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22年中考生物专题12 人体的呼吸

年级: 学科: 类型: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8小题)

1、吸氧和点滴葡萄糖让人获得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这一能量转换过程发生在人体细胞中的(   )
A . 细胞核 B . 叶绿体 C . 染色体 D . 线粒体
2、“生命不息,呼吸不止”,人的呼吸实质上包含如下几个连续的过程:①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②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③气体随血液流动④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⑤组织细胞进行呼吸作用。以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①过程通过呼吸运动实现 B . ②和④过程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实现 C . 氧气在循环系统中通过红细胞运输 D . ⑤过程的实质是分解有机物,储存能量
3、如图表示血液流经人体器官b时的状况,图中曲线X或Y表示血液中某物质含量的变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若b代表小肠,则曲线Y表示饭后葡萄糖含量的变化 B . 若b代表肾脏,则曲线X表示尿素含量的变化 C . 若b代表肺,则曲线Y表示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 D . 若b代表脑,则曲线X表示氧气含量的变化
4、下列有关人体结构与生理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肾小管壁薄且周围缠绕着大量的毛细血管,有利于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B . 肺泡壁和包绕的毛细血管壁都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C . 心房与心室之间,心室与动脉之间,四肢静脉内都有瓣膜,能防止血液倒流 D . 抽血或输血时,针刺入静脉,并在针刺部位的下方(远心端)用胶皮管捆扎起来
5、如图为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的一次平静呼吸过程中肺内气压的变化曲线图,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 AB段表示吸气,BC段表示呼气 B . AB段的膈肌处于收缩状态,膈顶部下降 C . BC段的膈肌处于舒张状态,胸廓容积扩大 D . C点为呼气结束点,此时肺内外气压相等
6、对下列相关实验或探究活动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 演示实验模拟人体呼吸运动:玻璃罩模拟肺 B . 观察人血涂片:视野中体积比较大、数量比较少是白细胞 C . 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设置重复实验并计算平均值,结果会更可靠 D . 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表明馒头变甜与唾液分泌以及牙齿咀嚼和舌的搅拌都有关系
7、下列关于人体呼吸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通过呼吸道进人人体的气体不会再对人体造成危害 B . 呼吸作用的意义是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C . 呼吸系统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肺 D . 呼吸作用的场所是细胞中的线粒体
8、下列关于人体气体交换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是通过气体扩散作用实现的 B . 肺泡数量多,肺泡壁很薄,所以肺泡适于进行气体交换 C . 肺泡中的氧气能进人血液的原因是肺泡中氧气浓度大于血液中的氧气浓度 D . 人体吸入的氧气全部都通过肺泡和血液的气体交换进入了血液,最终到达组织细胞
9、如图为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示意图,图中A、B是两种不同的气体。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据图判断此血管是小静脉 B . 据图判断此血管为小动脉 C . A是氧气,B是二氧化碳 D . A是二氧化碳,B是氧气
10、家是让人心境轻松的地带,家是温馨甜蜜的所在,家是我们永远温情的港湾,是我们最坚实的依靠,所以我们必须创造安全健康的家居环境。下列关于家居环境与健康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室内多放些花草一定有利于人体的健康 B . 冬春季节不宜开窗,以防止流感病毒等随空气进入室内引发感冒 C . 为了创造良好的家居环境,一定要购买高档家居和进行豪华装修 D . 良好的家居环境表现在有良好的通风条件、有良好的日照条件、有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11、PM2.5是指大气中的可入肺颗粒,对人体危害很大,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PM2.5直接危害人的呼吸系统 B . PM2.5由肺泡进入血液只需穿过一层细胞 C . PM2.5指数越低说明空气质量越好 D . PM2.5经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进入肺
12、如图所示为肺泡内的气体交换示意图(a、b代表过程,c、d代表物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外界气体通过b过程到达肺部依次经过鼻→咽→喉→气管→支气管 B . 进行过程a时,肋间肌和膈肌均处于舒张状态 C . c代表的是二氧化碳,d代表氧气 D . 血管甲代表肺动脉,内流动脉血
13、大气的成分中大约有78%是氮气,21%是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以及其他气体合占1%。大气经过我们一次呼吸后,呼出的气体中( )
A . 二氧化碳占据第二位 B . 没有氧气 C . 氧气仍然是第二位 D . 水蒸气的含量不变
14、下列有关呼吸道对进入肺的气体处理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B . 呼吸道黏膜上有纤毛,能阻挡尘埃,清洁空气 C . 呼吸道黏膜中分布着丰富的毛细血管,能温暖空气 D . 呼吸道黏膜能分泌黏液,能吸附所有的有毒气体
15、下列关于人体呼吸道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痰是在鼻腔和咽部形成的,含有外来尘粒、细菌和腺细胞分泌的黏液. B . 呼吸道都有骨或软骨作支架,能保证气体顺畅通过 C . 吞咽食物时,会厌软骨会盖住喉口,以免食物进入气管 D . 鼻腔和气管内均有黏膜分布,可以分泌黏液黏住灰尘
16、如图为模拟膈肌运动的示意图,①②③代表相关结构。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①代表胸廓,②代表肺  B . 图甲演示呼气,胸腔容积缩小       C . 图乙演示吸气,③膈肌舒张  D . 吸气结束的瞬间,②内气压等于外界大气压
17、北欧的冬天非常寒冷,生活在北欧的人比生活在赤道附近的人鼻子高挺些,通气路程加长,能使到达肺部的气体更(  )
A . B . 温暖 C . 干燥 D . 新鲜
18、下图是呼吸系统的组成示意图,数码表示相关结构。下列有关分析和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1是鼻,分泌的黏液就是“痰液 B . 2是气管,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 C . 3既是食物的通道,又是气体的通道 D . 7位于胸腔内,是最主要的呼吸器官

