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苏教版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册第二章 探索生命 章末检测

年级: 学科: 类型:单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32小题)

1、制作临时玻片标本时,正确的盖盖玻片的方法是(     )
A . 将盖玻片迅速地盖在有材料的部位上 B . 将盖玻片由载玻片的一端推向载玻片的中央部位 C . 将盖玻片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的水滴,然后轻轻放下 D . 将盖玻片盖在载玻片的材料上,慢慢放下
2、下列实验仪器中,一般进行加热实验不需要用到的是(    )                     
A . B . C . D .
3、能直接测量长度的工具是 ( )
A . 刻度尺 B . 温度计 C . 电子秤 D . 秒表
4、制作黄瓜果肉细胞的临时装片时,正确顺序是( )

①在载玻片中央放好材料         ②取材料               ③盖盖玻片    

④在载玻片上滴一滴清水         ⑤擦净载玻片和盖玻片

A . ④②①③⑤ B . ②①⑤④③ C . ⑤②④①③ D . ⑤④②①③
5、使用酒精灯时,下列操作坚决不可取的是(   )
A . 加入不超过总体积2/3的酒精 B . 用火柴点燃酒精灯 C . 用酒精灯直接到另一燃烧的酒精灯上点燃 D . 用酒精灯灯盖盖上火焰,熄灭酒精灯,打开灯盖确认火焰彻底熄灭
6、某小姐在研究有关蚯蚓的问题时拟采用的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蚯蚓为什么在雨后爬出地面——调查法 B . 蚯蚓是如何运动的——观察法 C . 蚯蚓是否喜欢阴暗潮湿的环境——实验法 D . 蚯蚓对人类有什么益处——文献研究法
7、下列器材中与移送液体有关的是(  )
A . 解剖针 B . 放大镜 C . 酒精灯 D . 烧杯
8、观察小肠的实验中,剪开小肠需要用到哪种解剖器(   )
A . 解剖刀 B . 解剖剪 C . 解剖针 D . 放大镜
9、我们要观察细菌,必须借助于 ( )
A . 放大镜 B . 解剖镜 C . 低倍显微镜 D . 高倍显微镜
10、下列几组中学生物学常用实验器材,用于观察实验的器材是(    )

A . 甲组 B . 乙组 C . 丙组 D . 丁组
11、当发现显微镜物镜镜头不清洁时,除去污物的正确方法是 (   )
A . 用面巾纸擦 B . 用擦镜纸擦 C . 用纱布擦 D . 用手指擦
12、下图表示用目镜为5×,物镜为10×时,在光学显微镜下视野中所看到的细胞数目,当把目镜改为15×时,视野中所看到的细胞数目为(   )

图片_x0020_100003

A . 3个 B . 5个 C . 6个 D . 9个
13、下列关于实验法基本过程的正确顺序是(   )
A . 提出问题→做出假设→设计并完成实验→得出结论 B . 提出问题→设计并完成实验→做出假设→得出结论 C . 设计并完成实验→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得出结论 D . 做出假设→提出问题→设计并完成实验→得出结论
14、在生物实验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 . 点燃酒精灯时用火柴;熄灭时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吹灭 B . 使用刀片时,不能用手触摸刀口,但刀口可以向着他人 C . 实验结束后,废弃的药品随意倒入水槽或垃圾桶内 D . 用手直接拿着试管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
15、图中,图1为某同学低倍镜下最初观察的物像,图2为调整后的物像。该同学进行的正确操作顺序是 (   )     

①转动细准焦螺旋  ②向左上方移动玻片

③调节反光镜使视野变亮  ④向右下方移动玻片

⑤转换高倍物

A . ③②⑤① B . ④⑤③① C . ④①⑤③ D . ③⑤①④
16、显微镜平时都放置在木质的镜箱里保存,这主要是(   )
A . 防止灰尘落在显微镜的通光系统上 B . 防止显微镜目、物镜头滑落 C . 防止显微镜的操作系统失灵 D . 防止显微镜的反光镜生锈
17、设计探究实验时,下列关于对照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为了简化实验,提高效率,不一定要设置对照实验 B . 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设置对照实验 C . 为了实验的科学性, 需要设置对照实验 D . 为了实验结果准确,可多设置几组无关变量的对照实验
18、一个量筒中原有 15mL 的水,放入一个草莓后,量筒中水的读数为25mL,则这个草莓的体积为(   )
A . 10 cm3 B . 15 cm3 C . 25 cm3 D . 40 cm3
19、雌雄绿孔雀在繁殖季节行为复杂多样,研究这些行为,首先应采用的方法为    (  )
A . 观察法 B . 实验法 C . 调查法 D . 模拟法
20、某同学用同一台显微镜观察同一血涂片标本,通过更换目镜、物镜和调节准焦螺旋等,在视野内分别观察到了下面四幅图像,其中物镜镜头离装片距离最近的是(  )
A . 图片_x0020_100002 B . 图片_x0020_100003 C . 图片_x0020_100004 D . 图片_x0020_100005
21、下列显微镜的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 使用显微镜观察时应该先用低倍镜,因为用低倍镜看见的物像大 B . 固定好玻片标本后,眼睛注视目镜并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 C . 如果发现物像在视野中偏右,就将玻片标本向左移动 D . 如果光线过暗,可以使用反光镜的凹面,同时用大光圈
22、在下列几组生物对照实验中,对照条件不合理的是(    )
A . 湿润和干燥 B . 有光和无光 C . 高温和低温 D . 水分和温度
23、小明在观察标本的时候,开始时图像如图一所示,调整后如图二所示,请问,小明进行了哪些操作?(  )

