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大庆市2021年生物中考二模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中考模拟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45小题)
1、在青蛙的繁殖季节,雌蛙与雄蛙抱对的生物学意义是( )
A . 表示友好
B . 使产在水中的卵受精
C . 孵卵
D . 确定“配偶”
2、在完成屈肘动作时所需要的动力主要来自( )
A . 肱二头肌的收缩
B . 肱三头肌的收缩
C . 肱二头肌的舒张
D . 肱三头肌的舒张
3、植物的分类单位由小到大依次是: ( )
A . 门、纲、目、科、属、种
B . 种、属、科、门、纲、目
C . 种、属、科、目、纲、门
D . 种、科、属、目、纲、门
4、泌尿系统中,形成尿液的器官是( )
A . 肾脏
B . 输尿管
C . 膀胱
D . 尿道
5、宋代诗人苏轼在《惠崇春江晚景》中写道:“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这句诗描述的是哪一种非生物因素影响了鸭的生活( )
A . 光
B . 温度
C . 水
D . 空气
6、在形成精子或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是
A . 减少任意一半
B . 数目始终保持不变
C . 增加一倍
D . 每对染色体中各有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
7、下列叙述中不属于病毒特点的是()
A . 只能寄生在活细胞里
B . 没有细胞结构
C . 离开活细胞通常会变成结晶体
D . 个体较小,用光学显微镜才能看见
8、某人右上肢瘫痪,是由于( )
A . 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受到损伤
B . 肩关节、肘关节不够灵活
C . 肌肉内的血管受损
D . 支配右上肢的神经受损
9、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蚯蚓能增加土壤肥力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B . 大树底下好乘凉是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C . 南橘北枳是生物影响环境
D . 生物不仅能适应一定的环境,而且还能影响环境
10、下面能正确反应呼吸作用的公式是( )
A . 有机物→二氧化碳+水
B . 有机物+氧气→二氧化碳+水
C . 有机物→二氧化碳+水+能量
D . 有机物+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
11、有一家共五口人,其中三人的皮肤很粗糙,并且一到夜晚就看不清物体.他们的食物中可能缺少( )
A . 维生素A
B . 维生素B
C . 维生素C
D . 维生素D
12、在人类起源和发展的漫长历程中,森林古猿下地生 活的原因是( )
A . 其他动物的入侵
B . 生活环境发生变化
C . 为了扩大领地
D . 为了躲避敌害
13、组成消化道的消化器官依次是( )
A . 口腔、咽、胃、食道、小肠、大肠、肛门
B . 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C . 口腔、咽、胃、食道、大肠、小肠、肛门
D . 口腔、咽、食道、胃、大肠、小肠、肛门
14、肺泡外面缠绕着毛细血管,这有利于( )
A . 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B . 增加肺进行气体交换的面积
C . 肺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
D . 气体顺利运输到组织
15、体检时,医生常用小槌敲打膝盖下部的韧带,会使小腿前伸,被检查的这种行为受哪部分控制( )
A . 脑干
B . 脊髓
C . 小脑
D . 大脑
16、人体之所以能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是由于( )
A . 脑的调节作用
B . 体液的调节作用
C . 神经系统和激素的调节作用
D . 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
17、听觉感受器位于( )
A . 半规管
B . 前庭
C . 耳蜗
D . 咽鼓管
18、家蚕吐丝结茧后进入的时期是( )
A . 卵
B . 幼虫
C . 蛹
D . 成虫
19、要将如图所示显微镜下的视野“甲”变为视野“乙”,下列正确的是( )
A . 换用高倍物镜,再向右上方移动装片
B . 换用高倍物镜,再向左上方移动装片
C . 向右上方移动装片,再换用高倍物镜
D . 向左下方移动装片,再换用高倍物镜
20、下列各腺体中。既是外分泌腺,又是内分泌腺的是( )
A . 甲状腺
B . 唾液腺
C . 胰腺
D . 肝脏
21、以下选项中,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
A . 龙凤湿地
B . 黎明湖中所有的鱼和水草
C . 燕都湖中所有的生物
D . 杜尔伯特草原上的羊
22、鸟类动物的体内有发达的气囊,与肺相通,它们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是( )
A . 肺和气囊
B . 气囊
C . 肺
D . 气管
23、下列关于藻类、苔藓、蕨类三种植物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 海带是一种藻类,没有根、茎、叶的分化
