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苏教版七年级上册3.6.3植物光合作用的实质 同步练习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25小题)
1、如图表示光合作用强度与温度、光照强度的关系,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光照强度为0时,植物周围环境温度也为0
B . 光照强度为0~a时,光合作用强度主要受光照强度影响
C . 光照强度为a~b时,光合作用强度只受温度影响
D . 光照强度大于b时,植物不再进行光合作用
2、将生长旺盛的叶片剪成若干等大的小块,抽去叶内气体,平均放入两支试管,如图处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甲内的叶片小块将先浮起,因为叶内产生了较多氧气
B . 甲内的叶片小块将先浮起,因为叶内产生了较多二氧化碳
C . 乙内的叶片小块将先浮起,因为叶内产生了较多氧气
D . 乙内的叶片小块将先浮起,因为叶内产生了较多二氧化碳
3、如图为在夏季晴朗的白天某植物叶片光合作用强度的变化曲线,下列有关曲线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曲线AB段表明植物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增强而增强
B . 曲线CD段表明植物光合作用逐渐减弱
C . 曲线DE段表明光合作用随光照强度减弱而逐渐减弱
D . C点较B点低是由于正午的温度过高、太阳光过强,叶片的气孔关闭,使二氧化碳减少,叶片光合作用强度减弱
4、一种观赏植物,其绿色叶片上有黄色斑纹,经阳光照射后,用碘液处理,叶的绿色部分变成蓝色,而黄斑部分不变蓝,这一事实说明光合作用需要( )
A . 水
B . 二氧化碳
C . 叶绿体
D . 光
5、白菜是冬天北方人主要食用的蔬菜之一,小明在做菜时发现白菜的芯通常是黄白色的,而最外部的叶是绿色的。他将外部绿色的叶片剥去,并将白菜放到有光照的地方一段时间后,发现黄色的白菜芯变成了绿色。推测这一变化的外部因素是( )
A . 光照
B . 空气
C . 湿度
D . 温度
6、“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中,用不到的实验器材或试剂是( )
A . 显微镜
B . 三脚架
C . 酒精
D . 滴管




7、下图中,能表示叶片在进行光合作用的是( )
A .
B .
C .
D .




8、小明同学在草地上玩耍,裤子上留下较多绿色印迹,你有什么好的方法帮他洗掉( )
A . 用洗衣粉清洗
B . 用肥皂清洗
C . 有沸水洗
D . 将酒精抹在绿色印迹上一段时间后再清洗
9、2019年12月14日,由兰州市西周区主办的第二届韭黄开镰丰收节在西周区张家大坪村成功举办。下列有关韭黄和韭菜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韭黄细胞内没有叶绿素
B . 将韭黄放在光下会变绿
C . 培育韭菜时不需要光照
D . 韭黄不能制造有机物
10、下列各项物质中,属于光合作用的原料的是( )
A . 二氧化碳和水
B . 有机物和氧气
C . 二氧化碳和氧气
D . 有机物和水
11、在“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中,将叶片放在盛有酒精的小烧杯水浴加热,这一实验步骤的目的是( )
A . 分解叶片内原有的淀粉
B . 使叶绿素溶解到酒精里
C . 使酒精进入叶片中
D . 使淀粉溶解到水中
12、在“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中,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 图二的作用是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
B . 图一中遮光部分滴加碘液后变蓝色
C . 图一中遮光部分和未遮光部分形成对照
D . 此实验的结论是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能产生淀粉
13、在“绿色植物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中,某同学有黑纸片遮住叶片的一部分。此实验的变量是( )
A . 氧气
B . 温度
C . 二氧化碳
D . 光
14、下图是光合作用的表达式,叙述错误的是( )
A . ①、②分别指的是二氧化碳和水
B . ③、④分别指的是氧气和有机物
C . 光合作用的场所和条件分别是线粒体和光照
D . 光合作用的实质是将光能转换成化学能,并储存在有机物中
15、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不具有的一项是( )
A . 以二氧化碳和水为原料
B . 条件是光
C . 实质是合成有机物,释放能量
D . 产物是有机物和氧气
16、下列有关“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实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 暗处理是为了消耗叶片中原有的淀粉
B . 暗处理后,应将植株置于光下进行对照实验
C . 酒精的作用是脱色
D . 向叶片滴加碘液后,遮光部分变蓝
17、做“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时,把天竺葵放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 )
A . 降低温度
B . 使根停止吸收作用
C . 降低输导组织的运输能力
D . 消耗尽叶肉细胞内储存的有机物
18、下列关于植物体进行光合作用的部位,最恰当的选项是( )
A . 根,茎,叶
B . 植物体的绿色部位
C . 六种器官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D . 花,果实,种子
19、光合作用的实质是( )
A . 合成有机物 存储能量
B . 分解有机物 存储能量
C . 分解有机物 释放能量
D . 合成有机物 释放能量
20、下列关于光合作用中的物质和能量的变化,不正确的是( )
A . 能量在有机物分解时释放出来
B . 消耗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
C . 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
D . 把无机物转变成有机物
21、普利斯特利实验证明“植物能够净化由于蜡烛燃烧或动物呼吸而变得污浊了的空气”。这是因为植物产生了( )
A . 氧气
B . 有机物
C . 二氧化碳
D . 水分
22、下图是生态球,里面生活着水草、金鱼等,必须放在有阳光的地方,生态球中水草的主要作用是 ( )
A . 将金鱼衬托得更漂亮
B . 增加水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C . 美化环境
D . 增加水中氧的含量
23、某兴趣小组把一株牵牛花放置在黑暗中一昼夜后,利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变量的处理,接着照光3小时后摘下叶片进行酒精水浴加热,最后滴加碘液检测。该实验不能用于证明( )
A . 光合作用需要光
B . 光合作用能产生氧气
C . 光合作用能产生淀粉
D . 光合作用需要叶绿体
24、能验证植物光合作用产生氧气的装置是( )
A .
B .
C .
D .




