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考生物真题分类汇编(全国版)-昆虫和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1)
年级: 学科: 类型: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20小题)
1、“破茧成蝶”描述的是蝴蝶经过蛹进入成虫期,这属于( )
A . 求偶现象
B . 蜕皮现象
C . 变异现象
D . 变态发育
2、下图表示蝗虫的生殖发育过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①是受精卵,②是幼虫(若虫),③是成虫
B . 由于有外骨骼的限制,②→③要经历蜕皮过程
C . 蝗虫的发育方式属于完全变态发育
D . 蝗虫的生殖和发育不经历蛹期
3、图是某昆虫发育过程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此昆虫的发育与家蚕相似,属于完全变态
B . 此昆虫的发育与青蛙相似,属于不完全变态
C . 如若此虫是一种害虫,则成虫期的危害是最大的
D . 此昆虫的发育与蝗虫的发育相似,都属于完全变态
4、三种生物的发育过程如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①是蛹,②是若虫
B . 蝗虫的发育需要经过①时期
C . ③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
D . 三种生物的发育过程都属于变态发育
5、我国是世界上最早饲养家蚕的国家,早在四五千年前,我们的先辈就以蚕丝为原料,织出了美丽的丝绸。丝绸交易铺就的“丝绸之路”是古代沟通东、西方文化的重要纽带,为人类社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下图所示家蚕发育的不同阶段,其中蝗虫没有的发育阶段是( )
A .
B .
C .
D .




6、“落日临池见蝌蚪,必知清夜有蛙鸣。”这一诗句描述了两柄动物的( )
A . 生殖发育特点
B . 废物排出方式
C . 消化吸收环境
D . 气体交换过程
7、下列关于水螅、蚯蚓、蜗牛和蝴蝶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水螅身体呈辐射对称,能从各方向捕食和防御
B . 蚯蚓身体光滑不分节,靠疣足在土里运动
C . 蝴蝶的发育过程包括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
D . 除有壳的蜗牛外,其它三种都属软体动物
8、地中海实蝇是一种危害水果和疏菜的害虫,其发育过程为完全变态,经历的时期是( )
A . 卵→幼虫→蛹→成虫
B . 卵→蛹→幼虫→成虫
C . 卵→若虫→成虫
D . 卵→若虫→蛹
9、黑长喙天蛾(如图)常被误认为蜂鸟,其幼虫经蛹期羽化为成虫。下列与黑长喙天蛾发育过程相同的是( )
A . 蝗虫
B . 螳螂
C . 家蚕
D . 蟋蟀
10、以下昆虫的发育方式与家蚕相同的是( )
A . 蝗虫
B . 蝴蝶
C . 蚱蜢
D . 蟋蟀
11、下列关于青蛙生殖和发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体内受精
B . 生殖过程可以离开水
C . 幼体用鳃呼吸
D . 幼体和成体形态相似
12、下图是云南红河州一种树蛙的抱对现象。抱对的主要意义是有利于其( )
A . 抵御敌害
B . 完成体内受精
C . 捕食害虫
D . 提高卵的受精率
13、下列各项中不包含生殖现象的是( )
A . 冬春雨水贵如油,莫让一滴白白流
B .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C . 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望母归
D .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14、《昆虫记》详细描述了卷心菜毛虫的生长发育过程。下列描述能判断卷心菜毛虫为完全变态发育的是( )
A . 卵是淡橘黄色
B . 卵孵化成幼虫
C . 幼虫取食卷心菜
D . 幼虫结茧成蛹
15、悠悠文明史,漫漫丝绸路。小小的家蚕不仅同中华文明紧密相连,也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下列有关家蚕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蚕蛾身体分为头部、胸部和腹部三部分
B . 家蚕幼虫在发育过程中没有蜕皮现象
C . 家蚕的个体发育属于完全变态发育
D . 家蚕通过有性生殖方式繁殖后代
16、下图是某昆虫的发育过程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此昆虫的发育属于完全变态发育
B . 此昆虫的发育过程与蝴蝶的发育过程相同
C . 若该图是家蚕的发育过程,为提高蚕丝产量应延长c时期
D . 若该昆虫是一种害虫,则a时期危害最大
17、蚕丝能织成美丽的绸缎,家蚕吐丝的时期是( )
A . 卵
B . 幼虫
C . 蛹
D . 成虫
18、蝗虫和青蛙生殖发育的共同点是( )
A . 无性生殖,变态发育
B . 无性生殖,不完全变态
C . 有性生殖,完全变态
D . 有性生殖,变态发育
19、蝗虫发育过程中,不具有的发育阶段是( )
A . 受精卵
B . 幼虫
C . 蛹
D . 成虫
20、如图表示蝼蛄和菜粉蝶的发育过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甲属于完全变态发育,而乙为不完全变态发育
B . 甲的发育会经历受精卵→若虫→成虫三个阶段
C . 图甲的③和图乙的②危害较大
D . 两者都是有性生殖、体内受精,并且都有蜕皮现象
二、综合题(共3小题)
1、春暖花开,草木繁茂。图一表示草原生态系统的部分食物网,图二表示该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其中甲~乙表示生物,①~⑦表示生理过程或活动。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中,影响草生长的阳光、土壤、水分、鼠、蛇等因素统为。若要构成完整的生态系统,还需要补充的生物是。
(2)图二包含了图一中的一条食物链,从发育类型来看,生物丁和戊均为。生物丁生来就会取食丙,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这种行为是由体内的决定的。图中能分解有机物,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生理过程有(填数字)。
(3)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该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较弱,原因是。
2、下图是蝗虫和家蚕的生活史图解,据图回答:
(1)家蚕也称桑蚕。它的个体发育过程要经过卵、幼虫(蚕)、蛹和成虫(蛾)四个时期,这种发育属于发育。
(2)同家蚕发育相比,蝗虫的个体发育过程不经历的阶段是,蝗虫的发育属于发育。
3、自然界中,昆虫与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蝗虫是农林害虫,蜜蜂能采蜜,家蚕能吐丝,果蝇可作为性状遗传的常用材料等。图1是蝗虫的发育过程,图2是雌雄果蝇体细胞染色体示意图。
(1)图1中蝗虫的发育过程为 , 蜕皮现象发生在图1的(填字母)过程中。
(2)蜜蜂的行为具有一定的社会性,主要体现在 , 蜜蜂发现新的蜜源后可通过舞蹈与同伴进行。
(3)家蚕是由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用野蚕驯化而来,驯化实质上是的过程。家蚕的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即雌性个体是异型ZW,雄性个体是同型ZZ。正常自然种群中雌雄家蚕的数量基本相等,原因是。
(4)作为性状遗传的常用材料,果蝇与豌豆相比最突出优点是。若要测定果蝇的基因组序列,只需测定图2中的5条即可,它们分别是。
(5)果蝇的灰身和黑身是一对相对性状(基因分别用B、b表示),实验人员将若干只灰身雌果蝇与黑身雄果蝇放入培养瓶中让其随机交配,当发现有幼虫出现时,放飞亲代果蝇,一段时间后统计子代果蝇中灰身与黑身的比例为3:1。请分析出现该比例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