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五章 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方式 单元检测
年级: 学科: 类型:单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30小题)
1、下列农业措施与所依据生物学原理的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A . 瓜类与豆类轮作——甲烷细菌将氮气转化为氮胞,提高土壤肥力
B . 移栽植物时去掉部分枝叶一一降低蒸腾作用
C . 及时排涝一一促进根的呼吸作用
D . 合理密植一一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
2、植物体由根吸收的水分,绝大部分( )
A . 用于蒸腾作用
B . 用于呼吸作用
C . 用于光合作用
D . 贮存在体内
3、要提高农场温室大棚中蔬菜的产量,以下措施不合理的是( )
A . 在夜间提高大棚内的温度
B . 调整蔬菜种植间距,合理密植
C . 夜间开灯,延长光照时间
D . 增加大棚内二氧化碳的浓度
4、近几年我国植被覆盖率大幅度增加,生态环境越来越好。当我们漫步在绿树成荫、遍地青草的公园路上,会感觉到空气特别地清新和湿润,这是绿色植物的什么作用改善了空气的质量?( )
A .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B . 呼吸作用和运输作用
C . 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
D . 蒸腾作用和输导作用
5、植物生长需要量最多的是含什么的无机盐? ( )
A . 钙、镁、锌
B . 氮、磷、钾
C . 铁、硼、锌
D . 铁、碘、硼
6、2017年莱芜被评为全国森林城市,在创城期间,全市进行了大量的树木移栽,在此过程中园林工人给移栽后的绿化树“挂吊瓶”,补充水和无机盐,以提高成活率。“挂吊瓶”的针头应插入到茎的( )
A . 木质部的筛管
B . 木质部的导管
C . 韧皮部的筛管
D . 韧皮部的导管
7、常言道大树底下好乘凉,绿色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是( )
A . 叶肉
B . 气孔
C . 叶脉
D . 气门
8、白菜是冬天北方人主要食用的蔬菜之一,小明在做菜时发现白菜的芯通常是黄白色的,而最外部的叶是绿色的。他将外部绿色的叶片剥去,并将白菜放到有光照的地方一段时间后,发现黄色的白菜芯变成了绿色。推测这一变化的外部因素是( )
A . 光照
B . 空气
C . 湿度
D . 温度
9、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产物是( )
A . 有机物、能量和水
B . 有机物和氧气
C . 有机物、水和二氧化碳
D . 水、二氧化碳和能量
10、在图示实验装置中,为“探究光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条件”实验,应选择( )
A . 甲与乙对照
B . 甲与丙对照
C . 乙与丙对照
D . 丙与甲对照
11、为了探究影响大棚作物产量的因素,我校生物科技小组在3个大棚内,按下表要求进行了种植实验:(其他条件均相同)
大棚 | 甲 | 乙 | 丙 |
二氧化碳浓度 | 0.03% | 0.1% | 0.1% |
温度 | 30℃ | 30℃ | 20℃ |
对该种植实验分析错误的是( )
A . 甲、乙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二氧化碳浓度
B . 乙丙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温度
C . 甲丙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
D . 可以构成两组对照实验,变量分别是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
12、下图中A、B、C分别表示发生在植物体内的生理过程,a、b分别代表气体物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A表示呼吸作用
B . B表示蒸腾作用
C . C表示光合作用
D . a表示氧气,b表示水
13、 2020年,在新冠疫情和洪涝灾害等多重不利因素的影响下,袁隆平团队研发的杂交水稻双季亩产仍再创新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袁隆平团队研发的杂交水稻具有双亲的遗传特性
B . 水稻叶片蒸腾作用能促进筛管对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
C . 水稻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
D . 适当增加稻田中二氧化碳浓度可进一步提高杂交水稻亩产量
14、农谚说“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这说明植物的生长需要( )
A . 水和维生素
B . 维生素和氨基酸
C . 水和无机盐
D . 无机盐和氨基酸
15、下面是四株小麦的根尖结构示意图。其中吸收能最强的植株是( )
A .
