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生物五年中考三年模拟专题20 消化和吸收

年级: 学科: 类型: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27小题)

1、下列对人体消化吸收的认识,正确的是(    )
A . 所有食物的消化都是从胃开始的 B . 人体消化液中都含有消化酶 C . 大分子有机物经消化才能被吸收 D . 营养物质吸收只发生在小肠
2、不能够被小肠直接吸收的营养物质是(    )
A . B . 无机盐 C . 维生素 D . 淀粉
3、下列关于“探究发生在口腔内的化学消化”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唾液腺分泌的唾液中含有淀粉酶 B . 淀粉液与清水或唾液应充分混合 C . 两试管置于37℃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 D . 充分反应后滴加碘液,乙试管中液体变蓝
4、关于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有助于消化 B . 淀粉、维生素、氨基酸等物质在小肠中被吸收 C . 小肠的皱襞及小肠绒毛增加了表面积,有利于物质吸收 D . 肝脏能够分泌胆汁,可以促进脂肪转变为脂肪微粒
5、下图中字母A﹣F依次表示消化道的不同器官,曲线甲、乙、丙表示三大类有机物在各器官中被消化的程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甲为脂肪,消化是在A处 B . 乙为淀粉,初步消化是在C处 C . 丙为蛋白质,初步消化是在B处 D . 消化的终产物都能在D处被吸收
6、如图为人体部分消化器官的示意图,甲处阻塞,最可能发生的是(  )

A . 胰腺无法分泌胰液 B . 胃液无法分解蛋白质 C . 消化脂肪的功能下降 D . 吸收氨基酸的功能下降
7、碘是人体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食物中的碘被吸收利用,多余的碘主要通过泌尿系统排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食物中的碘主要在小肠被吸收 B . 碘随血液首先进入心脏的左心室 C . 碘进入甲状腺合成甲状腺激素 D . 血液流经肾脏,碘可以进入尿液
8、我们每天进餐的食物经消化后,大量营养物质被吸收,未被消化的食物残渣形成粪便后被定时排出体外。下列所示该过程排序正确的是(   )
A . 口腔→食道→咽→胃→小肠→大肠→尿道 B . 口腔→食道→咽→胃→小肠→大肠→肛门 C . 口腔→食道→咽→胃→肝脏→小肠→肛门 D . 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9、图为人体消化系统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部分蛋白质在①处被初步消化为多肽 B . ②可以分泌含有多种酶的消化液在小肠中发挥作用 C . ③分泌的消化液含有消化酶,可以乳化脂肪 D . ④的长度最长,可以消化和吸收多种营养物质
10、馒头是中国特色传统面食,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制作馒头的过程中用到酵母菌,杂菌将淀粉分解为葡萄糖后,酵母菌分解葡萄糖发酵 B . 向馒头上滴加碘液不会变蓝,因为没有适合的反应条件 C . 吃馒头时唾液分泌增加属于复杂反射,神经中枢在脑干 D . 越嚼馒头越甜是因为唾液中含有蛋白酶,消化酶促进馒头分解
11、下图为唾液消化淀粉的实验过程,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 . 将试管放到37℃水中的目的是模拟人体的温度 B . 两个试管中加入浆糊的量可以不一样 C . 将两个试管放到温度越高的热水中,实验效果越好 D . 步骤D中加碘液后2号试管会变蓝
12、下列器官属于同一系统的是(   )

