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生物五年中考三年模拟专题12 种子的萌发

年级: 学科: 类型: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7小题)

1、如图为菜豆的一生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①→②过程所需要的有机物由胚乳提供 B . ③中地上部分由菜豆种子中胚轴发育来 C . ④时期会进行开花、传粉、受精等过程 D . ⑤中有多颗菜豆是因为一朵花中有多个子房
2、牡丹种子9月播种后翌年春天才能萌发。剥取并浸泡牡丹种子的种皮,浸泡后的溶液能抑制正常白菜种子的萌发,下列对牡丹种子的推测不合理的是( )
A . 种子有休眠期 B . 种子内未贮存营养物质 C . 种皮含有抑制萌发的物质 D . 去掉种皮可能提前发芽
3、小军播种矮向日葵的种子后,用薄膜覆盖在花盆表面,目的是保证种子萌发时(    )
A . 有充足的光照 B . 顺利度过休眠期 C . 有适宜的温度 D . 有完整的胚
4、表是探究菜豆种子萌发条件的实验,下面叙述正确的是(    )

装置

场所

温度

棉花状态

现象

光照

23℃

潮湿

全部发芽

光照

23℃

干燥

没有发芽

黑暗

23℃

潮湿

全部发芽

黑暗

23℃

干燥

没有发芽

A . 选择一定数量、完整有活力的种子进行实验 B . 该实验研究光照、温度、水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C . 甲组与丁组对照,说明种子萌发的条件是光照和潮湿 D . 该实验说明种子萌发与温度无关
5、从种子萌发到幼苗生长的过程中,记录下二氧化碳释放量数据,绘制曲线图。以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种子的萌发是一个消耗大量能量的过程 B . 能量释放的过程可以用氧气产生量来表示 C . 在阶段3,呼吸作用非常旺盛 D . 在阶段4,光合作用逐渐增强
6、下图为樱桃花和果实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樱桃花的主要部分是雌蕊和雄蕊 B . 樱桃形成果实需经过开花、传粉和受精过程 C . 樱桃的果实是由③发育来的,③里面有胚珠 D . 樱桃的果实里面有种子,萌发时胚芽最先突破种皮
7、白菜具有营养丰富、产量高、耐储存等特点,是北方冬、春季主要蔬菜。科研人员研究不同浸种温度对白菜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见下图。关于该实验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 实验的单一变量为浸种温度 B . 白菜种子萌发过程不需要水 C . 90℃时种子活性几乎丧失 D . 浸种时温度不宜超过30℃
8、下列农业生产生活实践措施与目的搭配合理的是(   )
A . 播种后,用薄膜覆盖在花盆表面,目的是保证种子萌发时有适宜的温度 B . 带土坨移栽西瓜幼苗,主要是为了保住水分 C . 为了结的果实更甜,对枣树进行环割,减少水分向下运输 D . 粮食仓库中,经常通风,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浓度,抑制呼吸作用,利于粮食储存
9、小明同学将 10 粒玉米种子放在黑暗条件下使其萌发,得到了 10 株黄色的幼苗。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光不是玉米种子萌发所必需的环境条件 B . 玉米种子萌发过程中胚根最先突破种皮 C . 幼苗在黑暗条件下无法进行呼吸作用 D . 幼苗呈黄色说明叶绿素合成可能需要光照
10、下列关于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在“探究光对鼠妇分布的影响”实验中,对照组是遮光部分 B . 在“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实验中,应一直保持鱼体湿润 C . 在“观察哺乳动物的肾脏”实验中,可观察到肾皮质比肾髓质颜色浅 D . 在“探究种子萌发所需的外界条件”,实验中;应选择胚具有活性的种子
11、为了探究不同浓度烟草浸出液对三种植物种子萌发的影响,兴趣小组的同学分别观察统计了黄豆、绿豆和红豆种子在烟草浸出液处理下的萌发率,结果如下表所示。以下对实验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烟草浸出液浓度/%

绿豆萌发率/%

黄豆萌发率/%

红豆萌发率/%

0

100

100

99

40

90

95

81

70

89

63

45

100(浸出液原液)

