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章 周围的生物世界 章末测试

年级: 学科: 类型:单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25小题)

1、下列现象说明生物的生存依赖环境的是(    )


A . 水资源污染严重使水生生物大量减少 B . 蚯蚓使板结的土壤疏松 C .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D . 仙人掌的叶变成刺
2、下列不属于生物对外界做出反应的是(    )
A . 惊弓之鸟 B . 飞蛾扑火 C . 望梅止渴 D . 蜻蜓点水
3、蛙鸣是一种求偶行为,属于哪种生命特征(    )


A . 繁殖 B . 排出废物 C . 遗传 D . 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4、植被丰富的山坡不易发生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这说明(  )
A . 生物能影响环境 B . 生物能适应一定的环境 C . 生物对刺激能作出反应 D . 生物能从外界获得物质和能量
5、蜜蜂成千上百只的生活在一起,成员之间分工协作。它们的关系是(   )
A . 种内互助 B . 竞争 C . 捕食 D . 寄生
6、草原上,一只老鼠发觉老鹰在上空盘旋,便紧张而迅速地钻进附近的巢穴内。老鼠的这种行为体现了生物的(  )
A . 具有遗传变异的特性 B . 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C . 能适应环境并影响环境 D . 具有生长和繁殖的特性
7、下列现象不属于生物的共同特征的是(  )
A . 除病毒外的生物都具有细胞结构 B . 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C . 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D . 生物能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8、下列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
A . 青蛙冬眠 B . 石油燃烧 C . 蛆发育为苍蝇 D . 狮子捕食羚羊
9、“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这一现象说明(   )
A . 生物具有遗传现象 B . 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C . 生物能影响环境 D . 生物能排出体内的废物
10、大蜀山森林公园环境优美,森林具有保持水土、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等作用。这体现了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   )
A . 生物影响环境 B . 环境影响生物 C . 生物适应环境 D . 环境适应生物
11、下列现象中,属于生物因素影响生物的一项是(  )
A . 草盛豆苗稀 B .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C . 秋风扫落叶 D . 花好月圆
12、受低温、多雨、光照不足的天气影响,导致合江荔枝大幅度减产。这说明影响荔枝生长的环境因素是(  )
A . 温度 B . 水分 C . 阳光 D . 以上都是
13、生物能够表现出非生物所不具有的生命现象。下列诗句描述的现象中,不包含生命现象的是(   )
A .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B .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C .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D .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14、下列不属于生物学研究对象的是(   )
A . 人类的遗传变异 B . 动物的运动方式 C . 植物的生长繁殖 D . “天宫一号”飞行器
15、下列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
A . 北风吹,雁南飞 B . 浪花翻滚 C . 牛吃草 D . 花开花谢
16、七星瓢虫捕食蚜虫,七星瓢虫和蚜虫之间的关系是(  )
A . 合作 B . 竞争 C . 捕食 D . 寄生
17、《中国诗词大会》带动了全民学诗热潮,许多诗词中蕴含着生物学知识,下列诗句中所反映的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描述正确的是(  )
A .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生物适应环境 B .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环境影响生物 C . 春风又绿江南岸﹣生物影响环境 D .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生物适应环境
18、比目鱼栖息海底,成鱼的两只眼睛生在一侧,这种现象体现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  )
A . 生物适应环境 B . 生物影响环境 C . 环境影响生物 D . 相互依赖
19、芦苇能吸收水中的有毒物质,在鱼、虾、蟹养殖水域养殖适量的芦苇,可以减少有毒物质在生物体内的富集,提高水产品的安全性。这体现了(   )
A . 生物必须适应环境,并改造环境才能生存 B . 生物都能适应环境,并对环境产生积极影响 C . 生物只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不能影响环境 D . 生物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对环境造成影响
20、下列现象与生物特征对应关系,不相符的是 (     )
A .   春华秋实--生物能繁殖后代 B .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C . 朵朵葵花向太阳--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D . 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1、“落叶知秋”我们校园内的杨柳树在立秋之后开始落叶,这体现了生物的哪些基本特征( )
①能生长和繁殖 ②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③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④具有遗传变异的特性
A .   ①③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②④
22、“沙漠地区生物种类少“、“清明前后,种瓜点豆“、“大部分蝙蝠白天休息,夜间活动”。在上述生物现象中起主要作用的非生物因素依次是  (     )
A .   水、温度、阳光 B . 水、阳光、温度
C . 温度、水、阳光 D . 阳光、水、温度

23、下列现象与生物所反映的特征匹配错误的是(  )
A . 饿虎扑食——生物从外界获取营养物质  B .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孩子会打洞——生物的变异 C . 燕子低飞带雨来——生物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D . 雏鸡破壳而出——生物能繁殖后代
24、影响不同花儿在不同季节开放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   )
A . 温度 B . 光照 C . 水分 D . 土壤
25、影响菊花在秋天开放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  )
A . 温度 B . 光照时间 C . D . 土壤

二、判断题(共10小题)

1、生物能适应环境的任何变化.
A . 正确 B . 错误
2、动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植物却不能。
A . 正确 B . 错误
3、箭毒蛙、竹节虫、北极熊都能以相同的方式成功地适应它们生活的环境。
A . 正确 B . 错误
4、森林能净化空气、调节气候的现象说明了环境对植物的影响。
A . 正确 B . 错误
5、生活在北极的北极熊,其脂肪层非常厚,体现动物对环境的适应。
A . 正确 B . 错误
6、“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说明了生物之间的合作关系。
A . 正确 B . 错误
7、所有生物都能对外界刺激作出一定的反应。
A . 正确 B . 错误
8、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只表现在形态和结构方面。
A . 正确 B . 错误
9、“蚁穴溃堤”这句成语主要揭示了生物可对环境造成影响。
A . 正确 B . 错误
10、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影响和改变着环境。
A . 正确 B . 错误

