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生物五年中考三年模拟专题6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密切联系
年级: 学科: 类型: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0小题)
1、“飞流直下三千尺”是自然现象,而植物体内的水则自下而上移动,植物体内的水向高处移动的动力来自( )
A . 呼吸作用
B . 光合作用
C . 太阳辐射
D . 蒸腾作用
2、2018年“6•5“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低碳减排•绿色生活”绿色会把我们的家园装扮的更加美丽,下列哪项不是植树造林在环境保护方面的目的( )
A . 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B . 为人类提充足的木材
C . 调节气候
D . 净化空气
3、以下实验的生物材料都具有生物活性,实验过程中的其他条件均适宜。根据下列四个实验装置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图一中塑料袋上的水珠都是来自于植物的蒸腾作用
B . 利用图二实验装置图,可以探究草履虫对刺激的反应
C . 图三中产生的气体不需要进一步验证就能确定是氧气
D . 图四的实验结果可以说明萌发的种子产生了二氧化碳
4、如图表示向日葵在24小时内的水分吸收和蒸腾作用速率,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 )
A . 在光下,吸收速率总是大于蒸腾作用速率
B . 在光下,蒸腾作用速率总是大于吸收速率
C . 在暗处,蒸腾作用速率总是大于吸收速率
D . 在暗处,吸收速率总是大于蒸腾作用速率
5、生物的形态结构总是与生长的环境相适应的。某地区春季低温潮湿、夏季高温干旱,生长着一种春、夏季叶型不同的植物,其叶型数据如下表。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项目 | 表面积(mm2) | 表皮厚度(mm) |
甲型叶 | 292 | 14 |
乙型叶 | 144 | 24 |
A . 甲型叶生长在春季,利于光合作用
B . 乙型叶生长在春季,利于光合作用
C . 甲型叶生长在夏季,降低蒸腾作用
D . 乙型叶生长在夏季,增强蒸腾作用
6、用如图所示装置来研究豌豆种子萌发过程的温度变化。在A~D四幅坐标图中,能表达实验结果的是 ( )
A .
B .
C .
D .




7、柔嫩的小草不能承受你沉重的脚步。因为经常在草坪上行走,会造成土壤板结,从而影响草的生长。土壤板结影响植物生长的主要原因是( )
A . 植物无法吸收无机盐,影响生长
B . 植物缺少水,影响光合作用
C . 土壤缺少氧气,影响根的呼吸
D . 气孔关闭,影响蒸腾作用
8、种植花卉的过程中,下列几种措施与其目的不一致的是( )
A . 选取结构完整的种子播种——提高种子的发芽率
B . 给花卉合理施肥——提供植物生长需要的无机盐
C . 移栽幼苗时,根部带有土坨——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
D . 利用无性生殖方式培育花卉——快速繁殖并保留母体优良性状
9、下图表示“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过程。下列有关该实验的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
A . 暗处理的目的是为了转运和消耗掉叶片中原有的淀粉
B . 叶片部分遮光处理是为了设置对照实验
C . 水浴加热过程中,小烧杯内酒精的作用是溶解叶绿素
D . 滴加碘液染色后,叶片的遮光部分变成蓝色
10、下列有关农业生产实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施加有机肥能为蔬菜提供充足的有机物
B . 摘除棉花顶芽目的是抑制侧芽发育成枝条
C . 初春播种进行地膜覆盖可促进种子的萌发
D . 移栽果树时去掉部分枝叶目的是降低光合作用
二、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
1、科学探究是研究生物学的重要方法。为了探究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指导下设计了图甲所示的装置,图乙为C装置叶片在晴朗的夏季一天内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提示:氢氧化钠溶液具有吸收二氧化碳的作用)
(1)为了确保实验的科学性,该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图甲中的叶片先进行了暗处理,这样做的目的是。
(2)图甲所示的实验设计能探究等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3)一段时间后,抽取B装置中的气体注入澄清的石灰水中,出现的现象是,原因是。
(4)D装置弯玻璃管中红墨水的移动方向是(填“向左”“向右”或“不动”)。图乙中的曲线与D装置内叶片的生理活动相对应。
