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生物五年中考三年模拟(人体的呼吸)
年级: 学科: 类型: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26小题)
1、吸气时,膈肌和胸廓的变化是( )
①膈肌收缩②膈肌舒张③胸廓缩小④胸廓扩大.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2、呼吸道能在一定程度上清洁吸入的空气,与此无直接关系的是( )
A . 鼻毛
B . 鼻黏膜
C . 会厌软骨
D . 气管黏膜上的纤毛
3、俗话说“食不言,寝不语.”“食不言”蕴含的科学道理是( )
A . 吃饭时飞沫四贱,不卫生
B . 防止食物进入气管
C . 有说有笑影响进食
D . 影响营养物质吸收
4、肺炎是由细菌、病毒引起的肺部炎症,细菌、病毒从外界到达肺的“旅程”是( )
A . 鼻→咽→气管→喉→支气管→肺
B . 鼻→咽→支气管→喉→气管→肺
C . 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
D . 鼻→咽→喉→支气管→气管→肺
5、下列有关吸气时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 肋间肌收缩
B . 膈顶回升
C . 肺扩张
D . 肺内压减小
6、长跑时,体育老师建议尽量用鼻吸气,用嘴呼气,原理是鼻腔能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多种处理。但这些处理中不包括( )
A . 温暖
B . 湿润
C . 清洁
D . 清除所有有害物质
7、图为肺泡内的气体交换示意图(a,b表示血管,箭头表示血液流动方向).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a为肺静脉,其内流动脉血
B . b为肺动脉,其内流静脉血
C . a内血液来自内脏的左心房
D . b内血液将流回心脏的心房
8、下列器官中,属于人体呼吸道的是( )
A . 咽
B . 口腔
C . 食道
D . 肺
9、人呼出的气体和大气中部分气体成分的含量如图,分析正确的是( )
A . 甲表示人呼出的气体,乙表示大气
B . 人呼出的气体成分中只有氧气、二氧化碳和水
C . 呼出的气体中的氧气来自血液
D . 乙中增加的二氧化碳来自组织细胞
10、下列器官中,组成人体呼吸道的是( )
①口腔 ②鼻 ③咽 ④喉 ⑤气管 ⑥支气管 ⑦肺
A . ①③④⑤⑦
B . ②③④⑤⑥
C . ②③④⑤⑦
D . ①②④⑤⑥
11、比较人体和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正确的是( )
A . 人体吸入二氧化碳,绿色植物吸入氧气
B . 人体吸入氧气,绿色植物吸入二氧化碳
C . 都需要吸入二氧化碳
D . 都需要吸入氧气
12、属于呼吸系统且能产生痰的器官是( )
A . 鼻
B . 食道
C . 气管
D . 肺
13、人体进行吸气运动时,正确的变化是()
A . 肋骨上升,胸廓缩小
B . 膈肌收缩,隔顶部下降
C . 肋骨下降,胸廓扩大
D . 膈肌舒张,隔顶部上升
14、人体吸气时,与空气进入肺内无关的是( )
A . 肋间肌收缩
B . 膈顶部下降
C . 胸廓容积增大
D . 肺内气压升高
15、呼吸道感染时常有大量的痰,其形成部位是( )
A . 咽
B . 喉
C . 气管或支气管
D . 肺
16、呼气时,下列结构中气体压力最大的是( )
A . 鼻
B . 气管
C . 支气管
D . 肺泡
17、吞咽的食物和呼吸的气体都要经过的器官是( )
A . 鼻
B . 咽
C . 喉
D . 气管
18、呼吸系统中,由一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适于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的结构是( )
A . 鼻
B . 咽
C . 肺泡
D . 气管
19、呼吸道对吸入气体的处理作用不包括( )
A . 清洁空气
B . 温暖空气
C . 湿润空气
D . 增加氧气
20、随地吐痰是不文明行为,还会传播疾病。痰产生的部位是( )
A . 鼻
B . 咽
C . 喉
D . 气管
21、下图为模拟膈肌运动的实验装置。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此时应处于呼气状态
B . ①内的气压大于外界气压
C . ②的顶部上升
D . 肋间肌应处于收缩状态
22、呼吸系统中,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器官是( )
A . 鼻
B . 咽
C . 支气管、气管
D . 肺
23、如图表示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呼吸道由①②③④⑤构成
B . 食物和气体的共同通道是②
C . 痰形成的主要部位是③
D . 人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是⑥
24、吸气时,下列现象不会出现的是( )
A . 肋间肌和膈肌收缩
B . 胸廓扩大
C . 膈顶部下降
D . 肺内气压增大
25、戴口罩可减少尘埃的吸入。吸入的尘埃到达肺前,没有经过( )
A . 鼻
B . 咽
C . 支气管
D . 食道
26、体育科目考试中,同学们测肺活量,深呼气时( )
A . 膈顶部上升,肺收缩
B . 膈顶部上升,肺扩张
C . 膈顶部下降,肺收缩
D . 膈顶部下降,肺扩张
二、综合题(共8小题)
