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生物五年中考三年模拟专题10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年级: 学科: 类型: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9小题)

1、请结合如图眼球的结构示意图,指出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 结构1病变或损伤可通过移植而使病人重见光明 B . 若结构2过度变凸,则不易看清近处物体 C . 结构4能将物像刺激转变为神经冲动 D . 结构2在成像过程中相当于凸透镜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人体形成视觉的部位位于视网膜 B . 人体内的所有腺体都能分泌激素 C . “谈虎虎色变”属于人类特有的反射 D . 膝跳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
3、某同学突然抓起一个烫手的馒头后,来不及思考就迅速松手。如图是该反射的反射弧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a是手指肌肉,能接受刺激并产生收缩 B . c是脊髓中的神经中枢,能使人感到烫 C . 该反射不需要先经过大脑的分析和判断 D . 图中箭头表示“高温”能从a传到c,再从c传到e
4、下列属于简单反射的是(    )
A . 红灯停,绿灯行 B . 听见上课铃声,进入教室 C . 吃酸梅时,分泌唾液 D . 听相声时,哈哈大笑
5、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会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下列可以用来治疗糖尿病的激素是(    )
A . 胰岛素 B . 生长激素 C . 甲状腺激素 D . 肾上腺素
6、通过两年来的学习,你会发现生物学知识之间的联系。下表中的选项符合如图所示关系的是(  )

A . A B . B C . C D . D
7、体操运动员桑兰在跳马比赛中不慎摔倒,造成脊髓横断,尽管她的下肢没有受到任何损伤,却丧失了运动功能,原因是(  )
A . 大脑与下肢之间的联系被切断 B . 大脑中的运动中枢受到损伤 C . 大脑无法发出运动指令 D . 脊髓中的运动中枢受到损伤
8、人们对臭豆腐的特殊气味会有不同的感受,有些人觉得臭,有些人觉得香。形成这种感觉的部位是(   )
A . B . 大脑 C . 小脑 D . 脑干
9、图为耳的结构示意图。当我们遇到巨大声响时,应迅速张开口,或闭嘴、堵耳,以避免损伤耳的(   )

A . B . C . D .

二、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

1、根据下列有关探究实验,分析回答问题:
(1)为了探究甲状腺激素是否能促进蝌蚪的发育,某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组别

蝌蚪数量

处理方法

实验结果

10只

不添加甲状腺激素

平均37天发育为青蛙

10只

每隔一天向玻璃缸中添加甲状腺激素5mg

平均26天发育为青蛙

Ⅰ.该探究实验的假设是      

Ⅱ.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的结论是      

Ⅲ.甲、乙两组除实验变量外,所用蝌蚪的生长状况及培养的水质、温度、饵料等条件应该      且适宜。

(2)为了探究有关食品腐败的问题李敏同学取三个相同的锥形瓶,各加入50毫升牛奶,高温煮沸后按如表要求进行处理。

甲瓶

乙瓶

丙瓶

瓶口处理

敞开

敞开

用消毒棉球塞住

温度

25℃

5℃

25℃

Ⅰ.实验前将锥形瓶中的牛奶高温煮沸,目的是      

2、近年来,糖尿病的发病年龄在降低,青年患病人数在增加。能量摄入过多、运动量过少引起的肥胖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危险因素。某科研团队为了研究游泳训练是否有降低糖尿病大鼠血糖的作用,做了如下实验。

①选取体型、体重大致相同的同龄健康雄性大鼠50只,培育并筛选出实验所需的健康大鼠15只(A组)和糖尿病大鼠30只(随机均分为B、C两组)。

②连续三天测量所有大鼠的空腹血糖,并计算各组的平均值,结果如图所示。

③实验开始,各组都正常饲养。C组大鼠每天连续游泳训练90 min;A、B两组大鼠不进行游泳训练。实验持续8周后,连续三天测量所有大鼠的空腹血糖和空腹血清胰岛素,计算各组的平均值,结果见下表。

8周后各组大鼠的空腹血糖及血清胰岛素平均值

组别

大鼠健康情况

空腹血糖平均值(mmol/L)

空腹血清胰岛素平均值(uU/L)

A

健康大鼠

5.61

26.45

B

糖尿病大鼠

15.31

13.90

C

糖尿病大鼠

8.15

21.15

(1)设置A组的目的是
(2)根据图表中的数据信息可知:实验进行8周后,组大鼠的空腹血糖平均值下降最多,该组大鼠的空腹血清胰岛素平均值高于组。大鼠空腹血糖平均值降低的原因主要是胰岛素具有调节在体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等功能。
(3)提高本实验结果可靠性的措施有:。(写出一种即可)
(4)若实验结果与实验前作出的假设是一致的,请写出该假设
(5)请根据所学知识,对糖尿病的防治给出合理建议。(写出一条即可)

