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初中地理中考复习专题4 影响因素

年级: 学科: 类型: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36小题)

1、亚洲东部和南部的夏季降水与下列哪一因素的强弱有密切的关系

A . 地形 B . 夏季风 C . 冬季风 D . 纬度位置
2、台湾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有( )
①劳动力丰富 ②吸收外国资本 ③岛内市场广阔 ④优良港口众多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3、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起步较晚,但发展迅猛,决定高新技术产业布局的主要因素是( )

A . 知识和技术 B . 资源和能源 C . 劳动力数量 D . 交通运输
4、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有 (   )
①黄土质地疏松,多空隙,易受流水侵蚀 ②夏季暴雨集中,降水强度大
③滥垦乱伐,植被遭到破坏   ④人多地少,生产方式落后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③④ D . ①②④
5、亚欧大陆中纬度地区年降水量由沿海向内陆递减,其影响因素是( )

A . 纬度位置 B . 海陆位置 C . 地形地势 D . 人类活动
6、中东地区战乱频繁的影响因素很多,下列与之关系最不密切的是(     )

A . 石油资源丰富 B . 民族矛盾尖锐 C . 自然环境优美 D . 淡水资源紧缺
7、珠江三角洲实行对外开放的有利因素很多,下列叙述中不属于有利因素的是(    )

A . 地理位置优越 B . 矿产资源丰富 C . 侨居海外的华人、华侨多,港澳同胞多 D . 建立了经济特区
8、结合当地的自然资源条件、人口和劳动力状况、市场因素等因地制宜发展工业,是工业布局的原则.据此完成小题.

21.(2分)下列产业中,为国民经济主导产业的是( )

A . 农业 B . 工业 C . 服务业 D . 交通运输业
9、图中①、②、③三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 纬度因素 B . 海陆因素 C . 地形地势 D . 人类活动
10、读“中国地理区域图”,确定甲、乙两区域界线的主导因素是(  )

A . 纬度因素 B . 地势因素 C . 季风因素 D . 气候因素
11、台湾岛东侧降水多于西侧,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

A . 纬度因素 B . 经度因素 C . 地形因素 D . 海陆因素
12、我国季风气候显著的主要原因是(  )

A . 纬度因素 B . 海陆因素 C . 地形因素 D . 洋流因素
13、影响我国气候的因素有(    )

A . 纬度位置 B . 海陆位置 C . 地形因素 D . 以上都对
14、在我国的新疆地区有“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的说法,造成这种气候特征的主要因素是(    )

A . 纬度因素 B . 海陆因素 C . 生活习惯 D . 地形因素
15、制约西部经济发展的主要社会经济因素是(  )

A . 资金、技术不足 B . 水源不足 C . 能源短缺 D . 劳动力匮乏
16、读海陆分布图,图中由A到B,降水越来越少,而气温的年较差越来越大,原因是(  )

A . 地形因素的影响 B . 海陆因素的影响 C . 纬度因素的影响 D . 洋流因素的影响
17、“天涯海角隆冬暖,青藏高原盛夏寒”你能告诉人们它们的成因吗?(  )

A . 都是纬度位置的影响 B . 都是地形的影响 C . 前者是纬度位置的影响,后者是地形、地势的影响 D . 前者是地形、地势的影响,后者是纬度位置的影响
18、青藏地区农作物分布在河谷中最主要的自然原因是(     )

A . 河谷地区有丰富的水源 B . 河谷地区土壤肥沃 C . 河谷地区气温较高 D . 河谷地区人口稠密
19、制约“珠三角”和“长三角”经济发展的自然因素是(    )

A . 能源短缺 B . 河网密集 C . 水旱灾害 D . 临江面海
20、日本的工业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其原因叙述错误的是(    )

A . 该地城市和人口集中,是国内最大的消费地 B . 日本原料、燃料主要依靠进口 C . 该地矿产资源丰富,需要便利海运出口 D . 日本工业产品主要出口国外
21、台湾森林树种资源十分丰富的主要原因是(    )

①气候条件复杂多样                   ②地处热带、亚热带地区

③中部有高大的台湾山脉               ④淡水资源丰富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22、西北地区自东向西,植被景观呈现草原——荒漠草原——荒漠的变化,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 . 纬度因素 B . 海陆因素 C . 地形因素 D . 人为因素
23、亚洲季风气候的形成,主要受________影响(    )

