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考生物真题分类汇编(全国版)-人体对外界的感知(1)
年级: 学科: 类型: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23小题)
1、如图是人的眼球和耳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经过⑥后,在③上形成视觉
B . 通常说的黑眼睛和蓝眼睛,是因为①的颜色不同
C . 长时间戴着耳机高分贝听歌很容易损伤a
D . 听觉感受器和形成听觉的部位都是c
2、下图为人眼球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当由看黑板转为看书时,结构4的曲度变大
B . 当我们由光线明亮的地方进人黑暗处时,2将变大
C . 6的作用是感受光的刺激,并形成视觉
D . 结构4和8对光线都有折射作用
3、当我们走进食堂时,多种感觉的形成让我们享受到饭菜的色、香、味。下列感觉形成所对应的感受器分布的位置,错误的是( )
A . 饭菜的气味——鼻腔黏膜
B . 同学的谈话——鼓膜
C . 饭菜的味道——舌的表面
D . 饭菜的颜色——视网膜
4、据统计,我国超半数的儿童、青少年存在近视问题。近视主要是长时间看电视或玩手机等用眼过度引起的眼球前后径过长,或者晶状体的凸度过大。矫正近视应配戴( )
A . 太阳镜
B . 凸透镜
C . 平面镜
D . 凹透镜
5、你看到一只蝴蝶朝你迎面翩翩飞来,物像形成的部位是( )
A . 角膜
B . 视网膜
C . 视觉神经
D . 视觉中枢
6、中小学生连续看书、看电视时间越长,发生近视的可能性就越大,为了保护视力,预防近视,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 . 做眼保健操
B . 强光下看书
C . 躺卧看书
D . 走路看书
7、良好的行为能有效地保护视力、预防近视。下列行为不利于保护视力的是( )
A . 定期检查视力
B . 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
C . 增加户外活动
D . 读书写字保持良好坐姿
8、图是耳的基本结构示意图。其中外形类似于蜗牛壳,具有对声波敏感的感觉细胞的结构是( )
A . ①
B . ②
C . ③
D . ④
9、如图是耳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当我们听音乐时,声波引起4振动
B . 不要用尖锐的东西挖耳朵,以免戳伤4或5
C . 结构3是听觉形成的部位
D . 飞机降落时咀嚼食物可使4两侧气压保持平衡,防止胀痛
10、在听觉形成的过程中,接受刺激产生兴奋的结构位于( )
A . 耳廓
B . 鼓膜
C . 听小骨
D . 耳蜗
11、飞机在起飞和降落时,由于气压变化大,乘务员有时要给乘客发口香糖并要求他们咀嚼。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 )
A . 保护鼓膜
B . 防止打瞌睡
C . 帮助呼吸
D . 保持口腔卫生
12、眼球成像和视觉形成的部位分别是( )
A . 晶状体、视神经
B . 巩膜、视网膜
C . 晶状体、视觉中枢
D . 视网膜、视觉中枢
13、人们在看电影和听评书时都需要用到眼和耳。则视觉感受器和听觉感受器分别位于( )
A . 视网膜 耳蜗
B . 角膜 鼓膜
C . 晶状体 耳郭
D . 巩膜 前庭
14、司机对信号灯的关注是安全行车的重要环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如果信号灯过暗,司机的瞳孔将变小
B . 要看清近处的信号标志需要调节晶状体的曲度
C . 形成信号图像和视觉的部位分别是脉络膜和视觉中枢
D . 信号灯光线进入眼球的顺序是:角膜→瞳孔→玻璃体→晶状体→视网膜
15、“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眼睛的神奇之处在于,我们无论是看近处还是远处、移动还是静止的目标,都能将其成像在视网膜上,这是因为( )
A . 眼球的前后径能随意调节
B . 晶状体的曲度可以调节
C . 视网膜可以前后移动
D . 瞳孔可以缩小或放大
16、2021年3月29日是第26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遵守交通规则,安全文明出行”是中小学生远离交通事故,保障人身安全的重要准则。某学生骑车遇到红灯信号停车等待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遇到红灯停车属于简单反射
