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初生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12.2感受器和感觉器官 同步练习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20小题)

1、流程图可以表示连续发生的一系列生理活动,以下流程图正确的是(  )

 

A . 空气→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肺 B . 声波→鼓膜→耳蜗→听小骨→听神经→听觉中枢 C . 血液→肾小球→肾小囊→尿液 D . 光线→瞳孔→角膜→晶状体→视网膜→视神经→视觉中枢
2、如图甲为眼球结构示意图,图乙为人耳的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图甲中,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最终在④上形成物像 B . 图乙中,能够感受振动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的细胞在d内 C . 青少年用眼不当形成近视后可通过配戴凸透镜加以矫正 D . 飞机降落时咀嚼食物可使a两侧气压保持平衡,防止胀痛
3、现在人们出行,经常会“滴滴一下”,滴滴出行不仅极大的方便了人们的出行乘车,而且也可以减缓城市道路的拥堵,减少了碳的排放量据此说法正确的是(  )
A . 滴滴司机行走在道路上,看到红灯后缓慢停车,此时是在视网膜上形成视觉 B . 路边突然窜出一只狗,司机立马刹车避让,这属于简单反射 C . 由于突然刹车,你的膝盖不小心碰到,首先是感到疼痛,然后才把膝盖缩回 D . 乘车时能看清窗外远处的风景,是由于眼球内晶状体的调节作用
4、“倒车,请注意!”路人听见提示音后,可及时躲避车辆,避免了交通事故的发生。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 听觉的感受器位于耳蜗中 B . 该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 C . 这种反射使人体更好地适应外界环境 D . 路人听到倒车提示音进行躲避属于人类特有的反射
5、经常向远处眺望可以促使眼球的(  )曲度变小,延缓前后径拉长,减少视物模糊,有效预防近视。

A . B . C . D .
6、长期耳鸣可使患者失眠、记忆力下降,研究表明耳鸣可能与听觉感受器或听神经病变有关。结合图,判断引起耳鸣的结构有(   )

A . ⑦③ B . ④⑥ C . ④⑤ D . ②③
7、2020年8月21日,安徽盲人考生昂子喻以 分的优异成绩,被中央民族大学录取。他答题时需要通过手指的触摸或按压来摸读,这是因为指尖皮肤分布有较多的(  )
A . 热觉感受器 B . 冷觉感受器 C . 触压觉感受器 D . 痛觉感受器
8、每年的3月3日为“世界爱耳日”。耳是我们每个人感受外界信息的重要器官之一,下列有关耳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 人的耳廓能够收集声波,并通过外耳道传人中耳 B . 咽鼓管连通咽部和鼓室,可保持鼓膜内外气压的平衡,从而保护鼓膜 C . 耳蜗上的听觉感受器能够感受声波信息 D . 鼓膜的振动通过听小骨可直接传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形成听觉
9、下列各种看书的姿势中,不利于保护视力的是(   )
A . 定期做眼睛保健操 B . 躺卧看书 C . 用眼疲劳时远眺一会 D . 保持正确读写姿势
10、城市中铺设盲道、新闻播报中加配手语翻译的措施是社会文明的标志,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盲道地砖表面的突起,可刺激盲人足底皮肤中的感受器产生兴奋 B . 听力障碍者通过手语获得信息并作出反应,这是条件反射 C . 手语翻译者做出的手势可在听力障碍者的眼球中形成视觉 D . 盲道可为盲人提供安全的行走线路,因此要注意保护盲道
11、噪声性耳聋(NIHL)是指长期暴露在高强度噪声环境中所引起的缓慢进行性感音神经 性耳聋,其主要损害部位是耳蜗,可引起耳蜗神经变性,主要症状为进行性听力减退、 耳鸣等。损害耳蜗会影响听力是因为耳蜗内具有听觉( )
A . 感受器 B . 神经中枢 C . 效应器 D . 传入神经
12、长时间玩手机容易使眼球中的某一个结构过度变凸而形成近视眼,该结构是(   )
A . 角膜 B . 虹膜 C . 玻璃体 D . 晶状体
13、视觉的形成过程中,物像和视觉的形成部位分别是(   )
A . 视网膜、视网膜 B . 大脑皮层、大脑皮层 C . 视网膜、大脑皮层 D . 大脑皮层、视神经
14、保持鼓膜内外压力平衡的结构是(   )
A . 半规管 B . 听小骨 C . 鼓室 D . 咽鼓管
15、2020年下半年,新冠肺炎疫情好转,电影院陆续开放。观众刚走进放映厅时,眼球发生的变化是( )
A .   瞳孔变大,增加进光量 B . 瞳孔缩小,增加进光量 C . 瞳孔变大,减少进光量 D . 瞳孔缩小,减少进光量
16、在视觉形成的过程中,物象形成的部位是是(    )。
A . 视网膜 B . 瞳孔 C . 视神经 D . 视觉中枢
17、从外界的声波到听觉的形成经过的顺序是(  )

