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生物五年中考三年模拟专题7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及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年级: 学科: 类型: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7小题)

1、人体血液中的红细胞具有运输氧气的功能,这是因为红细胞(  )

A . 数量多 B . 有细胞核 C . 成圆饼状 D . 富含血红蛋白
2、W 小王同学患上感冒并出现发烧症状,请你推测其血液中可能明显增多的是(  )


A . 红细胞 B . 血小板 C . 白细胞 D . 血红蛋白
3、小王同学患上感冒并出现发烧症状,请你推测其血液中可能明显增多的是(  )

A . 红细胞 B . 血小板 C . 白细胞 D . 血红蛋白
4、

如图是人体某处血管结构和血流方向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若b为肺部毛细血管网,则C内血液直接流回右心房 B . 若a内流静脉血,c内流动脉血,则b为组织处的毛细血管网 C . 若b为肾小球,则a内流动脉血,c内流静脉血 D . 若a为入球小动脉,则血液流过b时会进行滤过作用
5、人体体循环的起止部位分别是(   )

A . 左心室、右心房 B . 左心室、左心房 C . 右心室、右心房 D . 右心房、左心室
6、下面关于动脉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从心脏发出的血管 B . 把血液从心脏送往全身的血管 C . 能够进行收缩的血管 D . 流动脉血的血管
7、“温室效应”是由于大气当中_________气体的含量增加所致.        (  )
A . 一氧化碳 B . 二氧化碳 C . 二氧化硫 D . 甲烷
8、下图实线表示动脉血的流动,虚线表示静脉血的流动,能正确表示体循环途径的是(  )

血液循环示意图

A . ④→⑩→⑨→⑧→① B . ③→⑤→⑥→⑦→② C . ②→④→⑩→⑨→⑧→①→③ D . ①→③→⑤→⑥→⑦→②→④
9、下表是体循环和肺循环相关内容的比较,其中错误的是(    )

选项

体循环

肺循环

A

血液由右心室流出

血液由左心室流出

B

血液由动脉血变为静脉血

血液由静脉血变为动脉血

C

血液与组织细胞发生物质交换

血液与肺泡内的气体发生交换

D

血液流回右心房

血液流回左心房

A . A B . B C . C D . D
10、贫血可以多吃:(     )
A . 含铁质、钙质丰富的食物 B . 含铁质、蛋白质丰富的食物 C . 含钙质、蛋白质丰富的食物 D . 含碘、蛋白质丰富的食物
11、经过肺循环后,血液成分发生的变化是(  )
A . 由动脉血变成静脉血 B . 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C . 营养物质增多,尿素减少 D . 营养物质减少,无机盐增多
12、如图为人体内某结构中的血液情况模式图,B代表某器官或结构,A,C代表血管,箭头代表血流方向,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若B为肺部毛细血管网,则C中流着静脉血 B . 若B为小肠,与A相比,C中的氧气含量减少 C . 若A为上腔静脉,C为肺动脉,则B中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 D . 若B为肾小球,则A、C均为小动脉
13、下列有关血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B型血的人可以接受AB型的血 B . 人体出现炎症时,血液中白细胞会比红细胞多一些 C . 血液分层,上层是血浆,下层是红细胞,两层交界处还有白细胞和血小板 D . 成熟的红细胞和白细胞都没有细胞核
14、某人不慎感染新冠肺炎,入院治疗期间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请你推测他的血液中明显增多的血细胞是(   )
A . 红细胞 B . 白细胞 C . 血小板 D . 干细胞
15、酸雨对生物有极大的危害控制酸雨的根本措施是(   )
A . 增加植被覆盖率 B . 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C . 用碱性物质中和酸雨 D . 减少二氧化硫等污染物排放
16、下列细胞中,一定含Y染色体的是(   )
A . 男性肝脏细胞 B . 女性成熟的红细胞 C . 女性的卵细胞 D . 男性的精子
17、保护环境、保护生物圈是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下列人类活动中有益于保护生物圈的是(   )

①绿化造林;②围湖造田;③滥捕野生动物;④生活垃圾分类处理;⑤随意排放工业污水;⑥提倡“免赠贺卡”、“少用一次性木筷”。

A . ①②⑥ B . ①⑤⑥ C . ①③⑥ D . ①④⑥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毛细血管是血液和组织细胞间进行      的场所.

2、人的三种血细胞中,能够吞噬病菌的是      
3、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是一种含      的蛋白,容易与      气结合和分离。
4、血液循环中由静脉血变为动脉血的途径是
5、人体血液中,形态最大和数量最多的血细胞分别是

三、综合题(共3小题)

1、

如图为人体血液循环的部分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主动脉与心脏的       相连.

(2)血液中的氧气进人肝细胞,其作用是      (填“分解”或“合成”)有机物,释放能量.

(3)肝脏可以把氨转变为尿素,尿素主要通过      系统排出体外.

(4)胃能够分泌胃液,可初步消化食物中的某种营养物质,该种物质是      

(5)食物进入小肠后,葡萄糖等营养物质可被小肠内表面的      (填结构名称)吸收.

2、人体细胞的各项生理活动都离不开能量,能量的获得与人体的整体生理活动息息相关,如图是人体的部分系统和器官,每一个细胞能量的获得都离不开它们的生理作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人体内提供能量的物质主要是      ,在食物中,它们要经过消化后在图一的[      ]      中被吸收,随着血液循环会首先通过图三中的[      ]      ([]填字母)进入心脏.
(2)能量的获得还需要氧气的参与,图二为肺泡以及周围的一条毛细血管,当肺泡慢慢鼓起时,此时膈肌      (填“收缩”或“舒张”),氧气扩散进入血液,当血液由A流向B后,发生的变化是      ,氧气分子由图三中的[      ]      流出心脏后,随着血液循环到达组织细胞.营养物质和氧气分子到达组织细胞内后,在      中被利用释放能量,
(3)伴随着人体的各项生理活动也同时产生尿素等废物,废物的排出主要通过图四的      过程和      过程,其中尿素最先离开血液是从图四的[      ]      处离开的.
3、下图为人体血液部分循环模式图,[1]—[4]代表心脏的四个腔,[5]—[8]代表相关血管。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心脏的四个腔中脏壁最厚的是。在心脏四个腔的[1]与[2]、[3]、[4]之间,有防止血液倒流的,保证血液在心脏只能从“心房→→动脉”流动。
(2)人体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图中完整表示出的是肺循环,血液在该循环中由[2]右心室起始,最终流入[4]
(3)当血液流经肺泡周围的时,血液中的将会增加,血液为血。
(4)图示的结构[1]—[8]中流动脉血的结构有(填图中序号)。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甘肃生物五年中考三年模拟专题7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及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