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22年中考生物专题08 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中的水循环

年级: 学科: 类型: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20小题)

1、下列有关叶片结构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气孔分布于叶肉细胞之间 B . 叶脉内有运输水分的筛管 C . 叶片的表皮由多层细胞组成 D . 叶片由表皮、叶肉与叶脉组成
2、植物的导管被破坏,将会影响到(  )
A . 水和无机盐的运输 B . 无机盐的运输 C . 有机物的运输 D . 所有物质的运输
3、有消息报道称,科学家们首次利用仪器“听到”并记录下树木“喝水”时发出的声音,以下关于树木“喝水”的讨论,不正确的是(  )
A . 树木“喝水”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成熟区  B . “喝水”时,无机盐一定会“搭便车”,“跑”到树木的各个部分      C . 听到“喝水”声时,排出叶片气孔的气体必定有水蒸气   D . “喝”进的水一定会沿着根、茎、叶中的筛管运送到树木各处
4、图中萝卜甲、乙凹槽里的液体会发生的变化分别是(   )

图片_x0020_738030931

A . 变多、变少 B . 变少、变多 C . 变多、变多 D . 变少、变少
5、下列关于植物的生活离不开水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水是植物体的重要组成成分 B . 无机盐只有溶解在水中,才能被植物所吸收 C . 根吸收的大部分水都用来合成植物细胞 D . 水能使植物保持直立姿态、叶片舒展
6、有时我们见到一些老树,树心朽烂变成了空洞,可照样枝繁叶茂。由此推断,朽烂掉的“树心”主要是古树的(   )
A . 形成层 B . 部分韧皮部 C . 全部木质部 D . 部分木质部
7、杨树的茎能无限加粗的原因是茎内(   )
A . 有大量薄壁细胞存在 B . 有韧皮部 C . 有形成层 D . 有木质部
8、下列对生物学实验的相关描述,对应正确的是(   )
A . 物像在视野右下方﹣向右下方移动装片﹣物像移到视野中央 B . 植物茎插入红墨水中,放在阳光下晒﹣叶脉变红﹣染红的部位是韧皮部 C . 观察玉米种子的结构﹣滴加碘酒﹣胚部分呈现蓝色 D . 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滴加生理盐水﹣保持细胞形态
9、下列关于根毛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根毛是根发霉之后长出的白色“绒毛” B . 根毛增大吸水的表面积,提高吸水效率 C . 根毛的数量少,对根的吸水影响不大 D . 根毛是有分生区细胞直接分裂而来的
10、植物体具有的“气孔”与很多生命活动密切相关,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气孔在白天都张开而夜晚都闭合 B . 气体从气孔排出而不进入 C . 气孔是植物蒸腾作用的“门户” D . 每个气孔是由两对保卫细胞构成
11、在观察小麦的根尖结构时,可以通过放大镜看到根尖上有很多“绒毛”。这些绒毛着生部位是在根尖的(   )
A . 成熟区 B . 分生区 C . 伸长区 D . 根冠
12、将刚摘下的叶片放入70℃的热水中(如图所示),会发现叶片表面有许多小气泡产生,并且下表皮的气泡比上表皮的气泡多,这种现象说明了叶片的(  )

A . 下表皮氧气较多 B . 下表皮气孔较多 C . 上表皮氧气较多 D . 上表皮气孔较多
13、中国小麦产量世界第一,河南小麦产量全国第一。一株小麦的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从外界摄取的营养物质中最多的是(   )
A . B . 无机盐 C . 二氧化碳 D . 氧气
14、绿色植物能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根尖中的成熟区 B . 根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由筛管运输到植物体各个部分 C . 没有绿色植物,生物圈的水循环就无法进行 D . 绿色植物通过蒸腾作用降低了大气湿度
15、下图是杨树的叶片横切面结构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①、④分别是上、下表皮,细胞中含有叶绿体 B . ②是叶肉,属于营养组织,可进行光合作用 C . ③是叶片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门户 D . ⑤具有运输水、无机盐和有机物的功能
16、植物生活需要多种无机盐,其中需要量最多的是(   )
A . 氮、铁、磷 B . 氮、磷、钾 C . 磷、钾、铜 D . 氮、钾、铁
17、农谚说“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这说明植物的生长需要(    )
A . 水和维生素 B . 维生素和氨基酸 C . 水和无机盐 D . 无机盐和氨基酸
18、下列各种生产实践活动中,与植物蒸腾作用有关的是( )
A . 中耕松土、及时排涝 B . 冬天在蔬菜大棚内燃烧煤球 C . 合理密植、间作套种 D . 移栽植物时,去除部分叶片
19、用盐腌渍雪菜时,雪菜周围会有大量的水分渗出,原因是(  )
A . 盐水浓度大于雪菜细胞液浓度,细胞吸水 B . 盐水浓度大于雪菜细胞液浓度,细胞失水 C . 盐水浓度小于雪菜细胞液浓度,细胞吸水 D . 盐水浓度小于雪菜细胞液浓度,细胞失水
20、下列有关植物蒸腾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 . 蒸腾作用可以降低叶片温度,避免叶片被阳光灼伤 B . 蒸腾作用越强,根对无机盐和水的吸收速度越快 C . 移栽植物时去掉部分枝叶和选择阴雨天,都能降低蒸腾作用提高成活率 D . 干旱地区植物的叶片往往较小,这反映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二、综合题(共3小题)

