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中考生物三年真题汇编10 生物科学探究与生物技术

年级: 学科: 类型: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8小题)

1、现代生物技术的核心是(    )
A . 转基因技术 B . 克隆技术 C . 无土栽培 D . 嫁接
2、科学家将极地海鱼的抗冻蛋白基因移植到水稻中,使水稻也具有抗冻的特性。这种育种方法从根本上改变了水稻的(   )
A . 形态结构 B . 繁殖方式 C . 营养成分 D . 遗传物质
3、酸奶营养丰富、酸甜可口,是美味的发酵食品。某同学尝试用鲜奶制作酸奶,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 . 将鲜奶煮沸后直接加入预先准备的乳酸菌 B . 在预先没有准备乳酸菌时用酵母菌代替 C . 放在30℃左右的室内温暖的地方进行发酵 D . 发酵过程不密封以确保氧气的供给
4、下列关于生物技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沼气的生产利用了发酵技术 B . 发酵技术可以生产出多种食品和饮料 C . 克隆技术属于发酵技术 D . 工业化的发酵技术构成了生物技术产业
5、2018年我国科学家首次将人突变的亨廷顿基因导入猪的DNA中,培育出患“亨廷顿舞蹈病”的猪。培育患“亨廷顿舞蹈病”猪运用的生物技术是(  )
A .  克隆技术 B . 转基因技术  C . 发酵技术 D . 组织培养技术
6、某同学学习制作米酒的探究实验后,在课堂上分享他的实验操作步骤:①浸泡→②蒸熟米饭并冷却→③加酒曲→④保温发酵,并对此步骤作出解释。你认为不恰当的是(  )
A . 蒸熟米饭需要冷却的目的是避免高温杀死细菌 B . 步骤③的目的是进行接种 C . 保温是为了给酵母菌的发酵提供适宜的温度 D . 制作米酒过程中,尽量少打开容器,防止杂菌污染
7、现代生物技术在农业、食品、医药等领域中广泛应用。下列实例与采用的生物技术搭配不正确的是(  )
A . 把控制合成胰岛素的基因转入大肠杆菌内,使大肠杆菌生产胰岛素——转基因技术 B . 太空中的射线引起普通甜椒种子的基因发生改变——诱变育种 C . 绵羊“多莉”的诞生——克隆技术 D . 试管婴儿——组织培养
8、生物技术广泛应用于医药卫生、轻工、食品等领域。下面属于日常生物技术的是(  )
A . 克隆技术 B . 发酵技术  C . 转基因技术 D . 试管婴儿技术

二、实验探究题(共6小题)

1、近年我国加大了酒后驾车的处罚力度,但酒后驾车引发的交通事故仍时有发生。某生物兴趣小组开展 了“饮酒能否影响人体动作的准确度”实验,实验设计及结果如表:
测试人数 测试要求 测试次数 饮酒前测试准确的次数 测试者饮酒量(mL) 饮酒后测试准确的次数
15 测试者在规定时间内用左手食指指尖准确的指向自己右手食指的指尖,重复做20次 20 300 15
20 600 9
20 900 5
20 1200 3
20 1500 2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该生物兴趣小组作出的假设是      
(2)对测试者饮酒前进行测试的目的是      
(3)上述五次测试,除饮酒量不同外,其余条件均相同,这遵循了      
(4)为了减少实验误差,增加实验的可信度,测试者重复上述实验三次,并将所测数据取      作为该实验的最后结果。
(5)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可知,饮酒的量越多,人体动作的准确度越      (填“高”或“低”)。可见,饮酒过量,会危害人体小脑的协调功能,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期,应杜绝饮酒。
2、图所示,在盛有温开水的玻璃瓶中,加入一大勺白糖、两大勺面粉和一小包酒曲粉,然后把这个玻璃瓶放在温暖的地方。一段时间后,套在玻璃瓶口上的瘪气球会越胀越大,玻璃瓶里的液体还不断冒出气泡,气泡中的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请根据实验填空。

(1)胀大的气球,其里面气体主要成分是      
(2)酒曲中的曲霉含有大量的酶,能把淀粉最终分解为      
(3)把套在玻璃瓶口的气球取下,闻一闻玻璃瓶,会发现有酒味,说明在酒曲中的酵母菌的作用下还能产生      
3、同学们发现树林里的落叶层层堆积,不同区域和深度的落叶被分解的程度各不相同。为了探究影响细菌分解落叶的条件,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步骤1 材料处理

用打孔器在同种叶片取质地相同的片60片,均分为3份平铺于三个锥形瓶中,标为A、BC三组,高温蒸煮后备用

步骤2 实验操作

A组

B组

C组

接种等量的同种细菌

遮光处理

遮光处理

正常光照

去除氧气

通入氧气

通入氧气

步骤3 恒温培养足够时间

30℃

X℃

30℃

试验结果

圆片未被分解

圆片被完全分解

圆片被完全分解

请根据以上探究步骤和结果,分析回答:

(1)实验步骤1“高温蒸煮”的目的是:对实验材料进行      处理。
(2)以A、B组为对照实验时,变量是      (选填“氧气”或“光)。
(3)实验步骤3中“X”代表的数值是      ,设置此温度是为了在对照实验中确保      
(4)由B、C组的实验结果可知光照条件      (选填“会”或“不会”)影响该细菌对落叶的分解。
4、小露家附近的池塘发生了主要由绿藻大量繁殖造成的水华现象。小露猜想这可能与排入池塘的生活污水中磷含量过高有关。对此,她设计了如下实验:

步骤①

实验准备

取池塘水20L,加入自来水稀释至60L。将4个同型号的玻璃缸清洗干净,分别标记A,B,C,D

步骤②

实验操作

A缸

B缸

C缸

D缸

分别倒入 X L池塘水稀释液

加入0.5L

自来水

加入0.5L

生活污水

加入0.5L含磷清洁剂稀释液

加入0.5L无磷清洁剂稀释液

步骤③

培养一段时间

放在池塘附近,   Y   的环境中

步骤④

观察结果

+

++++

+++++

++

注:“+”的数量越多,表示绿藻的密度越大。

(1)步骤①中,对池塘水稀释的目的是绿藻的密度,使其有更多的生长空间。
(2)若要将池塘水稀释液全部用完,则步骤②中的“X”代表的数值是。步骤③中,“Y”应为(填“阳光充足”或“遮光”)。
(3)C缸和D缸作对照,变量是。根据实验结果分析,使用无磷清洁剂(填“能”或“不能”)有效降低绿藻的繁殖速度
5、夏季的蚊子非常恼人。同学们发现,不同人对蚊子的吸引力有区别。有同学认为与肤色有关,也有同学认为与汗液的气味有关。为了探究肤色和汗液气味对蚊子吸引力的影响,同学们设计并进行了以下实验:

实验步骤:

①准备3种接近不同肤色、大小相同的同种纸板各2张,在各种颜色的纸板上分别涂抹等量且适量的生理盐水和汗液(来自同一人)。

②将6张纸板分开随机放置在草地上,用摄像机拍摄,如实记录下分钟内各纸板上蚊子的停留次数。

③随机交换纸板位置,重复步骤①和②2次

实验结果:

颜色、蚊子停留次数、涂抹物

浅黄色

中黄色

深黄色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生理盐水

2

1

2

5

3

3

8

7

6

汗液

20

21

18

22

24

23

28

25

29

(1)步骤③的目的是排除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2)实验结果显示,在一定范围内,随着纸板颜色加深,蚊子停留次数。与纸板颜色相比,汗液气味对蚊子的吸引力较

深入探究:

晓卓同学发现,不同颜色的纸板在户外吸热能力是不同的。他提出疑问:随着同一颜色纸板温度的升高,纸板对蚊子的吸引力会发生什么变化呢?对此,他将一定数量活力相同的同种雌蚊子放入图密闭装置中。

实验分组如下表:

组别

1

2

3

纸板温度

25℃

30℃

35℃

每5分钟纸板上蚊子停留次数

X

Y

Z

(3)若实验结果为Z>Y>X,则实验结论为一定范围内,
(4)上述的深入探究实验(填“能”或“不能”)确定纸板颜色深浅本身对蚊子吸引力有影响。
6、柳州螺蛳粉是风靡全国的网红食品,其重要配菜是酸笋。腌制酸笋时常加入食盐,为探究食盐含量对酸笋发酵和保存的影响,设计并进行了以下实验:

第一步

将新鲜竹笋洗净,切丝

第二步控制食盐含量

A组

B组

C组

食盐含量1%

食盐含量7%

食盐含量12%

第三步

对发酵罐进行X处理,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

实验结果

第3天酸化第11天出现腐臭

第11天酸化第30天出现腐臭

酸化不明显第60天出现腐臭

(1)该实验的变量是
(2)在发酵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微生物是乳酸菌,因此第三步“X”表示的处理方式是(选填“密封”或“敞开”)。
(3)在实验结果中三均出现腐臭现象,主要原因是其他细菌、真菌在笋中
(4)根据实验结果分析,食盐含量会影响酸笋的发酵时间和保存期限。因此,在酸笋腌制过程中,我们可采用组中设置的食盐含量让笋迅速酸化;在酸化后可添加适量以延缓酸笋腐败。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广西中考生物三年真题汇编10 生物科学探究与生物技术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