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生物五年中考三年模拟(动物的行为及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年级: 学科: 类型: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0小题)

1、下列关于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B . 动物是食物链的组成成分 C . 动物能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D . 没有动物,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就无法进行
2、牧羊人放牧,只需要管好头羊,羊群中的其他羊都会跟着头羊走,依据是羊具有(   )

A . 取食行为 B . 社会行为 C . 贮食行为 D . 繁殖行为
3、决定蚕“作茧自缚”行为的是(   )

A . 遗传物质 B . 学习 C . 激素 D . 生活环境
4、“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属于(    )
A . 先天性行为 B . 学习行为 C . 社会行为 D . 繁殖行为
5、一只幼蛛从出生之日起就会自行结网,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该行为属于( )
A . 社会行为 B . 学习行为 C . 先天性行为 D . 取食行为
6、下列动物行为中,属于学习行为的是(    )
A . 老马识途 B . 小鸟育雏 C . 蚕食桑叶 D . 婴儿吮吸
7、下列动物的行为中,属于学习行为的是(   )
A . 大象投篮 B . 大雁南飞 C . 鱼类洄游 D . 小鸟喂鱼
8、从行为获得的途径分析,导盲犬为主人“导航”属于(   )
A . 先天性行为 B . 学习行为 C . 社会行为 D . 取食行为
9、蜂群中蜂王留守蜂巢,工蜂外出采蜜。该行为属于(   )
A . 社会行为 B . 学习行为 C . 繁殖行为 D . 防御行为
10、据2021年6月1日新闻报道,15 头来自西双版纳的野生亚洲象一路向北,已接近昆明。象群中其他成员跟着“首领”走的行为属于(  )
A . 社会行为 B . 攻击行为 C . 贮食行为 D . 繁殖行为

二、综合题(共7小题)

1、

在探究小鼠走迷宫的实验中,迷宫中设有几处T形接头,小鼠可左转也可右转.小鼠在完成走迷宫后会被奖励一些食物.实验统计数据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

(1)小鼠在动物分类中的地位是脊索动物门      纲.

(2)从行为获得的途径看,小鼠走迷宫的行为属于      行为.

(3)随着训练天数的增加,小鼠走迷宫时      逐渐减少,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4)若小鼠在完成走迷宫后长时间不给予食物奖励,则小鼠之前已建立的      反射会随之消退.

2、根据资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中国新闻周刊》2019年6月2日报道,今年1月草地贪夜蛾首次被发现入侵云南,后相继在西南、华南地区出现,同时快速向广西、贵州等地迁飞蔓延。草地贪夜蛾是一种原产于美洲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杂食性害虫,其幼虫可大量啃食玉米、水稻等多种农作物,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此事件引起了农业部的高度重视,目前按照科学方法进行防治的地块,虫害已经得到有效控制。

(1)草地贪夜蛾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属于      动物。
(2)草地贪夜蛾的发育要经过卵→幼虫      →成虫四个时期,这种发育属于      发育。
(3)草地贪夜蛾原产于美洲,进入我国后,由于缺乏天敌而大量繁殖,这种现象叫      (填“生物入侵”或“物种引进”)。
(4)草地贪夜蛾具有很强的迁徙能力,它所具有的这种迁徙行为是生来就有的、由其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从行为的获得途径(发生)来看,该行为属于      行为。
3、阅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一:我国南海三沙市水质优良,种类繁多的珊瑚虫在这里生长、繁衍,经过漫长的年代,形成了大片珊瑚礁。珊期礁生物群落是海洋环境中种类最丰富,多样性程度最高的生物群落,美丽的珊瑚礁、多种鱼、虾、贝、海藻等海洋生物,共同构成了美丽的水下景观。

资料二:全球红树林树种约40多种,中国分布有24种,我国海南省的东寡港就有19种,红树林里天然食物丰富,是鱼、虾、蟹等水生生物集居繁衍和候鸟等飞禽栖息越冬的好地方。

