶片滴碘液后银边部分变蓝
D . 实验结论是绿叶在光下能制造淀粉
5、下列关于生物圈中绿色植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衣藻是单细胞淡水藻类植物
B . 银杏和杏树都有输导组织
C . 卷柏和侧柏都属于裸子植物
D . 小麦和玉米的种子都有胚乳
6、硅藻有海洋“草原”之称,是大气中近45%氧气的制造者,属于( )
A . 藻类植物
B . 苔藓植物
C . 蕨类植物
D . 种子植物
7、蓝莓是有益视力健康的水果。如图蓝莓花的雌蕊中能发育成种子的结构是( )
A . [1]
B . [2]
C . [3]
D . [4]
8、王涛观察园林工人移栽树木,对其措施的解释你不认同的是( )
A . 傍晚移栽——减少蒸腾作用
B . 剪除部分枝叶——带动茎内的水上升至叶
C . 带土坨移栽——保护幼根和根毛
D . 给移栽后大树“挂吊瓶”——补充水和无机盐
9、生物小组的同学将绿豆装入密闭的塑料袋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约1小时后。将袋内的气体挤入试管中,发现澄清的石灰水变浑独了。由此可以推断塑料袋中的绿豆是( )
A . 煮熟的
B . 干燥的
C . 已经死亡的
D . 正在萌发的
10、“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生命使天空和大地充满生机,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柳树逐年加粗是形成层活动的结果
B . 黄鹂鸣叫可进行信息交流
C . 白鹭飞行时用气囊呼吸
D . 黄鹂、白鹭和柳树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11、生物小组将放置暗处一昼夜的银边天竺葵做如图处理,光照一段时间后,取A、B两叶片脱色、漂洗、滴加碘液。叶片中不能设为对照的部位是( )
A . 甲与乙
B . 乙与丁
C . 乙与丙
D . 甲与丁
12、某生物小组对图中植物的特征进行了观察和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水绵的叶能进行光合作用
B . 葫芦藓有茎、叶的分化,有输导组织
C . 肾蕨用孢子繁殖,孢子是生殖器官
D . 向日葵的种子外有果皮包被
13、劳动实践课加深了对桃子发育过程的认识,桃完成传粉、受精后,历经细胞不断地分裂、生长和分化,子房逐渐膨大。学习小组通过观察绘制了如图所示桃子的发育过程,其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 )
A . 子房、受精卵、果皮、胚
B . 胚珠、受精卵、种子、胚
C . 子房、胚乳、种皮、种子
D . 子房、胚珠、果皮、种子
14、人们喜欢绿色,把它视为希望和活力的象征。下列有关绿色植物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海带,通过叶进行光合作用
B . 墙藓,通过根吸收水分
C . 满江红,有输导组织,用孢子繁殖
D . 银杏和大豆的种子均有果皮包被
15、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是生命观念之一。下列选项不符合这一观念的是( )
A . 叶肉细胞中含大量的叶绿体——制造有机物
B . 木质部内有筛管——运输水分和无机盐
C . 角质层细胞排列紧密——保护和防止水分过度散失
D . 红细胞富含血红蛋白——运输氧气
16、将一株幼苗栽种在适宜的环境中,一段时间后植株增重6kg,使其质量增加的物质主要来自( )
A . 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土壤中的水
B . 土壤中的水
C . 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土壤中的无机盐
D . 土壤中的无机盐
17、某生物兴趣小组观察校园植物时做了以下记录,其中正确的是( )
A . 月季,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种器官
B . 银杏,叶扇形,银杏果成熟后,果皮黄色
C . 葫芦藓,植株矮小,有根、茎、叶的分化
D . 草莓,种子裸露,属于裸子植物
18、下图为菠菜叶片结构临时切片,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①、④是表皮,细胞排列紧密,呈绿色
