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安康市部分重点初中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地理期中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以下不属于亚洲的地形区的是
A . 青藏高原
B . 西西伯利亚平原
C . 刚果盆地
D . 喜马拉雅山
2、亚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是 ( )
A . 英吉利海峡
B . 马六甲海峡
C . 白令海峡
D . 麦哲伦海峡
3、以运河为分界线的大洲是( )
A . 亚洲和欧洲
B . 亚洲和北美洲
C . 南美洲和南极洲
D . 亚洲和非洲
4、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中部高、四周低的大洲是( )
A . 非洲
B . 亚洲
C . 北美洲
D . 南美洲
5、韩国、新加坡等国家经济发展迅速的原因有 ( )
A . 石油资源丰富
B . 引进外资,大力发展出口加工工业
C . 科技水平发达
D . 资金充足
6、世界上面积最大、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是
A . 亚洲
B . 大洋洲
C . 南极洲
D . 非洲
7、关于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面积最大
B . 人口最多
C . 跨纬度最广
D . 跨经度最广
8、下列国家中,经济最发达的是( )
A . 韩国
B . 日本
C . 印度
D . 印度尼西亚
9、亚洲的地势特点是( )
A . 西高东低
B . 南高北低
C . 中部高,四周低
D . 中部低,四周高
10、亚洲不同地区民族,有不同的文化,旗袍、和服分别是下列哪个国家的民族服饰( )
A . 韩国、日本
B . 中国、印度
C . 日本、印度
D . 中国、日本
11、亚洲各国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与下面哪个因素无关( )
A . 自然条件
B . 社会条件
C . 历史条件
D . 不同的人种
12、亚洲的主体部分在( )
A . 东半球、北半球
B . 东半球、南半球
C . 西半球、北半球
D . 西半球、南半球
13、下列亚洲河流中,最终注入印度洋的是( )
A . 莱茵河
B . 长江
C . 恒河
D . 黄河
14、下列关于亚洲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关系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沙特阿拉伯的贝都因人居住帐篷,过游牧生活,是因为这里是热带草原气候
B . 居住在恒河三角洲的孟加拉人,以捕鱼为生,以船为交通工具,因为降水多,河网稠密
C . 日本的抗震建筑是因为其位于地震带上
D . 印度尼西亚加里曼丹岛的达雅克人聚居的高脚屋是因为气候湿热
15、世界上最大的咸水湖是( )
A . 位于中国青藏高原的青海湖
B . 位于欧、非之间的地中海
C . 位于亚、欧交界之处的黑海
D . 位于黑海以东的里海
16、下列关于日本自然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日本是一个岛国,海岸线十分曲折
B . 日本平原广阔,森林覆盖率低
C . 日本的季风气候,具有显著的海洋性特征
D . 日本火山众多,地震频繁
17、造成亚洲大陆气候复杂,南北温差大,东西降水差异大的主要原因是( )
( 1 )纬度因素(2)洋流因素(3)海陆因素(4)地形因素.
A . (1)(3)
B . (2)(4)
C . (3)(4)
D . (1)(2)
18、下列河流中,不注入同一大洋的是( )
A . 黄河、印度河
B . 鄂毕河、叶尼塞河
C . 印度河、恒河
D . 长江、湄公河
19、下列关于亚洲的说法,你认为与实际不符合的是( )
A . 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B . 季风气候显著
C . 多样化的地域文化
D . 经济发展平衡
20、“我们亚洲,河象热血流”是说亚洲的河流众多,奔流不息.下面关于亚洲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发源于中部山地、高原的河流,呈放射状都流向太平洋
B . 发源于中部山地、高原的河流,呈放射状都流向四大洋
C . 亚洲第一长河是长江
D . “一江春水向东流”是指亚洲的河流都向东流向大海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
1、下图为东南亚略图,读图回答问题。
(1)东南亚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图中A处为著名的海峡,它是连接太平洋与印度洋的重要海上通道。
(2)东南亚所处纬度较低,大部分位于五带中的带。图中B地区的气候类型为气候,这种气候具有终年高温多雨的特征,有利于(粮食作物)和热带经济作物的生长。
(3)中南半岛的地形特点。
(4)一些特色民居往往能反映出一个地区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下列民居中,在东南亚常见的是(填字母)。
2、亚洲的许多大河都发源于中部的和(填地形),呈状流向周边的海洋.
3、根据地理方位,亚洲可以分为个地区.
4、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是南美洲的高原,地势最高的大高原是高原.
5、读图回答。
(1)图甲代表是季,图乙代表是季。
(2)冬季风带来的气流,夏季风带来的气流习惯上,把受夏季风影响明显的地区成为区。
(3)风能带来丰富的水汽,形成了我国的雨季,因此降水主要集中在季,以大兴安岭--贺兰山--冈底斯山为界,把我国划分为季风区和非季风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