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七上——3.5.1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2021-2022人教版)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25小题)




①合理密植
②延长光照时间
③适度增加大棚中的二氧化碳浓度
①适当增加大棚内的昼夜温差②挂果时多喷农药防虫③适当多施有机肥④经常通风⑤喷洒膨大剂⑥阴雨天增加光照
二、判断题(共5小题)
由于生活在水中的鱼和藻类植物进行了一夜的呼吸消耗,会导致水中溶解的氧气含量较低,使鱼的呼吸受影响,而中午和傍晚水中的藻类进行了光合作用,释放出大量氧气,水中氧气含量丰富,所以中午和傍晚很少出现这种现象( )
三、连线题(共1小题)
①光合作用的原料 |
| a.光 |
②光合作用的场所 |
| b.叶绿体 |
③光合作用的动力 |
| c.水、二氧化碳 |
④光合作用的产物 |
| d.有机物 |
四、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
图一和图二实验证明:。但他无法解释为什么晚上做实验时小老鼠却死了(图三),直到1779年,英格豪斯做了500多次实验,发现只有在的条件下才能成功。
五、综合题(共4小题)
资料一:原来人们都以为梢物是“吃土”长大的。比利时科学家海尔蒙特对此提出了质疑,他做了一个著名的实验:把棵2.5千克的柳树一苗种在盛满土的木桶里,每天只用雨水浇灌,5年后,柳树质量增加了80多千克,而土壤只减少了0.1千克。
资料二:1773年,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利做了一个经典的实验:①他分别把一支点燃的蜡烛、一只小白鼠放在各自密闭的玻璃罩内,不久蜡烛熄灭、小白鼠很快死亡:②把一盆植物和一支点燃的蜡烛一同放到一个密闭玻璃罩里,发现蜡烛没有熄灭;③再将一盆植物和小白鼠一同放到一个密闭的玻璃罩里,发现蜡烛能继续燃烧,小白鼠能正常地活着。
请回答相关问题:
①据图,A点和B点的光合作用强度差异说明是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当光照强度大于P点时,继续增加光照强度 (会/不会)提高植物光合作用强度。
②根据该实验的条件和结果,若要使该植物达到最高光合作用强度,最佳二氧化碳浓度和光照强度的组合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