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期末复习专题02 变温动物

年级: 学科: 类型:复习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25小题)

1、在较为干燥的陆地上,能找到下列哪一种动物(  )

A . B . C . D .
2、蜥蜴的皮肤结构与陆地生活相适应的特点是(    )
A . 皮肤裸露,分泌黏液 B . 皮肤干燥,覆盖着角质鳞片 C . 体表湿润,覆盖着角质鳞片 D . 皮肤失去气体交换的能力
3、很多动物的名称中有“鱼”而不是鱼,下列“鱼”中属于鱼类的动物是(   )
A . 章鱼 B . 鲨鱼 C . 娃娃鱼 D . 鲸鱼
4、爬行动物属于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的重要原因是(     )
A . 能在陆地上生活 B . 体表覆盖有鳞片       C . 用肺进行呼吸 D . 生殖和发育过程摆脱了对水的依赖
5、生物学家认为蜥蜴比青蛙高等,主要原因不包括(   )
A . 体表有覆盖物,可防止水分散失 B . 肺更发达 C . 可以在陆地上生活 D . 受精卵内养料更多,卵外有坚韧的卵壳保护
6、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以下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白鹭用气囊呼吸,鳜鱼用肺呼吸 B . 桃花和受精卵都是生殖器官 C . 白鹭、桃树、鳜鱼都是真核生物 D . 白鹭和桃树的输导系统都很发达
7、鲫鱼的躯干部指的是(  )
A . 头部之后,尾鳍之前的部分 B . 鳃盖之后,肛门之前的部分 C . 胸鳍之后,尾鳍之前的部分 D . 腹鳍之后,臀鳍之前的部分
8、“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下列有关青蛙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能在水中和陆地生活,因此是两栖动物 B . 后肢发达,有利于跳跃 C . 皮肤裸露且能分泌黏液,辅助呼吸 D . 眼睛后面有鼓膜,可感知声波
9、青潘氏闭壳龟为水栖龟类,生活在山溪、岩缝和河边,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下列对其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体内有脊柱,体表覆甲 B . 卵具卵壳,起到保护作用 C . 生殖过程不能摆脱水环境 D . 完全用肺呼吸
10、如图是鱼在水中呼吸的示意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 鱼不断地由口吞入水,这是鱼在呼吸 B . 鱼的呼吸器官是鳃,鳃丝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 C . 血液流过鳃时,与水发生气体交换 D . 与①处相比,图中②处的水中氧气增多
11、海洋渔业生产中,合理使用网眼尺寸较大的网具进行捕捞,有利于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下列解释及观点不正确的是(  )
A . 更多幼小的个体逃脱,得到生长和繁殖的机会 B . 避免捕鱼速度大于鱼类繁殖的速度 C . 为了保护海洋动物资源,分散到所有水域进行捕捞 D . 有计划地养殖和捕捞,有利于渔业资源的保护
12、科莫多巨蜥又名“科莫多龙”,平均体长2至3米,是已知现今存在种类中最大的蜥蜴。下列有关科莫多巨蜥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在陆地上产卵 B . 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 C . 用肺呼吸 D . 属于恒温动物
13、有一种动物体表有鳞片覆盖,雄性产下受精卵,卵外有壳保护,据此我们可初步判断此动物属于(    )
A . 鱼类 B . 两栖类 C . 爬行类 D . 鸟类
14、某同学捉到一只活青蛙,把它放到有较多水的鱼缸中。可是第二天就死掉了,蛙死亡的原因是(  )
A . 无法呼吸 B . 饥饿 C . 惊吓 D . 水质有问题
15、在观察金鱼时,注意到金鱼的口在水中有节奏地张开、闭合,鳃盖也一张一合的,这是怎么回事呢?鱼不停地用口吞水,再从鳃孔排水的意义是(   )
A . 排出废物 B . 进行呼吸 C . 交换体内外的水分 D . 摄取食物
16、下列动物中真正是鱼类的是(  )

①鲨鱼;②鲸鱼;③章鱼;④墨斗鱼;⑤草鱼;⑥鱿鱼

A . ①③ B . ①② C . ⑤⑥ D . ①⑤
17、爬行动物比两栖动物更适应陆地生活的原因是(  )

