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20小题)

1、生态系统的组成是  (    )

A . 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  B . 动物和植物 C . 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D . 所有生物
2、“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说明田间杂草与农作物之间在获取养分、阳光等方面存在(  )

A . 捕食关系 B . 共生关系 C . 寄生关系 D . 竞争关系
3、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实质是(  )

A . 制造有机物,释放能量 B . 制造有机物,储存能量 C . 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D . 分解有机物,储存能量
4、合作小组讨论“生命基本特征”时,出现下面4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A . 生物都能快速运动 B . 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C . 生物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D . 生物都能生长和繁殖
5、移栽植物时,人们常常去掉几片叶子,这样做是为了(  )

A . 操作方便 B . 降低光合作用 C . 降低呼吸作用 D . 降低蒸腾作用
6、下列关于植物对无机盐的需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每种植物只需要一种无机盐 B . 不同种植物需要同样的无机盐 C . 植物生长需要多种无机盐 D . 植物需要的无机盐越多越好
7、植物细胞有而动物细胞没有的结构是(    )
A . 细胞壁、细胞膜、液泡 B . 细胞壁、液泡、叶绿体 C . 细胞壁、细胞核、细胞质 D . 细胞质、细胞核、叶绿体
8、如图为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示意图,其中甲、乙、丙分别代表三类不同的生物.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图中的甲示分解者 B . 图中的甲、乙、丙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C . 图中的生物可构成这样一条食物链:丙→甲→乙 D . 图中的丙是生态系统的生产者
9、在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时,某同学对实验过程和结果的分析错误的是(     )

A . 甲是为了消耗掉叶片中原有的淀粉 B . 丁中叶片滴加碘液后c遮光部分变蓝 C . 丙中b烧杯中的酒精可溶解叶绿素 D . 实验结论是绿叶在光下能制造淀粉
10、如图表示细胞的几种生理过程,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图片_x0020_100001

A . ①表示细胞的生长过程 B . 通过③形成了不同的组织 C . ③导致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 D . ②表示细胞分裂,结果是细胞数目增多
11、我县的园林工人们在新建的公园的广场上移栽了许多绿化树,并给有些较大的绿化树“挂吊瓶”,补充水和无机盐,以提高成活率,“挂吊瓶”的针头应插入到较大绿化树茎(树干)的(  )
A . 树皮 B . 导管 C . 筛管 D . 形成层
12、如图甲是某同学在低倍镜下观察到的图形,在对显微镜进行了一系列的操作后,他观察到了如图乙所示的图形。在正确的操作过程中,该同学不应进行的操作步骤是(  )

A . 转动转换器 B . 移动装片 C . 调节反光镜 D . 转动粗准焦螺旋
13、下列实例中,能反映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的是(   )
A . 温度影响金鱼的呼吸 B . 沙漠中,靠近水源的地方出现绿洲 C . 七星瓢虫捕食蚜虫 D . 月球上没有生物
14、我们日常食用的玉米面和豆油分别是由种子的哪一部分加工而来的(  )
A . 胚芽、胚乳 B . 胚乳、子叶 C . 子叶、胚芽 D . 胚乳、胚芽
15、海带、紫菜、葫芦藓、肾蕨的繁殖方式都是(  )
A . B . C . 种子 D . 孢子
16、玉米种子萌发时,胚与胚乳的有机物含量变化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曲线a表示胚乳,b表示胚 B . 胚的发育需要胚乳提供有机物 C . 胚乳内的有机物在种子萌发后逐步被耗尽 D . 幼叶变绿后依靠光合作用和根部吸收提供有机物时间幼叶变绿
17、植物根的伸长主要是由于(   )
A . 分生区细胞的不断分裂 B . 伸长区细胞不断伸长 C . 根尖所有细胞的生长 D . 分生区细胞的分裂,伸长区细胞的伸长
18、下列花的各部分结构与将发育成的结构相对应,对应错误的一组是(   )
A . 受精卵发育成胚乳 B . 子房壁发育成果皮 C . 胚珠发育成种子 D . 子房发育成果实
19、下列各项活动中,有利于增强植物呼吸作用的是(   )
A . 收获的粮食晒干后储藏 B . 夜间适当降低大棚内的温度 C . 农业生产中及时疏松土壤 D . 向储存水果的仓库中充加二氧化碳
20、绿色植物对维持大气中碳一氧平衡起作用的主要是通过(   )。
A . 光合作用 B . 呼吸作用 C . 蒸腾作用 D . 吸收作用

