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七章 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章末测试

年级: 学科: 类型:单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30小题)

1、请根据图2所示的四个装置,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可验证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B . 可验证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C . 可验证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 D . 可验证蒸腾作用产生水
2、倡导“免赠贺卡”“不用一次性筷子”的出发点是(  )

A . 节约金钱 B . 节约木材,保护森林 C . 文明卫生,减少传染病 D . 减少固体垃圾
3、取甲、乙、丙、丁四组大小、发育程度相似、质量相同的新鲜菠菜叶进行如下处理;

组别

涂凡士林的部位

不涂

上表皮

下表皮

上、下表皮

再将上述四组叶片置于通风处,则出现萎蔫现象的先后顺序是(   )

A . 甲→乙→丙→丁 B . 甲→丙→乙→丁 C . 丁→乙→丙→甲 D . 丁→丙→乙→甲
4、下列关于绿色植物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蒸腾作用对绿色植物毫无意义 B . 绿色植物主要靠呼吸作用维持大气中的碳氧平衡 C . 绿色植物是食物之源 D .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参加生物圈中的水循环
5、我国的植树节是( )
A . 4月5日 B . 5月1日 C . 3月12日 D . 9月10日
6、下列保护森林的措施中,科学的是( )
A . 大面积种植一种树,整齐美观 B . 砍伐森林,变为耕地 C . 喷洒高强度的农药,消灭森林害虫 D . 有计划地合理砍伐林林
7、下列有关校园绿化设计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
A . 考虑学校的实际情况,不对校园环境布局做大的改动,不选用名贵的花草树木 B . 在教室应考虑不同盆花和观叶植物的生活习性、室内环境特点及师生活动需要 C . 教学楼临窗种植高大的乔木,外侧种植低矮的灌木,做到疏密相间,协调自然 D . 注意花草树水的生长周期,使校园春有花开,夏有树荫,秋有花果,冬有绿意
8、为了合理利用和保护草原资源,以下措施中不宜采取的是(     )

A . 营造草原防护林 B . 将草原改为农田 C . 兴修草原水利 D . 合理开发開
9、下列叙述与图中的实验装置不相符合的是     (    )

 

A . 甲--收集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 B . 乙--验证蒸腾作用散失水分 C . 丙--验证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 D . 丁--验证呼吸作用释放能量
10、下列各项做法中,不利于保护我国植被的是(     )
A . 封山育林,提高森林覆盖率 B . 严禁乱砍滥伐和过度放牧 C . 推广使用一次性木筷 D . 开展义务植树活动
11、无土栽培技术是一种新型农业技术,广泛应用于粮食、蔬菜和花卉的生产。下图是使用营养液栽培植物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图片_x0020_100002

A . 植物通过根吸收营养液中的水分和无机盐 B . 营养液中通入空气可以促进植株的光合作用 C . 植株吸收的无机盐运输到全身与蒸腾作用无关 D . 植株通过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不能运到根部
12、光下植物体内有进行如下生命活动(    )
A .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B . 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 C . 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 D . 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吸收作用和运输作用
13、关于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 提供人类需要的各种能量 B . 培育了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C . 增加降水,调节气候 D . 维持生物圈碳-氧平衡
14、取甲、乙、丙三组大小、发育程度相似、质量相同的同种陆生植物新鲜叶片,做如下处理:甲组上表皮涂抹凡士林,乙组下表皮涂抹凡士林,丙组上、下表皮均涂抹凡士林。将三组叶片同时置于温暖通风处,则蒸腾作用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A . 甲>乙>丙 B . 乙>丙>甲 C . 乙>甲>丙 D . 丙>乙>甲
15、我国每年消耗一次性木筷450亿双,相当于砍伐600万棵成年大树。专家估计,一棵树的生态价值是其木材价值的9倍。下列关于绿色植物的生态价值叙述错误的是(   )
A . 绿色植物可将环境中的无机物合成有机物,为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 B . 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消耗氧气,会使得空气中氧气越来越少 C . 绿色植物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作用 D . 绿色植物具有防风固沙、消纳噪音的作用
16、“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走进森林”。2018年10月15日上午,2018经营城市建设座谈会在深圳召开。共27个城市被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授予“国家森林城市”称号,其中我省就有曲阜市、济宁市、邹城市、聊城市和滕州市等五个城市获批。下列有关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绿色植物能维持生物圈中的碳一氧平衡 B . 绿色植物能够调节大气湿度,减少降雨量 C . 绿色植物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了营养物质和能量 D . 绿色植物在保持水土、防风固沙等方面起重要作用
17、取两段相同的植物枝条甲和乙,摘除其中一个枝条的叶片,再分别放入均装有10毫升清水的量筒中,一起放在阳光下。每隔10分钟记录量筒液面的读数,结果如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 甲组的叶片被摘除 B . 实验变量是光照时间 C . 甲组减少的水分主要用于光合作用 D . 实验说明叶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
18、如图所示,将刚摘下的果树枝装在小瓶中。用弹簧秤对整个装置和树枝分别称重;光照6小时后,再对整个装置和树枝分别称重。数据分析发现,总重量下降,而植株重量上升。导致以上结果的主要原因分别是(  )

