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考生物真题分类汇编(全国版)-生物与环境的关系(1)

年级: 学科: 类型: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21小题)

1、当气温骤降时,有些同学因未及时添加衣物,得了感冒,但有些同学虽然也未添加衣物,却并没有感冒。对这两种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前者说明生物影响环境,后者说明环境影响生物 B . 前者说明环境影响生物,后者说明生物影响环境 C . 前者说明环境影响生物,后者说明生物适应环境 D . 两种现象都说明生物适应环境
2、下表中的自然现象所对应的生物学解释,正确的一组是(  )

组别

自然现象

生物学解释

A

北雁南飞

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B

南橘北枳

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C

大树底下好乘凉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D

万物生长靠太阳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A . A B . B C . C D . D
3、我们的肠道中生活着多种多样的细菌,其中大肠杆菌对人体不仅无害,还能制造维生素,有益人体健康。大肠杆菌与人类的关系以及大肠杆菌的分类分别是(  )
A . 寄生  原核生物 B . 寄生  真核生物    C . 共生  原核生物 D . 共生  真核生物
4、关于生物与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环境是指生物生活的地点 B . 生态因素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 C . 生物能影响和改变环境 D . 生态因素分为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
5、俗语、古诗词中蕴含着一些生物学原理。下列有关解释正确的是(  )
A .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温度影响生物 B . 春雨贵如油—植物生长都需要无机盐 C .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微生物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和能量循环 D .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螳螂和黄雀是竞争关系
6、如图所示植物的根系发达,推测该植物生存的环境是(   )

 

A . 干旱的荒漠 B . 泥泞的沼泽 C . 多水的农田 D . 湿润的森林
7、当全世界面临新冠肺炎疫情严峻挑战时,中国帮助世界各国携手抗疫,支持世卫组织主导下各成员国就病毒源头研究开展合作。导致新冠肺炎的病毒与人类的关系是(   )
A . 共生 B . 捕食 C . 竞争 D . 寄生
8、生物与环境的关系非常密切。下列不属于生物适应环境的实例是(  )
A . 炎热的夏天,大树下非常凉爽 B . 枯叶蝶的形状很像枯叶 C . 爬行动物体表覆盖角质的鱗片或甲 D . 荒漠中的植物——骆驼剌,根系非常发达
9、入夏以来,有些地区出现了大面积的干旱,地里的农作物大量死亡。这里描述的影响农作物生长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  )
A . 空气 B . 水分 C . 土壤 D . 温度
10、生物与生物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下面两种生物属于捕食关系的(  )
A . 牛和羊 B . 狮子和羚羊 C . 水稻和杂草 D . 鸡和鸭
11、生物与环境密切相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大树底下好乘凉促于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B . 沙漠植物一般叶小、根长,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C . 控制光照长短,可培育反季节花卉 D . 喜阴植物在阳光充足的地方反而生长不好
12、毛主席曾写过“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等脍炙人口的诗句。鹰为什么能击于长空,而鱼却能翔于浅底,这体现了生物与环境间的关系是(   )
A . 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分布产生影响 B . 环境影响生物分布,生物适应特定环境 C . 鹰与鱼之间为竞争关系 D . 生物能影响环境
13、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一块农田中的农作物是一个生态系统 B . 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无限的 C . 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D . 不同的生态系统是相互独立的,不会发生物质的交换
14、自然界的每一种生物,都会受到周围环境中其他生物的影响。下列选项属于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的是(  )
A . 草盛豆苗稀 B . 大树底下好乘凉 C . 雨露滋润禾苗壮 D . 葵花朵朵向太阳
15、枯叶蝶落在树枝上,像枯树叶一样难以辨认。这一现象体现了(  )
A . 生物能适应环境 B . 生物能影响环境 C . 环境能影响生物 D . 生物能改变环境
16、霜降之后天气越来越冷,被霜打过的柿子味道更甜。这体现了哪种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
A . 温度 B . 阳光 C . D . 土壤
17、下列各组生物之间属于竞争关系的是(  )
A . 豆科植物和根瘤菌 B . 水稻和杂草 C . 猎豹和羚羊 D . 蚂蚁搬家
18、在自然环境中,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下去。下列属于生物对环境适应的是(   )
A . 草履虫能净化污水 B . 苔藓腐蚀岩石形成土壤 C . 干旱使农作物减产 D . 避役会随环境改变体色
19、竹节虫不活动时看上去像小树枝不易被发现,这体现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   )
A . 环境能够影响生物 B . 生物能够影响环境 C . 环境能够适应生物 D . 生物能够适应环境
20、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十分密切。下列哪项不是生物适应环境的实例?(  )
A . 仙人掌的叶退化成刺 B . 牛的粪便使土壤更肥沃      C . 雷鸟的羽毛在冬天呈白色,夏天变为灰色         D . 生活在寒冷环境中的海豹,皮下脂肪很厚
21、立夏标志着夏天的开始。《礼记•月令》中的解释是:“蝼蝈鸣,蚯蚓出,王瓜生,苦菜秀。”影响上述生物活动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  )
A . 温度 B . 空气 C . D . 光照