B .
C .
D .




16、下列表示“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部分实验步骤。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该实验的先后顺序是①③④②⑤
B . 叶绿素能够溶解在图④小烧杯内的酒精里
C . 叶片的遮光部分不变蓝,未遮光部分变蓝
D . 此实验能够证明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
17、一粒种子能长成参天大树,历经了种子的萌发、植株的生长。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根的生长一方面要靠根冠细胞的分裂,另一方面要靠分生区细胞体积的增大
B . 在植株生长过程中需要根从土壤中吸收无机盐和有机物
C . 木本植物的茎能逐年加粗是因为茎中有形成层
D . 芽中有分生组织,枝条上的芽都能发育成新的枝条
18、以下生产、生活实例所应用的生物学原理,不是通过降低呼吸作用来实现的是( )
A . 夜间降低温室大棚的温度,利于增产
B . 较低温度下,有利于贮藏水果、蔬菜
C . 将粮食晒干后入库,可延长贮藏时间
D . 向水中通入氧气,增加活鱼运输距离
19、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重要的生理活动,对整个生物圈也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下列关于光合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B . 光合作用的原料只有二氧化碳
C . 有机物是光合作用的产物
D . 光合作用只能以光能作为能源
20、农民给玉米施加氮肥的主要目的是为植株生长提供( )
A . 水
B . 无机盐
C . 蛋白质
D . 维生素
21、下列各种生产实践活动中,与植物蒸腾作用有关的是( )
A . 中耕松土、及时排涝
B . 冬天在蔬菜大棚内燃烧煤球
C . 合理密植、间作套种
D . 移栽植物时,去除部分叶片
22、在制作叶片横切面临时切片时,应从多次切割所得到的薄片中选取( )
A . 最大的一片
B . 最整齐的一片
C . 最薄的一片
D . 颜色最深的一片
23、生物社团同学们把如下图所示实验装置放在黑暗处24小时后,移至光下照射几小时,然后采用一定的方法检验两装置中的叶片是否遇碘变蓝色(注:氢氧化钠溶液能够吸收二氧化碳)。你认为同学们探究的问题是光合作用( )
A . 是否产生了氧气
B . 是否需要光
C . 是否需要二氧化碳
D . 是否分解了有机物
24、蒸腾作用是植物体重要的生理活动之一。以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水可以通过叶片的气孔散失到大气中
B . 蒸腾作用为水和无机盐运输提供动力
C . 蒸腾作用有助于降低叶片表面的温度
D . 植物在不同条件下蒸腾速率是相同的
25、绿萝卜根的地上部分是绿色的,而埋在土里的部分是白色的,这是因为( )
A . 线粒体在光下才能形成
B . 叶绿素在光下才能形成
C . 绿萝卜下半部分没有液泡
D . 绿萝卜下半部分不进行呼吸作用
26、呼吸作用是生物体的共同特征。下列说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
A . 幼嫩的叶比衰老的叶呼吸作用强,花比叶的呼吸作用强
B . 贮藏水果、蔬菜时可以增加氧浓度用以降低呼吸作用的强度
C . 呼吸作用只有在有光的条件下才能进行
D . 呼吸作用的实质是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
27、张阿姨从地窖里取出一个放置了很久的萝卜,切开后发现萝卜已经空心。请推测萝卜空心的主要原因是( )
A . 萝卜中的水分大量散失
B . 萝卜进行了呼吸作用,有机物被大量分解
C . 地窖温度太低,湿度太大
D . 萝卜在地窖里没有进行光合作用
28、储存粮食时,为了降低其呼吸作用,应保持的条件是( )
A . 潮湿,适当增加氧气浓度
B . 潮湿,适当增加二氧化碳浓度
C . 干燥,适当增加氧气浓度
D . 干燥,适当增加二氧化碳浓度
29、某生物兴趣小组在校园绿化活动中,移栽树木时采取了以下措施,其中做法与作用不相符的是( )
A . 根部带土坨——保护根毛
B . 减去部分枝叶——降低蒸腾作用
