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湘教版七年级上册4.3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人类活动与气候 同步训练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1小题)
1、下列关于人类活动对气候的消极影响,叙述不正确的有( )
A . 人类使用冰箱、冰柜排放的废气导致“臭氧空洞”
B . 砍伐森林导致全球变暖
C . 燃烧煤炭、石油导致酸雨危害
D . 植树造林导致洪涝灾害
2、下列漫画最能反映全球气候变化的是( )
A .
B .
C .
D .




3、全球海平面上升日益威胁到马尔代夫等岛屿国家的生存安全,为避免他们沦为背井离乡的环境难民,人类应( )
A . 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量
B . 加强水利工程建设
C . 大力开发利用海洋资源
D . 保护海洋生态系统
4、近年来,北极地区的“白色”面积在逐渐减少,“蓝色”面积却不断扩大,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A . 海啸
B . 气候变暖
C . 板块的运动
D . 注入的海水增多
5、“温室效应”的成因主要是受( )
A . 地形因素的影响
B . 人类活动的影响
C . 海陆因素的影响
D . 洋流因素的影响
6、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表现在( )
①生活方面
②农业生产方面
③水利建设方面
④城市建设方面
⑤海陆空交通方面
A . ①②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⑤
D . ①②③④⑤
7、臭氧层空洞主要出现在( )
A . 赤道上空
B . 极地上空
C . 青藏高原上空
D . 中纬度的沿海地区
8、下列行为中有助于缓解下图漫画所反映环境问题的是( )
A . 农民燃烧秸秆肥田
B . 提倡节日互送精美纸质贺卡
C . 提倡私家车的出行
D . 大力倡导步行或乘坐公交车上下班
9、全球气接变暖已引起人们广泛关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导致全球气温升高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 (1)
A . 修建水库和灌溉工程
B . 农业生产过程中使用大量的化学肥料
C . 大量人工造林
D . 人类在生产生活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急剧增加
(2)作为一名中学生,在应对全球气候变暖时,下列哪个做法不可取( ) (2)
A . 随手关灯,节约用电
B . 使用一次性木筷,既方便又卫生
C . 超市购物使用环保购物袋
D . 上学步行或乘坐公交车
10、下列人类活动中,对气候产生良好影响的是 ( )
A . 砍伐森林
B . 修建水库
C . 排放二氧化碳
D . 排放氯氟化合物
11、二氧化碳能大量吸收地面放出的热量,进而使全球气温有明显变暖的趋势,为了减缓这种趋势,适宜的做法有 ( )
①植树造林,扩大森林面积 ②停止使用煤、石油资源
③填海造陆,调节气温 ④积极开发、使用新能源
A . ①④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②③
二、综合题(共2小题)
1、根据下面的材料,分析回答问题。
气象观测表明,全球气候有变暖的趋势,近百年来全球上升了0.6-0.8℃。气温上升,会使极地地区冰雪融化,引起全球海平面上升。如果海平面不断上升,沿海低地地区可能被淹没。
气候为什么会变暖?科学家认为,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二氧化碳对大气有保温作用。人类一方面燃烧煤、石油等,大量排放二氧化碳;另一方面,砍伐森林减少了森林对二氧化碳的吸收,结果使得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气温也就随着升高。
(1)造成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温室气体是( ) (1)
A . 二氧化碳
B . 氧气
C . 氮气
D . 氢气
(2)为减缓海平面上升,世界各国应( ) (2)
A . 提倡个人拥有私家车
B . 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C . 砍伐森林
D . 减缓工业化进程
(3)全球变暖会产生什么后果?(写出两点即可)
2、读地理漫画,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地球出汗了”是指 现象。
(2)这种现象是由于大气中的 含量增加而产生的。
(3)以下哪种不是导致地球“出汗”的原因( ) (3)
A . 工业生产中,大量利用煤作燃料
B . 大量砍伐森林
C . 交通工具、家庭炉灶用煤、石油、天然气作燃料。
D . 过分抽取地下水
(4)针对这种现象,你认为应该采取的措施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