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复习专题1《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年级: 学科: 类型:复习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5小题)
1、关于人类的祖先,在劳动的过程中产生和制造了许多奇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劳动使双手变得灵活
B . 劳动使森林古猿到地面上生活
C . 劳动使大脑越来越发达
D . 在劳动中还产生了语言和意识
2、人类进化的历史长河中,下列特征出现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
①使用工具②下地生活③直立行走
A . ①②③
B . ③①②
C . ②③①
D . ①③②
3、提出“人类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一类古猿”这一观点的科学家是( )
A . 罗伯特·虎克
B . 达尔文
C . 卡尔·兰德斯坦纳
D . 屠呦呦
4、以下关于人类起源和发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现代类人猿如同其祖先一样,仍过着以树栖为主的热带丛林生活
B . “露西”的骨骼化石下肢骨粗壮,说明当时的古人类已经能够直立行走
C . “东非人”的石器化石表明当时的古人类已经学会了制造简单的工具
D . 森林古猿和古人类区分的标志是是否形成了语言
5、下列有关现代类人猿与人类根本区别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类人猿主要是臂行,人类是直立行走
B . 类人猿没有喜、怒、哀、乐等表情,人类有喜、怒、哀、乐等表情
C . 类人猿没有语言文字能力,人类有很强的思维能力和语言文字能力
D . 类人猿可使用自然工具但不会制造工具;人类能制造并使用各种简单和复杂的工具
6、对森林古猿进化成人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由于森林的大量消失使部分森林古猿不得不下地生活
B . 下到地面上的生活使其身体向直立行走方面发展
C . 森林古猿之间在下地之前就有根本的区别
D . 古人类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问题的直接证据
7、依据科学家的考古发现,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 )
A . 长臂猿
B . 猕猴
C . 森林古猿
D . 猩猩
8、科学探究的过程中需要区分事实和观点,观点是基于事实提出的。下列属于观点的是( )
A . 彩超下,8周左右的胎儿已经呈现出人的形态
B . 青春期,男孩发现会出现遗精,女孩发现会来月经
C . 在东非大裂谷,古人类学家发现了许多早期古人类化石
D . 除了非洲,其他地区没有200万~300万年前的古人类化石
9、下列有关人类起源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环境影响了森林古猿的进化
B . 人类起源于生理特征与现代人最接近的类人猿
C . 古人类的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问题的直接证据
D . 古人类用火把食物烤熟,改善了身体的营养,促进了脑的发育
10、下列关于人类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人类与现代类人猿有着共同的祖先
B . 化石是研究人类进化的最直接证据
C . 人类进化过程中脑容量逐渐增大
D . 能否制造和使用工具是人猿分界的标志
11、古猿进化成人类的过程中,下列哪一项是进化发展的基础( )
A . 用大脑思考
B . 用语言交流
C . 两足直立行走
D . 制造、使用简单工具
12、根据发现的古人类化石,科学家认为人类进化的主要历程是( )
A . 能人阶段、南方古猿阶段、直立人阶段、智人阶段
B . 南方古猿阶段、能人阶段、直立人阶段、智人阶段
C . 南方古猿阶段、直立人阶段、能人阶段、智人阶段
D . 能人阶段、南方古猿阶段、智人阶段、直立人阶段
13、类人猿体内的染色体数目和形态与人类的相近,所患的疾病也与人类相同,这说明( )
A . 人类起源于类人猿
B . 是一种巧合
C . 人类与类人猿是近亲
D . 类人猿是人类的一个分支
14、下列关于人类起源和发展的观点,正确的是( )
A . 现代人是由现代类人猿演变来的
B . 直立行走是人类祖先与猿分界的重要标志
C . “露西”的脑容量接近现代人类,她能制造复杂的工具
D . 古人类化石不能作为证明人类起源和发展的证据
15、从古猿进化到人的过程中,具有决定意义的姿态改变是( )
A . 直立行走
B . 语言交流
C . 制造工具
D . 使用工具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根据人类进化阶段与其主要特征的对应关系填空:
最早两足直立行走的原始人类
最早能使用和制造工具的原始人类
最早使用火的原始人类
脑容量和现代人相当的的原始人类
A.智人 B.能人 C.直立人 D.南方古猿
2、人类的进化历程可分为: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 等阶段;现代人划分为4个人种:蒙古利亚人、 、尼格罗人和澳大利亚人
3、在19世纪时,著名进化论的建立者是达尔文,他提出了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 。
4、英国生物学家赫胥黎通过比较解剖等方法,第一次提出 的观点。
5、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 。从露西的骨骼化石来看,髋骨较宽阔,下肢骨更粗壮,有利于 。
三、综合题(共2小题)
1、 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森林古猿的一支是现代类人猿,以树栖生活为主,另一支却由于环境的改变慢慢地进化成了人类,可见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图一为人类进化历程,图二是人与现代类人猿黑猩猩的骨骼特征比较图。根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一中所示的人类进化的历程排序为 (填序号)。
(2)从图一中所示的人类进化的历程中可知(填序号)是人类的祖先,称为。在此阶段之前,自然环境曾发生过对人类起源有重大影响的变化,这一变化是。
(3)图一中②具备和。
A.直立行走的能力 B.制造和使用简单工具的能力
C.制造和使用复杂工具的能力 D.使用火的能力 E.使用语言的能力
A.直立行走的能力 B.制造和使用简单工具的能力
C.制造和使用复杂工具的能力 D.使用火的能力 E.使用语言的能力
(4)人猿分界的标志是。
(5)图二中表示人手的是(填编号),人的手比黑猩猩的“手”更灵巧。人手与黑猩猩的“手”都有节,形状相似。
(6)由图二可以看出黑猩猩的头骨与人的头骨基本相同,主要区别是人的大,黑猩猩的颌骨突出。
(7)类人猿与人类的形态相似,它们也能用“手”灵巧地拿起东西,大脑比较发达,能表现出喜、怒、哀、乐等表情,还能模仿一些人的行为,这说明什么?。
2、下图为人类起源与发展过程示意图,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较早提出人类是由猿进化而来的,著名进化论的建立者是。
(2)A表示的物种名称为;依据已有的证据,古人类学家推测,在A物种形成前自然环境曾发生过对人类起源有重大影响的变化,这一变化是。
(3)从A到B的过程表示人类已开始向着的方向发展。
(4)从C到F的过程,除着装发生了变化外另一个显著的变化是制造和使用工具越来越复杂;古人类使用火吃熟食改善了营养条件,大脑也越来越发达;G则突出体现了人类在群体生活中产生了,这也是区别于其他生物的显著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