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2021年生物中考一模试卷(五四学制)
年级: 学科: 类型:中考模拟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8小题)
1、下列关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生物的生存环境是指影响生物的所有非生物因素
B . 现存的每一种生物都有着与其坏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或行为方式
C .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体现了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D . 同种生物的个体之间只有合作关系
2、下图甲、 乙表示绿色植物细胞中两种生理过程,M、N表示物质,①、②表示细胞结构。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M表示二氧化碳,N表示有机物
B . ①表示叶绿体,②表示线粒体
C . 甲有能量的储存,乙有能量的释放
D . 甲和乙不能发生在同一个细胞中
3、下列有关动物基本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螃蟹身体分部,体表有外骨骼
B . 海蜇身体辐射对称,有口无肛门
C . 鲤鱼用鳃呼吸,用鳍游泳
D . 家鸽用气囊和肺进行气体交换
4、下列有关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常吃海带等含碘丰富的食物有助于防治地方性甲状腺肿
B . 人醉酒后会出现语无伦次的现象,这与大脑神经中枢被麻痹有关
C . 人体在应急反应时肾上腺素的分泌会增加,此时可不进行神经调节
D . 眼睛突然遇到强光时会闭上,这是简单反射
5、油菜花开满地黄,丛间蝶舞蜜蜂忙。每当春暖花开时,漫山遍野的油菜花吸引着无数游客驻足拍照。那么,油菜、蜜蜂、蝴蝶三种生物共有的特征是( )
A . 都能运动
B . 都以有机物为食
C . 都能进行生长、繁殖
D . 都有遗传,没有变异
6、下列关于实验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观察玉米种子的结构、用碘酒将剖开的种子染色后,用放大镜可观察到胚乳呈蓝色
B . 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可见视野中的红细胞数量最多,白细胞有细胞核
C . 测定花生种子能量实验中应待花生种子完全燃烧后再测定水温
D . 测定种子的发芽率时只需测定一次,不必重复
7、春天来了,万物复苏,柳树上抽出了新的枝条。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柳树枝条是由芽的分生组织通过细胞分裂和分化形成的
B . 叶片之所以呈绿色,主要是因为表皮细胞中含有叶绿素
C . 柳树的茎和叶内都有机械组织,能运输水分和无机盐
D . 柳树包含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植物体
8、下列关于生物生殖和发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樱桃的芽经植物组织培养可快速获得多种口味的樱桃
B . 鸡蛋在适宜的条件下都可以孵化出雏鸡
C . 家蚕和青蛙的发育都属于变态发育
D . “克隆羊”与“试管婴儿”都是有性生殖
9、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能量来自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分解,下列有关叙述错 误的是( )
A . 糖类是最主要的供能物质
B . 人体内的气体交换是通过气体扩散作用实现的
C . 血红蛋白在氧气含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分离
D . 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代谢废物主要由血浆运输
10、如图为人体某结构处血管示意图。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 ②内血流速度与③内相等
B . 若该图为胃部血管示意图,则③内葡萄糖含量较②内低
C . ②内流的一定是动脉血,③内流的一定是静脉血
D . 若②③表示人体四肢血管,则②内有动脉瓣,③内有静脉瓣
11、生活处处有探究,建构模型更直观。下图为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生活材料做了眼球模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塑料壳模拟的是无色透明的角膜
B . 弹簧模拟的是睫状体,气球B模拟的是玻璃体
C . 近视眼的成因之一是气球A模拟的结构曲度过大
D . 白色铁丝模拟是有感光细胞的视网膜,其上含有视觉感受器
12、医学上把发生伤病后的前4分钟,称为急救“黄金时间”。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 . 当人溺水造成呼吸停止时,可用人工呼吸方法进行急救
B . 遇到触电昏迷的人,先断电再进行心肺复苏
C . 将煤气中毒的人,转移到通风的地方后进行抢救
D . 动脉大出血时,应及时在远心端压迫止血
13、下列有关传染病和免疫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抗体是在淋巴细胞刺激下由抗原产生的一种特殊蛋白质
B . 患新冠肺炎的儿童属于传染源
C . 淋巴结和脾都是免疫器官
D . 当免疫功能过强时,进入人体内的某些食物或药物会引起过敏反应
14、下列关于细菌、真菌和病毒及其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在牛、羊等草食动物的胃肠里共生着一些细菌,它们帮助动物分解草料中的纤维素
B . 蘑菇属于多细胞真菌,细胞中含有细胞核,靠孢子来繁殖后代
C . 白酒酿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依靠酵母菌分解谷物中的淀粉
D . 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
15、下列关于拉弓射箭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 拉弓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B . 人体任何一个动作的完成,都离不开神经系统的支配
