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生物五年中考三年模拟专题4 练习使用显微镜
年级: 学科: 类型: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2小题)
1、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的结构时,观察的材料必须是薄而透明的,原因是这样的材料( )
A . 便于放置在显微镜上
B . 不易污染物镜
C . 易于被染色
D . 能让光线透过
2、小明用显微镜观察蒲公英的花粉颗粒,观察到下图中甲、乙两个视野,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 . 此显微镜的最大放大倍数为50倍
B . 向右移动装片可将甲视野调换成乙视野
C . 调节细准焦螺旋可使物像变得更加清晰
D . 若使用相同的光圈和反光镜,乙视野比甲视野亮
3、显微观察同一标本,仅调整物镜和准焦螺旋,绘出下图,叙述正确的是( )
A . 正确观察顺序是②①③
B . 观察时视野最暗的是②
C . 放大倍数从高到低依次是②①③
D . 观察视野③时可调节粗准焦螺旋
4、用显微镜观察玉米籽粒纵切片时,若要将胚根的尖端移至视野中央,应将切片向哪个方向移动 ( )
A . 左上
B . 左下
C . 右上
D . 右下
5、图1为显微镜结构示意图,图2表示用显微镜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看到的视野。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对光时,可直接转动③,使其对准通光孔
B . 转动⑤,可使镜筒缓慢下降,眼睛应看着①
C . 向下方移动玻片,可将图2中的细胞移至视野中央
D . 视野中出现气泡的原因,可能是盖盖玻片时操作不当
6、我们在显微镜下观察根尖的永久切片时,若想要找到分生区进行观察,最好应该( )
A . 在低倍镜视野下进行寻找
B . 寻找外层细胞表面有突起的区域
C . 用最小光圈对准通光孔
D . 始终用粗准焦螺旋进行调焦
7、用显微镜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物像由图1转换到图2时,不需要进行的操作是( )
A . 移动装片
B . 转动转换器
C . 转动粗准焦螺旋
D . 提高视野亮度
8、下列有关操作错误的是( )
A . 将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时,直接转动转换器,使高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B . 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临时装片时,用稀释的碘液染色有利于看清细胞的结构
C . 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
D . 观察草履虫时可在载玻片的清水中放几条棉纤维
9、显微镜下观察叶片气孔时,若要把视野中的物像从图1转为图2,①~⑤是显微镜的操作步骤,正确的是( )
①转动粗准焦螺旋 ②调节光圈 ③转动细准焦螺旋 ④转动转换器 ⑤移动装片
A . ①→②→③→④
B . ⑤→④→②→③
C . ②→①→⑤→④
D . ④→③→⑤→②
10、用显微镜观察人血涂片时,将视野由甲变成乙,以下操作错误的是( )
A . 转动转换器
B . 向左移动玻片
C . 转动细准焦螺旋
D . 调节视野亮度
11、下列对相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物镜倍数与目镜倍数之和
B . 验证光合作用产生淀粉实验首先要对实验植物进行暗处理
C . 观察小鱼尾鳍的血管时看到红细胞单行通过的血管是动脉
D . 澄清的石灰水能够验证植物呼吸是否吸收氧气
12、用显微镜观整细胞时,以下四种镜头组合中放大倍数最大的是( )
A . 目镜
,物镜
B . 目镜
,物镜
C . 目镜
,物镜
D . 目镜
,物镜








二、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
1、我区某校初一学生到汉石桥湿地公园参加实践活动,发现湖水清澈、环境优美。同学们采集水样,在实验室培养、观察了水中的生物。
(1)一组同学取一滴水制成一张临时装片,看到图中 A、B、C 三种生物。初步推断它们都是 生物。
(2)A 生物身体全部呈绿色,它的营养方式可能为 填“自养”或“异养”)。
(3)观察生物 C 过程中要在载玻片上放一些棉纤维,这样可以 它的运动。三组对C生物进行了培养,在培养过程中添加了一些菠菜汁到培养液中,几分钟后,制成的临时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C体内多了一些绿色结构,这种结构最可能是 。
A.细胞核 B.液泡 C.食物泡 D.伸缩泡
(4)四组同学观察到了再生能力很强的喇叭虫,将之切成①、②、③三截(如图),能再生成喇叭虫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
A . ①
B . ②
C . ③
D . ①②③均可以
(5)巧合的是观察时总在视野的左下角同一位置看到一个污点,说明污点不可能位于 上。
2、为探究遗传性高血压致病机理和治疗药物的筛选,科研人员利用正常大鼠人工构建了高血压大鼠模型,其过程见下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卵细胞可以从大鼠的输卵管中采集,也可以从大鼠的中获取。
(2)科研人员应用技术将人高血压有关基因导入到大鼠的受精卵中,培养形成多细胞胚后,将其植入雌鼠的中发育成熟。雌鼠产下的大鼠,体现了基因性状。
(3)与低倍镜相比,用高倍镜观察多细胞胚时,视野中的细胞数目、大小、明暗情况依次为______。 (3)
A . 多、大、亮
B . 少、小、暗
C . 多、小、暗
D . 少、大、暗
三、综合题(共1小题)
1、西瓜果实成熟后期可能出现开裂现象,科研人员对此开展研究。
(1)西瓜的抗裂与易裂是一对。科研人员将抗裂和易裂西瓜进行杂交,子一代全部为抗裂西瓜,表明为隐性性状。西瓜的开裂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用A、a表示),则子一代抗裂个体的基因组成为。
(2)用观察两种西瓜果皮的切片,视野如下图。与抗裂西瓜相比,易裂西瓜的果皮细胞体积大,细胞层数该结构特点可能是其易裂的原因之一。
(3)在种植抗裂西瓜过程中,若在果实成熟后期大量浇水,也容易开裂,这说明生物的性状也受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