(5)对图甲C装置中的叶片进行脱水称重,欲使其质量最大,结合图乙中的曲线应选择点左右摘取叶片。
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同学为了探究绿色植物进行呼吸作用时释放的气体成分,设置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甲装置中有一株长势良好的绿色植物)。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要想使实验成功,得到较为准确的实验结果,需将甲乙两个装置一同放在 环境中,否则会因为绿色植物进行 而影响实验结论。
(2)经过7小时后,轻轻挤压甲装置的塑料袋,发现澄清的石灰水 ,挤压乙装置的塑料袋,石灰水无明显变化。该实验说明绿色植物 。
(3)如果在甲装置中放入一只小白鼠,拔掉连通管,扎紧袋口。要想让这只小白鼠在短期内存活,必须把这一装置放在 环境中,原因是小白鼠的存活需要植物在该环境条件下产生的 。
3、溴麝香草酚蓝(简称BTB)是一种酸碱指示剂,BTB的溶液颜色可随水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而由蓝变绿再变黄。某同学为探究光照强度对某种水草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进行了如下实验:将BTB的溶液配制成浅绿色,然后将等量的浅绿色溶液分别加入到7支试管中,其中6支试管内加入生长状况一致的等量水草,另一支试管内不加水草,密闭所有试管,各试管的实验处理和结果如表:
试管编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水草 |
无 |
有 |
有 |
有 |
有 |
有 |
有 |
距日光灯的 距离(厘米) |
20 |
遮光 |
100 |
80 |
60 |
40 |
20 |
1小时后试管中 溶液的颜色 |
浅绿色 |
A |
浅黄色 |
黄绿色 |
浅绿色 |
浅蓝色 |
蓝色 |
若不考虑其他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研究的变量是。表中A代表的颜色为(选填“浅绿色”或“黄色”或“蓝色”)。出现该结果的原因是。
(2)实验结果表明,水草距日光灯的距离为厘米时,光合作用最强。除检测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外,该实验还可以检测或有机物含量的变化来表示水草光合作用强度。
(3)1小时后,5号试管中溶液的颜色与1号试管中溶液的颜色相同,也是浅绿色,说明5号试管中水草光合作用强度(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呼吸作用强度。
三、综合题(共2小题)
1、小麦是人类的主粮之一,在我国北方广泛种植。河南是全国小麦第一生产大省,被誉为“中原粮仓”。
(1)面粉主要来自小麦种子的 ,可用来制作面包、馒头等食物。
(2)图l为小麦叶肉细胞结构示意图。小麦叶片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经 运输到种子内储存。光合作用的场所是细胞内的[ ] 。
(3)某科研团队测量了不同光照强度下,密闭容器内小麦叶片二氧化碳的吸收量,结果如图2所示(忽略其他因素的影响)。分析曲线可知: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量与呼吸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量相等的点是 点;当光照强度为 lx时,小麦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最多。
(4)叶锈病是危害小麦生长的常见病害。小麦的抗锈病和易感染锈病是一对相对性状。现有一株抗锈病小麦,经自花传粉后收获种子,由这些种子长成的植株中,有抗锈病的,也有易感染锈病的。据此判断 为显性性状,亲代植株的基因组成为 (用R表示显性基因、r表示隐性基因)。
2、奶油草莓是草莓的一种,品种名为“章姬”,是一种较好的草莓品种,原本就有一股奶香味。果型常圆锥形,大如鸡蛋,果肉软多汁,味甜,吃起来实心味美,水嫩多汁,深得草莓一族的青睐。襄城县茨沟乡高速公路两边种植的“奶油草莓”誉满襄城,香甜可口,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喜爱。茨沟草莓多采用温室大棚附地膜栽培,春节前后即可上市(如图1)。请联系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草莓播种通常采用地膜覆盖,其目的是,促进种子的萌发。
(2)果实慢慢成熟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水分和无机盐,它们是通过植株根尖的区吸收的,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
(3)如图2是某温室从0点开始持续密封24小时,测得的温室内氧气浓度的变化情况。曲线AB段大幅度上升的原因是;曲线BC段下降的原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