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生物五年中考三年模拟(种子的萌发)

年级: 学科: 类型: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7小题)

1、

图Ⅰ是探究种子萌发所需外界条件的装置(该装置处于适宜温度条件下),图Ⅱ是菜豆种子结构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图Ⅰ中甲与乙相比较,变量是水分 B . 图Ⅰ中可形成3组对照实验 C . 图Ⅱ中①②③④组成了种子的胚 D . 图Ⅱ中种子萌发最先突破种皮的是②
2、蚕豆种子萌发所需的外界条件有(  )

①一定的水分  ②充足的光源  ③适宜的温度  ④丰富的养料  ⑤充足的空气.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⑤ C . ①②③④ D . ①②③④⑤
3、如图是菜豆种子的结构和萌发过程示意图,下列不正确的说法是(  )

A . 图中①是种皮,对幼嫩的胚有保护作用 B . 图中②③④组成胚 C . 菜豆种子萌发时,图中②首先突破种皮发育成⑧ D . 菜豆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需要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
4、育秧时采用地膜覆盖,可有效促进水稻种子萌发,这说明种子萌发需要(  )
A . 适宜的温度 B . 充足的空气 C . 适量的水分 D . 充足的阳光
5、为探究光照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某同学分别测定蚕豆、烟草和苋菜的种子在见光和不见光条件下的发芽率,结果如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

A . 蚕豆种子组和苋菜种子组的温度必须保持相同 B . 烟草种子见光组和苋菜种子不见光组的水分必须保持等量 C . 蚕豆种子见光组和不见光组的温度必须保持相同且适宜 D . 蚕豆种子和苋菜种子的萌发都不受光照的影响
6、种子萌发时,最先突破种皮的结构是(    )
A . 胚芽 B . 胚轴 C . 子叶 D . 胚根
7、下列种子能萌发的是(    )
A . 干燥的种子 B . 被昆虫咬坏胚的种子 C . 干瘪的种子 D . 满足环境条件和自身条件的种子
8、春播时耕耙土壤使其变得松软透气,主要目的是为种子萌发提供( )
A . 充足的光照 B . 充足的空气 C . 一定的水分 D . 适宜的温度
9、人们食用的大米,播种在适宜环境中不会萌发的原因是()
A . 处于休眠期 B . 无种皮 C . 胚的结构被破坏 D . 缺少光照
10、下图是菜豆种子结构示意图,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 . 菜豆种子的营养物质储存在④中 B . 胚由①②③④⑤组成 C . 玉米种子的结构跟菜豆种子的结构完全相同 D . 菜豆种子萌发时,②最先突破种皮
11、在春播时,农民常常要对土壤进行耕和耙,使其变得松软,其原因是使种子萌发时具有(   )
A . 适宜的温度 B . 一定的水分 C . 充足的空气 D . 充足的阳光
12、下图是大豆生长、发育的过程简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①②③⑤组成的是大豆种子的胚 B . ⑤所指的结构是胚乳 C . ⑥是由②发育来的 D . 大豆的主根是由③发育来的
13、储存在粮仓里的小麦种子一般不会萌发,主要原因是(   )
A . 缺少水分 B . 温度偏高 C . 缺少阳光 D . 缺乏有机营养
14、某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四组实验装置,若探究“空气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应选用的是(   )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②④
15、下列哪项是种子萌发必需的环境条件(  )

①一定的水分    ②肥沃的土壤    ③适宜的温度    ④充足的空气    ⑤明媚的阳光

A . ①④⑤ B . ②③④ C . ②③⑤ D . ①③④
16、春播时,土壤需要通过耕和耙而变得松软,这是为了给种子的萌发提供(   )
A . 一定的水分 B . 充足的空气 C . 适宜的温度 D . 适量的无机盐
17、为探究大豆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某实验小组将150 粒大豆种子随机均分为3组,进行实验(除探究条件外,其他环境条件均适宜),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A . 甲组种子未萌发,说明子叶中的营养物质转运给胚需要大量水 B . 丙组中的种子没有完全萌发,不是因氧气不足引起     C . 乙组和丙组每天萌发的种子数都不同,说明光对种子的萌发有影响 D . 大豆种子萌发时胚根先突破种皮,发育成豆芽

二、实验探究题(共5小题)

1、

为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某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在两个玻璃杯中的不同位置固定6张滤网,在每张滤网上放10粒大小相同的小麦种子(乙装置中的种子已切除胚),加入凉开水至中间的滤网(如图).

