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七上——绿色植物与生物圈(2021-2022北师大版)

年级: 学科: 类型:单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25小题)

1、以单位面积计算,热带雨林中残枝落叶比温带森林的多,土壤中有机物的积累量

A . 前者等于后者 B . 前者小于后者 C . 无法比较 D . 前者多于后者
2、

图为小麦叶肉细胞内部分代谢过程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①②过程分别在光下与黑暗条件下进行 B . ②过程决定了小麦属于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 C . 生产上欲使小麦增产,需同时促进①②过程 D . ①②过程均参与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3、

图中表示一段时间内某植物叶片吸收二氧化碳与光照强度关系示意图.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 . ab段表示该植物不进行光合作用 B . bc段表示该植物的光合作用不断增强 C . b点表示该植物既不进行光合作用,也不进行呼吸作用 D . cd段表示该植物的光合作用不再进行
4、走进大森林中会感觉到空气湿润淸新,这是因为植物能够同时进行(    )
A .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B . 光合作用和吸收作用 C . 蒸腾作用和光合作用 D . 蒸腾作用和呼畈作用
5、有森林的地区,降雨往往比较多,这是因为(  )
A . 树林呼吸作用强,释放的水多 B . 树林能遮住天空中的云,从而增加降水 C . 森林的蒸腾作用增加了大气湿度,使云量增加 D . 以上都不对
6、我国植物种类丰富,你认为下列哪项是我国真实情况(  )
A . 我国地域广阔,森林覆盖率居世界首位 B . 我国土地荒漠化比较严重 C . 我国人均森林面积多 D . 我国多森林和草原的管理处于无法可依的状态
7、下列有关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质养育了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B . 绿色植物能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C . 绿色植物能够提高大气温度,增加降水量 D . 绿色植物在保持水土、防风固沙等方面起重要作用
8、植树造林、绿化荒地,可以有效地改善气候,其主要原因是(    )

①通过蒸腾作用,增加大气温度,调节降雨

②通过光合作用,维持大气中的碳﹣﹣氧平衡

③通过呼吸作用,增加产水量促进水循环

④植物根系发达,能保持水土、防风固沙.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②③④
9、植物如同一个个可爱的精灵,遍布世界的各个角落:茫茫的戈壁滩上,漫 漫的海岸线边,高高的山峰上,深深的峡谷里……这些精灵们一天到晚忙碌着,成全了世界的五彩缤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植物把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全部“奉献”给了其他生物 B . 植物的生活需要消耗二氧化碳,不需要消耗氧气 C . 植物制造的氧气多于自身需要时,其余氧气会释放到大气中 D . 没有植物,生物圈的水循环就不能进行
10、有植物界的“活化石”和中国鸽子树之称的是(    )
A . 龙柏 B . 银杏 C . 苏铁 D . 珙桐
11、“低碳经济”是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共同主题.提倡“无纸化”办公,公文、通知、宣传单等主要以电子邮件的形式传送,不再以纸质的形式下发,其生物学意义在于(   )
A . 节省办公经费 B . 减少垃圾 C . 保护森林 D . 实现现代化
12、我国的“三北”防护林是一项规模空前的生态建设工程,被誉为”绿色万里长城建设工程“,下列不属于植树造林在保护环境方面要求的是(    )
A . 调节气候 B . 防风固沙,防止荒漠化 C . 提供木材 D . 维持大气的碳一氧平衡
13、光合作用是生物生存、发展和繁行的基础。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B . 绿色植物的全部器官都可以进行光合作用 C . 可以维持大气中的碳-氧平衡 D . 将光能转化为储存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14、在生物圈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的转换过程中,起核心作用的是(   )
A . 森林 B . 土地 C . 河流 D . 大海
15、关于谚语、俗语所蕴涵的生物学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山上多种树,胜似修水库”说明植物能涵养水分,保持水土 B . “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说明水和无机盐对植物生长有重要作用 C . 充足的阳光是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 D .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枝条及其绿叶是由芽发育而来
16、大力植树造林,可以改善气候的原因是(  )

①蒸腾作用旺盛,使大气湿度增加  

②光合作用旺盛,改善氧气与二氧化碳的平衡

③呼吸作用旺盛,产生的水量增多   

④可以保持水土,防风固沙.