B . 苔藓可当作检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C . 藻类、苔藓、蕨类植物均通过孢子繁殖后代
D . 苔藓、蕨类植物与藻类植物相比,具有器官分化,并具有导管
24、下列关于动物呼吸器官的说法中,错误是( )
A . 蝗虫用气管呼吸
B . 鳃是绝大多数水生动物的呼吸器官
C . 蚯蚓用体壁呼吸
D . 外骨骼是昆虫的呼吸器官
25、一般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不容易看到的结构是( )
A . 细胞膜
B . 细胞核
C . 液泡
D . 叶绿体
26、红细胞的主要生理功能是( )
A . 运输氧气
B . 吞噬病菌,防御和保护
C . 止血和加速凝血
D . 以上都对
27、向日葵向太阳生长,是生物表现的哪种生命现象( )
A . 生长
B . 生殖
C . 遗传
D . 对刺激的反应
28、将调查的生物进行分类的方法有( )
A . 按照形态结构特点分类
B . 按照生活环境分类
C . 按照用途分类
D . 以上方法都可以
29、下列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最少的生态系统是( )
A . 河流生态系统
B . 草地生态系统
C . 湿地生态系统
D . 农田生态系统
30、下列生物中,细胞内的“能量转换器”只有线粒体的是( )
A . 老鼠
B . 西瓜
C . 松树
D . 向日葵
31、在光合作用实验中,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在密闭的实验装置中,放入一烧杯氢氧化钠溶液(它可吸收掉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则实验完成后的叶片上,滴上碘液后不变蓝。实验说明( )
A . 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
B . 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
C . 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产物
D . 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32、下列不属于神经组织的基本功能的是( )
A . 接受外界刺激
B . 产生兴奋
C . 营养支持
D . 传导兴奋
33、与青春期第二性征的发育直接相关的物质是( )
A . 雄性激素和雌性激素
B . 睾丸和卵巢
C . 精子和卵细胞
D . 前列腺和子宫
34、下列关于心脏结构的叙述,正确是( )
A . 左心房连通上腔、下腔静脉
B . 左心室连通主动脉
C . 右心室连通肺静脉
D . 右心房连通肺动脉
35、下列不属于排泄的是( )
A . 排尿
B . 出汗
C . 排便
D . 呼出二氧化碳
36、人在注视由远而近的物体时,眼球内的主要变化是( )
A . 视神经不断把冲动传向大脑皮层
B . 瞳孔逐渐扩大
C . 不断移动黄斑的位置,使物像落在黄斑上
D . 睫状肌收缩,晶状体曲度增大
37、雨中或者雨后会有大量蚯蚓爬出地面,是因为( )
A . 爬出地面呼吸
B . 躲避地下的低温
C . 爬出地面饮水
D . 出来接受光照
38、食品放在冰箱中保存的时间长一些,主要是因为( )
A . 没有细菌生活的环境
B . 低温抑制了细菌的生长繁殖
C . 没有真菌
D . 细菌很少
39、主要靠孢子繁殖后代的一组生物是( )
A . 酵母菌和球菌
B . 球菌和杆菌
C . 青霉和曲霉
D . 螺旋菌和杆菌
40、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的根本区别为( )
A . 有无人工参与
B . 是否由一个母体就能完成
C . 有无细胞分裂
D . 有无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
41、已受精的鸟卵,胚盘色浓而略大的原因是( )
A . 卵黄里面含有较多的营养物质
B . 卵黄里面有较多的水分
C . 卵黄开始进行发育
D . 胚胎已经开始发育
42、生物的性状不包括的是( )
A . 形态结构特征
B . 生理特性
C . 染色体上的基因
D . 生物行为方式
43、牛的体细胞中有30对染色体,那么牛的精子、卵细胞和受精卵中分别含染色体是( )
A . 30对、30对、60对
B . 15对、30条、30对
C . 30条、30条、30对
D . 15条、15条、30对
44、下列各项中,原始大气形成有机物需要的自然条件是( )
A . 低温、低压
B . 高温、紫外线、雷电
C . 高压
D . 降雨
45、病原体是指( )
A . 飞沫或血液
B . 所有的生物
C . 传染疾病的人或者动物
D . 引起疾病的细菌、病毒、寄生虫等
二、综合题(共2小题)
1、如图为两种不同类型的生物细胞模式图,请分析并回答问题。
(1)若将细胞乙放在显微镜下观察,一般不容易看到的结构是②。此结构在细胞中除有保护作用外,还有一个重要作用是。
(2)一般地,植物具有而动物不具有的能量转换器是[]。
(3)吃西瓜时,我们会感到甘甜可口,主要是因为图中[]内含有溶解糖的。
2、某温带草原里有鸟、昆虫、猫头鹰、蟾蜍、鼠和蛇6种动物,它们相互间的关系如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此生态系统有条食物链。
(2)若能量转化率为15%,那么流入猫头鹰体内能量最少的那条食物链是。
(3)猫头鹰和蛇之间的关系是。
(4)鼠和草在结构上的相同点是由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