三、连线题(共2小题)

1、牵桥搭线:请将左右两列中相关联的内容匹配起来
猫头鹰吃老鼠            a合作关系             
许多蚂蚁搬运食物            b竞争关系                    
田里的水稻与野草              c捕食关系                            
向日葵朝向太阳                    d繁 殖

植物的开花结果                    e应激性

人体的排汗                           f生 长

蘑菇由小长大                        g排 泄                                                                                  

2、请将左右两列中相关联的内容匹配起来。

A小狗由小长大             ①新陈代谢

B向日葵朝向太阳           ②生长发育

C植物的开花结果            ③应激性

D猫生出不同毛色的小猫      ④繁殖

E人的呼吸与排尿             ⑤遗传变异

四、综合题(共8小题)

1、在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漫长过程中,环境不断改变,影响着生物;生物也不断进化,适应并影响环境.请分析下列生物与其所处环境之间的关系,回答问题.
(1)“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个诗句体现出的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      
(2)在沙漠地区植物造林可以防风固沙,这个事例体现出的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      
(3)莲“中通外直”,其地下茎(莲藕)和荷叶叶柄中都有贯通的气腔,适于在      环境中生活;沙棘的地下根长度是地上部分高度的十多倍,适于在      环境中生活;鱼类适于在水中呼吸的结构是      ;家兔必须通过四肢来      和运动以适应陆地环境.上述事例体现出的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      
2、游戏填空

 下列是猫和老鼠的部分生命现象,请用生物的基本特征填空。 

 如:猫和老鼠都有细胞结构。

(1)猫捉老鼠是需要
(2)老鼠见到猫就跑是对外刺激作出
(3)老猫生小猫是
(4)小猫长成大猫是
(5)猫生猫,鼠生鼠是
(6)一窝猫中有白猫和黑猫是
3、学习过生物的特征后,同学们都兴致勃勃地在校园里观察生物,发现他们身上能体现出的生物特征以及校园生态系统的景象.
(1)高大的银杏树叶金黄,簌簌飘落.体现生物特征:      
(2)石榴树上挂上了红彤彤的小灯笼﹣石榴,石榴的颜色、大小、形态各不相同.体现生物特征:      
(3)草丛底下的鼠妇被碰到后,缩成了小球.体现生物特征:      .
(4)肥大的喜鹊在草坪上啄食草籽,也啄食吃草的小蚂蚱.体现了生物特征:      
(5)一场雨后草丛里的小蘑菇迅速长大.体现生物特征:      
(6)还有一条重要的特征是什么呢?请写出来:      
4、“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是我国宋朝中期著名诗人叶绍翁的《游园不值》。其中的“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两句诗词中蕴藏了很多的生物学知识,请你试从生物学角度分析“红杏出墙”现象。
(1)“红杏出墙”是杏树受墙外阳光照射的刺激引起的,从这个意义说,红杏出墙表现了生物具有      的特征。
(2)杏树伸到墙外的枝条会开花结果,这反映了红杏具有      的特征。
(3)杏树伸到墙外的枝条可以充分利用光照,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从这个意义上讲,红杏具有      的特征。
(4)能够出墙的杏树是由一粒种子发育成的一棵小树,并由一棵小树长成参天大树,从这个意义上讲,红杏具有      的特征。
(5)从杏树反映的以上各个特征来看,杏树应该属于生态系统中的      一部分。
(6)通过上面问题的解决,你一定知道判断一个物体是生物还是非生物的依据了,试把判断的依据写出来      
5、下列各项分别表示了猫和鼠的部分生命现象,请分析它们各属于生物的何种基本特征。(填字母序号)

A.适应环境       B.生长发育        C.遗传        D .变异       E. 繁殖

(1)一只母猫生下了三只小猫。这种现象属于      
(2)猫生猫,鼠生鼠。这种现象属于      
(3)小猫长成大猫。这种现象属于      
(4)同一胎的三只小猫的毛色分别是白色、黑色和花斑色。这种现象属于      
(5)夜晚猫的瞳孔会放大。这种现象属于      
6、宋代诗人苏轼在《惠崇春江晚景》中写道:“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1)诗中描写的生物有。(一种即可)
(2)这句诗描述的是哪一种非生物因素影响了鸭的生活?
(3)高大的桃树是由一粒种子萌发、生长而成,这体现的生命现象是
(4)同一棵桃树上开的桃花,其大小形状有差异,这体现的生命现象是
(5)桃花落了就会结出果实,人们发现向阳处的果实长得又红又大,还特别甜。而背阴处的果实又青又小口感也不好,这一现象说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
7、下面事例各体现生物的哪些特征,请在后面横线上填写出来。
(1)植物根系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2)野兔发现附近有人活动会迅速躲藏。
(3)花生种子萌发成幼苗、长大。
(4)母鸡孵小鸡。
8、选择序号填入空格
(1)种子萌发成幼苗
(2)葵花朵朵向太阳
(3)运动员打球挥汗如雨
(4)一日三餐,按时进餐
(5)龙生龙,凤生凤

A 生物能对外界的刺激做出反应

B 生物都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C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D 生物都有遗传的特性

E 生物能够生长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初中生物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章 周围的生物世界 章末测试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