1、小麦是常见的粮食种类之一,水在其生长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下表是对某地小麦在不同时期需水量的测量数据,请你回答以下问题。

(1)据图表可知,该地小麦需水量最多的时期为期。
(2)小麦吸收水的主要部位是在根尖的,因为这个区域有大量的。水分由自下向上运输到叶片,灌浆期小麦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作用(选填“光合”、“呼吸”或“蒸腾”)。该生理活动发生的主要器官是
(3)为增大小麦的产量,可白天在灌浆期适当往麦田通入二氧化碳,以增强植物的作用,夜间适当降低温度,以降低植物的作用(选填“光合”、“呼吸”或“蒸腾”)。小麦要正常生长,光合作用总强度应呼吸作用总强度(选填“<”“>”或“=”)。
2、洋葱是人们通常食用的蔬菜,也是实验室常用的实验材料。它的叶有管状叶和鳞片叶两种(如图甲),管状叶伸展于空中,进行光合作用;鳞片叶层层包裹形成鳞茎,富含营养物质。请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1)洋葱在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叶形成了管状和鳞片状两种形态,这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虽然两种叶片形态不同,但其细胞核中含有的是相同的。
(2)图乙是图甲管状叶的显微结构示意图,其中,结构②的细胞中含有大量的,是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有贮存营养的功能;结构③中含有导管和筛管,能运输;上述两种结构都属于层次。
(3)图丙是显微镜下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临时装片时看到的细胞示意图。制作该临时装片时,需要用到的两种液体分别是;制片时有的同学因洋葱散发的辛辣气味的物质刺激流出了眼泪。上述具有辛辣气味的物质主要存在于图丙所示的[]中。
3、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目前,袁隆平院士攻关的“海水稻”,2020年平均亩产量已达300多公斤。海水稻是一种介于野生稻和普通水稻之间的生长在海边滩涂地区,具有耐盐碱性的水稻。普通水稻、小麦等农作物因为无法从高盐土壤中吸收足够的水分,而难以在这些地区生长。中国有16亿亩盐碱地,研发海水稻可以充分利用盐碱地和海洋滩涂,解决粮食不足问题。海水稻种植三至五年后,可改善土地盐碱度。

海水稻有许多优点:首先灌溉海水稻可以使用半碱性水,节约淡水资源;其次海水稻的种子来自海边野生,通过海水中的矿物质为其提供养分,不需要特殊施肥;三是由于盐碱地属于未被开垦土地,土壤中的硒、锌等微量元素十分充足,各种营养物质含量要远远高于普通土地,与普通大米相比,硒含量高7.2倍、氨基酸含量高4.71倍;四是“海水稻”抗病性强,基本不需要打农药,因而能够获得天然的绿色有机大米。

(1)水稻的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这样的植物称为植物。
(2)普通水稻无法从高盐土壤中吸收足够的,因此难以在盐碱地生长。
(3)依据材料分析,相比普通水稻,不属于海水稻所特有的是(     ) (3)
A . 节约淡水资源 B . 矿物质含量高 C . 富含有机物 D . 无农药化肥、绿色环保
(4)依据材料分析:海水稻不仅能在盐碱地上生长,并能改善,说明海水稻既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三、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

1、将两株生长状况基本相同的玉米幼苗,分别放在盛有等量的蒸馏水和土壤浸出液的玻璃器皿中进行培养。一段时间后,两株玉米幼苗的生长状况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1号玻璃器皿中盛放的是(填“蒸馏水”或“土壤浸出液”)。
(2)1号玻璃器皿中培养的玉米幼苗比2号玻璃器皿中培养的玉米幼苗生长得好,原因是
(3)若向2号玻璃器皿中加入含磷、钾的无机盐(如磷酸二氢钾),2号玻璃器皿中培养的玉米幼苗(填“能”或“不能”)正常生长。
(4)玉米幼苗吸收的水分,通过根、茎、叶中的导管运送到叶,绝大部分通过蒸腾作用散失到环境中。植物蒸腾作用的“门户”是
2、图中,甲、乙分别是两个生物小组设计的实验装置,请据图回答问题:

(1)甲装置中,A处的塑料袋壁上出现了水珠,这是植物进行 作用的结果。B处的塑料袋壁上没有出现水珠,说明植物进行此生理作用的主要器官是
(2)设计好乙装置后关上开关,放置一昼夜之后,打开开关,发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这是植物进行 作用产生 的结果。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备考2022年中考生物专题08 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中的水循环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