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七上——探索生命(2021-2022北师大版)

年级: 学科: 类型:单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25小题)

1、下列关于假设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 假设是对问题的一种可能解释 B . 假设是一种对结果的猜测 C . 假设要以事实或生活经验为依据 D . 假设与结果可以一致,也可以不一致
2、在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中,把同样多的鼠妇同时放在较暗和较亮的环境中.下列哪种曲线能表示较暗环境中鼠妇的数量变化?(  )

A . B . C . D .
3、生物科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研究生物学的方法有多种,如实验法、观察法、调查法、分类法等,要根据不同的研究对象、不同的研究问题选择不同的研究方法 B . 科学探究实验是研究生物学唯一的有效方法 C . 生物科学实验,按实验目的划分可分为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D . 科学探究实验是研究生物问题的重要方法
4、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尝试探究水温的变化对金鱼呼吸的影响,他们设计了如下表所示奢方案,该探究活动的实验变量是(     )

A . 水量 B . 温度 C . 鱼数量 D . 鱼呼吸次数
5、在探究实验中要得到可信的结论,一组对照实验中变量只能是(  )
A . 多个 B . 2个 C . 1个 D . 10个
6、生物学是实验性科学。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观察、调查、实验等是研究生物学的基本方法 B . 生物实验室是学习生物学知识和技能的重要场所 C . 遵守实验室的规则制度是实验成功的重要保证 D . 测量误差都是人为造成的,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7、科学探究最基本的方法是(  )
A . 探究和实践 B . 解剖和分析 C . 取样和实验 D . 观察和实验
8、在进行科学探究实验时,如果实验结果不符合假设,我们应该做的是(    )
A . 放弃实验不再探究此问题 B . 修正实验结果以符合假设 C . 重新提出假设再进行实验 D . 不再做此实验直接得出结论
9、某同学连续测量叶的周长三次,数值分别为了12cm,11.6cm,12.2cm ,应记为(  )
A . 12.1 cm B . 11.93 cm C . 12.2 cm D . 12.07 cm
10、在科学控究活动中,若实验结果不支持假设,后续做法错误的是(   )
A . 修改实验数据 B . 认真分析原因 C . 重新进行实验 D . 继续查找资料
11、用观察法研究动物行为,必须让动物处于什么状态下(   )
A . 实验室里 B . 野外自然状态下 C . 家养状态下 D . 放在密闭的笼子里
12、下列不能作为对照实验的是(   )
A . 有光与无光 B . 有水与无光 C . 有空气与无空气 D . 湿润与干燥
13、食堂工作人员对学生每天的饭菜都要随机采集,部分留样,供有关部门进行食品安全检查。其中主要运用的科学方法是(  )
A . 比较 B . 抽样检测 C . 观察法 D . 实验法
14、哈维用结扎和剖切血管放血的实验方法,研究血液流动方向,从而发现了(   )
A . 心脏的结构 B . 血管的结构 C . 血液循环 D . 血液的成分
15、设计对照试验时,应遵循的原则是(   )
A . 除实验变量外,其他变量都不同 B . 所有变量都不同 C . 除实验变量外,其他变量都相同 D . 所有变量都相同
16、使生物学研究进入到分子生物学阶段的标志是(  )
A . 实验法的运用 B . 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的发现 C . 达尔文建立了“进化学说” D . 林奈的生物分类
17、在进行科学实验时,若实验结果与实验预期不相符则应该(   )
A . 放弃实验,不再探讨此问题 B . 修正实验结果,以符合假设 C . 重新提出假设后再进行实验 D . 不再做此实验,直接作出结论
18、为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组别条件

光照

温度

土壤

阴暗

25℃

潮湿

潮湿


按照对照实验的要求,表中①、②应分别设计为  ( )
A .   阴暗、 0℃ B . 明亮、 0℃ C . 明亮、 25℃ D . 阴暗、 25℃
19、下列有关科学探究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科学探究必须独立完成探索,不能与他人合作 B . 设计对照实验时,要控制单一变量 C . 实验结果与提出的假设不一致时,须要修改实验数据 D . 设置重复实验,能够避免误差,提高实验结果的科学性
20、在“探究光对鼠妇分布的实验”中,控制实验的变量是(   )
A . 光照 B . 温度 C . 空气 D . 水分
21、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排序正确的是(   )

①作出假设②提出问题③制定计划④得出结论⑤实施计划⑥表达和交流

A . ①②③④⑤⑥ B . ①③②④⑥⑤ C . ②①③⑤④⑥ D . ②①③④⑥⑤
22、为探知酒精的危害,某生物兴趣小组开展了“探究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实验数据如表所示,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酒精浓度

0(清水)

0.25%

0.5%

1%

10%

20%

心率 (次/分)

