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中山市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30小题)
1、在农田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是指( )
A . 农民
B . 农作物
C . 耕地
D . 耕牛
2、下列各项中,属于生物的是( )
A . 能长高的钟乳石
B . 堆成岛屿的珊瑚
C . 从枝头飘下的枯叶
D . 导致新冠肺炎的病毒
3、以下不能通过调查得出结果的是( )
A . 某校初一学生的视力状况
B . 某地农业受害虫影响的情况
C . 某地居民佩戴口罩的习惯
D . 一个显微镜视野中细胞的数量
4、鼠妇常见于庭院的花盆、砖块或石块下。小明问:“是什么因素影响了鼠妇的分布?”小丽说:“翻开石块能看到鼠妇向阴暗处移动,所以可能是光的影响。”小丽的回答在科学探究中属于( )
A . 提出问题
B . 作出假设
C . 制定计划
D . 得出结论
5、三叶草靠土蜂传粉,土蜂以三叶草的花蜜为食,那么三叶草和土蜂之间的关系是( )
A . 捕食
B . 竞争
C . 合作
D . 寄生
6、下列有关生物与环境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农谚“有收无收在于水”,说明环境影响生物
B . 骆驼刺能生长在沙漠中,说明生物能适应环境
C . 蚯蚓能使土壤疏松肥沃,说明生物能改变环境
D . 山脚桃花比山顶的开花早,说明生物影响环境
7、某生态系统中仅有一条食物链:甲→乙→丙。若甲因气候适宜大量繁殖,那么最准确反映乙的数量变化与时间推移之间关系的图是( )
A .
B .
C .
D .




8、以下活动地点不在生物圈范围内的是( )
A . 科学家在南极考查企鹅和磷虾
B . 嫦娥四号在月球探究种子的萌发
C . 科考队在珠峰挖掘古生物化石
D . 考察船在西沙群岛调研海洋资源
9、下列实例中,不能证明生物圈是统一整体的是( )
A . 大雁从北方飞到南方过冬
B . 金鱼只能在水中生活
C . 雪山融水奔流千里终入海
D . 空气在全球循环流动
10、如图为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甲图是植物细胞,乙图是动物细胞
B . ①能保护和支持细胞
C . ③是植物细胞都有的结构
D . ⑦是能量转换器
11、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装片时,滴加0.9%的生理盐水的目的是( )
A . 杀灭细菌
B . 避免在盖玻片下产生气泡
C . 利于染色
D . 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
12、以下不属于草履虫表膜的结构和功能特点的是( )
A . 分隔细胞内外
B . 控制物质进出
C . 长有纤毛
D . 储存遗传信息
13、若将北极冻土中保存完好的猛犸象体细胞的核,移入非洲象的去核卵细胞,再将这个融合细胞培育成胚胎,最后移入亚洲象的子宫内。这样生出来的小象,长相可能最接近( )
A . 猛犸象
B . 非洲象
C . 亚洲象
D . 三种象的混合
14、如图表示细胞发生的一系列变化过程,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 . 过程①中,细胞能无限长大
B . 过程②中,细胞质先分成两份
C . 过程②中,染色体数目减半
D . 过程③后,细胞分化形成组织
15、在一块肥瘦相间的猪肉中,肥肉由脂肪细胞组成,瘦肉由肌肉细胞组成。下列关于这两种细胞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基本结构相同
B . 染色体数相同
C . 属于相同组织
D . 生理功能不同
16、绿色植物体从微观到宏观的结构层次顺序是( )
A . 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B . 组织→细胞→器官→植物体
C . 器官→细胞→组织→植物体
D . 植物体→组织→器官→细胞
17、关于草履虫,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是单细胞生物
B . 细胞没有细胞壁
C . 不能趋利避害
D . 能独立完成各种生理活动
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苔藓植物大量生长会使池塘水变绿
B . 松树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
C . 种子植物是大气中氧气的主要来源
D . 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
19、为了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在室温下,向四个有盖的瓶子中各放入20粒自身条件良好的绿豆,然后,按如表进行设置。下列组合中不构成对照实验的是( )
编号 | 1 | 2 | 3 | 4 |
瓶内水量 | 无 | 适量 | 适量 | 大量(浸没种子) |
放置位置 | 橱柜 | 橱柜 | 冰箱 | 橱柜 |
A . 1和2
B . 2和3
C . 1和3
D . 2和4
20、下列关于测定发芽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发芽率=发芽的种子数/100
B . 应当挑选大粒的种子进行测定
C . 要提供适合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D . 要尽量节约,随机测几粒即可
21、如图是菜豆及其幼苗的相关结构,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 . 菜豆种子的胚由甲图中的①②③组成
B . 乙图中的a是由甲图中的①发育成的
C . 玉米种子的胚中没有甲图中的结构④
D . 乙图中的b是由甲图中的③发育成的
22、下列有关生产实践活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幼苗带土移植能够保护根毛
B . 给农作物松土有利于根的呼吸作用
C . 合理密植可促进农作物增产
D . 剪去枝叶再移栽树苗会降低成活率
23、如图是桃花和桃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 ③能吸引昆虫传粉
B . ⑦是由⑤发育而来的
C . ①②③⑤⑥都在受精后凋落
D . ①里面有花粉,其中有精子
24、关于叶片的结构与功能,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①表皮细胞无色透明②气孔与光合作用无关③保卫细胞形状大小固定不变④叶脉中有导管⑤叶肉含有大量叶绿体⑥叶是植物的营养器官
