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佳木斯市建三江农垦管理局15校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地理期中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40小题)
1、世界著名的“低地国”是 ( )
A . 芬兰
B . 荷兰
C . 爱尔兰
D . 波兰
2、关于地球公转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地球公转的方向与地球自转的方向一样,都是自东向西
B . 地球公转的轨道近似正圆,公转一周的时间为一个月
C . 地球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而且它的空间指向保持不变
D . 地球公转产生了昼夜更替现象
3、在浩瀚的海洋中,有一颗美丽的星球,她披着蓝色的面纱,载着无数的生灵,环绕着太阳在不断地转动,它就是( )
A . 地球
B . 月球
C . 太阳
D . 彗星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在地图上山地的距离为海拔,也可为相对高度
B . 在同一幅地图上,等高线密集,表示地势起伏和缓
C . 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褐色比黄色代表的高度要高
D . 注记就是地图上的符号,可以表示山脉、河流、城市等
5、比例尺为1:5000000的地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 )
A . 5米
B . 50千米
C . 5千米
D . 500千米
6、最长的纬线圈是( )
A . 北回归线
B . 南回归线
C . 赤道
D . 北极圈
7、赤道是最长的纬线,它的周长约为( )
A . 6371千米
B . 40000千米
C . 5460千米
D . 7000千米
8、南北半球昼夜等长的日期是( )
A . 3月21日和6月22日前后
B . 6月22日和9月23日前后
C . 9月23日和12月22日前后
D . 3月21日和9月23日前后
9、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洲是( )
A . 亚洲
B . 非洲
C . 北美洲
D . 南美洲
10、下列能证明海陆变迁的自然现象是( )
A . 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
B . 喜马拉雅山有海洋生物化石
C . 春夏秋冬的四季变化
D . 海岛涨潮被淹没,退潮露出
11、有一张地图,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是25千米,比例尺应选择( )
A . 1:25000
B . 1:250000
C . 1:2500000
D . 1:25000000
12、有关本初子午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 0°经线就叫本初子午线
B . 本初子午线通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的线
C . 本初子午线是东经度、西经度的分界线
D . 本初子午线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13、比例尺的表现形式,通常有 ( )
①数字式
②线段式
③文字式
④图画式
A . ①④
B . ②④
C . ③④
D . ①②③
14、若A,B两地在图上量得直线距离为4厘米,比例尺为1∶60000,则A、B两地相距( )
A . 2.4千米
B . 24千米
C . 240千米
D . 2 400千米
15、如图所示,按运河、时令河、水库、沼泽等地理事物在地图上的符号,自上而下排列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16、南北极圈位于 ( )
A . 高纬度
B . 中纬度
C . 低纬度
D . 中、高纬度分界线
17、与西经40°共同组成经线圈的另一条经线的经度是 ( )
A . 东经120°
B . 东经140°
C . 西经180°
D . 西经140°
18、下列地点符合低纬度、南半球、东半球的地点是 ( )
A . 15°W,24°S
B . 29°W,29°S
C . 120°W,80°N
D . 170°E,22°N
19、某地东侧是东半球、西侧是西半球,南侧是北温带,北侧是北寒带。该地点的位置在( )
A . 20°W,23.5°N
B . 20°W,66.5°N
C . 160°E,23.5°N
D . 160°E,66.5°N
20、关于热带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都位于中纬度
B . 四季变化在五带中最明显
C . 有太阳直射现象
D . 能看到极昼极夜现象
21、关于经纬线的正确的叙述是( )
A . 所有的纬线长度都相等
B . 纬线都指向北极星附近
C . 经线的最大读数是360°
D . 纬线是闭合的曲线,经线不是闭合的圆
22、如果地球是一个透明的球体,那么( )
A . 不会出现昼夜现象
B . 有昼夜现象
C . 地方时将不再存在
D .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23、读甲乙地理位置图,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9月23日秋分时,甲地的白天比乙地的白天长
B . 甲地位于乙地的正南方向
C . 甲、乙两地都是位于西半球
D . 甲、乙两地都是位于温带地区,但两地季节相反
24、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中绿色表示的地形是 ( )
A . 高原
B . 平原
C . 山地
D . 丘陵
25、对于我国来说,下列节日中白昼时间最长的是 ( )
A . 元旦
B . 儿童节
C . 国庆节
D . 圣诞节
26、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 )
A . 赤道
B . 0°和180°经线圈
C . 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
D . 20°E和160°W的经线圈
27、冬至日,下列城市,夜最长的是( )
A . 哈尔滨
B . 北京
C . 武汉
D . 海口
28、制一张中国政区地图,为了携带方便,要求图幅最小,应选用下列哪一个比例尺( )
A . 1:500000000
B . 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千米
C .