A . ③④ B . ②④ C . ②③ D . ①④
13、吸收不良综合征是指各种原因造成的小肠消化、吸收功能受损导致营养物质吸收不良而产生的综合征,会出现腹泻、营养不良、体重减轻等症状,下列叙述中哪一项不可能是该病病因(   )
A . 小肠绒毛受损 B . 小肠内多种消化酶缺乏 C . 小肠内胆汁缺乏 D . 小肠内胰岛素缺乏
14、下图为探究唾液淀粉酶消化作用实验的示意图同学们将试管置于37℃条件下一段时间,滴加碘液,观察颜色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①和②组实验变量是唾液 B . 置于37℃条件下是为了模拟口腔温度 C . ②组试管内物质变蓝 D . ③组试管内物质呈浅蓝色,说明牙齿咀嚼有助于淀粉的消化
15、人体的口腔和小肠都属于器官,二者的共同点不包括(   )
A . 都是食物消化的场所 B . 都是营养物质吸收的场所 C . 都有消化腺导管的开口 D . 都可以进行淀粉的分解
16、小肠是人体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小肠比消化系统其他器官更有利于吸收的结构特点,正确的是(   )
A . 有上皮组织 B . 皱襞表面有绒毛 C . 小肠能蠕动 D . 消化液的量最多
17、淀粉、蛋白质、脂肪在消化道内开始被消化的部位依次是(   )
A . 口腔、小肠、大肠 B . 口腔、胃、小肠 C . 食道、 胃、 小肠 D . 口腔、胃、肝脏
18、结合如图,判断有关人体营养的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④分泌的消化液能够初步消化淀粉 B . 结构①是消化蛋白质的主要场所 C . 小肠皱襞和小肠绒毛扩大了吸收的面积 D . ②和③的结构特点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
19、对于不能正常进食的病人,可采用静脉输入全营养液的方法为细胞提供营养。全营养液的组成成分不能含有(   )
A . 淀粉 B . 维生素 C . 无机盐 D . 氨基酸
20、下图为与人体消化有关的模式图,M代表物质,L代表结构,N代表M在L结构中被分解所形成的物质,下列叙述正确的 (   )  

A . 若M代表淀粉,L代表小肠,则N代表葡萄糖 B . 若M代表蛋白质,L代表大肠,则N代表氨基酸 C . 若M代表麦芽糖,L代表口腔,则N代表葡萄糖 D . 若M代表脂肪,L代表肝脏,则N代表甘油和脂肪酸
21、医生从小王消化道的某个器官里取出少量的液体,经过化验发现含有葡萄糖、淀粉、麦芽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维生素等物质,则该器官是(   )
A . B . 口腔 C . 大肠 D . 小肠
22、图为“复方消化酶胶囊”的说明书(节选)。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该药为非处方药 B . 服用前需要仔细阅读说明书 C . 健康人体内的淀粉酶由胃腺分泌 D . 该药有助于淀粉、脂肪和蛋白质的消化
23、下列关于营养物质化学消化部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淀粉只在口腔内消化 B . 蛋白质只在胃内消化 C . 维生素在小肠内消化 D . 脂肪只在小肠内消化
24、为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兴趣小组同学设计相关实验,如下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编号

处理

检验

1

馒头屑

唾液2mL

搅拌

37℃

水浴10分钟

滴加碘液,

观察颜色变化

2

馒头屑

清水2mL

搅拌

3

馒头块

唾液2mL

搅拌

4

馒头屑

唾液2mL

不搅拌

A . 本实验用试管模拟口腔,37℃模拟口腔温度 B . 1、2组比较,可探究唾液的消化作用 C . 3、4组比较,可探究牙齿和舌的消化作用 D . 预测1号试管不变蓝、2号试管变蓝
25、血浆含有的物质中,一定不是从消化道吸收来的是(   )
A . 葡萄糖 B . 血浆蛋白 C . 氨基酸 D .
26、下图为“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的四组实验操作,在37℃温水中保温10分钟后滴加碘液,四组中最可能不变蓝的是(   )
A . B . C . D .
27、正月十五吃元宵是我国传统民俗。元宵的皮是由糯米制成,馅料有黑芝麻、花生、豆沙等。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 糯米富含淀粉,可以最终被分解为葡萄糖 B . 豆沙含有蛋白质,在胃中初步进行消化 C . 元宵中的水和无机盐需要消化后才能被吸收 D . 各种营养物质主要在小肠被吸收进入血液

二、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

1、运动员的心理状况对运动成绩有一定的影响。为更好地备战2022年冬奥会,研究者以唾液中唾液淀粉酶的含量作为检测指标,探究心理压力对运动员的影响。
(1)人体消化道内,淀粉的分解起始于      ,这是由于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
(2)分别在施加心理压力前、后取受试者的唾液,进行如下实验。