210

270

300

180

138

死亡

A . 实验包含1个对照组和5个实验组 B . 水蚤心率随着酒精浓度升高而减慢 C . 应多次测量水蚤心率并求其平均值 D . 每组实验应选用多只健康水蚤进行
23、某同学进行“探究蚂蚁是否喜欢甜的食物”的实验后,向全班同学汇报了他的探究过程和结果,这是科学探究过程中的哪一个环节(   )
A . 作出假设 B . 实施计划 C . 制订计划 D . 表达与交流
24、央视春晚节目中的“朱鹮”以其飘逸灵动的舞蹈,静谧梦幻的场景诉说着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科研人员为了更好地保护朱鹮,在其栖息地安装摄像机,记录朱鹮的行为。这种研究方法属于(   )
A . 观察法 B . 实验法 C . 比较法 D . 调查法
25、某生物兴趣小组准备以鼠妇为实验材料,探究光对鼠妇分布的影响。下列是同学们在小组讨论实验方案时的发言,错误的是(   )
A . 每组用一只鼠妇进行一次实验,就可获得可靠的结果 B . 实验组和对照组中的湿度、温度等条件应适宜且相同 C . 实验过程中,实验组和对照组所用的鼠妇应大小相同 D . 实验结束后,应将实验动物放回适合它们生存的环境

二、判断题(共5小题)

1、被称为“分类学之父”的人是达尔文。

A . 正确 B . 错误
2、进行调查时,不管调查范围大不大,都要对全部对象进行调查.(判断对错)

A . 正确 B . 错误
3、一次探究实验中,可以有一个变量,也可有多个变量.(判断对错)

A . 正确 B . 错误
4、在进行探究实验时,控制变量和设置对照都十分重要。
A . 正确 B . 错误
5、作出假设是实验研究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对问题作出各种尝试性解释.(    )
A . 正确 B . 错误

三、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

1、如果你翻动花园、庭院中的花盆或石块,常常会看到一些鼠妇很快就爬走了。这是为什么呢?某同学对此进行了探究活动,请你将他探究活动的过程写完整。

( 1 )提出问题: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

( 2 )作出假设:

( 3 )制定实施探究方案:在铁盘内放上一层湿土,一侧盖上不透光的纸板,另一侧盖上透明的玻璃板,在铁盘中央处放10只鼠妇,观察鼠妇的行为。这样在盒里就形成了两种环境。该实验的变量是

( 4 )分析结果:该同学对上述实验重复8次,将结果统计如下表 图片_x0020_100018

环境

一次

二次

三次

四次

五次

六次

七次

八次

明亮处(只)

2

3

3

1

3

2

1

2

阴暗处(只)

8

7

7

9

7

8

9

8

为了使实验结论更准确,某同学需要计算表格数据的以减小误差。

( 5 )得出结论: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鼠妇喜欢在的环境中生活。

( 6 )实验结束后,应如何处理鼠妇?

四、连线题(共1小题)

1、相关匹配

①林奈           A、物种起源与生物进化论

②达尔文         B、生物分类系统

③哈维          C、DNA分子双螺旋结构

④沃森和克里克  D、血液循环

五、综合题(共6小题)

1、一种菊科植物从海拔500米的平原到海拔3 000米以上的高山都有分布,但其植株的高度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降低。现设计实验探究海拔高度是否是影响该菊科植物株高的因素,实验分组及处理如表。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a组和b组、c组和d组都是原产地相同的同一品种,且栽培地的土壤条件适宜并相同,这是为了保证实验结果只能是由      引起的。
(2)a组和b组的对照中,实验组是      ,c组和d组的对照中,实验组是      
(3)实验最后测量每组各植株的高度,以      (选填“最大值”“最小值”或“平均值”)为该组植株的株高。
(4)请预测最可能的实验结果:______。 (4)
A . a<b;c<d B . a=b;c=d   C . a>c;b>d D . a>b;c>d
2、阅读下面小明探究蚂蚁食性的过程,了解探究的基本方法,完成下列问题:

    A.一次,小明看到了一群蚂蚁,发现有一群蚂蚁正在往洞里运食物。观察思考后,小明提出了一个问题:

    B.根据一段时间的观察和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他提出了许多假设:蚂蚁可能爱吃甜的食物,可 能爱吃软的食物,可能爱吃小昆虫。

    C.小明针对“蚂蚁爱吃甜的食物”这一假设,设计了一个实验:在一个培养皿的两端分别放上少许盐和 少许糖,把一只蚂蚁放进培养皿中,仔细观察蚂蚁的行为。

    D.小明按照实验设计完成了实验。

E.经过几次重复实验后,得出了结论:“蚂蚁爱吃甜的食物”。

F.然后他把探究过程和结果与同学进行了交流。

(1)根据上述材料,总结探究的基本步骤:

①提出问题:      

②作出假设;

③制定计划是步骤      (填字母);

④实施计划;

⑤得出结论;

⑥表达交流。

(2)小明设计实验的变量是      
(3)小明设计的实验不足之处是      
(4)小明在E步骤几次重复实验,目的是      
(5)完成实验后应怎样处理蚂蚁?      
3、为了探究“温度、湿度、光照”三种因素对鼠妇分布的影响,某生物兴趣小组进行了相关实验.请根据图1和图2回答有关问题.