73

34

30

A . 为减小实验误差,每组需用等量的多粒种子作为实验材料 B . 实验中可用首先突破种皮的胚芽作为种子萌发的标志 C . 随烟草浸出液浓度的增加,三种植物种子的萌发率均逐渐降低 D . 不同浓度烟草浸出液对红豆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均最大
12、橘作为吉祥物常用作贺年赠品,如图为橘的生命周期,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a萌发时胚芽先突破种皮 B . b的营养器官生长到一定程度才会开花 C . 开花后,成熟的花粉从d中的③散出 D . d中的②经过传粉和受精后将发育为e
13、诗句“飘似羽,逸如纱,秋来飞絮赴天涯”描述了蒲公英漫天飞舞的景象。蒲公英的果实上长有冠毛(如图),冠毛可以帮助果实随风飘远。为研究冠毛对果实内种子的萌发是否有影响,研究人员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下。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组别

萌发率

萌发时间

有冠毛

85%

3.67天

无冠毛

68%

5.33天

A . 实验中要保证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 B . 实验中有无冠毛为实验变量,无冠毛组是对照组 C . 无冠毛的蒲公英种子萌发率较低,萌发时间更长 D . 实验结果说明去除冠毛会抑制蒲公英种子萌发
14、胡萝卜在生长过程中,主根逐渐膨大,形成富含营养的肉质根,如下图所示。肉质根中的胡萝卜素可在人体内转化成维生素 A。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经常食用胡萝卜可预防夜盲症 B . 胡萝卜种子中的胚发育为幼苗 C . 肉质根富含的有机物来自叶的光合作用 D . 约 45 天后,根不再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15、下表是“探究豌豆种子萌发所需条件”的相关实验设计。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

培养皿(组别)

场所

阳光下

阳光下

黑暗中

阳光下

温度(℃)

23

23

23

5

纸中干湿状态

潮湿

干燥

潮湿

潮湿

发芽率

98%

0

98%

0

A . 实验说明种子的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和水分 B . 种子萌发的内部条件是具有完整有活性的胚 C . 放入等量的纸巾和相同数量的豌豆种子 D . 甲丙两组实验说明种子的萌发需要阳光
16、玉米籽粒萌发需要一定的条件,下列属于玉米籽粒萌发的必需条件是(   )
A . 适宜的温度 B . 适量的水分 C . 充足的光照 D . 充足的氧气
17、菜豆种子萌发过程中,发育成新个体的结构是(   )
A . B . 胚芽 C . 子叶 D . 胚根

二、实验探究题(共4小题)

1、请你完善探究实验,并回答问题。

西瓜是广受市民喜爱夏季的时令水果。小明同学发现,切开的西瓜在室温下放上一两  天,瓜瓤已经变质,但很难看到西瓜籽发芽,而吐到潮湿环境中的西瓜籽很快就能萌发。   小明将这个现象跟同学进行了讨论,有的同学认为是瓜瓤中温度不适宜,有的同学认为是   没有充足的空气,……,小明认为瓜瓤中有抑制西瓜种子萌发的物质。为此小明设计探究   实验……

提出问题:西瓜瓤中有抑制西瓜种子萌发的物质吗?

(1)作出假设:      

实验器材:成熟西瓜 1 个,清水,培养皿 2 个,餐巾纸若干,烧杯,小勺等。

实验步骤:

①将西瓜切开,取西瓜籽洗净、用瓜瓤榨汁,待用;

②取培养皿两个,分别标上 A 和 B;

③在 A、B 培养皿内各平铺同品牌餐巾纸 3 层、其上各散放 20 粒西瓜籽;

④在 A 培养皿内的餐巾纸上洒 10mL    西瓜汁,B 内餐巾纸上洒 10mL 清水;

⑤培养皿放在室温下,每天用清水冲洗两个培养皿内的种子并换纸,A 内洒 10mL西瓜汁;B 内洒 10mL

⑥一段时间后观察西瓜籽的萌发情况,并记录。

结果预测与预期结论:若培养皿 A 中种子均未萌发,培养皿 B 中种子 15 粒萌发,

由此推出实验结论:

(2)问题讨论:

①这个实验的变量是          。

②为什么 A、B 培养皿中均放 20 粒西瓜籽,而不是 1 粒?      