A . ①②③⑥
B . ②③④⑤
C . ③④⑤⑥
D . ①④⑤⑥
25、桃胶是桃树的树皮受损后流出的一种黄褐色胶状物质,主要成分是不溶于水的糖类,流出桃胶会减少桃子产量。桃胶最有可能取自桃树的( )
A . 保护组织
B . 机械组织
C . 输导组织
D . 营养组织
26、以下关于绿色植物呼吸作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只在黑暗中进行呼吸作用
B . 降温能降低呼吸作用强度
C . 主要在细胞的线粒体中进行
D . 原料与光合作用的产物相同
27、“刚摘下的绿叶能进行呼吸作用吗?”某生物小组利用如图装置进行探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应首先将这些绿叶煮熟
B . 装置应放在光照条件下
C . 澄清石灰水应会变得浑浊
D . 应将澄清石灰水换为碘液
28、以下关于生物圈中碳﹣氧平衡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大量使用燃料打破了碳—氧平衡
B . 植树造林有利于维持碳—氧平衡
C . 生物呼吸作用与碳—氧平衡无关
D . 碳—氧平衡失调加剧了温室效应
29、下列有关我国植被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我国的植被中,草原占主体
B . 我国的人工林面积世界第一
C . 我国土地沙漠化仍比较严重
D . 人均森林面积未达世界人均水平
30、以下实验操作组合中,利用碘液的原理相同的是( )
①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②观察玉米种子的结构③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临时装片④检验绿叶在光下制造的有机物
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②③
D . ①④
二、综合题(共3小题)
1、以下A至E是使用显微镜观察根尖的永久切片的实验步骤,甲、乙、丙是实验中观察到的物像。①—④表示根尖的结构。⑤是根尖细胞内的物质。
A.将根尖的永久切片放在载物台上,正对通光孔的中心
B.一只眼向目镜内看,使镜筒上升,直到看清物像
C.将显微镜放在实验台上,安装好目镜和物镜
D.使镜筒下降,直到物镜接近切片
E.对光
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请将步骤A至E按照使用显微镜观察的正确顺序排序:。
(2)对光时,应转动显微镜的,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再注视目镜内,转动,直到看见明亮的圆形视野。
(3)若要使甲中的物像移动到视野中央,需将切片标本向(填“左”或“右”)移动。若要增大甲的放大倍数,可更换外形(填“更长”或“更短”)的物镜。若要将乙调节为丙,需调节显微镜的。
(4)甲图中,根尖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这是因为此区域有大量的,使根尖具有巨大的吸收面积。丙图中,⑤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称作。
2、 2018年5月,持续了370天的“月宫一号”实验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圆满结束。“月宫一号”密闭不透光,有500立方米的空间。4名志愿者生活在其中,用无土栽培(利用营养液代替土壤)、LED灯照射等技术种植小麦、玉米、油麦菜、草莓等植物,还用人类不食用的植物部分作饲料,养殖黄粉虫作为肉食。“月宫一号”实现了氧气、水、食物循环再生,为未来人类在月球生活积累了宝贵经验。
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月宫一号”是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整体,可以看做一个。
(2)LED灯在“月宫一号”中的作用,相当于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植物不仅提供了人的食物,还提供了人生存必需的。
(3)请写出“月宫一号”中的一条包含3种生物的食物链:。没有包含在食物链中,但一定存在的生物种类是,它们能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在“月宫一号”中扮演的角色是。
(4)玉米种子萌发初期,所需营养由种子结构中的提供;之后,玉米植株生长需要的和,是由无土栽培的营养液提供的。
3、茶树是山茶科植物,嫩叶和芽可制成茶叶。茶叶中的茶多酚、糖类等有机物具有特殊的色香味,所以泡茶喝茶广受欢迎。每年茶树开过花以后,会形成结构类似菜豆的种子,可以榨取食用油脂。有趣的是,另一种山茶科植物死去的根、茎上,可能会长出茶树菇,这是一种可食用的真菌。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茶树属于(填“被子”或“裸子”)植物。这类植物特有的器官是花和。
(2)茶树开花后,经过传粉和,花中的会发育成种子。茶树种子中的油脂最有可能存储在种子的中。
(3)茶树的中含有分生组织,能形成新的枝条。在茶树的根尖中,区也含有分生组织,是根生长的原因之一。
(4)在茶树叶的细胞中,茶多酚、糖类等有机物储存在细胞质的中。
(5)你认为茶树菇(填“属于”或“不属于”)生物,理由是。
三、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
1、将一枝健壮的枝条用不透光袋先套住24小时,然后剪下。在枝条上选甲和乙两片相似的叶,将甲用黑纸袋套住,乙不作处理。将枝条放入图A装置,然后将装置放到阳光下。数小时后,透明罩内表面出现许多小水珠。摘下甲乙,先用酒精脱色,再滴加碘液,片刻后,观察实验现象。图B为叶的横切面结构示意图,1﹣5为叶片的结构。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透明罩内表面出现小水珠证明枝条进行了作用。图A中,烧杯清水表面油层的作用是。
(2)甲和乙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
(3)你预计实验结果是叶片变蓝,理由是图B中的[]细胞产生了。
(4)若将A装置空水槽中装入氢氧化钠溶液,你认为枝条(填“能”或“不能”)正常进行光合作用,因为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原料。
(5)在枝条的所有活细胞中,时时刻刻都在进行着,释放能量。这种活动产生的气体,可经由图B中的[]放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