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生物五年中考三年模拟(动物的行为及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年级: 学科: 类型: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21小题)

1、以下属于动物学习行为的是(  )

A . 公鸡报晓 B . 老马识途 C . 燕子筑巢 D . 孔雀开屏
2、根据行为的发生,下列与其它动物行为不同的是(  )

A . 猴子骑车 B . 老马识途 C . 蜘蛛结网 D . 鹦鹉学舌
3、以下属于学习行为的是(   )

A . 半夜鸡叫 B . 乌贼喷墨 C . 蛾虫趋光 D . 伴乐起舞
4、“大雁南飞”和“鹦鹉学舌”,从行为获得方式看分别属于(   )

A . 先天性行为、学习行为 B . 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 C . 先天性行为、先天性行为 D . 学习行为、学习行为
5、以下属于学习行为的是(  )

A . 老马识途 B . 蜻蜓点水 C . 春蚕吐丝 D . 蜘蛛结网
6、下列行为中,都属于先天性行为的一组是(  )

A . 老马识途、蜜蜂采蜜 B . 美国红雀喂鱼、孔雀开屏 C . 蚯蚓走迷宫、公鸡报晓 D . 大山雀偷喝牛奶、鹦鹉学舌
7、菜青虫一出生就以十字花科植物的叶片为食,决定这一行为的是(  )

A . 遗传物质 B . 环境因素 C . 尝试与选择 D . 传授与学习
8、大山雀“意外”打开牛奶瓶喝到了牛奶,过后很多大山雀也会开牛奶瓶,这说明大山雀(  )

A . 是开瓶高手 B . 具有学习能力 C . 能互相帮助 D . 有语言交流能力
9、下列都属于先天性行为的一组是(  )

A . 鼠妇怕光、大雁南飞、孔雀开屏 B . 猫捉老鼠、尺蠖拟态、鹦鹉学舌 C . 蜘蛛结网、公鸡报晓、惊弓之鸟 D . 狗辨主客、黄牛耕地、老马识途
10、萤火虫的尾部在晴朗的夜晚有节律地发出闪光,这属于(    )

A . 繁殖行为 B . 社群行为 C . 攻击行为 D . 防御行为
11、森林中,黑脸噪鹛不停地捕捉昆虫喂食杜鹃雏鸟。黑脸噪鹛的这种行为是(    )

①先天性行为    

②学习行为    

③由遗传因素决定的    

④由环境因素决定的

A . ①③ B . ②④ C . ①④ D . ②③
12、下列属于学习行为的是(     )
A . 蜘蛛结网 B . 海豚表演节目 C . 母鸡孵卵 D . 婴儿吮吸乳汁
13、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动物的行为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下列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
A . 大山雀偷喝牛奶 B . 幼兔吸食乳汁 C . 黑猩猩钓取洞中的蚂蚁 D . 小猴表演骑车
14、下列对探究动物绕道取食实验结果的分析,错误的是(    )

动物种类

完成取食前的尝试次数

51

28

4

A . 动物的绕道取食是一种学习行为 B . 丙的学习能力最强 C . 动物的行为与遗传物质无关 D . 动物越高等,“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少
15、在繁殖季节,雄兰花蜂专门采集花的香味物质,然后聚集在一起,将香气释放出来,吸引雌蜂前来交尾。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
A . 兰花与兰花蜂之间是寄生关系 B . 兰花蜂采集花粉属于先天性行为 C . 兰花蜂属于节肢动物 D . 兰花蜂的这种行为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16、鹦鹉会说“您好,再见!”,这种行为属于(       )
A . 学习行为 B . 先天性行为 C . 社会行为 D . 繁殖行为
17、下列动物行为中,与“蜘蛛结网”属于同一类型的是(     )
A . 鹦鹉学舌 B . 白鼠走迷宫 C . 幼仔吮吸乳汁 D . 黑猩猩钓取白蚁
18、下列动物中群体成员之间有明确分工的是(     )
A . 蜜蜂 B . 家猫 C . 大熊猫 D . 华南虎
19、下列动物中不具有社会行为的是( )
A . 蝗虫 B . 狒狒 C . 蜜蜂 D . 蚂蚁
20、下列诗句中,描述动物学习行为的是   (   )
A . 老马由来识途久 B . 穿花蛱蝶深深见 C . 点水蜻蜓款款飞 D . 谁家新燕啄春泥
21、动物通过各种各样的行为来适应所生活的环境。下列关于动物行为的判定错误的是(   )
A . 两只蜜蜂在同一朵花上争相采蜜的行为属于社群行为 B . 刚出生的小袋鼠会爬到母袋鼠的育儿袋中吃奶属于先天性行为    C . 幼年猩猩用沾水的树枝钓取洞穴中的白蚁吃属于学习行为 D . 大山雀偶然打开门外的奶瓶盖,偷喝了牛奶属于先天性行为