A . ①②④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①②③
17、我们长白山区有下列植被类型中的  (   )
A . 草原 B . 荒漠 C . 热带雨林 D . 针叶林
18、我国的植树节是每年(   )
A . 3月12日 B . 2月13日 C . 2月12日 D . 4月12日
19、以下哪项不是植树造林在保护环境方面的作用(   )
A . 调节气候 B . 维持碳—氧平衡 C . 为家居生活提供木材 D . 防风固沙、保持水土
20、下列不属于我国特有的珍稀植物的是(   )
A . 银杉 B . 水杉 C . 人参 D . 珙桐
21、我国植物资源十分丰富,其中,在我国最丰富的植物是(   )
A . 裸子植物 B . 蕨类植物 C . 藻类植物 D . 苔藓植物
22、小明同学实测了同一地区不同植被环境的空气湿度,得到几组平均数据记录在下列表格中。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

空气湿度平均值(%)

时间

裸地

草坪

灌木丛

早晨

57.5

72.5

90.6

中午

40.0

61.1

73.1

晚上

46.1

67.4

85.3

A . 从上表来看,植物的种类对空气湿度的影响有差异 B . 表中数据显示,在同一地区一天早、中、晚不同时间段,早上空气湿度最大 C . 和草本植物相比,灌木对空气湿度的影响更大 D . 测量灌木丛的空气湿度时,干湿计应该放在地上
23、造成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   )
A . 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的大量产生 B . 二氧化碳等气体的大量产生 C . 白色污染 D . 围湖造田
24、关于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生物圈中的消费者 B . 维持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平衡 C . 促进生物圈中的水循环 D . 对生物圈的存在和发展起决定性作用
25、习总书记曾明确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物圈中到处都有绿色植物,以下对绿色植物的认识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绿色植物参与了生物圈的水循环 B . 绿色植物只进行光合作用,不进行呼吸作用 C . 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养育了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D . 绿色植物在维持生物圈碳—氧平衡中起到重要作用

二、判断题(共5小题)

1、判断题:生物圈中的动物必须直接或者间接地以绿色植物为食。(  )

A . 正确 B . 错误
2、如果地球上没有绿色植物,水循环就不能进行。

A . 正确 B . 错误
3、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就是从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出发种树种草,恢复植被.(判断对错)

A . 正确 B . 错误
4、大气中的碳﹣氧能保持平衡状态,是因为自然界中,产生氧气的途径有多种,而产生二氧化碳的途径只有动物的呼吸作用(判断对错)

A . 正确 B . 错误
5、呼吸作用的重要意义在于维持了大气中的碳—氧平衡。(判断对错)
A . 正确 B . 错误

三、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

1、下图所示为探究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否需要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实验所需的材料与用具:生长状况一致的天竺葵、氢氧化钠溶液(可吸收二氧化碳)清水、小烧杯、碘液、透明的钟罩等。请回答下列问题。

(1)乙装置小烧杯中加入的液体是,目的是与甲装置对照。
(2)实验前,应将甲、乙装置中的天竺葵在黑暗处放置一昼夜,目的是让天竺葵消耗掉叶片中原有的,以免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3)将甲、乙装置放在阳光下光照一段时间,然后从甲、乙装置的天竺葵上各取一片叶,经处理后滴碘液,观察叶片颜色的变化。请你根据假设预测实验结果:

A.若光合作用不需要二氧化碳,则实验结果是

B.若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则实验结果是

(4)光合作用能够维持生物圈中的相对平衡。
(5)由于煤、石油的大量燃烧,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增加,产生温室效应。为缓解温室效应,作为生物圈中的一员,你应该做些什么?(答一项即可)

四、综合题(共7小题)

1、

如图1是绿色植物叶片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植物细胞内进行生命活动的示意图,甲为细胞内有关结构,a、b分别表示某种气体.请据图分析回答:

(1)植物吸收的水绝大部分通过      作用散失,其失水的“门户”是左图中的[      ]      

(2)若图2,a、b分别表示二氧化碳和氧气,则甲代表的结构是      ,写出此时该细胞内正在进行此生命活动的表达式:      

(3)

如图是有关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两个实验装置图,实验一可以用来验证在光下绿色植物的      ;实验二可以用来验证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      

(4)综合上述两个实验可知,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之一是      ;根据实验二的原理可知,要提高大棚蔬菜的产量,可采取的措施是      

2、植物是净化大气的特殊”过滤器”,是温度的”调节器”对减少噪音及污染也很重要,还可美化人居环境…. 阳春三月,万物复苏,正是植树的大好时节。请回答:

(1)植物的生活需要水和无机盐主要由根尖的      吸收。

(2)植物可通过种子、扦插等繁殖,结的种子由花结构中的      发育而来, 扦插这种繁殖方式属      生殖。

(3)晴朗的中午,踏入山林会感到空气特别清新,这主要是由于植物的      作用。

(4)绿色植物在维持生物圈中的      平衡起着重要的作用。

3、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郴州市莽山国家森林公园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风景壮丽,是湘粤边界上的绝色明珠,至今仍保持有6000公顷的原始森林,是一座“绿色水库”.森林中的枯枝落叶就像厚厚的海绵,能够吸纳大量的雨水,也使得雨水更多地渗入地下,补充地下水,即使在干旱季节,山上的溪流也不干涸.莽山夏无酷暑,冬有冰雪,7月平均气温22.7℃,比市区低5~7℃,是生态旅游、避暑、休闲度假胜地.

(1)莽山原始森林被称为一座“绿色水库”的原因是      
(2)莽山国家森林公园动物种类繁多是因为有丰富的植物资源为动物的生存提供了足够的      和栖息地
(3)夏天莽山的气温比市区低的原因是大量的植物进行      带走热量、降低气温,可见生物可以      环境
(4)如果地球上的绿色植物大量减少,将可能造成什么危害?我们应该怎么办?谈谈你的看法:      
4、试一试,你能运用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等原理解答实际问题吗?

(1)森林覆盖率高的地区降雨多,在炎热的夏天草坪可使周围气温降低,主要原理是植物能进行      作用,使大气湿度增大。
(2)新疆的哈密瓜、葡萄特别甜,这是因为新疆地区夜晚气温低,降低植物的      作用,有利于有机物的积累。
(3)水稻在生长期间,如果大部分叶片被害虫吃光了,就会影响水稻进行      作用,从而造成大幅减产。
(4)在农场温室大棚中,为了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可在大棚中安装增加      浓度的仪器(如图)。
(5)栽花或种庄稼都需要松土,这是为了使植物的根得到充足的氧气,保证      的正常进行。
5、氧气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根本,大气中的碳-氧平衡对人类生存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如图表示大气中CO2的来去路径,其中字母表示过程。请分析回答:

(1)树与草是绿色植物,能进行      作用,释放      ,实现该功能的结构基础是叶肉细胞中的      
(2)如图中,过程b3是营      生活的生物通过      作用实现的,是影响大气碳-氧平衡的因素之一。
(3)自工业革命以来,由于如图中过程[      ]      日益加强,大气中的CO2含量逐年增加,对气候的影响日益加剧,导致温室效应越演越烈。
(4)据如图分析,要长时间维持大气中的碳-氧平衡,过程a与过程b1、b2、c中CO2流动量的关系是      ,据此分析,大力植树造林可以缓解温室效应是因为      
6、如图表示生物圈中某些物质的循环过程。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A、B、C分别为生物的不同生理过程,[]作用过程能够为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过程能带动植物体对水分的吸收以及水分和无机盐的向上运输;植物通过根吸收水分,再通过该过程散失水分,从而促进了生物圈的
(2)A过程所需的原料是。在农业生产中采用合理密植,间作套种,是为了充分利用,提高图中A的效率,使农作物增产。
(3)根据该示意图,你认为防治大气污染、改善空气质量的根本措施除了植树造林,还要
7、资料分析:请阅读下面资料并完成问题。

生态旅游农业是以农业生产为依托,开发具有旅游价值的农业资源、农产品、田园风光,是一种新型的“农业+旅游业”性质的生态农业模式,也是一种新型园林形式---观光农业的形式。

(1)步入生态园区,会被塑料大棚中的反季节蔬菜所吸引。请你从有利于种子萌发、植株生长的角度考虑,冬天和早春塑料大棚的主要作用是。大棚中施加有机肥,可适当提高棚内的含量,从而提高了蔬菜作用的效率,提高了农产品的产量。夜间适当降低大棚内温度,可抑制蔬菜作用,减少的消耗。
(2)想感受清新的空气,请到生态园来。这里有最大的“空气净化器”----绿色植物,能很好的维持生物圈中的平衡。
(3)来到盆景花卉区,你会被这里的美景迷住。一朵花中,最重要的结构是。当桃树开花后,要结出果实,需要经过、受精,其中桃子可食用部分由发育而来。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初中生物七上——绿色植物与生物圈(2021-2022北师大版)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