③每天用清水冲洗两个培养皿内的种子并换纸是为抑制      对该实验的影响。

④如果培养皿 A、B 中西瓜籽都有萌发的,则说明小明的推测是      

⑤若一个西瓜里有 100 粒种子,推想开花时的雌蕊最少需要接受多少粒花粉粒与之完成双受精;这 100 粒西瓜种子是由子房中多少个胚珠发育成的      

A.100 个、200 个    B.200 个、100 个    C.100 个、100 个    D.都不对

2、根对植物生长十分重要。学习了根尖的结构后,小端同学很想知道能使根持续生长的结构是否在根的尖端部位?于是她和同学做了以下实验:

步骤

实验过程

将60粒菜豆种子放在铺有纸巾的培养皿中,每天加入适量清水(不要淹没种子),室温下培养。

菜豆种子萌发后,待幼根长到1.5cm左右时用防水记号笔从尖端处进行2mm为间隔的等距离划线,然后将其平均分成两组。

甲组

乙组

根尖不作处理,将幼根浸泡在适量清水中培养4天。

切除幼根的最尖端1mm,其余处理与甲组相同。     

测量并记录从根的尖端到标记a处的长度,用L表示,结果如下图1、2。

(1)菜豆种子是由图3中的[]发育而来。步骤Ⅰ中菜豆种子萌发时添加的清水不能淹没种子,是因为种子萌发除需要一定的水分外,还需要

(2)为控制实验的单一变量,步骤Ⅰ中应补充的内容是
(3)观察图1和图2,描述甲乙两组幼根根尖的生长情况:。乙组幼根的生长主要集中在前2天,之后不能持续伸长,很有可能是将根尖的区切除掉了,细胞无法持续分裂。
(4)综合以上结果,本实验可得出结论:
3、花生是我国重要的油料经济作物,其总产量在我国油料作物中排名第一,在农产品市场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1)图中的③是花经过传粉和后由发育而来的。
(2)花生的种子具有休眠性,科研工作者通过系列实验研究用沙藏法打破花生种子的休眠,找到最适宜的沙藏条件,提高种子发芽率,进而提高花生产量,为其大规模生产提供参考依据,实验过程和结果如图所示。

   

①比较2、3、4组的实验结果分析,说明打破花生种子休眠最适沙藏天数是天。

②比较组实验结果,说明温度也是打破花生种子休眠的影响因素。

③为进一步探究加水的百分比是否为打破种子休眠的因素,需要如何预处理花生种子;如果加水百分比是打破种子休眠的因素之一,也不能加水比例太高,其原因是加水比例太高会影响种子的作用。

4、玉米是我国三大主粮之一其种植带纵跨寒温带、腰温带亚热带和热带。各种植带降雨量不同,土壤含水量也不同,研究人员据此开展了种子萌发及植株生长的相关研究。

土壤含水量

20%

25%

30%

35%

种子萌发率

97%

100%

90%

62%

幼苗单株质量(g)

0.81

0.96

0.89

0.8

(1)据表可知,土壤含水量为%时,玉米种子萌发率最高。
(2)当土壤含水量为35%时,种子萌发率低。原因可能是,含水量过高,导致玉米种子无法获得充足的,种子的作用受到严重影响。此外,观察到种子的胚乳出现了腐烂现象,因此也可能是种子中储存的减少,导致种子萌发率降低。
(3)在种子萌发后,研究者测定了幼苗根系活力(是反映根系细胞生命活动强弱的生理指标)和叶片中叶绿素含量,结果如下图。据此从营养物质获得的角度,解释土壤含水量为35%时幼苗单株质量低的原因:
(4)综上所述,在生产中,若遇到雨水过多的情况,需要,从而提高玉米产量。

三、综合题(共7小题)

1、向日葵是双子叶植物,其果实既可直接食用,也可用于生产葵花籽油。
(1)由于果皮较厚,向日葵的种子自然萌发需要较长时间,生产中常用浸种方法提高发芽率。为探究浸种的最适条件,同学们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下图。