C . 射箭属于学习行为,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
D . 拉弓射箭的过程中,肘关节作为支点为运动提供动力
16、下列关于染色体与基因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一男子将X染色体上的突变基因传给女儿的概率为100%
B . 基因与染色体在体细胞和受精卵中都是成对存在的
C . 一名男子的X染色体不可能来自他的奶奶
D . 玉米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量为10对,则在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有5对
17、水稻和小麦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大豆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等级 | 水稻、小麦和大豆的分类关系 | ||
种 | 稻 | 小麦 | 大豆 |
属 | 稻属 | 小麦属 | 大豆属 |
科 | 禾本科(禾亚科) | 豆科(蝶形花亚科) | |
纲 | 单子叶植物纲 | 双子叶植物纲 | |
门 | 被子植物门 |
A . 花、果实和种子是植物分类的重要依据
B . 三种植物中水稻和小麦的共同特征较少
C . 亲缘关系较近的是小麦和大豆
D . 表中所列的最小分类单位是门
18、下列关于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米勒的模拟实验证明了无机小分子物质可生成原始生命
B . 曼彻斯特桦尺蠖的体色由灰色多变为深色多,是环境对其长期定向选择的结果
C . 害虫抗药性的增强,是因为杀虫剂引起害虫产生抗药能力
D . 北极熊为了适应冰天雪地的环境经过定向变异形成了适应生活环境的白色体色
二、综合题(共4小题)
1、如图为某小麦农田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图、食物网图(①~⑥表示生理过程)请分析回答:
(1)图一中能同时表示图二中小麦叶蜂的是。
(2)图二中蛇获得能量最少的一条食物链是。
(3)该生态系统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稳定性较差,原因是。
(4)将图二中的消费者分为两类,其中一类为鸟和田鼠,那么其分类依据是。青蛙与蛇相比不能真正适应干旱的小麦田里生活的原因是。
2、小麦是我市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如图表示小麦的部分结构及生理活动过程。请据图分析回答:
(1)小麦的叶片、果实虽然在形态结构上差异很大,但它们在生物结构层次上都属于。
(2)小麦种子在萌发过程中所需的营养物质来自,小麦根尖的成熟区与其吸收功能相适应的特点是。
(3)图乙中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有(填序号)。我国最早的农书《齐民要术》记载有“正其行通其风”的种植方法。从光合作用原理分析,“通其风”能使作物周围有充足的,为光合作用提供充足的原料。
(4)兴趣小组的同学将萌发的小麦种子放置于密闭的容器中继续培育,如图丙所示为小麦幼苗一昼夜二氧化碳吸收和释放的相对含量(不考虑微生物呼吸作用对本实验的影响)据图推测,小麦幼苗接受光照时对应的是段(用折线上两个字母表示)。
3、人体每时每刻都在与外界环境进行着物质交换。甲图是人体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①-⑦表示生理过程,A、B代表系统或器官),乙图是人体心脏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食物中的蛋白质在消化道中经过①过程,最终分解成a,参与此过程的消化液有是。
(2)物质a通过小肠吸收并输送到骨骼肌细胞的过程中,经过乙图的结构依次是(用数字、字母和箭头表示)
(3)进行过程③时,外界气压肺内气压(填“大于”或“小于”),此时膈肌处于状态。
(4)血浆中含有水、无机盐、葡萄糖、蛋白质、尿素等物质,其中某物质在一健康人肾动脉的血浆中、肾小囊内的液体中、尿液中的含量分别是8g/100mL、0.03g/100mL和0g/100mL,则该物质是。
(5)某人没有摄入过量的糖类,但尿液中检测出葡萄糖,分析原因可能是。
4、图1表示豌豆植株的受精过程,已知豌豆红花与白花是一对相对性状(用基因B、b表示),图2是用豌豆进行的遗传实验图谱。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1)如图1,若③中的染色体为7对,则花粉管中的⑥含个DNA分子。
(2)将同一株豌豆所结籽粒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种在肥沃和贫瘠的田地中,前者的产量明显高于后者。这种变异在生物学上称为。
(3)如图2,子一代中出现红花与白花的比例为1:1,其主要原因是亲本红花产生的生殖细胞种类及其比例为。
(4)如图2,为了确定子二代中某红花豌豆甲的基因型,选取甲豌豆与某乙豌豆杂交,统计后代所得的豌豆共139植株,其中红花与白花的比例为67:72,则乙豌豆表现为花,甲豌豆花色的基因组成是。
三、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
1、科学证明:在黑暗条件下蔗糖可以通过气孔进入叶片转化成淀粉。某科研小组为验证这一结论,将一株绿色植物在黑暗中放置一段时间后,取生理状态一致的叶片(去掉叶柄并用石蜡封口),平均分成4组,实验处理如下表所示。一段时间后,脱色后用碘液检测叶片颜色变化,结果如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编号 |
组1 |
组2 |
组3 |
组4 |
处理 |
叶片浸泡在5%蔗糖溶液中,通入O2 |
叶片浸泡在5%蔗糖溶液中,通入N2 |
叶片浸泡在蒸馏水中通入O2 |
用石蜡封闭的叶片浸泡在5%蔗糖溶液中,通入O2 |
环境 |
黑暗 |
黑暗 |
黑暗 |
黑暗 |
检测结果 |
有淀粉 |
无淀粉 |
无淀粉 |
无淀粉 |
(1)将一株绿色植物在黑暗中放置一段时间的目的是。
(2)实验后叶片一般用(试剂)进行脱色处理,再用碘液处理。
(3)与组1相比,组2叶片无淀粉,可以说明:细胞只有在有氧气的条件下,通过细胞的作用产生能量,才能完成淀粉的合成。如果适当地提高组1的温度,请你推测:该叶片中合成的淀粉含量将会。
(4)组1与组4构成的对照实验,能够得到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