二、判断题(共4小题)

1、虎鲸胎生、哺乳。捕食时,成年虎鯨用尾部叩击鲱鱼群聚集的海水,使鲱鱼受到袭击晕厥,仔鲸模仿成年鲸的这种捕食方式,通过反复练习,仔鲸捕猎技能逐步提高。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虎鲸是海洋大型鱼类。(判断对错) (1)
A . 正确 B . 错误
(2)母鲸哺育后代是先天性行为。(判断对错) (2)
A . 正确 B . 错误
(3)仔鲸对鲱鱼的捕食行为是后天学习行为。(判断对错) (3)
A . 正确 B . 错误
(4)虎鲸的繁殖和捕食都是适应环境的行为。(判断对错) (4)
A . 正确 B . 错误
2、动物的学习行为是建立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的。(判断对错)
A . 正确 B . 错误
3、鹰会捕食鹅的幼鸟。刚孵出的鹅幼鸟会对飞过的鹰和亲鸟都做出蜷缩动作(行为1),以躲避被捕食;稍大的鹅幼鸟渐渐学会了不再躲避亲鸟(行为2),而对鹰仍然会做出蜷缩动作。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行为1有利于提高鹅幼鸟的存活率。 (1)
A . 正确 B . 错误
(2)行为2能使鹅幼鸟对环境刺激作出更准确的反应。 (2)
A . 正确 B . 错误
(3)行为1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3)
A . 正确 B . 错误
(4)行为2与遗传因素无关。 (4)
A . 正确 B . 错误
4、蜜蜂属于节肢动物。我国蜂农主要饲养两种蜜蜂,即本土的中华蜜蜂和从国外引进的意大利蜜蜂。意大利蜜蜂工蜂翅的振动频率与中华蜜蜂雄蜂相近,因此意大利蜜蜂工蜂经常被中华蜜蜂识别为同类,从而顺利进入中华蜜蜂的蜂巢,并得到中华蜜蜂的饲喂。意大利蜜蜂工峰会咬死中华蜜蜂蜂王,进而威胁中华蜜蜂蜂群的生存。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蜜蜂的身体分节,体表有外骨骼。 (1)
A . 正确 B . 错误
(2)蜜蜂群体内部具有明确的分工。 (2)
A . 正确 B . 错误
(3)中华蜜蜂饲喂意大利蜜蜂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 (3)
A . 正确 B . 错误
(4)为保护我国生物多样性,引进外来物种要慎重。 (4)
A . 正确 B . 错误

三、综合题(共8小题)

1、

“盛世太平捷报传,金鸡啼鸣报春晓”,在公鸡啼鸣声中我们迎来了鸡年.

(1)按行为的获得方式来分,公鸡啼鸣属于      行为.

(2)鸡身体被有羽毛,前肢变为      ,是恒温动物.

(3)已受精的鸡卵中,能发育成雏鸡的结构是图中的[      ].

(4)鸡的品种很多,其本质原因是生物多样性中的      多样性.