(1)资料二中“全球红树林树种约40多种,我国分布有24种,海南省的东寨港就有19种”这句话体现了      的多样性。
(2)若将鱼、虾、贝、珊瑚虫分成两类,其依据是体内有无      。水生动物“鱼和虾”的呼吸器官是      
(3)红树林是候鸟等飞禽栖息越冬的好地方。从行为获得(产生)的途径来看,鸟类的迁徙行为属于      行为。
(4)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建立      
4、高黎贡山地处云南西北部,以丰富的植被和多种珍稀濒危动植物而闻名于世。回答下列问题:

(1)高黎贡山保存着约5700多种高等植物,1100余种脊椎动物,这是生物种类(物种)多样性的具体表现,而生物种类多样性是由多样性决定的,因此,高黎贡山又被誉为“世界物种基因库”。
(2)高黎贡山的多种珍稀濒危动植物中有很多本地特有种,如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怒江金丝猴(又称黑仰鼻猴),这些动植物在维持的稳定中起着重要作用,保护这些动植物的有效措施是
(3)利用高樂贡山丰富的生物资源,当地政府大力扶持农民发展养蜂产业,小蜜蜂为脱贫攻坚做出了大贡献。蜜蜂是营群体生活的动物,其群体内部不同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生活,这种行为属于行为。蜜蜂属于节肢动物,体表有坚韧的,身体和附肢都分节。蜜蜂在采蠻的同时还能帮助植物传粉,有利于植物的繁殖,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丰收。
5、根据资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一:我国华南某地区现有苔藓植物约24种,蕨类植物约26种,种子植物约107科;动物中鸟类约154种、爬行类约12种,其他动物有39种。

资料二:云南某区域内拥有众多的珍稀、濒危鸟类。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鸟类有6种,二级保护鸟类有8种。

(1)资料一中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多样性。
(2)图中[②]所表示的动物类群是。图中的这五类动物与其他类群的动物相比,较为复杂、高等,明显的区别是体内具有
(3)在国家一级保护鸟类中,有一种鸟每年深秋季节都会迁徙到该地区越冬,冬天结束后又回到北方繁衍生息。从动物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此种鸟的行为属于行为。结合资料二,你认为要保护好鸟类资源,最为有效的措施是
6、请根据下列资料,回答问题:

2019年初,蝗灾在红海岸的沙漠地带出现端倪时至今日,这场25年以来最严重的蝗灾已绵延到东非和西南亚地区,对粮食和农业生产构成严重威胁。回顾蝗灾爆发的机制不难发现,蝗灾肆虐往往伴随着大规模的森林砍伐和耕地开垦由此带来的水资源失调和生物多样性丧失,让蝗灾的爆发失去了最后的防线。

(1)由资料可知,使水资源失调、生物多样性丧失,让蝗灾的爆发失去了最后防线的原因是
(2)蝗虫属于节肢动物,其身体和附肢都分节,体表有坚韧的。蝗虫的发育属于(填“完全变态”或“不完全变态”)发育。
(3)生物的生存离不开一定的环境,因此,保护生物多样性,最重要的是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即保护的多样性,这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
(4)蝗虫啃食农作物的行为,从行为获得(发生)的途径看,该行为属于行为。
7、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将于今年10月在云南昆明举行。云南是中国生物多样性宝库和西南生态安全屏障,被称为“动物王国”、“植物王国”和“物种基因库”。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云南拥有地球上除海洋和沙漠外的所有生态系统类型,有从热带谷地到高山寒带完整的生态系统系列,这是云南生物多样性中多样性的具体表现。

(2)云南是全球34个物种最丰富且受到威胁最大的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目前造成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是(填“人类活动影响”或“自然灾害”)。
(3)在云南,每时每刻都有来自大自然的惊喜,不断有濒危动植物被发现。下图是生态摄影师在我省“盈江犀鸟谷”拍摄到的,双角犀鸟雌鸟用其大嘴将洞口封闭缩小准备育雏和雄鸟正在给巢内的雌鸟喂食的罕见图像。从行为获得途径(发生)来看,双角犀鸟的这些行为属于行为、双角犀鸟卵中能发育成雏鸟的结构是
(4)《中国自然保护纲要》中规定,“对于珍稀濒危物种要严格保护”。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云南省生物五年中考三年模拟(动物的行为及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