二、综合题(共4小题)

1、请根据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以及生物圈中碳氧平衡的知识回答


(1)a、b表示植物的生理活动:a是      ,b是      
(2)A、B表示两种物质:A是      ,B是      
(3)a作用的意义:不但为生物圈中所有生物提供了      ,而且提供了呼吸作用需要的      ,同时减少了大气中的       含量,维持了生物圈中的      平衡。
(4)b作用的意义是分解      ,释放      ,供给植物的生命活动。
2、如图是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简图。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该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是,兔与草之间的生物关系是
(2)该食物网由条食物链组成。
(3)写出其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
(4)该生态系统中所有生物进行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最终来源是
(5)正常情况下,图中数量最多的生物是,最少的生物是
(6)当鼠的数量减少,短时间内的数量会减少。
(7)在生物学上,把空气、光照、水分、鼠、兔等影响草生活和分布的因素统称为
3、玉米是我国北方地区广泛种植的一种粮食作物。提高粮食作物的产量与品质,是科研工作者长期思考与解决的问题。图甲是传粉和受精过程图,图乙是玉米种子结构示意图,图丙是玉米幼苗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参与受精作用的两个精子形成于花粉管中,当花粉管到达胚珠后,其中的一个精子与图甲[]融合,形成受精卵,将来发育成图乙中的[]最终发育成新植株的幼体。
(2)种子萌发过程中,图乙中的[]最先突破种皮发育成图丙中的[],种子萌发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来源于图乙中的[]
4、小明用显微镜分别观察了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人口腔上皮细胞、草履虫、人体的基本组织、叶片结构,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二中从视野①变为视野②,应调节图一中的[]。从视野③变为视野④,应将装片向方移动。图二中①-④是显微镜观察过程中看到的图像,请根据图像出现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序: (填数字)。
(2)图三细胞结构与图二的②中所示细胞相比主要区别在于细胞没有;图三中的[]能控制物质的进出。
(3)用显微镜观察图四所示的生物时,可先在载玻片培养液的液滴上放几丝棉花纤维,目的是
(4)图五中动物细胞经过细胞分化形成了不同的组织,其中D是组织。根据图五的提示,请你从微观到宏观写出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5)图六中的②属于组织,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通过③中的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
(6)观察图六,叶片进行光合作用需要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它是从[] 进入叶内部的。

三、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

1、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探究豌豆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他们在甲、乙、丙、丁四个培养皿中分别放置等量的棉花,每个培养皿的棉花上面都均匀放置25粒豌豆种子,然后将它们放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培养,一段时间后记录种子萌发的情况如下表。

装置

场所

黑暗中

黑暗中

日光下

日光下

温度

23℃

23℃

23℃

23℃

棉花干湿状态

潮湿(含一定水分)

干燥

潮湿(含一定水分)

干燥

种子萌发的数量

23

0

24

0

请分析回答:

(1)该小组的实验目的是想同时探究            两个变量对豌豆种子萌发的影响。
(2)若将甲组和乙组进行对照,实验变量是      ,比较这两组实验的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3)根据      组和      组的实验结果判断,光照对豌豆种子的萌发没有明显影响。
(4)上表所示的实验方案中,乙组和丙组不能形成对照的原因是      
2、生物活动小组为了探究玉米的光合作用,设计了甲图所示3个装置,其中玉米幼苗、培养液、隔板、光照等条件都相同,请回答问题。

 

(1)实验前应对玉米幼苗进行处理,以耗尽叶片中原有的淀粉。
(2)取甲图各装置中的叶片放入乙图所示装置中进行水浴加热,[]烧杯中的液体会变绿,因为叶片中的溶解在酒精里。
(3)脱色并清洗后,滴入,看到甲图[]号装置中取出的叶片变蓝。
(4)这三个装置可以形成组对照实验。为了证明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应选择[]和[]两个装置。
(5)将①、②两套装置放在光下一段时间,发现培养液都(填“减少”或“增加”)了,植物所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作用。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