B . 参与该反射的神经中枢只有视觉中枢
C . 遇到红灯停车是人类特有的反射
D . 红灯信号形成的物像在视网膜上
17、用药不当会损害对声波敏感的感觉细胞引起耳聋,该细胞位于( )
A . 听小骨
B . 半规管
C . 鼓膜
D . 耳蜗
18、在人眼中,俗称“黑眼球”和“白眼球”的是( )
A . 角膜和巩膜
B . 虹膜和巩膜
C . 虹膜和脉络膜
D . 巩膜和视网膜
19、研究表明,眼保健操是根据中国古代的医学推拿、经络理论,结合体育医疗综合而成的按摩法。坚持做眼操,利于改善眼的疲劳,预防近视等眼部疾病。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学生听见眼保健操音乐的感受器位于鼓膜
B . 在大脑皮层一定区域形成听觉的过程是反射
C . 学生能准确按摩相应部位离不开小脑的调节
D . 做完眼保健操后眺望远方,眼球的晶状体曲度变大
20、人体听觉形成顺序正确的是( )
①耳蜗
②外耳道
③听小骨
④鼓膜
⑤大脑皮层
⑥听觉神经
A . ②④③①⑤⑥
B . ②④③①⑥⑤
C . ②①④③⑤⑥
D . ②④①③⑥⑤
21、每年3月3日是国际爱耳日,今年的主题是“关心所有人的听力健康——检查、康复、交流”。某人检查时发现耳的结构和功能正常,可是听不到声音,其异常部位可能是( )
A . 鼓膜
B . 小脑
C . 耳蜗
D . 大脑皮层
22、在眼球的结构中,具有折光与感光作用的分别是( )
A . 角膜、晶状体
B . 虹膜、玻璃体
C . 晶状体、视网膜
D . 瞳孔、视网膜
23、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关心青少年视力健康问题,强调“全社会都要行动起来,共同呵护好孩子的眼睛,让他们拥有一个光明的未来”。打乒乓球不仅可以增强体质,还可以使睫状体得到锻炼,有助于保护青少年视力。睫状体可调节的结构是( )
A . 角膜
B . 晶状体
C . 玻璃体
D . 视网膜
二、综合题(共3小题)
1、“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要安全开车,人体各个器官、系统协调配合是非常重要的。请根据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某司机在车内未配戴眼镜的情况下,能看清身边的方向盘,却看不清远处的交通指示牌,可能出现的问题是图中结构①(填写名称)曲度过大。该司机患有近视,可以通过配戴(填“凸”或“凹”)透镜加以矫正。
(2)该司机行车至路口时,突然从路边蹿出一只宠物狗,他立即刹车。此过程中神经冲动(兴奋)传递的基本途径是________(单选)。 (2)
A . ③→⑥→⑩→⑪→⑫→⑨→⑤
B . ③→⑥→⑩→⑪→⑫→⑧→④
C . ④→⑧→⑫→⑨→⑤
D . ⑤→⑨→⑫→⑧→④
(3)该宠物狗受到惊吓后,再次遇到此类紧急情况就会远远躲开。从获得的途径来看,小狗的这种行为属于行为。
(4)该司机白天行车经过一条长5km的隧道,出隧道口时,他的瞳孔将会(填“扩大”或“缩小”或“不变”)。
2、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资料1:人吃酸梅子时,唾液腺会分泌唾液。
资料2:凡是吃过梅子的人,再看到梅子时,也能出现分泌唾液的反射。
资料3: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假谲》记载:魏武行役,失汲道,三军皆渴,乃令日“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
(1)人体生命活动主要靠神经系统来调节。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是通过一定的神经结构——完成的。
(2)当你看到梅子时,梅子身上的反射光线进人你的眼睛依次通过角膜、瞳孔、晶状体和玻璃体,经过晶状体等的折射,落在,上形成梅子的物像。
(3)上述资料有三种现象:“吃梅分泌唾液”、“看梅分泌唾液”、“谈梅分泌唾液”。其中“谈梅分泌唾液”属于(填“简单”或“复杂”)反射。谈论梅子也能分泌唾液,这一反射过程与中的语言神经中枢有关。
3、下图是近视眼矫正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眼睛里被称为“黑眼珠”的部分是指,称为“白眼球”的部分是。
(2)近视眼看远处的物体时,物像落在的方。
(3)近视眼需配戴加以矫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