二、多选题(共1小题)

1、下列哪些属于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
A . 阔叶林往往分布在海拔较低的地方 B . 沙漠里靠近水源的地方出现绿洲 C . 羚羊被猎豹追捕后变得更加警觉 D . 玉米需种植在光照比较充足的地方

三、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

1、某生物兴趣小组探究外界因素对海带生长率(指实验前后海带体内物质增加的百分比)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请分析回答问题:

(1)由实验一可知,海带生长的最适温度范围是在℃之间:长期在25℃环境条件下培养海带,会导致海带
(2)由实验一和实验二可知,对海带生长率有影响。
(3)每组实验都选用多株海带而不是一株海带的目的是
(4)能否根据实验二中的数据得出促进海带生长的最适二氧化碳浓度为500ppm?,原因是
2、探究香烟烟雾对生物的危害

为探究香烟对生物的危害,某研究小组进行了“香烟烟雾对绿萝的生长是否有影响”的探究活动。实验步骤如下:

①用三个长、宽、高均为60cm的透明玻璃缸作为实验舱,分别标记为A、B、C.玻璃缸的上方有玻璃盖,一侧开有圆孔,用于通入气体。

②每个实验舱内放入一盆同品种且基本一致的绿萝,盖上玻璃盖并密封。

③将三个实验舱放在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中。

④向A、B两个实验舱内通人香烟烟雾(烟雾量均为2支同型号香烟完全燃烧所产生的烟雾),向C实验舱内通入等量某气体。用宽胶带密封圆孔。

该实验的主要操作及72小时后绿萝呈现的状态如下表:

组别

通入气体

密闭情况

72小时后绿萝呈现的状态

A组

香烟烟雾

保持密闭

多数叶片发黄,叶面多见水渍状斑点

B组

香烟烟雾

定时开盖通风

少数叶尖发黄,叶面偶见水渍状斑点

C组

某气体

保持密闭

个别叶尖微黄,叶面未见水渍状斑点

请回答下列问题:

( 1 )用于实验的三盆绿萝为什么需要基本一致?

( 2 )C组通入的气体应是

( 3 )A组与C组对照,探究的变量是。实验的初步结论是

( 4 )A组与B组对照,所得实验结果给予我们的启示是

( 5 )为使实验结果更可靠,你对该研究小组的建议是

( 6 )若研究小组想同时探究“绿萝是否可以吸收香烟烟雾中的PM2.5”,需要增加D组与A组形成对照,并定时测定两个实验舱中PM2.5的浓度。D组玻璃缸中除外,其他实验条件均应与A组相同。

3、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利用以下实验装置,探究“非生物因素对鼠妇生活的影响”。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鼠妇是一种节肢动物,其主要特征是身体分节,体表有坚硬的 和分节的附肢。
(2)铁盒内放置的鼠妇数量应足够多,以避免 ,减少误差,提高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3)丙同学的实验 (填“遵循”或“不遵循”)单一变量原则。
(4)鼠妇喜欢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则甲同学的实验现象是鼠妇大多集中在 土一侧。
(5)丁同学实验中的变量是
(6)进一步分析:除实验探究因素外,影响鼠妇生活的非生物因素还可能有 (写出一种即可)。

四、综合题(共1小题)

1、据《科技日报》2020年4月15日报道,由袁隆平院士领衔的科技团队在耐盐碱水稻(俗称“海水稻”)研究方面取得新突破。袁隆平院士介绍道,他们还将不断挖掘水稻耐盐碱基因,将其转育到第三代超级稻上,培育出既耐盐碱又高产的“海水稻。该技术成功后将使我国大片荒芜的盐碱地变成粮仓。请分析作答:
(1)根据子叶数目对植物分类,海水稻属于植物,其营养物质主要储存在中。
(2)海水稻能在盐碱地生长,盐碱地在生态因素中属于
(3)若将海水稻的耐盐碱基因转育到第三代超级稻上,要培育出既耐盐碱又高产的“海水稻”,除了用转基因技术外还可以用常用的育种的方法进行培育。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21年中考生物真题分类汇编(全国版)-生物与环境的关系(1)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