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下册6.2东北地区的人口与城市分布 同步训练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6小题)
1、东北地区人口相对稀疏的地区是()
A . 松嫩平原和辽河平原
B . 辽宁省中南部地区
C . 黑龙江省北部山区
D . 哈大线沿线地区
2、东北地区的城市主要集中在( )
A . 河流沿岸
B . 沿海地区
C . 交通干线沿线
D . 山麓地带
3、黑龙江省主要的糖料作物和油料作物是( )
A . 甜菜、大豆
B . 甘蔗、大豆
C . 甘蔗、油菜
D . 甜菜、花生
4、东北地区最大的综合性中心城市和交通枢纽是( )
A . 大连
B . 天津
C . 沈阳
D . 鞍山
5、辽宁省的工业部门在全国一直占重要地位的是( )
A . 有色金属冶炼业
B . 重工业
C . 食品工业
D . 钢铁工业
6、辽中南工业区发展钢铁工业的资源优势是( )
A . 煤矿和铁矿资源丰富
B . 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C . 石油资源丰富
D . 水热资源丰富
7、有“钢都”之称的,全国重要的黑色金属冶炼基地,是位于辽宁省的( )
A . 沈阳市
B . 本溪市
C . 鞍山市
D . 大连市
8、河北省在交通便利的地方,大力发展反季节蔬菜、花卉、草皮和中高档水果等新型农业,其原因是…( )
①靠近北京天津二市 ②美化环境 ③繁荣市场④为了适应大中城市改善生活质量的需要.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③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
9、齐齐哈尔著名的丹顶鹤自然保护区是( )
A . 扎龙自然保护区
B . 明月岛
C . 龙沙公园
D . 劳动湖
10、辽宁在清王朝时是地广人稀的地区,由于是清王朝的发祥地之一,按大清律制禁止大规模地开垦,清王朝覆灭之后短短百年时间,辽宁成为全国人口超过百万的特大城市最多的地区.上述现象的出现,说明( )
A . 城市区位因素是发展变化的
B . 军事因素的衰弱是城市发展的条件
C . 交通运输是辽宁城市发展的主导因素
D . 人口迁移是辽宁城市发展的主导因素
11、东北地区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 )
A . 汉族
B . 满族
C . 蒙古族
D . 朝鲜族
12、下列能说明东北地区城市分布特点的是( )
A . 沿河流分布
B . 沿海分布
C . 沿铁路分布
D . 沿山脉分布
13、关于东北地区主要城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哈尔滨是东北地区最大的综合性中心城市和交通枢纽
B . 长春是一个具有“异国情调”魅力的城市
C . 大连地理位置优越,是东北地区的重要门户
D . 沈阳是著名的避暑旅游胜地和全国重要的水产基地
14、关于黑龙江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是我国位置最偏北的省
B . 是我国冬季气温最低的地方
C . 黑土广布,土壤肥沃
D . 全年低温,降水稀少
15、在东北地区,不属于人口稠密区的是( )
A . 黑龙江省北部山区
B . 工业和交通运输发达的地区
C . 松嫩平原和辽河平原
D . 中部、南部平原地区
16、东北三省位于我国的 ( )
A . 东北部
B . 东南部
C . 西北部
D . 西南部
二、综合题(共2小题)
1、
(1)A港口的名称是: (1)
A . 大连
B . 秦皇岛
C . 天津
D . 烟台
(2)A港口所在的海域是: (2)
A . 渤海
B . 黄海
C . 东海
D . 南海
2、玲玲和贝贝沿京哈线去东北地区考察,玲玲考察当地民族风情,贝贝考察当地的城市分布。
(1)玲玲在考察过程中找到几件当地的民族服饰,请将它们与民族名称匹配起来。
A.
B.
C. 
A.



蒙古族 朝鲜族 满族
(2)玲玲发现这些民族服饰的共同点是都能 ,是为了抵御当地的 天气。
(3)贝贝在东北地区经过的省会城市有哪几个?
(4)贝贝发现东北的大城市和工矿业大多沿铁路分布,试帮他分析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