请分析回答:

(1)小麦种子结构中,      是新植物的幼体,由此作出的假设是:切除该结构,种子就不能萌发,用②和      两组进行对照可验证该假设.

(2)用①、②两组进行对照,探究的问题是      

(3)若①﹣⑥组中,只有第②组的种子萌发,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4)每组用10粒种子,而不用1粒,是为了排除偶然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减少实验的      

2、为了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某生物兴趣小组用完好且打破休眠期的大豆种子进行了如表实验,请根据实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瓶子

种子数

水分

温度

光照

发芽数

1号

20

适量

适宜

18

2号

20

干燥

适宜

0

3号

20

适量

适宜

19

4号

20

适量

低温

0

5号

20

过量

适宜

0

(1)实验中1号瓶与5号瓶对照,探究的是      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2)若要探究光对大豆种子萌发的影响,应选择1号瓶与      号瓶进行对照,根据这两组种子的萌发数,得出的结论是      

(3)2号瓶的种子都没有萌发,主要原因是缺少充足的      

(4)2号瓶和5号瓶能不能形成一组对照实验?      .为什么?      

3、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探究豌豆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他们在甲、乙、丙、丁四 个培养皿中分别放置等量的棉花,每个培养皿的棉花上面都均匀放置25粒豌豆种子,然 后进行如下表实验。分析回答问题:

装置

场所

黑暗中

黑暗中

日光下

日光下

温度

23

23

23

23

棉花干湿状态

潮湿(含一定水分)

干燥

潮湿(含一定水分)

干燥

种子萌发的数量

23

0

24

0

(1)甲组和乙组进行对照,探究的问题是
(2)甲组和丙组进行对照,实验变量是,根据这两组实验的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3)甲组有少量种子没有萌发,可能的原因是
(4)每个培养皿中均放置25粒种子而不是1粒种子,其目的是
4、为探究子叶能否为种子萌发和幼苗早期生长提供营养物质,某生物兴趣小组设计并完成了如下实验:

①取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子,分为5组,每组100粒,漫水相同时间,使其萌发。

②对各组萌发的种子进行不同的处理,两周后,收集所有幼苗,烘干、称量干重,所得结果如下表所示。

组别

处理方法

两周后平均干重(克/株)

没有除去子叶

4.3

萌发的第4天除去子叶

0.7

萌发的第7天除去子叶

1.8

萌发的第10天除去子叶

4.0

萌发的第13天除去子叶

4.3

根据以上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中,哪几组是实验组?。找出其中的一个实验变量
(2)戊组和乙组相比,两周后平均干重增加了克/株。
(3)如果每组只用1粒种子做实验,所得出的结论是否可靠?。为什么?
(4)实验结论:
5、为探究碳酸饮料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某兴趣小组将20粒绿豆种子随机均分为2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两组构成对照实验,其中对照组是组;乙组A表示(填等量或过量)的某种碳酸饮料。
(2)甲组中有1粒种子未萌发,最可能的原因是未满足种子萌发的(填环境或自身)条件。
(3)每组用10粒种子而不用1粒,是为了排除偶然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减小实验的
(4)实验结论是该碳酸饮料(填促进、抑制或不影响)绿豆种子萌发。

三、综合题(共2小题)

1、与其他绿色开花植物一样,菜豆的一生也要经历从种子萌发,到长成植株,再到开花结果的生命周期,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 1 表示菜豆种子结构。菜豆种子结构中最主要的部分是胚,由图中的____ (填写序号)组成,胚是由___ 发育而来的。
(2)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外部条件,同时种子本身必须具有_____的胚以及供胚发育的营养物质。
(3)图 2 中 A,B,C 分别表示菜豆植株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进行的不同生理过程。其中 在白天能够进行的是      (用字母表示)代表的生理过程,如[            的强度大于[            ,菜豆植株就会表现出生长的现象。
2、中国种植棉花的历史悠久,棉花及棉制品的生产、加工、贸易等事关国计民生。下图是棉花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①②③表示物质,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棉花种子的发育为植株的根,根吸收的①经(填“导管”或“筛管”)向上运输,其运输的动力来自作用。
(2)若②为氧气,③为二氧化碳,则②在细胞中的内被消耗。
(3)作为我国棉花主产区的新疆,夏季昼夜温差较大,夜晚温度低有利于抑制植株的作用,减少了有机物的分解,大大提高了棉花的产量。
(4)棉制品的原料主要来自棉花的果实,该结构由花中的发育而来。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云南省生物五年中考三年模拟(种子的萌发)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