A . 蒸腾作用和光合作用 B . 运输作用和光合作用 C . 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 D . 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
19、下列各项实验设计或操作不能达到预期实验目的的是(   )

A . 甲验证水是种子萌发的条件 B . 乙验证蒸腾作用产生水 C . 丙探究光合作用需要光 D . 丁验证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
20、下列关于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贮存能量 B . 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 C . 植物的任何细胞都能进行呼吸作用 D . 蒸腾作用参与了自然界的水循环
21、下图所示四个实验装置(注: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二氧化碳),按照规范的操作,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 图①中一段时间后,经脱色、加碘液染色、漂洗后,叶片呈现绿色 B . 图②中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卫生香复燃 C . 图③中一段时间后,塑料袋内壁能发现许多小水珠 D . 图④中烧瓶中加水后,通入试管中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2、植物根部吸收的水分大部分用于 (   )
A . 生长 B . 呼吸 C . 蒸腾作用 D . 储存在植物体内
23、在农业生产中,下列哪种措施不合理( )
A . 移栽幼苗时要尽量带土移栽 B . 种庄稼不能过密也不要过稀,应该合理密植 C . 栽培大棚蔬菜一般要尽量降低大棚内的二氧化碳浓度 D . 常绿树木移栽时一般要剪掉部分枝叶
24、春季植树时,为了利于成活,移栽的树苗常剪去大量枝叶,这样做的目的是(   )
A . 降低光合作用 B . 降低呼吸作用 C . 降低蒸腾作用 D . 为了移栽方便
25、“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对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叙述错误的是(   )
A . 引起地球温室效应 B . 吸附灰尘,净化空气 C . 防风固沙消除噪音 D . 促进生物圈中的水循环
26、下列几种农业生产措施与其目的不一致的是(   )
A . 白天为大棚作物补充二氧化碳——增强光合作用 B . 给花卉合理施肥——提供植物生长需要的有机物 C . 移栽幼苗时去掉部分枝叶——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 D . 水淹后的农田要及时排涝——促进根部的呼吸作用
27、提高植被覆盖面积对保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有重大意义。这是因为绿色植物能通过(   )
A .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 B . 光合作用吸收氧气,放出二氧化碳 C . 呼吸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 D . 呼吸作用吸收氧气,放出二氧化碳
28、某生物兴趣小组在校园绿化活动中,移栽树木时采取了以下措施,其中做法与作用不相符的是(   )
A . 剪去部分枝叶——降低蒸腾作用 B . 盖遮阳网——减弱光合作用 C . 为植物打针输液——补充水和无机盐 D . 根部带土坨——保护根毛
29、古语说得好: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而高大树木顶端叶片中的细胞能够不断地得到充足的水分,起主要作用的是(   )
A . 光合作用 B . 蒸腾作用 C . 吸收作用 D . 呼吸作用
30、绿色植物对维持大气中碳一氧平衡起作用的主要是通过(   )。
A . 光合作用 B . 呼吸作用 C . 蒸腾作用 D . 吸收作用

二、判断题(共10小题)

1、动物细胞中的能量转化器是线粒体.

A . 正确 B . 错误
2、植物可以通过控制保卫细胞的形状和大小来控制气体和水分的进出。(   )

A . 正确 B . 错误
3、动物数量的大量减少,可使人类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利于人类社会发展.(判断对错)

A . 正确 B . 错误
4、没有绿色植物,自然界的碳、氧相对平衡难以维持.(判断对错)

A . 正确 B . 错误
5、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维持了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判断对错)
A . 正确 B . 错误
6、在植物体内,水能从低处往高处流,这主要是蒸腾作用的结果。
A . 正确 B . 错误
7、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以水蒸气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
A . 正确 B . 错误
8、“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正确地描述了生物圈中水循环的规律。      
A . 正确 B . 错误
9、蒸腾作用大量散失水分,对植物是一种浪费。
A . 正确 B . 错误
10、大气中氧气体积分数一旦超过或低于21%,二氧化碳体积分数超过或低于0.03%,就表明生物圈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失去了平衡。
A . 正确 B . 错误

三、连线题(共2小题)

1、将下列叶片的结构和相应的功能进行合理配对。

表皮      A.输导作用

叶肉      B.保护作用

叶脉      C.进行光合作用 

2、请将农业生产中的各种做法与其依据的原理进行合理连线.