①体表有鳞片或甲;②完全用肺呼吸;③生殖发育离开了水;④卵生,卵有坚韧的卵壳;⑤皮肤裸露

A . ①② B . ①②③ C . ①②③④ D . ④⑤
18、下列动物属于鱼类的是(  )
A . 娃娃鱼和海马 B . 鱿鱼和章鱼 C . 中华鲟和鲨鱼 D . 鲸鱼和鳄鱼
19、下列属于爬行动物所具有的特征是(  )
A . 体表覆盖外骨骼 B . 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 C . 在陆地上产卵,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 D . 幼体生活在水中
20、俗话说“鱼儿离不开水”。下列属于鱼类适应水中生活特征的是(  )
A . 有鳍,用鳃呼吸 B . 有鳃,胎生 C . 有鳍,用肺呼吸 D . 有肺,卵生
21、我国有优良的淡水鱼品种,著名的“四大家鱼”是指(  )
A . 草鱼、鲤鱼、鲫鱼、青鱼 B . 青鱼、草鱼、鲢鱼、鳙鱼 C . 鳙鱼、鲫鱼、黑鱼、草鱼 D . 鲤鱼、青鱼、梭鱼、鲢鱼
22、冬眠是青蛙对冬季不良外界刺激的适应。冬眠的成蛙进行呼吸的主要器官是(   )
A . B . C . 皮肤 D . 肺和皮肤
23、关于两栖动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两栖动物是从水生过渡到陆生的脊椎动物 B . 只能在陆地上生活不能在水中生活的动物是两栖动物 C .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离不开水 D . 蝾螈、大鲵和蟾蜍都是两栖动物
24、下列不是爬行动物所具有的特征的是(  )
A . 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或甲 B . 皮肤辅助呼吸 C . 在陆地上产卵,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 D . 用肺呼吸
25、爬行动物比两栖动物更适应陆地生活的原因是(  )

①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②用肺呼吸③生殖和发育离开了水④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⑤皮肤裸露

A . ①② B . ①②③④ C . ④⑤ D . ②③④

二、连线题(共1小题)

1、请将下列动植物类群与它们和人类的关系连接起来。

藻类植物                A.植物遗体通过复杂变化形成煤

苔藓植物                B.海带、紫菜等植物可以供人类食用

蕨类植物                C.监测空气污染程序的指示植物

节肢动物                D.青蛙捕食害虫,减少施用农药对环境的污染

两栖动物                E.蝎、蜈蚣、蝉蜕等可以入药,治疗疾病

哺乳动物                F.导盲犬、警犬等是人类得力的助手

三、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

1、探究青蛙的视觉特点。(螟蛾与青蛙“斗法”)

螟蛾是田间害虫,青蛙是田园卫士,二者水火不容。一天,螟蛾们聚在一起商量如何对付它们的天敌——青蛙。螟蛾甲说:“青蛙跳得高,蹦得远,我们见了它要逃得快才好。”螟蛾乙说:“青蛙眼力好,让它瞧见就跑不掉了,还是想法躲起来好。”正说着,一只青蛙跳了出来,螟蛾甲叫了声“快溜”,张开翅就飞,螟蛾乙却静伏不动。结果螟蛾甲成了青蛙的美餐,而螟蛾乙却暂时逃过一劫。

请你在阅读以上材料的基础上,完成以下探究活动。

提出问题:青蛙的视觉是对运动的物体比静止的物体灵敏吗?

(1)作出假设:
(2)实验设计:

①材料用具:甲、乙两只玻璃水槽,两只青蛙,活苍蝇和死苍蝇各6只。

②步骤:首先向甲水槽放入,向乙水槽放入,然后各放一只青蛙,注意观察青蛙的捕食行为。

(3)实验现象:
(4)将死苍蝇用线吊起来,让死苍蝇动一动,观察青蛙的捕食行为。青蛙会怎样?
(5)得出结论:

四、综合题(共6小题)