A . 海陆位置 B . 纬度位置 C . 地形因素 D . 洋流因素
24、如图是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四个国家主要出口商品占本国出口商品总额的百分比统计图.据图中信息可以推断四国的经济特征都是(  )

 

A . 以出口导向型经济为主 B . 以单一商品经济为主 C . 工业十分发达 D . 农业十分发达
25、北京古城城址变迁的主要原因是(    )

A . 地形 B . 气候 C . 河流 D . 经济
26、下面不属于制约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是(    )
A . 夏季降水多 B . 冬春降水稀少 C . 灌溉水源不足 D . 春旱严重
27、读图,形成我国“东耕西牧”农业格局的主要原因是(    )

A . 南北纬度的差异 B . 东西经度的差异 C . 东西干湿的差异 D . 南北气温的差异
28、海南岛终年如夏,降水较多,黑龙江省北部冬季漫长,多冰雹,影响他们气候的主要因素是(  )
A . 纬度因素 B . 海陆因素 C . 地形因素 D . 洋流因素
29、《舌尖上的中国》介绍了一种重要食材——蜂蜜。据了解很多蜂农为了赶上油菜花花期,他们3月份在江西南部驻留一个月后,4月份又迁往安徽一带放养蜜蜂,采集花蜜。导致两地油菜花花期不同的主要因素是(  )
A . 纬度因素 B . 地形因素 C . 海陆因素 D . 季风因素
30、“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主要原因是(  )
A . 纬度因素 B . 地形因素 C . 海陆因素 D . 地球运动
31、“南果北种”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一种普遍现象,目前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南方的火龙果、香蕉、荔枝、杨桃、木瓜等水果不断在京、津、鲁、新疆等地种植,“南果北种”得以成功实施,主要依赖于(  )
A . 全球气候变暖 B . 市场需求不断扩大 C . 国家政策的支持 D . 现代农业科技的进步
32、导致我国南、北方耕作制度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 . 地形因素 B . 降水因素 C . 热量因素 D . 土壤因素
33、下列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正确的是(    )
A . 青藏高原纬度较低,但是气候寒冷(纬度因素) B . 海南岛终年如夏,降水较多;黑龙江北部冬季漫长,多冰雪(地形因素) C . 新疆塔里木盆地气候干燥,同纬度的北京气候比较湿润(纬度因素) D . 济南夏天比青岛热(海陆因素)
3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东北三省的雪期由南向北逐渐变短,影响因素是纬度位置  B . 都江堰调节了岷江的径流量,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C . 长江三角洲的西湖和周庄是世界文化遗产的杰出代表  D . 秦岭一淮河是水田和旱地的界线,也是暖温带和中温带的界线 
35、印度水旱灾害频繁的原因是(    )
A . 西南季风不稳定 B . 东北季风不稳定 C . 东南季风不稳定 D . 西北季风不稳定
36、新疆塔里木盆地气候干燥,而同纬度的北京气候相对比较湿润,主影响因素是(    )
A . 纬度位置 B . 海陆位置 C . 地形 D . 人类活动

二、综合题(共9小题)

1、

读欧洲西部地图,完成下列问题.

(1)著名的埃菲尔铁塔位于①、②两个国家中的        国(填序号).

(2)欧洲西部海岸线曲折,深受来自        洋的西风影响,         气候最为典型.

(3)图中③海域为        海,有人预言,几千万年后,它将会消失,其消失的根本原因是         (单项选择).
A.纬度低气温高,海水蒸发  

B.围海造田 
C.欧亚板块与非洲板块碰撞挤压  

D.海水外泄,下渗

(4)欧洲西部发达国家众多,为进一步加强联系,本区形成了一个区域性的国际组织是      

2、

我国纵横交错的山脉和复杂多样的地形,为我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观,又使祖国各地的生产活动和生活方式各有不同.读图1、2,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序号代表的山脉是:①       ,②      

(2)山脉③以东的土地利用类型主要是       ,以西的土地利用类型主要是       .

(3)图1中甲、乙、丙三大高原,地面崎岖不平,岩溶地形广布的是       ,该区域易发生的山地灾害有       等.

(4)图2是我国东部某地等高线图.从因地制宜的角度考虑,下列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合理的是( )(双选).

(4)
A . A地开垦耕地,发展种植业   B . B地种植花卉疏菜,方便供应城区 C . C地围湖造田,扩大耕地面积  D . D地发展海水养殖
(5)根据聚落的形成与发展因素,简要分析E地发展成为城镇的优势.       

