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22年中考生物二轮复习测试专题01 认识生物

年级: 学科: 类型: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20小题)

1、我们在养花的过程中,经常给花浇水,施肥,松土,阳光照射,天气冷了还要把花搬进室内,而且一个花盆中要栽种适量的花卉,这都体现了生物生存所需的基本条件,请选出正确的对应顺序(  )

①营养物质   ②空气   ③阳光   ④温度    ⑤生存空间    ⑥水分.

A . ②③④⑤⑥① B . ⑥②③④⑤① C . ⑥①②③④⑤ D . ①②③④⑤⑥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①自然界中的生物除病毒外都是由细胞构成

②荷花出污泥而不染,主要是荷花细胞的细胞壁控制外界污物不能进入细胞内的缘故

③细胞生命活动之所以能有条不紊进行,是细胞核的调节控制作用

④人体皮肤表皮能阻止外界异物的侵入,它属于人体保护组织.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④ D . ②④
3、表中,有关生物的特征与生活实例相对应不正确的是(    )


生物的特征

      生活实例

A

生活需要营养

兔吃草、猫吃老鼠

B

能进行呼吸

庄稼需要浇水、施肥

C

需要排出体内废物

人体排尿

D

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含羞草受到触碰时叶片合拢

A . A B . B C . C D . D
4、下列描述与对应的生物学解释不相吻合的是(    )
A . “桐实生桐,桂实生桂”属于生物的遗传现象 B . “草盛豆苗稀”描述的是生物间的竞争关系 C .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说明生物能适应环境 D . “葵花朵朵向阳开”说明生物能完成反射活动
5、“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该诗句描写的生命现象是(  )
A . 生物生活需要营养物质 B . 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C . 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D . 生物能进行呼吸
6、关于谚语、俗语所蕴涵的生物学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山上多种树,胜似修水库”说明植物能涵养水分,保持水土 B . “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说明水和无机盐对植物生长有重要作用 C . “葵花朵朵向太阳”说明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D .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说明环境影响生物
7、下列现象中,不能体现生物特征的是(  )
A . 人运动后流汗 B . 手足口病病毒能繁殖后代 C . 含羞草受到碰触叶片会合拢 D . 钟乳石慢慢长大
8、当太阳光移动时,蜥蜴可使自己的部分肋骨延长,保证身体扁平,并使其躯体与太阳成直角,该种特性及其意义是(    )
A . 应激性,减少光照,降低温度 B . 适应性,减少光照,降低温度 C . 适应性,增加光照,增加体温 D . 应激性,增加光照,增加体温
9、下列行为或现象与“葵花朵朵向太阳”所表现出的生物基本特征相同的是(  )
A . 有心栽花花不开,无意插柳柳成荫 B .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C . 儿童疾走追黄碟,飞入菜花无处寻 D .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10、一首《知否知否》响遍大街小巷,“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中的“却道海棠依旧”体现了生物哪项基本特征?( )
A . 生物适应环境  B . 能进行新陈代谢 C . 能对各种刺激产生反 D . 成熟的个体能够繁殖后代
11、许多诗词歌赋蕴含着生物学知识,下列诗词能体现生物生殖现象的是(    )
A .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B .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C .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D .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2、“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体现了生物的哪一基本特征?(    )
A . 运动 B . 新陈代谢 C . 生长 D . 应激性
13、对下列诗文或谚语所蕴含的科学道理解释错误的是(   )
A . 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B . 唯有葵花向日倾——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C .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D . 桂实生桂,桐实生桐——生物的变异现象
14、下列现象与其表现的生物特征对应不相符的是(   )
A . 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生物的变异 B . 葵花朵朵向太阳——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C .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D . 蜻蜓点水——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15、下列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
A . 蜜蜂采蜜 B . 蝌蚪发育成青蛙 C . 蜘蛛结网 D . 钟乳石不断长大
16、自然界因为有了生物而充满生机,下列不属于生物的是(   )
A . 珊瑚 B . 病毒 C . 草履虫 D . 酵母菌
17、生物具有若干区别于其他非生物的特征,下列现象与“人出汗”不属于同一特征的是(   )
A . 人排尿 B . 植物落叶 C . 人呼气 D . 种子萌发
18、“芳林新叶催陈叶”,与下列描述的生物特征相同的是(  )
A . 阳光下生长的小麦 B . 朵朵葵花向太阳 C . 人的排汗、排尿、呼出气体 D . 蜻蜓点水
19、一叶落知天下秋。植物的落叶现象体现了生物的哪些特征(  )

①生长发育;②新陈代谢;③适应环境;④繁殖后代;⑤遗传和变异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④⑤
20、《秋思》名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下列不属于“树、鸦、马”三种生物共有特征的是(   )
A . 都有应激性 B . 都需要从外界获取有机物 C . 都能生长和发育 D . 都具有遗传和变异现象

二、判断题(共1小题)

1、生物具有区别于非生物的四个特征,请判断以下具体事例:
(1)用手碰一下含羞草,含羞草合拢叶片说明生物具有应激性 (1)
A . 正确 B . 错误
(2)你从新生儿到初中生,体现了生物具有生长的特征。 (2)
A . 正确 B . 错误
(3)蜻蜓点水、母鸡下蛋、老马识途,蜘蛛织网体现了生物的繁殖。 (3)
A . 正确 B . 错误
(4)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制造“食物”;动物呼吸、排汗等体现生物的新陈代谢。 (4)
A . 正确 B . 错误

三、连线题(共1小题)

1、将下列动物行为和相符的选项连起来

四、综合题(共5小题)