①外耳道②听小骨③大脑的一定区域

④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

⑤鼓膜⑥听觉神经

A . ①→②→⑤→④→③→⑥ B . ①→⑤→④→②→⑥→③       C . ①→⑤→②→④→⑥→③ D . ①→②→⑤→④→⑥→③
18、下图中近视眼成像情况及矫正方法正确的分别是( )
A . 甲和丙 B . 甲和丁 C . 乙和丙 D . 乙和丁
19、人体各部分的结构与功能是相适应的。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人体全身静脉中都有静脉瓣,可防止血液倒流 B . 近视眼患者眼球中晶状体曲度大,所成的像落在视网膜的后面 C . 肋骨间的肌肉和膈肌主要由肌肉组织组成,其收缩会导致呼气 D . 心脏的左右两边不相通,可防止左边的动脉血与右边的静脉血混合
20、图是眼球结构示意图。如果眼球的最外部损伤导致失明需进行移植手术恢复视力,移植的结构是(   )

A . 角膜 B . 虹膜 C . 晶状体 D . 视网膜

二、判断题(共4小题)

1、幼儿易发生中耳炎,是由于幼儿啼哭时泪流入外耳道的结果.(判断对错)

A . 正确 B . 错误
2、在动物的视觉问题上,不同种的动物见到同样的光线,形成的视觉往往未必相同。(判断对错)
A . 正确 B . 错误
3、用手掌托住耳廓后边,会感到声音变大,这说明耳廓能够产生声波。(判断对错)
A . 正确 B . 错误
4、听觉感受器在耳蜗内,形成听觉的部位在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
A . 正确 B . 错误

三、综合题(共5小题)

1、阅读材料和图示,回答问题:

材料一 “植物人”脑干功能是正常的,昏迷只是由于大脑皮层受到严重损害或处于突然抑制状态,病人可以有自主呼吸和心跳,“植物人”不同于“脑死亡”。

材料二 

材料三 

(1)“植物人”小便会失禁,原因是脊髓下部的排尿中枢      ;这一实例说明脊髓具有      功能。
(2)      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它可以调节全身各器官的活动。人类神经活动最突出的特征是能够对      的刺激建立条件反射。
(3)材料二为      模式图。
(4)在缩手反射中,当冲动传到[      ]      时,手即缩回(即屈肘)。屈肘时,手臂收缩的肌肉是      (选填“肱二头肌”或“肱三头肌”)。
(5)材料三为司机看见红灯停车的反射示意图。“红灯”的反射光进入司机眼球成像的先后顺序是      (填序号:①角膜、②晶状体、③视网膜、④瞳孔)。
(6)补充材料三所缺的两个反射结构依次是神经中枢和      
2、《奋斗的青春最美丽——2020年五四青年节特别节目》以习近平总书记给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回信内容为精神指导,以“奋斗的青春最美丽”为主题,讲述了当代青年的战“疫”故事和感人事迹。下图是眼和耳的结构模式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我们能够看到精彩节目是外界物体形成的物像始终能够落在[e]上。其中,睫状体能够调节[c]的曲度,儿童、青少年长时间近距离看书、看手机屏幕等,会导致其凸度过大,造成
(2)歌曲《新时代的力量》鼓舞人心,催人奋进。歌声会刺激我们耳内的[⑤],产生神经冲动,通过位听神经传递到的听觉中枢,从而形成听觉。
(3)易烊千玺与青年志愿者代表演绎歌舞《青春的起点》,这一系列动作的完成需要的调节作用。
(4)海外学子以多语种演绎歌曲《天使的身影》,表达对医护人员用生命守护生命的赞颂。演绎歌曲是人类特有的对和文字的刺激建立的一种条件反射。
3、“守道路畅通,保一方平安”是交通警察的职责所在,根据下列图示分析交警执勤时的行为,回答相关问题:

(1)刘警官看到一辆行驶不稳的汽车由远而近驶来,主要是由于图甲中[]的曲度可以调节。
(2)他迅速做出“靠边停车”的交通手势,司机看到手势后,将车停下,属于反射。
(3)“请出示你的驾驶证、行驶证”,随着刘警官声音的响起,司机耳中如图乙所示的结构[]接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沿着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形成听觉。
(4)刘警官要求司机对着酒精测试仪吹气,以检测是否酒驾或醉驾。此时,司机的膈肌处于状态。
(5)进一步检查车辆时,刘警官不慎被车后备箱内的尖锐物品刺到手指,他立即缩手。请用图丙中的字母和箭头表示出缩手反射的神经冲动传导途径:
4、阅读材料,根据材料内容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打羽毛球可以让人练得“眼明手快”,长期锻炼能提高人的视觉灵敏度和眼睛的反应能力。对于过度使用眼睛的人来说,如果能坚持打羽毛球,视觉敏感度将会明显提高。

(1)羽毛球比赛开始后,运动员的呼吸频率会迅速加快,调节呼吸频率的神经中枢在(选填“大脑”“小脑”或“脑干”)中。
(2)比赛中,运动员会根据羽毛球的速度和位置做出判断,并迅速移动至合适的位置,在完成这一动作的过程中,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其结构基础是,其中发挥关键作用的神经中枢位于
(3)在运动员挥拍击球的过程中,能够帮助维持身体平衡、协调运动的结构主要是
(4)在羽毛球比赛中,运动员要做到“眼观六路”,物像始终会落在眼球的上,最后在形成清晰的视觉。羽毛球由远及近的飞行路径,运动员始终都能清晰地看到,这主要是依靠的曲度随时调节实现的。
(5)下列四幅图,分别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和矫正做法的是

5、识图说明题

下图是人耳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并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注:“[    ]”填数字,“____”填文字。

(1)下列属于人体感受外界刺激的感觉器官是________

①胃;②眼;③小肠;④耳;⑤肾脏;⑥心脏

(1)
A . ①③ B . ②④ C . ③⑤ D . ⑤⑥
(2)近距离观看燃放鞭炮的人,有的张着口,有的掩耳闭嘴,这样做可以保持[两侧气压的平衡。
(3)患咽炎时,其病菌容易沿着[侵入中耳引发中耳炎。
(4)鼓膜的振动通过[可将声波传入内耳。
(5)下列属于内耳的结构是           

①听小骨;②前庭;③鼓室;④耳郭;⑤鼓膜;⑥耳蜗;⑦听觉神经;⑧半规管

(5)
A . ①②③ B . ②④⑤ C . ③⑤⑦ D . ②⑥⑧

四、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

1、目前我国青少年近视率已高达36.7%.为更好地帮助学生认识近视的成因,主动积极的预防近视,我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对近视形成原因进行了实验探究(图甲表示实验装置,图乙表示眼球结构)

实验步骤:

步骤一:按照图甲装置,调整蜡烛,凸透镜和白纸板三者之间的距离,直至白纸板上出现一个清晰的物像为止.

步骤二:把透镜换成一个凸度稍大的凸透镜,观察白纸板上蜡烛的物像变化.

步骤三:左右移动白纸板,直到白纸板上再次出现一个清晰的物像为止.

步骤四:不改变原装置中凸透镜的凸度,只向右移动白纸板的位置,观察白纸板上蜡烛的物像变化.

请结合上图和实验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装置中的凸透镜是模拟图乙中的结构[       ]       ,该结构曲度的大小可由图乙中的[       ]       进行调节.

(2)图甲中的白纸板是模拟图乙中的结构[       ]       ,该结构上有感光细胞,能感受光线的刺激.

(3)步骤二白纸板上蜡烛的物象       (“清晰”或“不清晰”),它与步骤一对照该实验的变量是       .

(4)步骤四实验的变量是       .

(5)根据对实现现象的观察和分析,近视形成的可能原因是眼球的       曲度过大或眼球的前后径过长所致.所以我们要注意用眼卫生,要保护好我们的眼睛.

(6)实验结束后有同学提出夜晚看书时突然停电,瞬间眼前一片乌黑,什么都看不见,片刻后才逐渐看见周围的物体,这是近视吗?       (“是”或“不是”),这种变化是由       变大所引起的.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21-2022初生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12.2感受器和感觉器官 同步练习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