2、

小菜蛾分布范围广,是白菜等十字花科植物的“头号杀手”。下图是小菜蛾发育的不同阶段示意图,请回答:

(1)小菜蛾幼虫生来只吃十字花科植物,从行为的获得途径来看,这属于      行为。

(2)如图所示,小菜蛾的发育过程属于      发育。

(3)小菜蛾危害十字花科植物,主要是在它发育的      期,小菜蛾体表具有      ,可以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

(4)长期使用农药,使小菜蛾的抗药性逐代增强,这可以用达尔文的      学说来解释。

3、瞧!图是英姿飒爽的“卡通警察”!请据图回答:

(1)“卡通警察”进入我们眼球形成物像顺序是      

①瞳孔 ②玻璃体 ③角膜 ④晶状体 ⑤视网膜

(2)人体完成图中右手势动作时,肱二头肌处于      状态.
(3)我们按照温馨提示,骑电动车按道行驶,这属于      反射,这一系列动作主要是在      的调节下完成的.
(4)“红灯停、绿灯行”,从行为的获得途径看,属于      行为,交通法规是个宝,人人都要遵守好!
4、瞧,下图是英姿飒爽的“卡通警察”!请据图回答:


(1)“卡通警察”进入我们眼球形成物像的正确顺序是      。最终在      形成视觉。

 ①瞳孔②玻璃体③角膜④晶状体⑤视网膜

(2)我们按照温馨提示,骑电动车走非机动车道,这属于      反射,这一系列动作主要是在      的调节下完成的。
(3)“经灯停,绿灯行”,从行为的获得途径看,属于      行为,交通法规是个宝,人人都要遵守好!
5、阅读资料并回答问题。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节选自竺可桢《大自然的语言》)
(1)“杏花开了”,花的主要结构是      
(2)杏、桃等果树常用嫁接方式繁殖后代,这种生殖方式属于      生殖。
(3)“谷子”萌发必需的环境条件是适宜的      、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
(4)布谷鸟的雏鸟由鸟卵中      发育而成。从生物体结构层次看,布谷鸟比桃树多了      这一层次。
(5)从行为获得途径看,学会“割麦插禾”属于      行为。
6、阅读资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摘自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1)资料中提到的黄蜂属于纲。
(2)“叫天子”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是,它属于(填“恒温”或“变温”)动物。
(3)“紫红的桑葚”的叶子是蚕的食物,中国蚕丝的产地主要在鲁迅先生的故乡江浙等地。蚕吐丝属于(填“先天性”或“后天性”)行为。
7、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荞麦是我国三大蜜源植物之一,在我国有数千年栽培历史。荞麦花在气温较高地区多为红色,气温较低地区多为白色。大面积种植荞麦可促进养蜂业发展,养蜂又可以提高荞麦结实率。荞麦的果实为瘦果,其果皮俗称“荞麦壳”。

(1)据资料分析,影响荞麦花色的非生物因素是
(2)荞麦要结出果实,须经过开花、和受精的过程。
(3)从分类上看,荞麦属于种子植物中的植物。
(4)蜜蜂营群体生活,有一定的组织,这种行为称行为。蜜蜂属于节肢动物,有两对翅,适于生活。
8、阅读下列资料,回答相关问题。

据报道,今年1月中旬,东非肯尼亚出现3600亿只蝗虫,随后这些蝗虫以每天90英里的速度向其他非洲国家和亚洲进发。蝗虫粪便、虫体、卵囊及其泡沫挥发的聚集信息素是引起蝗虫聚集成群的原因之一。

我国曾经是世界上遭受蝗灾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上世纪50-60年代,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对大部分蝗区进行了改造,或兴修水库,或开垦水田,或种植棉花、苜蓿等蝗虫不喜食的农作物等等,使蝗区面积大幅缩小。

随着绿色治蝗技术的发展,生物防治技术也得到广泛应用。金龟子绿僵菌剂是一种生物治蝗药剂,有效成分是绿僵菌,它是一种真菌,无性生殖方式与青霉菌一样。绿僵菌寄生蝗虫后,可诱发蝗虫发生绿僵病,该病是一种致死性流行病,可在蝗虫种群内重复感染,但对人畜及天敌鸟类无害。

(1)蝗虫能在东非等干旱地区生活,其中的原因之一是其体表具有 ,能减少水分散失; 蝗虫能以每天90英里的速度向其他地区迁徙的原因是它具有
(2)绿僵菌与青霉菌都能通过产生来繁殖后代。
(3)根据文中信息,通过治理环境取得治蝗成效的方法有(写出一种即可)。
(4)根据资料可否推断蝗虫具有社群(社会)行为?答: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福建省生物五年中考三年模拟(动物的行为及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