C . 为植物打针输液——补充水和无机盐
D . 盖遮阳网——减弱光合作用
30、第十四届全运会将于2021年9月在陕西省举办,兴建比赛场馆需移栽大量数目,下列有关移栽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移栽时带一个较大的土坨,可以较好地保护幼根和根毛
B . 给移栽后的绿化树“挂吊瓶”,可为植物补充有机物
C . 移栽时,应选择在傍晚移栽,并去掉部分枝叶
D . 移栽时用草绳缠绕树干,可防止树皮在运输中擦破
二、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
1、某生物兴趣小组利用同一植株上大小、长势相似的两片叶子,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图一示实验装置,图二示二氧化碳浓度变化,图三示植物叶片的生理活动。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实验在光下进行一段时间后,用手挤压塑料袋,使气体通入烧杯后,观察到的现象是:装置A中澄清石灰水(选填“变浑浊”或“不变”)。若将两个塑料袋中的叶片摘下进行脱色、漂洗再滴加碘液检测,会变蓝的是(选填“透明”或“黑色”)塑料袋中的叶片。
(2)实验过程中塑料袋内壁出现水珠,主要是植物体通过叶片上的(填结构名称)散失的。该结构是通过(填结构名称)来控制开闭。这个过程叫做。
(3)图二中6~18点曲线变化的原因是:图三所示的C的强度大于的强度,此时段植物叶片进行的生理活动有种。
三、综合题(共3小题)
1、下图是叶片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叶片的基本结构包括图中的[①]表皮、[②和③]叶肉和[⑤]三部分。
(2)叶片表皮上有许多[④]气孔,它是由成对的[⑥]围成。
(3)将叶片制造的有机物输送到植物体其他部分的结构是⑤中的。
2、下图甲是某生物兴趣小组用放置暗处一昼夜的银边天竺葵(叶片边缘不含叶绿体,呈白色)所进行的相关实验。光照一段时间后,取A、B两叶片脱色、漂洗、滴加碘液,观察实验现象:下图乙表示植物叶片所进行的相关生理活动;下图丙为植物叶肉细结构简图。回答问题:
(1)图甲中的A叶片经脱色、漂洗、滴加碘液后,非绿色部分与绿色部分能变蓝的是绿色部分,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
(2)图甲中的B叶片经脱色、漂洗、滴加碘液后,其绿色部分能否变蓝?(填“能”或“不能”),原因是。
(3)实验初,若要以图甲中的A叶片进行相关实验,以此验证光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那么需要对A叶片进行的相应处理是。
(4)图乙叶片进行的生理活动B是植物通过这种生理活动从而可参与
(5)图乙叶片夜间能进行的生理活动是(填“A”或“C”),该生理活动进行的主要场所是图丙所示细胞中的[6]线粒体(注意:[]内填丙图中所示结构的数字序号、横线空白处填结构名称)
(6)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比较,其特有的结构除叶绿体外,还具有[]细胞壁、[](注意:[]内填丙图中所示结构的数字序号、横线空白处填结构名称)
3、袁隆平院士是杂交水稻研究领域的开创者和带头人,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并不断创造出水稻高产记录。目前,全球有40多个国家和地区实现了杂交水稻的大面积种植,每年种植面积达到了700多万公顷,赤峰市很多地区也在种植水稻。下图表示水稻的部分生理活动,请根据图分析回答:
(1)有人说:“包括人类在内的其他生物是‘攀附’着植物的茎蔓才站在这个星球上的。”这句话描述的是图一水稻的C作用。请写出该作用的反应式。
(2)图二是某生物小组探究“水稻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请将图中的操作按照正确的顺序排列:。(用字母和箭头表示)
(3)水稻吸收的水分,绝大部分通过图一中的A作用散失到大气中,参与了生物圈中的循环。
(4)遇到涝害时要及时给稻田排水,导致温室效应愈演愈烈。作为生物圈中的一员,我们在护绿、低碳上应该做些什么?。(回答一条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