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南昌市新建区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地理第一次月考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月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千里冰封、万里雪飘、银装素裹的景色指的是何地冬季的景观( )
A . 北方地区
B . 南方地区
C . 台湾省
D . 香港和澳门地区
2、下列各组地形区,全部位于我国北方地区的是( )
A . 云贵高原、黄土高原
B . 东北平原、华北平原
C . 云贵高原、东北平原
D . 四川盆地、华北平原
3、东北平原的农作物一年一熟,而海南岛可以一年三熟,其主要原因是( )
A . 土壤条件不同
B . 热量条件不同
C . 地形条件不同
D . 海陆位置的差异
4、下列关于北方地区自然环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
B . 冬冷夏热,冬季河流有结冰期
C . 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属于湿润区
D . 降水主要集中在冬季和春季
5、制约我国西北地区农业分布的主要自然条件是( )
A . 热量
B . 土壤
C . 水源
D . 地形
6、下列关于新疆的农业生产条件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 夏季热量充足,光照强烈,有利于瓜果着色
B . 夏季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瓜果和糖料作物的糖分积累
C . 稳定的灌溉水源和夏季炎热干燥的气候有利于优质棉花的生长和成熟
D . 降水稀少,气候干旱,沙漠广布,无法进行农业生产
7、下面为我国四大地理单元及部分代表性景观照片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照片甲、乙所示景观分别多见于图中的( ) (1)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①
D . ④②
(2)受地理环境的影响,我国南、北方形成了具有特色的人文风情,不符合实际的是( ) (2)
A . 民间体育——南骑马北滑雪
B . 饮食习惯——南米饭北面食
C . 民居风格——南尖顶北平顶
D . 传统交通——南乘船北骑马
(3)小明同学参加夏令营,乘火车从哈尔滨出发,沿京哈—京广线去广州,其沿途见闻不可信的( ) (3)
A . 依次经过的大平原有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B . 沿途气温差异巨大,越向南气温越高
C . 沿途作物的熟制由一年一熟过渡到一年三熟
D . 沿途耕地利用类型由旱地逐渐过渡到水田
(4)下列地理环境的特点,属于③地区的有( )
①气候温暖湿润 ②耕地以水田为主
③河网密集,水运便利 ④民居屋顶坡度较小,墙体较厚
(4)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8、关于东北平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东北平原分布于黑龙江、吉林和辽宁三省境内,地势北高南低
B . 夏季热量充足,日照时间长,能够满足玉米生长所需的热量条件
C . 是我国冬小麦、甜菜、大豆、玉米等农作物的最大生产基地
D . 冬季气侯温和,土地冻结对来年春天农业生产、作物播种和生长不利
9、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黄土高原的土地总面约为53方平方千米,其流失面积大约43万平方千米,其中严重流失区约有25万平方千米。这里地面支离破碎,生产条件差,成为黄土丘陵沟壑区。彻底治理黄土高原,是我国紧迫而艰巨的任务。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人为原因是( ) (1)
A . 气候干旱,沙丘向南迁移
B . 地面径流量少,降水集中多暴雨,流水侵蚀严重
C . 工农业迅速发展造成的
D . 人们违反自然规律,不合理地利用土地
(2)整治黄土高原的中心任务是( ) (2)
A . 制止滥垦、滥伐、滥牧
B . 实行水土保持,以生物措施为主,结合工程措施进行治理
C . 开辟梯田,发展农业生产
D . 在沟口打坝淤地,不让水土出沟
10、读图黄河流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黄河下游“地上河”的泥沙主要来自于河段( ) (1)
A . 源头—①
B . ①—②
C . ②—③
D . ③—④
(2)黄土高原生态建设的有效措施是( ) (2)
A . 大力发展水稻种植业
B . 陡坡地建梯田
C . 扩大荒地开垦面积
D . 植树种草
二、解答题(共2小题)
1、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区域北方地区和D区域南方地区的分界线是以线为界;图中A区域的地形以为主;大部分地区属于气候。
(2)图中B区域由于距海较远,地表景观由东部草原向西逐步过渡为;B区域草场广布,是我国重要的基地。
(3)D区域气候的主要特征表现为;本地区发展农业的水热条件优越,是我国主要的种植业区;本区夏秋季节最容易发生的气象灾害是(填选项字母)。
A.寒潮 B.洪涝 C.滑坡 D.泥石流
2、小华和小静暑假从北京出发分别沿图中两条线路旅行。读图,回答问题。
(1)线路①主要经过广阔的平原,其中被称为“黑土地”的是平原。线路②经过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山脉,到达省的西安。
(2)线路①沿途居民以为主食,一路向北,作物熟制从两年三熟变为一年熟。
(3)奔流在“黄土地”上的母亲河—河,从黄土高原挟带的大量泥沙,在下游沉积,使河床抬高,形成“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