1、“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是我国唐代的著名诗句,请你从生物学角度分析“红杏出墙”现象.
(1)“红杏出墙”是受墙外阳光刺激引起的,从这个意义上讲,红杏出墙属于      
(2)“红杏出墙”是为了多争取阳光,以利于自身的生命活动,这反映了生物的生活需要      
(3)红杏伸出墙开花结果,这反映了生物具有      的特性.
(4)从“红杏出墙”反映的以上各种特征来看,杏树属于      .(非生物或生物)
2、小丽同学在学习了“生物与环境关系”的知识后,绘制了如下的概念图。请将概念图补充完整,再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请将图中①②③的内容补充完整:①
(2)下列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a.铁树开花   b.潮起潮落   c.火山喷发   d.飞蛾扑火    e.开水沸腾

(3)图中A指的是“生物体有一定的结构”,对应实例: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 构成的。
(4)“生活在 干旱环境中的仙人掌,叶退化成刺”,这种现象说明生物环境;“蚯蚓能使土壤变得疏松肥沃”,这种现象说明生物环境;
(5)生物的生命共同特征表现在、新陈代谢等方面。
3、纷繁多彩的各种生物,外形上差异巨大。但是,透过表而现象可以找到它们的共同点——细胞、组织、器官和系统都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单位。下面,让我们一起寻找“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基本单位”的例证。
(1)除外,不论植物界的花草树木,还是动物界的虫鱼鸟兽,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细胞的生活离不开物质。细胞生活需要的多种营养物质进入细胞、自身产生的废物排出细胞,都要经过,它控制着物质的进出,使细胞拥有一个比较稳定的内部环境。
(3)生物体内物质和能量的变化都是在细胞中进行的,如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的主要场所是细胞中的
(4)多细胞生物个体发育大多始于一个细胞——受精卵,受精卵通过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通过产生各种组织,进而形成器官等,构成完整的生物体。
(5)在细胞分裂过程中,亲代细胞中一般会出现(其中含有的遗传物质在细胞分裂前已经加倍)等结构,这对生物的遗传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6)有一类生物能够直接为“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提供例证,这类生物是
4、广益校园里有许多花草树木,有时发现树叶上有小毛毛虫,小毛毛虫往往被鸟类吃了;有时候还看到潮湿、富有有机质的土壤中钻出一两条蚯蚓,特别是下雨过后,蚯蚓纷纷爬出地面上来,却能引来一群蚂蚁把蚯蚓搬走;校园里的一块地里原来种了很多萝卜,过了一段时间,发现里面杂草丛生,长势超过了萝卜。
(1)上述材料描述了植物间的关系,动物间的和合作关系。
(2)影响校园里树木生长的生态因素有两类。
(3)蚯蚓的活动过程使得土壤疏松,土壤肥力提高,这说明生物与环境存在怎样的关系?
(4)“毛毛虫吃树叶,鸟类吃毛毛虫”,这反应了生物的特征。
5、综合应用
(1)诗句“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支红杏出墙来”中蕴藏了很多生物学知识,请从生物学角度分析回答:

A.杏树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是。杏树能够受到墙外阳光照射的刺激引起出墙,这表现了生物具有性。 

B.杏树伸到墙外的枝条会开花结果,这反映了红杏具有的特征。 

C.能够出墙的红杏树是由一粒种子发育成一颗小树,再长成参天大树的,从这个意义讲,红杏具有的特征。

(2)根据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的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A.环境中影响生物形态、生理、分布的因素称为

B.“沙漠变绿洲”这种现象可说明。 

C.“南橘北枳”这种现象可说明

D.麝牛成群生活时,如果遇到狼群,雄牛会围成一团圈,头朝外面,把雌牛和小牛围在圈内,避免被狼伤害,这种现象体现同种生物之间存在的关系是

E.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地球之肺是

五、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

1、向日葵,因其常常“追随”太阳,又名朝阳花。请回答下列问题。
(1)向日葵的花盘由两种花组成。一种是没有花蕊的舌状花,在花盘边缘,像“花瓣”一样艳丽;另一种是有雌蕊和雄蕊的管状花,在花盘中央像“花心儿”,管状花小但是数量多。由此说明向日葵属于植物,葵花子是向日葵的器官,此器官中有向日葵的结构。
(2)人们发现,开花之前的向日葵能“追随”太阳,即早上朝东、正午直立、晚上朝西,夜间又转回东方。这种现象称之为现象。
(3)为了研究“追随”太阳这一特性对向日葵生长的影响,研究者将若干向日葵分为两组,甲组正常生长,乙组固定其朝向,使其不能“追随”太阳生长,其中对照组,实验组。一段时间后,发现甲组向日葵的生长状况明显好于乙组。此研究的结论是
(4)有趣的是,向日葵开花后,花盘一直朝向东方,不再“追随”太阳。研究者就这一特性对向日葵的影响再次开展实验,将开花期的向日葵分成两组,一组花盘一直朝东,另一组花盘一直朝西。观察不同朝向向日葵的花盘吸引昆虫访花的次数。结果如图2,此项研究的结论是。于是研究人员推测,这可能有关。为检验这一假设,研究者再次实验,如下表。研究者进行下表所示的实验:

图片_x0020_1199946230

编号

第1组

第2组

第3组

处理

花盘朝东

花盘朝西

花盘朝西并

过程

统计并比较三组向日葵吸引昆虫访花的次数

结果

一段时间后,若第1组访花次数较多,第2组访花次数较少,第3组访花次数较多,且与第1组接近,则上述推测成立。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备考2022年中考生物二轮复习测试专题01 认识生物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