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江苏省张家港市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思品试卷

年级:八年级 学科:道德与法治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20小题)

1、道德主要依靠社会舆论的约束和教育的力量,依靠人们的觉悟来保证对它的遵守,法律主要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这说明了道德和法律(   )

A . 相互联系相互补充 B . 表现形式不同 C . 调整的对象和范围不同 D . 实现方式不同
2、鲁迅先生说过:“唯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这句话说明了(     )

A .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独有的精神财富   B . 有了民族精神,国家就能富强和繁荣 C . 知识分子须具有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 D .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源泉
3、全面深化改革“必须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关键在于(   )

A . 保证人人财产与地位相同 B . 保护社会弱势群体免遭侵害 C . 理智对待社会不公平现象 D . 社会为每个人提供公平机会
4、马丁·路德·金曾经说过:“社会最大的悲剧不是坏人的嚣张,而是好人的过度沉默。”这突出反映了社会需要            的重要性。(     )

A . 明辨是非 B . 维护公平 C . 匡扶正义 D . 以暴制暴
5、“剁手族”是指一些年轻人网购成瘾,只要在网店中发现喜欢的商品,就会忍不住投下订单,事后看着空空的“钱袋子”又后悔不迭,并信誓旦旦地告诫自己“以后再买就剁手!”。要告别“剁手族”,就必须(   )

A . 克服盲目从众心理 B . 增强自我控制能力 C . 抵制网络不良诱惑 D . 积极倡导绿色消费
6、

网络已成为当前青少年最主要的娱乐方式。右图启示我们,学会休闲,要做到(   )

A . 杜绝不良嗜好,抵制一切诱惑 B . 有宽广的胸怀,不盲目自大 C . 科学、合理、有度 D . 远离网络,避免沾染不良习气
7、有些网友常常对违反社会公德的人进行“人肉搜索”,并将他们及家人的个人隐私传到网上。这些网友的行为(    )

A . 割裂了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B . 是明辨了是非善恶 C . 是惩治邪恶的表现 D . 是匡扶正义的表现
8、习近平主席曾说:“现在,我经常能做到的是读书。读书已成了我的一种生活方式。读书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之气。”习主席的话强调了( )

A . 读书是我们的主要责任 B . 高雅生活情趣的来源 C . 高雅生活情趣的内容 D . 高雅生活情趣的作用
9、俗话说:“苍蝇不叮无缝的蛋”。作为青少年,要抵御不良诱惑,最关键的是( )

A . 国家要有完备的法律体系 B . 父母要监护和教育子女 C . 老师要关心和帮助学生 D . 要明辨是非,有自制力
10、“大肚能容天下难容之事”,这句古话反映了有教养的人的一个特征是(     )

A . 有教养的人懂礼节有礼貌 B . 有教养的人有宽广的胸怀 C . 有教养的人懂得尊重别人 D . 有教养的人注意生活细节
11、省在未成年人中开展了“八礼四仪”的文明礼仪养成教育。其中“仪表之礼”要求未成年人要做到面容整洁、衣着得体、发型自然、仪态大方。“仪表之礼”告诉我们(   )

A . 懂礼节、有礼貌,才是有教养的人 B . 要注意生活细节,做有教养的人 C . 有良好的仪表就是有教养的现代人 D . 教养是通过学习和锻炼得以提升的
12、“如果没有一个能迫使人们遵守法律规范的机构,法律也就等于零。”这句话的意思是(   )

A . 法律必须依靠社会舆论保证实施 B . 法律必须依靠宣传教育保证实施 C . 必须做到德治与法治相结合 D . 法律必须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13、下列关于“法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是法律的最主要特征

②法律只约束被统治者的行为

③我国法律是全体公民意志的体现

④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14、“一个具有拾金不昧高尚品德的人,一般不会为贪图钱财而最终走上贪污、盗窃、抢劫等违法犯罪的道路”。这句话说明(   )

A . 提高道德水平,有助于公民守法 B . 提高道德水平,有利于公民懂法 C . 法律有助于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准 D . 凡违背道德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
15、违法行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不履行法律规定义务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 B . 做出法律所禁止的一切行为都是违法行为 C . 所有犯罪行为都是违法行为 D . 所有违反道德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
16、某中学生李某为取乐。拨打火警"119",谎称居民小区失火,消防队赶到报警现场,才发现并无此事。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规定,李某的行为应属于(   )