3、东平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以亚洲为例探究“地形、气候和河流之间的关系”,请你与该小组一起完成探究。

探究过程:

①读亚洲地形图,亚洲的水系结构呈辐射状流向四周海洋,原因是      

②读长江、黄河流量年变化曲线图,B图符合      流量的年变化曲线。从气候的角度分析长江、黄河两河流量差异大的原因是      

③长江、黄河下游都形成了平原河口三角洲,这种现象表明了            有塑造作用

④受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等综合因素的影响,分析亚洲气候的特点。      

探究结论:地形、气候、河流之间是相互影响的。

4、

读北美洲气候类型分布图(甲)、美国本土农业分布图(乙)和美国本土地形图(丙),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甲、丙两图信息,分析乙图中P农业带形成的有利自然条件。

(2)简述甲图中温带海洋性气候仅分布在南北狭长海岸地带的原因。

(3)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美国西部地区多火山的原因。

5、

临沂市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的小明,利用导学提纲进行自主探究学习,请结合图15、图16、图17、图18帮助小明完成相关问题。

探究主题:地形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自主探究】

(1)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分别写出图15中甲地和丙地适宜布局的主要农业部门。

(2)图16中从甲→乙→丙,地势越来越      ,人口密度越来越      

(3)结合图15,说出密西西比河干流两侧支流的流向,并分析流向与地形的关系。

(4)由图17和图18可知,非洲大陆赤道地区西部为热带雨林气候,东部为      气候,导致这种差异的影响因素是      

(5)

【归纳小结】地形影响地理环境的事例还有很多,请在结构图(图19)中①、②处补充填写适当内容,完善知识结构。

6、根据图中信息分析完成下列题目。

(1)读非洲与南美洲简图,可得出“两大洲都是以热带气候为主的大洲”的结论。请你说出获得该结论的依据是      
(2)河流A和B都是世界著名河流,水资源丰富。但是水能资源却不同,哪条河流的水能资源更丰富,试分析其自然原因。
(3)B河流流经的国家是南美洲面积最大的国家      
(4)两个大洲在人文、地理特征方面,有许多共同之处,其中正确的有      (多选)

a.都有热带气候

b.地形都是南北纵列,分东中西三部分

c.居民都以白色人种为主

d.都以发展中国家为主

e.热带经济作物种类多

(5)南美洲有世界最长的山脉,山脉西侧D处为      气候,该气候区适合栽培                  等。
7、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由中国倡导 “一带一路”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此倡议提出以来,大批合作项目稳步推进。2017年5月31日,中国和肯尼亚合作的“蒙内铁路”(蒙巴萨一内罗毕)正式通车。

(1)蒙内铁路开通时,正值蒙巴萨的      季(湿季或干季),当内罗毕是夏季时C国的气候特点是      
(2)A地区的地形特点是      ,该地区城市分布河流沿岸的原因是      
(3)结合图简述B地区地理位置及地形特点对本地主要气候类型的形成影响是      
8、跨流域调水是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主要途径。据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美国西部太平洋沿岸局部地区图”,该地区北部雨水丰沛,南部光热条件好,工农业发达,人口稠密,为满足经济发展需要,该地区实施了北水南调工程。

材料二:澳大利亚大分水岭东西两侧降水差异大,西侧农牧业发达。澳大利亚政府在此地区修建了东水西调工程。下图为“澳大利亚年降水量分布图”和“沿30°S的地形制面示意”

(1)说出图所示山脉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分析图中B地水资源短缺的原因。
(3)下图“美国西部航拍景观图”,圆圈内为喷灌形成的农田。此类景观分布最多的地区应位于图中的      位置(填A或B)
(4)据图分析澳大利亚大分水岭西侧降水少的原因。
(5)东水西调促进了澳大利亚农牧业的发展,该国出口的主要农牧产品是      
9、读“亚欧气候类型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数码代表的气候类型。

      ,②      ,③      ,④      ,⑤      

      ,⑦      ,⑧      ,⑨      

(2)②气候的成因是      ;⑥气候的成因是      
(3)亚欧大陆各气候类型中,分布面积最广的是      气候,年降水量最多的是      气候(填序号和名称)。
(4)在⑥和⑧两种气候类型中,最符合下表中所列各月气温和降水资料是      气候。(填序号和名称)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9年初中地理中考复习专题4 影响因素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