三、综合题(共6小题)

1、请你仔细观察与分析下面所示的图片,回答有关问题:

(1)警察看到一辆行驶不稳的汽车由远而近驶来,主要是由于图1中[]的曲度可以调节,在[]上形成物像,最终在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
(2)他迅速做出“靠边停车”的交通手势,司机看到手势后,将车停下,属于反射。
(3)“请你出示你的驾照”,随着李警官声音的响起,司机图2中[]产生神经冲动,沿着一听觉有关的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形成听觉。
(4)李警官怀疑司机是酒后驾驶,要求司机作进一步的抽血检验.酒精主要在消化道最膨大的中吸收进入血液,随后进入人体内最大的消化腺中分解,若过量饮酒,对该器官伤害极大。
(5)检查车辆时,李警官不慎被车后备箱内尖锐物品刺到手指,他立即缩手,请用图3中的字母和箭头表示出缩手反射的神经冲动传导途径
2、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如图是人体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其中e﹣h表示人体生理过程,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A系统为呼吸系统,e表示的生理过程是
(2)图中B系统为消化系统,f表示的生理过程是,其主要部位是
(3)C系统中形成尿液的器官是
(4)D系统的分泌物直接进入血液,对生命活动起调节作用,该分泌物称为
(5)若某人牙龈发炎,静脉注射青霉素,通过循环系统青霉素最先到达心脏的
3、根据下列情形,回答下列问题:

(1)小风陪同父母到果园采摘草莓,小风的手指被刺扎了一下立即缩回。小风手指被扎后立即缩回,该反应属于反射,完成该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图中的。小风缩手时,肱二头肌处于状态(填“收缩”或“舒张”)。
(2)“引体向上”是一个传统的体育项目,在准备起跳抓握单杠前,往往深吸一口气,在吸气过程中,膈肌
(3)某同学因走路思考问题闯红灯,当他走到路中间时,抬头才发现了红灯,眼球结构中能将红灯成像信息通过视觉视觉传给大脑的是。由于闯红灯而被撞伤了腰部,由于失血过多需要输血,医生给他输入了大量的AB型血液,由此可以推测该同学的血型为
4、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不大于2.5微米的颗粒物,它能通过肺泡直接进入循环系统,对人体危害极大。为了探究空气中PM2.5的浓度与车流量是否相关,某同学在城市广场周边对空气进行了采样,统计结果如下:

组别

PM2.5(微克/立方米)

清晨

上班时段

中午

下班时段

(车流量最少)

(车流量大)

(车流量小)

(车流量最大)

第1组

19

89

43

97

第2组

22

83

38

98

第3组

20

86

41

99

(1)该同学选择对不同车流量的时段进行采样统计,目的是
(2)为减少实验误差,应分别求出不同时段PM2.5浓度的值。
(3)根据上述统计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车流量越大,空气中PM2.5的浓度
(4)根据图写出PM2.5“入肺”的途径(用箭头和序号表示)

(5)PM2.5的主要来源是人为排放。请你再举出一个与人类活动有关的环境问题:
5、下图为人的生殖和发育过程示意图。A和B代表不同的细胞,①和②表示生理过程。请据图回答问题。

(1)生理过程①是在母体的内进行的。
(2)如果一对夫妻生育的第一胎是个男孩,那么细胞A所含的性染色体为。若这对夫妻准备生育第二胎,再生一个男孩的可能性为
(3)孕妇摄入的营养物质主要在消化道的内被消化和吸收,最终通过和脐带供给胎儿生长发育。
(4)准妈妈感觉到第一次胎动,露出幸福的笑容。这是一种反射活动,完成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称作
6、有研究表明,运动不仅能提高身体机能,还能促进海马体神经元的生成,进而改善记忆力。(注:海马体位于大脑底部)

(1)运动能促进“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简称BDNF)的分泌。BDNF可以促进神经元生成,如图所示。a表示细胞的分裂和过程。此过程中,细胞吸收的营养物质一部分参与细胞的作用,释放能量;另一部分转变成组成细胞的物质。
(2)新的神经元主要通过(填“①”或“②”)与其他神经元建立联系,形成复杂的网络,这个网络是人体内信息传递和处理的结构基础。
(3)运动需要神经系统的调节,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
(4)跑步时如何躲避障碍物呢?障碍物反射的光线进入眼睛后,物像信息由上对光线敏感的细胞获得,通过传给大脑,大脑下达的指令传到肌肉,肌肉收缩并牵动骨绕活动,完成躲避动作。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河南省生物五年中考三年模拟专题10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