由图可知,浸种的最适条件是      

(2)向日葵种子中的营养物质在细胞内通过      作用为种子的萌发提供能量。
(3)幼苗生命活动所需的水和无机盐通过      从土壤中吸收。
(4)向日葵的花完成受精后,胚珠发育成种子,子房发育成      
(5)向日葵可用于生产奏花籽油,这是由于      作用合成的糖类在细胞内转化为脂防。
2、豌豆是一年生攀援草本植物,高0.5-2米,全株绿色,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在豌豆荚和豆苗的嫩叶中富含维生素C和能分解体内亚硝胺的酶,可以分解亚硝胺,具有抗癌防癌的作用,是很多人喜爱的食品。

(1)上图是豌豆种子发育的过程图解,豌豆种子的胚中,最先突出种皮的是      ,通过观察,这枚豌豆荚中有5颗种子,说明当初它发育时子房内胚珠数量至少有      个。

 

(2)豌豆种子的形状有圆粒和皱粒两种,一颗圆粒种子萌发成的植株进行自花传粉后,产生了205颗种子,这些种子出现的形状数量如下表所示。请根据图表分析回答:

种子形状

圆粒

皱粒

种子数目

153

52

豌豆种子的圆粒和皱粒是一对      ,如果用B、b分别表示控制豌豆种子形状的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根据上表中的数据可知,      是隐性性状,153颗圆粒种子的基因型是      

3、“嫦娥四号”内的生物科普试验载荷罐中的棉花种子萌发并长出嫩叶,这是人类在月球上种植出的第一株植物。实验用的载荷罐是一个高度密封的容器,内部搭载6种生物(棉花等4种植物种子、果蝇和酵母菌),它们形成一个简单的微型生态系统。请回答问题:
(1)“嫦娥四号”内的生物科普试验载荷罐中的棉花种子长出的嫩叶,是由种子中的发育成的。
(2)果蝇与家蝇的形态特征及个体发育过程相似,体表都有防止水分蒸发的,个体发育属于完全变态发育,都会出现不食不动的期。
(3)果蝇是经典遗传学的“主角”,被誉为“培养”诺贝尔奖得主的小昆虫,又一次作为明星登上了月球。图1、图2分别为果蝇体细胞染色体和杂交实验示意图:

①果蝇体细胞中有4对染色体,如图1所示,其性别决定方式与人相似。图1中甲果蝇性染色体组成是

②果蝇的长翅与残翅是果蝇翅型的不同表现类型,它是由染色体上的控制的。

③果蝇的长翅和残翅是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用A表示,隐性基因用a表示),据图2判断,子代基因组成为Aa的比例是

4、绿绒蒿为罂粟科中绿绒蒿属植物的总称,人称“高山丹”,是云南八大名花之一,也是传统的藏医药用植物。目前,绿绒蒿属植物大多数种已经处于濒危状态。
(1)绿绒蒿种子在自然条件下萌发存在很大的问题,科研工作者通过系列实验研究促进其种子萌发的方法。

①绿绒蒿的花完成传粉和受精后,子房内的发育成种子。

②实验中选取的五种绿绒蒿种子应具备的条件是

③首先将等量的五种绿绒蒿的种子分别分成三组处理,即不做处理、赤霉素(GA3)处理、暗处理,48小时后均置于培养箱中进行模拟自然条件下的种子萌发实验,其中对照组是处理。

④三种处理的实验结果如图所示,根据实验结果尝试选择出提高五种绿绒蒿种子发芽率的处理方法。(分类讨论)

(2)绿绒蒿种子在自然条件下很难萌发,为此可以尝试通过技术实现苗木快迅繁殖以及规模化生产。
5、大量种植耐旱植物可缓解北京市水资源匮乏与园林绿化耗水量大之间的矛盾。筛选节水耐旱植物对城市绿化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研究人员为探究国槐耐旱能力,用不同质量浓度的聚乙二醇溶液(简称PEG,无毒害,不进细胞)处理国槐种子,记录种子萌发和生长状况,结果见下表。(注:用不同质量浓度PEG溶液来模拟土壤溶液浓度变化,浓度越大表示越干旱。)

PEG浓度(g/L)

0

100

200

300

发芽率(%)

78.89

68.89

34.44

8.89

胚根长(cm)