A . 扰乱公共秩序的违法行为 B .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的犯罪行为 C . 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D . 扰乱正常经济秩序的行为
17、下列属于侵犯他人隐私权的是(   )

A . 揭发正在偷东西的小偷 B . 医生随意公开患者病情 C . 检举贪污受贿行为 D . 将同学作弊的行为告诉老师
18、“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所体现的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   )

A . 诚实守信 B . 见义勇为 C . 尊老爱幼 D . 匡扶正义
19、“小时候,妈妈为我端水洗脚;长大后,我为妈妈端水洗脚。”从法律的角度看,这则电视公益广告词体现了(   )

A . 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B . 和睦平等的家庭美德 C . 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 D . 父母和子女相互帮助
20、小米是全球第一家用互联网成就的手机品牌,被誉为是中国的iPhone。小米的成功来源于对中国市场情况所采取的独特创新。小米的成功表明(   )

A . 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 B . 要把发展科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中心 C . 要重视开拓市场 D . 要大力弘扬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二、判断题(共10小题)

1、我们在要求别人对我们公平的同时,我们也要公平地对待别人。(     )

A . 正确 B . 错误
2、在道德和法律允许的范围内积极探究,才能发挥好奇心的积极作用。(      )

A . 正确 B . 错误
3、网络不仅影响人的心理健康,还影响人的身体健康。(   )

A . 正确 B . 错误
4、高雅情趣能使我们在艰苦的环境中也能让生活充满欢乐。(      )

A . 正确 B . 错误
5、我国既弘扬民族美德又培育社会公德,体现了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

A . 正确 B . 错误
6、享有文化教育的权利是公民享有其他一切权利的先决条件。(     )

A . 正确 B . 错误
7、在我国,公民有依法纳税的义务,依法纳税具有强制性。(    )

A . 正确 B . 错误
8、侵犯隐私的行为,只要不造成经济损失的,都不属于违法行为,因为隐私权不是绝对的。(   )

A . 正确 B . 错误
9、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主要体现了我国各民族不论大小,一律平等。(   )

A . 正确 B . 错误
10、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精神动力。(   )

A . 正确 B . 错误

三、探究题(共3小题)

1、材料一:十二居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实行宪法宣誓制度的决定。根据决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或任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国务院总理等,在依照法定程序产生后进行宪法宣誓。这一决定已从2016年1月1日起施行。

材料二: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关于设立国家宪法日的决定》,确定每年的12月4日为国家宪法日。

阅读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请说出实行宪法宣誓制度的依据。

(2)我国设立“国家宪法日”对我们青少年有什么重要意义?

2、2016年5月的一天,小刚在下午放学回家时,在家附近的一家便利店买了一瓶酸奶,到家后就把酸奶喝了。到了晚上,小刚的肚子痛了起来并出现了腹泻。妈妈陪小刚去医院治疗,经医生诊断,小刚是因为吃了不干净、变质的食物而导致腹泻。回家后,妈妈查看了小刚喝的酸奶,发现瓶上没有生产日期,也没有生产厂家、地址等资料,确定小喝的酸奶是个“三无产品”。第2天,妈妈和小刚一起到便利店要求店主赔偿医疗费用,店主却否认小刚喝的酸奶是在他的店里购买的,拒绝赔偿。

阅读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该店主的行为侵犯了小刚的哪些权利?

(2)小刚如何才能获得医疗费用的赔偿?请你为小刚提三条建议。

(3)“消费者只要有了维权意识,就能确保自身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请你对这一观点进行评析。

3、材料一: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和人均占有量在世界上的位次

自然资源

总量位次

人均占有量位次

占世界人均量的比例

耕地面积

4

126

不到1/3

森林面积

6

107

1/6

淡水资源

6

55

不到1/4

矿产资源

3

80

不到1/2

注:我国的资源利用率为32%,美国为51%,日本为57%。

材料二: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材料三:习近平主席曾反复强调,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青年人是社会上最富活力、最具创造性的群体,理所当然应该走在创新创造的前列,做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时代先锋。

阅读上述材料,运用“复兴中华”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从材料一中可以获得哪些信息?

(2)结合材料一、二,说明我国为什么要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3)材料三对我们青少年提出了什么要求?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5-2016学年江苏省张家港市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思品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