1、阅读下面的资料,分析回答问题。

“没有买卖,就没有杀戮。”由于人们对“鱼翅”的大量食用,目前全球有八种鲨鱼濒临灭绝。其实,“鱼翅”的营养价值并不高,其中可能含有超量的汞更会危及食客的健康。

(1)鲨鱼的“鱼翅”,实际是      ,是鲨鱼的运动器官。鲨鱼利用它在水中灵活、迅捷的游泳。
(2)由于有毒物质会通过      积累,鲨鱼体内含有较高的汞等重金属,随着“鱼翅”被食用进入人体,会对身体造成伤害。
(3)鲨鱼属于鱼类,下列动物与鲨鱼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 (3)
A . 海马 B . 鲸鱼 C . 海龟 D . 海葵
(4)装鱼是鲸鲨、双鬓鲨和白鱀豚等多种鲨的总称。每年有超过七千万头鲨鱼被捕杀,这是对生物      多样性的破坏,对维持海洋生态平衡十分不利。
(5)为了保护鲨鱼,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2、龟卵的孵化往往受环境温度的影响。为探究温度对某种龟卵孵化时间、孵化成活率的影响,研究者将数目相同的五组龟卵分别置于不同温度下孵化,结果如图所示。

(1)龟卵较大,卵内含有水分,卵外有坚韧的保护,发育摆脱了对水的依赖,这是龟适应生活的重要原因之一。
(2)据图判断,龟卵孵化的最佳温度范围为29℃—31℃,原因是当温度低于29℃时,龟卵的孵化时间相对较,当温度高于31℃时,
(3)和龟的发育过程不同是,蝗虫的发育过程称为发育。蝗虫生长发育过程中有蜕皮现象,蜕去的“皮”其实是,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3、“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这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著名词句,试从生物学角度分析这一现象。
(1)蛙鸣是一种求偶行为,但当有人走近时,蛙不再鸣叫,这能体现出的生物特征是
(2)蛙鸣求偶后所产的卵,经过蝌蚪、幼蛙发育为成蛙,反映了生物具有的特性。
(3)成蛙捕食稻田里的害虫,这反映了生物的生活需要
(4)对青蛙进行分类:按照形态结构特点,青蛙属于,按照生活环境,青蛙属于
(5)除以外,生物都是由构成的。
4、下图为五种生物的形态图。

(1)含有叶绿素,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并用孢子繁殖的是
(2)与真菌相比,图中A所示生物的结构特点是没有成形的
(3)C分别用其身体上的来游泳和呼吸的。
(4)图中体内含有脊柱的生物是
5、观察下图中的几种生物,回答问题:

(1)图中属于爬行动物的是。(均填序号)
(2)图中A是青蛙,幼体生活在水中,用呼吸;图中B又叫娃娃鱼,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它所属的动物类群是
(3)图中C皮肤表面覆盖角质的,作用是身体及减少体内的蒸发。
(4)它们共有的特征有:通过繁殖后代,身体内有由脊椎骨构成的体温(填恒定或不恒定)
6、黄河鲤肉质细嫩鲜美,金鳞赤尾、体型优美,是我国宝贵的鱼类资源。观察下列两幅图,回答下列问题:

(1)黄河鲤的[①]能支撑整个身体,两侧附着发达的肌肉,因此属于动物。
(2)黄河鲤的体表常常有覆盖,该结构表面有黏液,起保护身体的作用。
(3)黄河鲤在水中通过尾部和的摆动以及的协调作用游泳。身体呈型,有利于减少游泳时水的阻力。
(4)鳃的主要部分是[B],其中密布,有利于在水中进行气体交换。
(5)为了探究“进入鱼体和流出鱼体的水中,溶解的气体成分的变化”,选取健康的小鱼两条,放在盛有BTB溶液的水中,观察BTB的颜色变化。(提示:BTB是溴麝香草酚蓝指示剂,短时间内使用对鱼无毒害,当BTB遇到二氧化碳后,溶液由蓝色变为黄色)预测颜色变化:在鱼鳃盖后的边缘,水变成,则说明鱼呼出了二氧化碳。
(6)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很关心黄河流域的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下列举措对保护黄河生态不利的是__。(填字母) (6)
A . 加强黄河上游绿化植被,减少水土流失 B . 控制黄河流域工业废水排放 C . 开垦黄河流域林地,变林地为农田 D . 管理黄河沿途景区建设,保护生态环境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初中生物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期末复习专题02 变温动物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