试管编号实验处理

1号试管

2号试管

加入淀粉液

2毫升

2毫升

滴加碘液

2滴

2滴

加入唾液

施加心理压力后,受试者的唾液2毫升

温度条件

37℃

①1号试管“?”处应加入      。设置1号试管在本实验中起到      作用。

②2号试管“?”处的温度条件应该是      ℃。

③观察,记录并比较1号和2号试管蓝色褪去时间,若结果为      ,则说明施加心理压力使受试者唾液淀粉酶的含量增加。

三、综合题(共7小题)

1、肾脏是人体主要的排泄器官。膳食结构不合理会加重肾脏的负担。

(1)食物中营养物质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是      
(2)肾单位是尿液形成的基本单位,如图为其结构示意图。图中①具有      作用,可使血液中的小分子物质进入②      形成原尿。原尿经过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最终形成尿液。
(3)显微观察发现,肾小管不同区段的上皮细胞形态结构存在差异,如图a、b、c所示。其中a细胞所在区段是重吸收的主要部位,推测原因是      
(4)研究人员发现用高脂饲料饲喂的健康小鼠,12周后尿液中含有较高浓度的白蛋白。据此判断,长期高脂饮食会导致小鼠肾单位中的      受损,通透性增大。
(5)研究表明,长期高脂饮食还会引起高血压和肥胖等症状。《中国膳食指南)建议成年人每天烹调油用量为25~30g。据此提出一条健康饮食的措施:      
2、科研人员对小鼠的小肠进行了相关的研究。请依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小肠绒毛内有丰富的      ,能将糖类消化产物葡萄糖和蛋白质的消化产物      吸收进入循环系统。但脂肪的消化产物却主要是由小肠绒毛内的毛细淋巴管吸收的。
(2)构成小鼠毛细淋巴管壁的上皮细胞问呈“纽扣状”连接,其间隙可吸收脂肪消化产物。科研人员将小鼠毛细淋巴管壁上皮细胞中的两个基因Flt1和Nrp1进行了敲除,毛细淋巴管壁就变成了密不透风的“拉链状”连接(如图1)。这一结果说明      控制生物的性状。
(3)小鼠这种“拉链状”的毛细淋巴管壁对脂肪消化产物的吸收会有什么影响呢?

①科研人员对毛细淋巴管壁为“拉链状”突变体小鼠和正常小鼠进行了16周高脂饮食实验,他们发现,前者的体重和循环系统中的脂肪消化产物几乎没有增加。据此分析,图2中      组的小鼠为实验中的突变组。

②脂肪的消化产物去哪了?科研人员收集两组小鼠等量的粪便烘干燃烧,发现突变组小鼠粪便燃烧释放的      远高于正常组,由此推测脂肪的消化产物没有被吸收,而是随粪便排出。

③以上实验可以说明“拉链状”毛细淋巴管      (选填“促进”或“抑制”)肠道对脂肪消化产物的吸收。

3、香烟烟雾中含有大约4000余种化学物质,其中至少250多种是有害物质,50多种有致癌性,吸烟可造成脏器的损害。
(1)重度吸烟者可能出现肺部纤维化,即肺部组织被成纤维细胞分泌的胶原蛋白等物质重重包裹,从而影响肺泡与其周围毛细血管中血液的过程。肺部纤维化可直接导致血液中浓度下降,对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2)研究表明,烟雾中的有害物质进入人体后可到达胃部并损伤胃粘膜,进而影响对的消化。
(3)研究人员发现,香烟烟雾中的强致癌物“苯并芘”能引起位于染色体中上的癌抑制基因p53发生突变,进而导致细胞癌变,这时癌细胞会无限使其数量不断增加。
4、肥胖对健康的影响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请回答问题:

 