1、“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徒步环滇是昆明每年举行的全民健身环保公益活动,是在充分获氧的情况下进行的一项有氧运动。有氧运动过程中,人体内气体交换过程如图,图中1、2、3、4、5表示血管。据图回答问题:

(1)氧气从肺泡扩散到血液后,血液变成了含氧丰富的 (填“动脉血”或“静脉血”)。氧经血管3最先到达 (填“左心房”或“左心室”),再经体循环输送到骨骼肌。
(2)人体从外界吸入的氧气,正常情况下,绝大部分至少需要通过 层细胞膜,才能进入骨骼肌细胞。
(3)氧进入骨骼肌细胞后,参与葡萄糖等有机物的氧化分解过程,为运动提供所需的 。该过程产生的二氧化碳由 系统排出体外。
2、下图是人体的心脏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
(1)心房与心室之间、心室与动脉之间具有防止血液倒流的 ,心脏的四个腔中心肌壁最厚的是 。
(2)血液流经肺后,氧气经过 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中,血液变为含氧丰富的 血。
(3)血液流经肾脏后,经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得到原尿,原尿再经过 的重吸收后得到尿液,尿液跟原尿相比不含有的成分是 。糖尿病患者肌肉注射胰岛素后,胰岛素最先到达心脏的 中。
3、下面图一、二分别是小肠绒毛、肺泡的局部示意图,图三是血液循环过程中某物质含量的变化情况,请据图回答问题:
(1)当血液流经图一所示小肠续毛内毛细血管时,营养物质含量的变化可用图三中的曲线 表示。
(2)当血液流经图二所示结构时,②中的血液将流入心脏四个腔中的 。血液由①流向②后,图三中曲线b可表示血液中 含量的变化。
(3)若图三表示尿素含量的变化,其中横轴代表肾单位的组成结构,纵轴代表尿素的相对含量,那么曲线a的AB段表示的结构是 。
(4)血液流经图一、图二部位血管中的 (填“动脉”或“静脉”或“毛细血管”)时,流动速度最慢。
4、人体不断地将从外界获取的营养物质和氧气运输到组织细胞,将代谢产生的废物排出体外,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如下问题:
(1)人体需求最多的营养素在人体内开始化学性消化的位置是,它被吸收后随血液流动首先到达心脏的,最后到达组织细胞。
(2)人体内物质的运输主要是通过血液循环系统来完成的,物质的交换都是在毛细血管处进行的,毛细血管适于物质交换的特点有:(至少写出两条)。
(3)当血液流经肺进行气体交换后,血液成分发生的变化是,血液由肺部血管汇集流回心脏后,由泵入主动脉,运输到各组织器官。
(4)组织细胞代谢产生的含氮废物主要经过和两个生理过程产生尿液排出体外。当在检查某人尿液时,发现有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存在,那么发生病变的部位最可能是。
5、下图表示正常人部分系统和器官间的关系,①、②表示物质,A、B表示生理过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肺泡与血液气体交换的结果是:血液不断从肺泡获得②并排出①。
(2)图中A表示营养物质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该过程称为。
(3)以下血液循环途径: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称为。
(4)运动时,外界环境中的氧气到达下肢肌肉细胞需要经过心脏次,这些氧气主要由红细胞中的运输。
(5)经过B过程形成的原尿与血液相比,原尿中不含(填“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或“水、无机盐和尿素”)。
(6)人体的生命活动主要受到神经系统的调节,但也受到调节的影响。
6、ECMO(体外膜肺氧合)俗称“人工肺”,用于对重症心肺功能衰竭患者提供持续的体外呼吸与循环,以维持患者生命。如图甲所示,该设备将人体内上、下腔静脉.中的血液引出体外,经氧合器将其充氧,并送回患者肺静脉。据图回答问题。
(1)图甲中的氧合器替代了图乙中受损器官(填序号)的生理功能,当血液流经氧合器后,血氧饱和度增大,变为含氧丰富的(填动脉血或静脉血)。
(2)经“人工肺”回到人体心脏的血液,再经(填体循环或肺循环)到达脑,血液中的氧进入脑细胞后,参与的氧化分解,为脑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使患者保持神志清醒。
(3)若图甲中插管B直接与主动脉相连,则该ECMO替代的是图乙中受损器官(填序号)的生理功能。
7、如图是与人体代谢有关的四大系统关系图解,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因为A系统口腔中的唾液含有,能把食物中储存着的淀粉初步消化成,所以吃饭的过程中,口腔中会有甜味。
(2)在C系统中,血液经过肾小球的作用和肾小管的作用最终形成尿液(填“过滤”或“重吸收”)。
(3)B系统中,进行气体交换的器官是,血液流过肺部毛细血管后,血管中的血液就由含氧较少的血变成了含氧丰富的血。
8、下图是人体血液循环和气体交换示意图。据图回答:
(1)饭后一段时间,血液流经甲后营养物质显著增加,则甲可能是(填器官名称)。该血液经血管⑥,首先回到心脏的[](填心腔名称)。
(2)与血管⑤比,血管⑦中血液的含量增加,该物质是透过肺泡壁和壁进入血液的。
(3)体检时,某人尿液中检测出大分子蛋白质,可能是肾单位中发生了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