25、如图是“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实验操作步骤是④②③①
B . ①中叶片遮光部分变蓝
C . ②中设置了对照实验
D . ③中的小烧杯装有酒精
二、判断题(共10小题)
1、
光合作用的公式是:二氧化碳 + 有机物水 + 氧气。
A . 正确
B . 错误
2、蔬菜大棚内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可以增加产量..(判断对错)
A . 正确
B . 错误
3、在探究光是光合作用条件的实验中,其操作顺序正确的是④③①⑥②⑤.(判断对错)
A . 正确
B . 错误
4、植物的绿色部分都可以进行光合作用。
A . 正确
B . 错误
5、植物吸水的主要器官是根,植物体所有生活的细胞都进行着光合作用。
A . 正确
B . 错误
6、光合作用的实质是制造有机物,释放氧气,把光能转变成有机物里的能量.( )
A . 正确
B . 错误
7、光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必不可少的原料。
A . 正确
B . 错误
8、光合作用过程中,绿色植物把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藏在所合成的有机物里。
A . 正确
B . 错误
9、叶片由表皮、叶肉、叶脉和叶柄四部分组成。
A . 正确
B . 错误
10、养鱼时常在鱼缸里放一些水草的目的是供人们观赏。
A . 正确
B . 错误
三、连线题(共1小题)
1、下面是对光合作用的分析,请将相应选项的代号填写对应题号的选项处。
四、综合题(共6小题)
1、盛夏将至,又到了西瓜大量上市的季节,西瓜甜而爽口,瓜香四溢,深受消费者喜爱。西瓜多采用温室大棚栽培,下图表示在夏季晴朗的白天,西瓜叶片光合作用强度的曲线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西瓜播种后通常要覆盖地膜,其目的是 ,提高种子的萌发率。
(2)果实慢慢成熟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水分和无机盐,它们是通过植株根尖的 吸收的。
(3)图一中7~10时的光合作用强度不断增强的原因是在一定温度和二氧化碳供应充足的情况下, 。12时左右的光合作用强度明显减弱的原因是 。
(4)某兴趣小组选取生长正常的甜瓜叶片进行了图三所示的光合作用实验:
A.将此装置经黑暗处理一昼夜后,移至光下数小时,再将这三片叶取下,分别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使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
B.用清水漂洗后放入培养皿中,分别向这三片叶上滴加碘液,观察三片叶是否变蓝。通过上述的对照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2、图1表示某植株叶片在适宜环境条件下的某种生理活动简图,其中A、B、C分别表示相应的物质,图2是该植物叶片的切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一个细胞的结构示意图。其中①~⑦表示叶片中相应的细胞或结构。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1中若A、C分别表示二氧化碳和氧气,则此叶片正在进行的生理过程是 ,B表示 ,运输该物质的结构位于图2的[ ] 中。
(2)从植物体的结构层次分析,图2中的[①]和[④]属于 。
(3)在“制作与观察叶的临时切片”实验中,低倍镜视野下观察到数目最多的细胞是图2中的 (填序号)
(4)叶片内的水分吸收热量变成水蒸气,经图2中的 (填序号)散失到植物体外,此过程叫做 。该过程对植物本身生命活动的重要意义 (写出其中一条即可)。
(5)若图3表示一个烟草叶片上的细胞,则香烟中的尼古丁等有毒物质主要存在于图3的[ ] 中。
3、我市某村通过种桑养蚕脱贫致富,既增加了村民的经济收入,又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下图是某生物兴趣小组到该村实习所做的有关实验(图甲,实验桑树已经过暗处理)和数据分析(图乙),请结合所学知识据图回答:
(1)甲图中用黑纸片遮住桑叶一部分的目的是。
(2)将甲图中叶片光照一段时间后,取下叶片经过脱色、漂洗、滴加碘液,结果显示A处变蓝.B处不变蓝,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3)乙图是根据桑叶在不同光照强度下二氧化碳吸收相对量的测定值所绘制的曲线,图中MN段光合作用的强度(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呼吸作用强度。
(4)若降低环境温度,则乙图中的M点会_______。 (4)
A . 下移
B . 上移
C . 不变
(5)光合作用的反应式为。
4、下图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并回答:
(1)严重干旱会造成农作物减产,这表明物质是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之一。
(2)光合作用的产物除了有机物外,还有。
(3)“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表明: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必不可少的条件。
(4)某地植被稀少,气候、空气质量差。经大面积植树造林后,预期该地区空气湿度将(填“上升”或“下降”),空气中氧气含量将会(填“增加”或“减少”)。
5、在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时”,某小组同学在实验前依次进行的对话,请分析其中蕴含的科学思维和方法。
(1)乙同学提出的实验方法在科学研究中称为实验,实验的变量是。
(2)甲同学提出的检验方法,利用了的特性。
(3)丁同学的观点是消除叶中原有淀粉和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体现了实验的科学性。去除叶片中原有淀粉的方法是。
(4)叶片滴加碘液后出现的现象是:遮光部分,不遮光部分。
6、下图表示橘的生命周期,请据图分析回答:
(1)橘是双子叶植物,上图A中橘的种子萌发时所需的营养物质来自。
(2)橘的幼苗B在生长过程中吸水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 区。
(3)橘的植株C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是。
(4)橘的花D要结出橘的果实E,需要经历的两个重要生理过程是和。
(5)橘的花[D]中能产生花粉的结构是。(填“雄蕊”或“雌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