(1)导致肥胖的主要物质是脂肪,脂肪是人体内贮存的主要物质,主要通过饮食摄入,食物中的脂肪在小肠内被(消化液)消化成,才能被小肠吸收。
(2)在研究肥胖成因的过程中,科研人员选取同龄且健康的A,B,C三个品系小鼠,每个品系分为组和实验组,分别饲喂等量的常规饲料和高脂饲料。在适宜环境中饲养8周,禁食12 h后检测脂肪细胞体积相对值(反映小鼠的肥胖程度),结果如图1。三个品系小鼠中,最适宜作为肥胖成因研究对象的是品系小鼠。
(3)检测上述所选品系小鼠细胞内与脂肪代谢相关的激素敏感脂酶(HSL)、脂肪甘油三酯酶(ATGL)和甘油三酯水解酶(TGH)的含量。结果如图2,据图2推测,小鼠肥胖的原因可能是其细胞内的含量明显低于正常鼠,影响了脂肪的利用与转化。
5、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胃液是由胃腺壁细胞分泌的无色酸性液体。胃液中含有胃酸,胃酸在人体的消化吸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将无活性的胃蛋白酶原转化为有活性的胃蛋白酶,并为胃蛋白酶提供适宜的酸性环境,分解食物中的结缔组织和肌纤维使其易于被消化吸收,促进胰液、胆汁和肠液的分泌。哺乳动物进食时,食物尚未进入胃内就可以引起胃液分泌。下图是该过程的调节示意图。

健康人胃液的pH在0.9~1.5,胃液的pH不仅影响人的消化吸收功能,还对伴随食物进入胃内的各类病菌的繁殖有影响。某医院对99位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等患者胃液的pH及胃液中的病菌进行了检测,结果如表1:

分组

胃液的pH

受检患者人数

胃液中检出病菌的人数及比例

A

≤2.00

7

0

B

2.0~4.0

13

3(23.1%)

C

4.0~6.0

26

17(65.4%)

D

>6.0

53

45(84.9%)

胃酸过多会对胃黏膜具有侵蚀作用,并使人感觉不适,甚至造成消化性胃溃疡。胃溃疡患者由于胃粘膜遭受侵蚀慢慢失去对胃壁的保护,幽门螺杄菌和酸性物质进一步对其进行破坏,从而出现反酸、嗳气、打嗝、腹胀、胃疼甚至是胃出血等症状。

(1)胃酸可以杀死进入胃内的大多数细菌,这属于免疫。
(2)据图分析,传出神经将神经冲动传到胃窦G细胞,促进胃窦G细胞分泌胃泌素。胃泌素作用于胃腺细胞,促进胃腺细胞分泌胃液。通过这则实例可以看出,人体的生命活动既受激素调节,也受调节。
(3)在胃蛋白酶作用下,蛋白质被初步分解,然后在小肠内最终被分解成小分子的,消化后营养物质主要经小肠绒毛最终吸收进入中。
(4)铝碳酸镁片(如图)可以有效的中和胃酸,具有较好的胃黏膜保护作用,该药物属于(处方药/非处方药)。

(5)结合表1分析,胃液的pH和胃液中检出病菌的人数及比例关系是
6、2022年冬奥会将在北京举办,北京市中小学全面开展了冰壶,冰球,滑雪等冰雪体验活动,引导中小学生强身健体,传播奥运精神。

(1)冰雪运动员为完成高寒环境下大量运动,食物中需要增加更多胆固醇、蛋白质,脂肪。其中,蛋白质最终被分解成,进入血液后首先到达心脏(图1)的(填字母)部位,经过血液循环最终到达肌肉细胞的结构中进行呼吸作用,释放能量。
(2)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根据图2,写出小肠绒毛适于吸收的特点有(写出一点即可)。
(3)动觉,能使人感知到自己身体的空间位置、姿势和身体各部分的运动情况。动觉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沿脊髓上行传导到,产生动觉。
(4)科研人员针对冰壶运动员的运动年限和手腕方位辨别能力(偏离角度越小代表手腕方位辨别能力越强)的关系进行研究,实验分别从ABCD四种角度进行,实验数据如图3,可获得的结论是
7、人体是一个统一整体,各系统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下图是人体的某些生理活动示意图,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若图中A是消化系统,则①表示的生理过程叫做,这种生理活动主要是在小肠中完成的。小肠中含有肠液、胰液、胆汁等,能促进大分子物质的分解。
(2)过程②表示的是人体与外界之间的气体交换,完成该功能的主要器官是
(3)若图中C表示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也是人体内营养物质和氧气的最终去向,则C指的是人体的
(4)若图中D是泌尿系统,则③的形成需要经过两个主要的生理过程,一个是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另 一个是肾小管的作用。泌尿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是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北京生物五年中考三年模拟专题20 消化和吸收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