D . 1/50000000

29、面对地图,通常是 ( )
A . 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B . 上北下南,左东右西
C . 上南下北,左东右西
D . 上南下北,左西右东
30、站在南极点,向四周迈一步都朝向什么方向( )
A . 南方
B . 北方
C . 西方
D . 东方
31、去南极科考最好的季节是北半球的( )
A . 春季
B . 夏季
C . 秋季
D . 冬季
32、大陆漂移假说是谁提出来的 ( )
A . 魏格纳
B . 哥伦布
C . 麦哲伦
D . 布鲁诺
33、我国大部分位于五带中的哪一带( )
A . 北寒带
B . 北温带
C . 热带
D . 南温带
34、珠穆朗玛峰在地图上的图例数值是8844.43米,这是( )
A . 海拔
B . 相对高度
C . 等高线
D . 高差
35、世界上最小的洋是( )
A . 太平洋
B . 大西洋
C . 印度洋
D . 北冰洋
36、南美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是( )
A . 巴拿马运河
B . 苏伊士运河
C . 白令海峡
D . 麦哲伦海峡
37、几乎全部是海洋的板块是 ( )
A . 非洲板块
B . 太平洋板块
C . 亚洲版块
D . 北美洲板块
38、世界上火山、地震主要集中在( )
A . 海洋的边缘
B . 高山、高原上
C . 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
D . 板块的内部
39、在地图上最能直观反映地表高低起伏的是( )
A . 等高线地形图
B . 分层设色地形图
C . 地形剖面图
D . 某地政区图
40、地球上海洋和陆地的比例分别是 ( )
A . 71% 29%
B . 75% 25%
C . 35% 65%
D . 80% 20%
二、填空题(共10小题)
1、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叫 ,某个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叫 。
2、地球的平均半径是 千米,表面积约 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约 千米。
3、地球的形状是 。
4、在地球仪上纬线指示 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5、中纬的度数是
6、地图的基本要素是比例尺、方向、 。
7、在同一幅等高线地形图上,坡陡的地方,等高线
8、图幅大小相同的地图,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 ,比例尺越大。
9、世界最大的岛屿是丹麦的 。
10、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是 运河。
三、连线题(共1小题)
1、把下列关于陆地地形种类特征的描述和对应的地形种类匹配起来。
A 海拔在500米以下,地势起伏较大 ①高原
B 海拔在500米以上,外围陡峭,面积较大 ②丘陵
C 四周高,中间低 ③盆地
D 海拔在500米以上,有山峰,陡峭的山坡 ④平原
E 海拔一般在200米以下,宽广平坦 ⑤山地
四、解答题(共7小题)
1、上图为经纬网图。回答问题。
(1)写出以下两点的经纬度:A ;B 。
(2)图中A点位于B点 方向;C点位于B点 方向。
(3)图中 点位于西半球; 点位于南半球; 点位于高纬度 点有太阳直射的机会。
2、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当地球公转处在 位置时,北半球的节气是冬至日。
(2)当地球公转处在 、 位置时,此时太阳直射赤道,我国的昼夜长短情况 。
(3)当地球公转处在 位置时,南半球的季节是冬季。
3、读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两山顶间的实际直线距离为 千米。甲山在乙山的 方向。
(2)甲山的海拔是 米,甲山比乙山低 米。
(3)B处与H处相比,坡度较缓的是 。
(4)A处为 ,G处为 。 EF处为 ,DC处为 。
(5)从H处爬山省力的原因是 。
4、下图是按照一定的纬度或经度划分的半球图,根据图中海陆情况完成下面各项内容。
(1) 图表示的是北半球; 图表示的是南半球; 图表示的是西半球; 图表示的是东半球。
(2)四幅图中,陆地面积最广的是 半球。
(3)完全处于北半球的大洋是 洋,完全处于南半球的大洲是 洲。
5、读部分大洲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序号代表的亚欧两大洲分界线:① 山脉 ② 河③ 山脉 ④ 海峡。
(2)写出图中序号代表的大洲名称:A 洲、B 洲、C 洲。
(3)B与C的分界线是 运河。
6、读七大洲四大洋图回答:
(1)大洲名: A C G 。
(2)海洋名: ② 全球最冷、最小的海洋是 。
(3)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 。
7、读地球五带的示意图 ,完成下列问题。
(1)五带的划分是根据地球表面获得 的多少来划分的,请在图中括号中分别填写“有”或“无”。
(2)图中①②③分别是五带中的哪个带① 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