4.45

5.68

2.98

1.27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研究人员记录国槐种子萌发情况时,判断种子萌发的标准是首先突破种皮且长到种子长度的1/2。国槐种子的萌发率随着PEG质量浓度的增加而,说明干旱对种子的萌发有作用。
(2)从有利于槐树幼苗更好地生长角度分析,应选择PEG质量浓度为g/L条件下萌发的种子进行培育。
(3)将若干株生长状况相似的国槐幼苗平均分为四组,分别放在四种不同质量浓度的PEG溶液中培养24h后,选取长势良好的成熟叶片作为样品测定叶面平均温度,结果见下图。由图可知,随着PEG浓度增大,国槐叶表面平均温度升高,这是因为,此时植物叶片气孔处于(开放/关闭)状态,作用减弱,体内水分散失量减少造成。

6、研究性学习小组对菜豆种子萌发及光合、呼吸作用进行了如下探究,图甲是菜豆种子萌发成幼苗的示意图;图乙是菜豆种子萌发成幼苗的重量变化曲线图,X为新鲜状态下重量变化曲线,Y为有机物重量变化曲线,图丙为单株光合强度与种植密度的关系。请据图回答。
(1)在图甲中,幼叶H是由种子胚的发育而来的。

 

(2)在图乙中,X曲线cd段,重量增加的原因是;Y曲线ae段,重量减少的原因是

(3)从图丙可以看出,与P点相比,Q点单株光合强度明显减弱,原因是番茄种植密度过大,叶片彼此遮挡,通风不畅,两个光合作用的主要外界因素受到影响。图丙给我们的启示是,栽培农作物时要注意
7、我国北方地区冬季经常下雪,为了交通出行方便,常常采用融雪剂来处理。融雪剂的主要化学成分就是盐,但是加融雪剂后,随着雪水的蒸发,盐残留在土壤或地下水中,一年年过去,土壤中的盐含量不断增高。那么随着盐浓度的增加是否会影响植物的生活呢?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以小麦种子为材料,配制盐浓度分别为0.5%、1%、2%的溶液模拟雪水,探究不同盐浓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下面是他们的探究过程及实验结果:

①准备培养皿4只, 标记为ABCD,垫上一层纱布;

②在每个培养皿里放大小,饱满程度相同的20粒小麦:

③依次加入蒸馏水、0.5%、1%、2%盐水各15mL:

④4大后观察记录,记录发芽情况如下表格:

A

B

C

D

种子数

20粒

20粒

20粒

20粒

处理

蒸馏水

0.5%盐水

1%盐水

2%盐水

15毫升

15毫升

15毫升

15毫升

发芽数

20

17

4

0

请按要求回答下列同题:

(1)该实验的对照组是。每个培养皿放20粒种子是为排除实验的
(2)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得到的结论是:随盐溶液浓度增加
(3)根据他们探究实验的结果,冬天雪季来临时,你对北京市政府或我们北京市民提出倡议:
(4)研究人员发现菜豆种子在萌发成幼苗的过程中,体内储存的有机物会发生规律性的变化。下图是菜豆种子萌发成幼苗的各阶段示意图,请回答问题,

①图中A→D阶段,种子中的有机物逐渐减少,原因是有机物

A.被呼吸作用消耗了B.被光合作用消耗了

②图中E→F阶段,幼苗体内的有机物又逐渐增加,原因是

A.根从土壤吸收了有机物B.叶的光合作用制造了有机物

③以下哪幅图能表示图中A→F过程,有机物含量变化的情况

四、未知(共1小题)

1、研究者对大豆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过程开展如下研究。
(1)挑选400粒饱满、大小相近的大豆种子,将4个罐头瓶放倒,在每个罐头瓶下部放两张餐巾纸,在餐巾纸上方放100粒大豆种子,分四组进行如下处理:

①过一段时间后,种子能够萌发的是瓶。

②对比瓶,可以研究充足的空气是否是种子萌发的条件。

(2)定期测量萌发种子的重量变化,结果如图甲所示。阶段2所需要的能量,主要来自于内贮藏的有机物通过释放出来的。阶段4重量显著增加,是因为发育成茎和叶,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

(3)再选取大豆幼苗进行无土栽培,测量在单位时间内消耗氧气和二氧化碳的量随温度变化情况,结果如图乙所示。二氧化碳消耗的量可以反应出大豆幼苗的强弱;在20℃时最有利于幼苗的生长,请解释原因。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北京生物五年中考三年模拟专题12 种子的萌发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