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双语学校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年级:八年级 学科:历史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 (共19小题)

1、20世纪70年代,美国驻联合国大使不得不承认:“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的转折点,反西方集团在美国威望动摇时第一次击败了美国。”这里的“转折点”是指(   )

A . 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 B .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 . 抗美援朝的胜利 D . 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
2、1928年,国际禁烟会议在日内瓦召开,国际联盟把虎门销烟开始的日子6月3日定为“国际禁烟日”。1987年联合国又将虎门销烟完成的第二日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这些都是为了纪念“全球禁毒第一人”(  )

A . 李鸿章 B . 关天培 C . 林则徐 D . 左宗棠
3、有这样一位美国人,他梦想发战争财,受雇于“洋枪队”,结果“咎由自取”反丧了卿卿性命。此人是(  )

A . 西摩尔 B . 瓦德西 C . 华尔 D . 赫胥黎
4、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其中不包括(  )

A . 民主主义 B . 民权主义 C . 民生主义 D . 民族主义
5、在中国同盟会成立的同一年,中国近代教育史上发生的一件大事是(  )

A . 京师同文馆成立 B . 京师大学堂创办 C . 科举制度废除 D . 《明定国是诏》颁布
6、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它留下了伟大的“五四”精神。下列口号中最能体现“反帝反封建”这一性质的是(  )

A .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B . 还我山东 C . 废除二十一条 D . 拒绝和约签字
7、“每一场革命都有它白身的传奇.毛泽东率领数万工农红军所完成的战略转移,就是中国革命史的伟大传奇。”以下对这一“传奇”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 粉粹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 B . 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 C . 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终胜利 D . 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8、1946年1月19日至1948年11月12日,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在日本东京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首要战犯进行国际审判。法庭上,日本外务大臣币原喜重郎承认当时的日本关东军未经宣战就在24小时内占领沈阳和长春,然后成扇形展开,迅速占领东北三省。关东军行动的速度和目标的精确性,证明了这位外交官供词的真实性。日本关东军精心策划的这一事件是(  )

A . 九一八事变 B . 西安事变 C . 七七事变 D . 南京大屠杀
9、李宗仁将军曾说:”我们在内战中搅了二十多年,…黑白不明,是非不分,败虽不足耻胜亦不足武。现在真是天如人愿,让我们这些人这辈子有个抗日救国的机会。”李宗仁将军践行“救国机会”的最突出表现是(  )

A . 卢沟桥事变 B . 九一八事变  C . 百团大战 D . 台儿庄战役
10、在人民群众中广为传唱的歌曲,反映的是一个时代的心声。20世纪三、四十年代《义勇军进行曲》、《黄河大合唱》广为传唱,它们反映的时代心声是(  )

A . 自强求富 B . 民主科学 C . 和平建国 D . 抗日救亡
11、某班同学对“伟大的抗日战争”单元进行探究性学习,其中的四点结论让大家讨论,错误的一项是(  )

A . 1937年的卢沟桥事变标志着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B . 百团大战是抗战期间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最大规模的战役 C . 美国向日本投下两枚原子弹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 D . 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的伟大胜利
12、建国初期,新中国采取一系列举措巩固人民民主政权,其中土地改革纳入下列哪一类最恰当(  )

A . 文化措施 B . 经济措施 C . 军事措施 D . 外交措施
13、美国参联会主席布莱德雷说过:“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和错误的敌人打了一场错误的战争。”那么这场战争是(  )

A . 朝鲜战争 B . 越南战争 C . 第二次世界大战 D . 伊拉克战争
14、在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了推动会议取得了圆满成功的方针是(  )

A . “长期共存” B . “肝胆相照” C . “求同存异” D . “荣辱与共”
15、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是20世纪中国的一次深刻社会变革,从此(  )

A . 中国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B . 中国进入社会主义革命时期 C . 中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 . 中国开始进入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16、《爱我中华》歌颂了56个民族汇聚在一起,交融相处,生生不息,共同铸造了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新中国成立后制定的有关民族问题的重要政治制度(  )

A . 政治协商制度 B . 多党合作制 C . 人民代表大会制 D . 民族区域自治
17、与下列漫画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相符的是(  )

A . 大生产运动 B . 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 . “大跃进”运动 D . 人民公社化运动
18、20世纪70年代,新中国外交工作取得重大突破.下列成就不属于这一时期的是(  )

A .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地位 B . 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 C . 中日建交 D .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下列关于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叙述错误的是(  )