图片_x0020_1782916957

四、综合题(共7小题)

1、了解植被分布,保护植物资源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

 

(1)我国人均森林面积少,仅为0.145公顷,不足世界人均占有量的       ;

(2)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不仅为生物提供了食物,也维持了生物圈中的       平衡,该作用的过程可以用       的式子表示;

(3)植被丰富的地方空气湿度大,原因是植物通过       作用,从叶片的       散发出水分.

(4)要根治沙尘暴和干旱,应该      

2、在我国辽阔的土地上,生长着种类繁多、千姿百态的绿色植物,但目前我国植被保护面临的形式十分严峻.如图揭示了毁坏森林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人类和其他动物赖以生存的环境遭到破坏,请据图回答问题

(1)在我国的植被中,占据主体的是      ;但是在我国一些适宜植物生长的地区仍然出现了荒山,你认为的原因是      
(2)你理解的这幅漫画的寓意是      
(3)请你为“保护森林”设计一个宣传口号:      
3、小麦是我市重要的粮食作物,一般在秋季播种,第二年夏季收获。模式图甲表示小麦种子纵切面,乙表示小麦根尖的结构,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每年在播种小麦前,农民伯伯都会将土地进行翻耕,这样做有利于种子萌发,原因是      。如果播种的密度过大,结果产量不升反降,从光合作用的角度分析,密度过大影响产量的主要因素是      
(2)结合图甲分析,小麦种子萌发过程中,所需营养物质主要来源于[      ]      ,首先突破种皮的结构是[      ]      
(3)小麦种子萌发后,需要从外界源源不断地吸收水分和无机盐以供幼苗生长发育,吸收的主要部位是图乙中的[      ]      
(4)将一株刚刚拔下的小麦幼苗装在烧杯中,测得整个装置初始质量为120克,给予充足光照5小时后,测得最终质量为118克,小麦幼苗质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5)为了探究小麦叶片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淀粉,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选取了一株长势良好的小麦的一个叶片进行部分遮光处理,置于光照下5小时后摘下叶片,经过酒精脱色、漂洗,然后用碘液检验。实验中,叶片遮光部分和未遮光部分起      作用,实验结果显示整个叶片都变蓝,你推测出现这一结果最可能的原因是      
4、脐橙因富含维生素C、口感可人而深受大家喜爱。下图示意了脐橙从种子萌发到植株生长及开花结果的过程。图中的①、②、③分别示意绿色植物生长过程中的三种生理活动。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脐橙种子萌发时,胚根发育成根,      发育成芽,芽进一步发育成茎和叶。
(2)脐橙幼苗由小长大需要水、无机盐和有机物等营养物质。根向下生长,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       作用可以拉动水分和无机盐在植物体内向上运输;茎向上生长,并长出绿叶,通过[      ]       作用制造有机物;为植物的各项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生理活动是[      ]       作用。
(3)脐橙植株生长到一定时期就会开花、结果,脐橙花中的      发育成果实。脐橙果实酸甜可口,果肉内的甜味物质主要存在于细胞结构中的      内。
(4)脐橙和大多数植物一样,根毛都具有      的特点,有利于吸收水分和无机盐。这体现了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5、水是生命之源,绿色植物对生物圈中水的循环起着重要作用。请分析回答:

(1)植物主要通过根吸收水分,图中[]是根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
(2)根吸收的水分,通过根、茎、叶中的运送到植物各处。
(3)植物吸收的水只有1%—5%保留到体内参与生命活动,其余大部分的水通过植物的作用散失到外界空气中。
(4)观察叶片的结构可以发现,是植物散失水分的“门户”。
(5)人类赖以生存的水资源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请拟一则保护水资源的宣传语
6、图甲中的A、B、C表示发生在某植物体内的某些生理活动,图乙为该植物叶肉细胞结构模式图,④⑤表示能量转换器,其中⑤还是光合作用的“车间”,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A过程释放氧气,能使空气清新,则A过程表示的植物体生理过程是.
(2)B过程对植物体内的水和无机盐的运输起着重要的作用,把水分以水蒸气状态散失到大气中,B过程表示的植物体生理过程是.
(3)C过程中有图乙中④的参与,则该生理过程应该是。  
(4)A、B、C三个生理过程中的某些气体出入叶片,都需要经过叶片上的才能完成。
(5)B过程运输的物质主要是通过根、茎、叶的运输到叶肉细胞。
7、下图为植物光合作用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①]是,它是通过叶表皮的进入叶片内部的。
(2)图中[②]是,它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3)图中[③]是,它是通过向下运输到植物的全身各处。
(4)若此图为蒸腾作用示意图,则[②]是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初中生物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七章 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章末测试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