B . ②是叶肉,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部位
C . ③是叶脉,具有支持和输导作用
D . 根据②的细胞排列特点可以判断,①是上表皮
19、火龙果,仙人掌科、量天尺属植物,又称红龙果、龙珠果、仙蜜果、玉龙果。属于常见水果,花在夜间开放,开花时间只有6—7个小时。如图为火龙果花与果实的纵剖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雌蕊的子房中只含有1枚胚珠
B . 花粉落到柱头上就完成受精
C . 种子的形成与雄蕊没有关系
D . 人工授粉有利于提高结果率
20、绿色开花植物的生命周期包括种子萌发、生长开花、结果与死亡等阶段。如图示杏花的基本结构及某生理过程,相关叙述合理的是( )
A . ⑧受精后发育成胚
B . ③是花的主要结构
C . A过程示自花传粉
D . ⑨将来发育成果实
二、综合题(共5小题)
1、某学校与农场合作,定期组织学生到农场参与劳动。在农场技术员的指导下,他们学到了很多促进作物生长发育、增加产量的栽培技术,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农场工作人员选择傍晚或阴天移栽带土坨的黄瓜苗,目的是。
(2)在黄瓜苗生长过程中,要经常锄杂草、松土,这种管理措施的作用是。
(3)在给黄瓜苗施肥时,要及时浇水,此时浇水的目的是。
(4)黄瓜植株“搭架”能减少枝叶的互相遮挡,目的是。
(5)为提高黄瓜坐果率,技术人员会将新开放的黄瓜雄花与雌花“对花”,该过程在生物学上称为。
2、经过三年的学习,我们在理解生物学概念的同时更加深了对生命的认知。让我们从不同的认知水平来认识生命,解释生命现象。
(1)从分子水平看、如图一中[]是位于染色体上的生物大分子,其上有遗传效应的片段叫做,可以控制生物的性状,说明结构与功能是相适应的。
(2)从细胞水平看,叶绿体和是细胞中的两种能量转换器,细胞内物质的合成与分解总是伴随着能量的储存与释放。细胞中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的表达式为。
(3)从器官(系统)水平看,人体内经过如图一中A、B、C、D、E等生理过程,组织细胞从血液中获得了养料和氧气用于生命活动,代谢废物最终由肺和肾脏等排出体外,从而维持了内环境的稳定。其中,肾脏在净化血液的同时,也调节了人体内的平衡,图中D表示的过滤作用。
(4)从个体(群体)水平看、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是进化的结果。如图二显示植物各类群间的亲缘关系,最早出现在陆地的植物类群是[]植物,是由原始的藻类植物进化来的。乙出现了组织,但仍用孢子繁殖,而种子植物才是真正适应陆地生活的类群。由此体现了植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 。
3、“家有余粮,心中不慌”,粮食安全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普通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如何提高小麦产量是我们长期研究的课题。下图依次为小麦的种子结构、根尖、三项生理活动、种植密度与有机物制造与消耗的关系。请你综合分析作答:
(1)如图一,小麦的种皮和果皮紧密结合在一起,一粒小麦就是一个,依据种子子叶的特征分类,小麦属于植物。
(2)播种时要选择子粒饱满的种子,是因为这样的种子内贮存着大量营养物质,能够为小麦种子萌发提供充足的营养。
(3)根深方能叶茂,小麦根能不断向地下伸长生长的原因与图二中根尖的(用字母表示)有关。
(4)当播种密度过大或过小时,普通小麦产量都不理想。分析图四曲线可知,种植密度为
时,有机物积累的最多,原因是播种密度影响到图三中(填字母)生理活动的效率。
4、如图一为绿色开花植物的传粉方式示意图,图二为受精过程示意图,图三为菜豆种子的结构图。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所示花的主要结构是 ,其传粉方式是 。
(2)图二中的花粉落到柱头上后,受黏液刺激,长出 ,通过花柱到达胚珠,释放出 ,完成受精作用。
(3)受精后,图二中的[1]发育成 ,[]发育成果实。
(4)图三种子的胚由 (填序号)组成,结构5能发育成 。
5、月季被称为花中皇后,又称月月红,蔷薇目,蔷薇科,蔷薇属。常绿,半常绿低矮灌木,四季开花﹐一般为红色或粉色,偶有白色和黄色﹐可作为观赏植物,也可作为药用植物,亦称月季花。树状月季,又称月季树,是由一个直立树干通过园艺手段生产出来的一种新型月季类型,增强了观赏效果,这也体现了生物技术改变人们的生活。植物的枝芽具备发育成枝条的结构基础(如图一),我们通常以蔷薇作砧木、月季为接穗采用芽接法,进行繁殖(如图二)。请据图回答:
(1)图一中,[①]属于分生组织,可以分裂产生芽的其他结构。
(2)[]将来发育成茎,[]将来发育成叶,可以说,枝芽就是尚未发育的。
(3)图二中嫁接成活的关键是接穗和砧木的紧密结合。
(4)树状月季的花冠比一般花卉离地面远,不容易感染土壤病虫害;树干取材于蔷薇,根系发达、生命力极强。与普通月季相比,月季树对环境的适应性。
(5)植物体的内部结构、遗传和生理特性越相似,嫁接越容易成功。从生物进化角度来分析,人们选用蔷薇来嫁接月季的依据是二者。
三、实验探究题(共4小题)
1、生活中经常会遇到植物见光变绿的现象,如“竹笋出土被阳光照射后会转变为绿色”、“白萝卜地下部分是白色,地上部分却发绿”、“大白菜外部叶片是绿色的,内部叶片却是白色的”,类似现象还有很多。“爱上生物学”社团的同学对这一现象很好奇,提出了“叶绿素的合成是否需要光照?”的问题,并针对这一问题设计了以下实验。
| A组 | B组 |
第一步 | 取两个培养皿分别标注A、B,并加入等量土壤 | |
第二步 | 各植入10粒大豆种子并加入适量清水 | |
第三步 | ? | 遮光(黑暗处理) |
第四步 | 放入温度适宜、光照充足的环境下培养一段时间 | |
第五步 | 观察记录实验结果(长成绿色豆苗和黄白色豆苗的数量) |
(1)植物体变绿的原因是合成了,它存在于光合作用的场所内。
(2)本实验探究的单一变量是 ,所以实验第三步对A组的处理应是。
(3)为了保证实验的科学性,两组实验加入土壤的理化性质、清水的量和环境的温度等都应。
(4)社团的同学观察发现,A组幼苗全为绿色,B组幼苗全为黄白色。请同学们依据观察结果写出实验结论:。
2、为创建国家园林城市,我市引种了香樟树等南方园林植物。为了解香樟树引种到我市后的生长状况,某研究小组在晴朗无风的夏日观测其光合速率,结果如下:图1是香樟叶片光合速率(用二氧化碳吸收量表示)随光照强度变化的情况;图2是香樟叶片在停止供水和恢复供水条件下,气孔开度(即气孔开放程度)与光合速率的变化情况。请分析作答:
(1)图1中a点,实验叶片的叶肉细胞释放的二氧化碳来自(填细胞结构)。
(2)图1中b点,实验叶片的叶肉细胞(填“释放”或“不释放”)氧气,原因是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
(3)图2停止供水后,B点较A点光合速率下降,原因一:水是光合作用的;原因二:保卫细胞(填“失水收缩”或“吸水膨胀”)使得部分关闭,导致吸收的减少。
(4)图2恢复供水后,香樟树吸收的水分绝大部分用于(填生理过程)。
3、如图一表示探究银边天竺葵(叶片边缘部分的细胞中无叶绿体)某些生命活动的实验设计,图二是叶片的结构示意图
(1)将图一中银边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后,透明塑料袋内壁上出现水珠,这与植物的 有关,水蒸气主要经图二中的[]散失到外界空气中。
(2)将暗处理后的银边天竺葵放在光下照射几小时,摘下两面遮有黑圆纸片的叶片,脱色、漂洗、滴加碘液叶能够变蓝的部分是 (填字母)处。通过 (填字母)对照实验,证明光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3)取天竺葵叶片制作临时切片时,需要用手捏紧 的双面刀片切割叶片,将切下的薄片放入盛有清水的培养皿中,用毛笔蘸取 的一片制成临时切片。
(4)图三中甲、乙表示气体,则甲表示 ,实验中常用什么物质检测甲?。
4、学习了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后,小光同学对原有的实验进行改进和整合,设计了如下实验:把一株银边天竺葵(叶片边缘部分的细胞中无叶绿体)放于黑暗处一昼夜,按下图进行处理(氢氧化钠能吸收二氧化碳),移到阳光下几小时,对标记叶片经酒精脱色后滴加碘液。请你分析回答小光实验中的有关问题:
(1)实验前将天竺葵植株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
(2)图中叶片E部分的处理方法是把整个叶片的一部分用黑纸片从遮盖起来。
(3)叶片在酒精中隔水加热后,绿色部分变成了色。
(4)叶片脱色后滴加碘液,变蓝色的叶片是。
(5)若要探究“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吗?”应选用组。
(6)通过A、C组得出的结论是光合作用的,C、D组得出的结论是光合作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