(1)图1为兴趣小组的实验探究设计方案,图中的大圆代表圆形纸盘,其中的A区是实验开始时放入鼠妇之处,在甲、乙、丙、丁四组中,可选择甲和丁两组进行进行对照实验;也可选两组或两组进行对照实验。
(2)图2表示在图1中的A区放入20只鼠妇后,对丁组鼠妇每2分钟统计一次,记录较上次增加的鼠妇数量,共记6次.从第分钟开始,该组区域内鼠妇的数量总数达到最高值.本探究实验的结论是温度、湿度、光照三种因素对鼠妇的分布(填“有/没有”)影响.
(3)温度、湿度、关照三种生态因素均是(填“生物/非生物”)因素.
4、香蕉营养丰富,是人们非常喜爱食用的一种水果。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们观察发现,夏天逐渐成熟和腐烂的香蕉常常会招引来许多果蝇。一些同学认为是香蕉腐烂时的酒味招引来了果蝇,另一些同学则认为是香蕉成熟时的香味招引来了果蝇。于是同学们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甲乙两种诱捕果蝇的瓶子,他们将3只甲瓶和3只乙瓶随机均匀的放置在一个果蝇较多的地方。一段时间后他们将诱捕到的果蝇数记录在下表中。回答下列问题:

瓶类

甲瓶

乙瓶

瓶号

1

2

3

总计

1

2

3

总计

果蝇数量

2

3

5

10

36

35

37

108

(1)在同学们的实验方案中,实验中的变量是      ;设计甲乙两种瓶子的目的是      
(2)甲、乙两种装置所用瓶子、纱布、开口、所装液体浓度及数量等都完全相同,其目的在于      
(3)同学们用3只甲瓶和3只乙瓶而不是用1只甲瓶和1只乙瓶的意义是      
(4)仅根据同学们的实验方案及实验结果,你得出的结论是      
5、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着生物成分之间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关系。研究者为了揭示这种关系,对某林场中暗色绢粉蝶访花取食的偏好进行了研究。

(1)首先,研究者为探究暗色绢粉蝶对花的颜色是否有偏好,在林场的路边、河滩、草地、灌丛和草甸等五种生境中,根据花的      分类后,统计暗色绢粉蝶访花次数。
(2)接下来,研究者制作了直径分别为25㎜和45㎜,颜色分别为黄、紫、粉、白、红的模拟花盘若干,配置一定浓度的蜂蜜水喷洒在花盘上,将其等距离间隔排列在灌丛中,用录像机记录暗色绢粉蝶在模拟花盘上的访花情况。统计结果如图1所示。为了获得真实可信的结果,各颜色花盘数量和喷洒的蜂蜜水应      。根据数据能够得出的结论为:暗色绢粉蝶对      有明显偏好。
(3)蝴蝶吸食花蜜的结构称为口器,如图所示,平时卷曲起来,伸直后像长长的吸管。蜜腺多藏在花朵深处,口器必须有足够长度才能得到花蜜。暗色绢粉蝶口器的长度存在个体差异,这是否也会影响其取食呢?研究者统计了不同口器长度的暗色绢粉蝶占群体的比例,以及不同蜜腺深度的花朵占花朵总数的比例,由图2结果可知花朵蜜腺深度和口器长度之间具有对应关系。

①暗色绢粉蝶口器长度为      mm和      mm的个体数量较多。而具有与之对应的蜜腺深度的花朵数量也较多,这是生物      环境的表现。

②从口器长度和蜜腺深度曲线吻合情况判断,具有较长口器的暗色绢粉蝶选择采食      ;而较短口器的个体则采食两种植物中蜜腺较浅的类型。

③这种同种生物不同个体取食类型的差异减少了同类个体间的      ,有利于种群延续。

6、阅读下面材料,了解探究的基本方法,完成下列问题:

A.一次,小明发现有一群蚂蚁正在往洞里运食物。观察思考后,小明提出了一个问题:蚂蚁爱吃什么样的食物呢?

B.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根据自己的生活知识经验,小明提出了许多假设:蚂蚁可能爱吃甜的食物;蚂蚁可能爱吃软的食物;蚂蚁可能爱吃小昆虫。

C.小明针对“蚂蚁爱吃甜的食物”这一假设,设计了一个实验:在一个培养皿的两端分别放上少许盐和少许糖,把一只蚂蚁放进培养皿中,仔细观察蚂蚁的行为。

D.小明按照实验设计完成了实验。

E.经过几次重复实验后,得出了结论——“蚂蚁爱吃甜的食物”。

F.然后他把探究过程和结果与同学进行了交流。

(1)根据上述材料,总结科学探究过的基本步骤:

提出问题是;做出假设是;设计实验是;完成实验是;得出结论是;表达、交流是

(2)小明设计的实验中放上少许盐一组起作用。
(3)小明设计的实验不足之处是
(4)小明在F步骤几次重复实验,目的是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初中生物七上——探索生命(2021-2022北师大版)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