二、综合题(共2小题)

1、呼吸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首要条件。如果人体长期吸入粉尘污染的空气,肺泡组织会被损坏,继而出现异常修复、肺组织纤维化,造成"尘肺病"。患者出现咳痰、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甚至危机生命。下面甲图是人体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过程示意图,乙图是膈肌与呼吸运动的关系示意图,结合我们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当我们在吸气时,相当于图乙中的状态,此时D处于状态。
(2)人体吸入的氧气最终要进入图甲中的[],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3)外界空气经呼吸道进入肺,呼吸道会对吸入的空气进行处理。因呼吸道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长期吸入粉尘就会引起肺组织纤维化,此时影响了图甲中肺与[]内血液的气体交换。
(4)人患“尘肺病”后,会出现咳痰现象,痰形成的部位是
(5)“尘肺病”是呼吸系统疾病,很难治愈,接下来它会对其它系统产生影响,威胁人的健康。这说明人的各个系统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密切配合,体现了人体是一个的生物学观点。
2、下图是人体内气体交换的过程,分析图解并回答问题。

(1)乙图表示的是
(2)从A→C,F→D血液成分发生的变化分别是
(3)两图中,含氧量和含二氧化碳量最高最高处分别是
(4)在B处有利于进行气体交换的结构特点是
(5)人体内的气体交换包括两个过程,它们是通过作用而实现的。

三、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

1、某学习小组探究在擦黑板时,教室内空气中的尘埃粒子数量。他们制作了载玻片采集装置,将透明胶带贴在载玻片背后,用缝衣针在透明胶带上画出20毫米×20毫米的方格,再分成2毫米×2毫米的小方格100个,放在教室的中央,擦黑板后5分钟,将载玻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取四个方格为一个取样点,共五个取样点,各取样点在显微镜下的观察情况如下图所示:

(1)该小组所用的数据统计测算方法是
(2)请依次写出各取样点上的尘埃粒子数
(3)第一个取样点上据图所示有10个尘埃粒子,与你的实际计数结果不同,写出你对这个取样点的计数依据:
(4)通过此次统计和推算,你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在mm2的范围内有 个尘埃粒子。
2、学习了呼吸系统相关知识后,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探究了“呼吸过程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他们设计了如图实验装置,请分析回答问题:

(1)A、B两个瓶中都装有的液体是
(2)吸气时应该关闭橡皮管 (填“a”或“b") 处的开关。
(3)实验现象:A瓶中的浑浊程度,B瓶中的浑浊程度(均填“ 大"或“小”)。
(4)实验结论:人体呼出气体与吸入气体比较,的含量明显增加。
(5)产生以上变化的原因是:氧气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了,而毛细血管内的二氧化碳透过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进入了,然后随着湿润的气体一起排出。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备考2022年中考生物专题12 人体的呼吸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