A . 1958年由于社会主义建设出现了严重失误,所以没有取得任何成就 B . 工业化起步于“一五”计划,是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C . 中共八大是社会主义道路探索中良好的开端 D . 社会主义道路探索中严重的失误和灾难是:“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

二、非选择题 (共3小题)

1、自19世纪中叶起,西方列强通过坚船利炮,先后对中国发动多次侵略战争。在侵略者的炮口震撼下,清王朝被迫与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读表格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条约名称

《南京条约》

《马关条约》

《辛丑条约》

签约时间

1842年

1895年

1901年


割地

香港岛

辽东半岛、台湾、

澎湖列岛


赔款

2100万银元

2亿两白银

4.5亿两白银

开放通商口岸

广州、厦门、福州、

宁波、上海

沙市、重庆、

苏州、杭州


其它特权

协定关税

允许日本在通商口

 开设工厂

严禁人民反帝、允许列强驻军、划使馆界

(1)上述三个条约分别与哪一次侵华战争有关?

(2)《南京条约》内容中,最能反映当时西方列强侵华诉求的是哪两项规定?

(3)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强侵华有两大特点——瓜分世界与资本输出。《马关条约》内容中哪两项规定分别体现了这两大特点?

(4)从地理方位来看,《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开放口岸的变化反映了什么问题?

(5)《辛丑条约》中,最能说明清政府完全成为西方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变成“洋人的朝廷”的规定是哪一条?

(6)依据对上述问题的回答,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这一时期(1840﹣1901年)中国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2、鸦片战争后的80年中国史,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的历史,也是中国人民艰苦探索的历史。

材料一:咸丰年间的人没有领受军事失败的教训,战后与战前完全一样,麻木不仁,妄自尊大。直到咸丰末年,英法联军攻进了北京,然后有少数人觉悟了,知道非学西洋不可。——摘自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北洋水师学堂总教习严复译述《天演论》,把西方进化论学说介绍到中国。他认为西方胜过中国的地方,不仅在器械,而且在制度。中国只有实行变法维新,才能“自强保种”严复以西学理论鼓吹变法,震动了当时中国的思想界,推进了维新运动发展。﹣﹣摘自《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三: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了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政,故要社会革命。——孙中山

材料四: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虽然成立,但民主共和制度并没有真正实行。北洋军阀首领袁世凯依靠武力和政治欺骗,窃取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职位,后来还一度恢复帝制。国内军阀的割据和混战愈演愈烈,思想界掀起一股尊孔复古的逆流。面对越来越混乱的国家形势,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寻找救国的新出路。

——摘自(八年级上册)《历史》

(1)材料中“军事失败”具体指什么事件?“少数人”学习“西洋”的运动在客观上起了什么积极影响?

(2)与材料一中“少数人”学习“西洋”的运动相比,严复的思想在学习“西洋”方面有什么新的认识?维新变法运动的开展在经济上有何主张?

(3)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旗帜,材料三中的哪句话是三民主义中“民权主义”的体现(请用材料中原话回答)?

(4)材料四中“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是怎样探索救国新出路的?他们的探索在当时起了什么作用?

(5)综合上述四则材料,概括指出中国人民的艰苦探索对中国近代化进程产生的共同影响。

3、国共两党关系是中国近代史的主要内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在广州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通过了国民党新的党纲,同意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通过的宣言接受了中国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主张。这样,国民党同共产党实现了第一次合作。

﹣﹣摘自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二: 读下面两幅油画图片。

材料三:读漫画图片(如图)。


材料四: “倭寇投降,世界永久和平局面,可期实现,举凡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亟待解决,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事关国家大计,幸勿吝驾,临电不胜迫切悬盼之至。     ﹣﹣1945年8月14日

材料五:  读老照片(如图)。

(1)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共同目标是什么?取得了什么成果?

(2)上述两幅图片反映了国共两党怎样的关系?从“南昌”到“井冈山”,表明中国共产党找到了一条怎样的革命道路?

(3)如图漫画反映了哪一时期国共两党的关系(漫画中“两锤”比喻国共两党)?结果如何?

(4)材料一是某电报电文内容的一段,试根据材料判断这封电报是谁发给谁的。接收电报的人是如何应对的?取得了什么成果?

(5)依据图照片材料指出人民解放战争取得胜利的重要原因。

(6)你认为应该建立怎样的国共关系?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5-2016学年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双语学校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