图片_x0020_100004

A . 先将标本向左上方移动再把低倍镜切换到高倍镜 B . 先将标本向右下方移动再把低倍镜切换到高倍镜 C . 先将低倍镜切换到高倍镜再把标本向右下方移动 D . 先将低倍镜切换到高倍镜再把标本向左上方移动
24、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正确的操作顺序应是(   )

①把装片放在载物台上,使标本位于低倍镜的正下方;②眼睛从侧面注视物镜,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至最低;③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④调节反光镜,左眼注视目镜,使视野明亮;⑤用左眼注视目镜,同时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直到看见物像;⑥转动细准焦螺旋,直到物像清晰。

A . ①③②④⑤⑥ B . ③④①②⑤⑥ C . ④③①②⑥⑤ D . ①②③④⑥⑤
25、下面关于显微镜使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下降镜筒时眼睛要注视目镜,寻找视野内的标本 B . 临时装片中的观察材料必须做到薄而透明 C . 视野中看到一个“p”字,则玻片标本上的字是“q” D . 实验结束时,要用洁净的纱布擦拭目镜和物镜
26、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为(   )

①实施计划   ②表达和交流   ③制订计划   ④提出问题   ⑤得出结论   ⑥作出假设

A . ②③①④⑤⑥ B . ①②③④⑤⑥ C . ⑤⑥③②①④ D . ④⑥③①⑤②
27、在显微镜使用过程中遇到下列现象,相关解释不合理的是(   )
A . 几位同学围着使用一台显微镜,视野时亮时暗----有同 学遮挡光线 B . 观察时正确使用粗准焦螺旋,找不到物像------没有使用 细准焦螺旋 C . 物像位于视野右上方时,向左下方移动装片,观察不到物像,-----物像已不在视野范围内 D . 对光时,低倍物镜已对准通光孔和大光圈,看不到 明亮视野,----反光镜没有对准光源
28、我们在使用显微镜时,可根据下面检索表快速判断“污物”的位置,那么图中①③分别代表“污物”位于(   )

A . 装片、目镜 B . 装片、物镜 C . 物镜、目镜 D . 目镜、装片
29、如果实验时得到的结果与假设不一样,你应该(  )
A . 修改实验数据让它与假设相符 B . 修改假设让它与实验数据相符 C . 重新查找资料、重新假设、重新实验 D . 直接修改实验结果
30、如图所示,甲为显微镜结构、乙为高倍镜下口腔上皮细胞的物像、丙为E(代表细胞)在操作显微镜前后的物像变化、丁为显微镜下某细菌(右下小黑点)的运动轨迹,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甲:观察时,先下降镜筒,眼睛注视A位置,再上升镜筒,眼睛注视C位置 B . 乙:装片内有气泡,原因是表皮撕得太厚或放表皮时未展平 C . 丙:①到②应将玻片标本向左下方移动、换高倍镜、调节光圈和B D . 丁:细菌此时实际位置位于b点,实际运动方向为逆时针方向
31、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时,第一次使用的目镜是5×,物镜是10×,第二次使用的目镜是10×,物镜是40×。那么,第二次观察到的情况与第一次相比是(   )
A . 视野亮、细胞数目多 B . 视野暗、细胞数目多 C . 视野亮、细胞数目少 D . 视野暗、细胞数目少
32、如图为光学显微镜的相关结构示意图,其中的①②为物镜,③④为目镜.⑤⑥为观察到的清晰物像时物镜与玻片之间的距离.下列组合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最多的是(  )

A . ①④⑥ B . ①③⑤ C . ②④⑥ D . ②③⑤

二、连线题(共2小题)

1、将A组适当的仪器与B组的用途连线:

漏斗           A、取块状药品

药匙           B、给酒精灯添加酒精

量筒           C、量取20mL液体

镊子            D、滴加少量液体

试管夹         E、夹持试管

胶头滴管        F、取用少量粉末状药品

2、请将显微镜的结构与功能连起来

图片_x0020_100006

三、综合题(共5小题)

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生物实验中,除了显微镜外,还经常用到其他一些试验器具,如图所示,写出这些实验器具的名称.

A.;B.;C.;D.;E.

(2)图中可用来盛放少量实验试剂的是(填序号),D可用来盛放,进行细胞或组织培养.
2、如图1为显微镜结构示意图,根据图回答问题。

(1)在光线较暗的环境中进行对光时,首先调整⑨,使对准通光孔,如果光线还暗,调整号结构,使用其面,改善光照条件。
(2)对光时,由反光镜反射的光线依次经过显微镜的结构有(填序号):

光→

(3)调整视野中物象清晰度的结构有⑥、⑦
(4)在用低倍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实验时,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分别在视野中看到的物像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A你认为同学的观察效果最好。
3、请根据你学习的显微镜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显微镜中主要起放大作用的是[]和[4]
(2)在显微镜结构中,能使镜筒升降的是[] 和[]。“p”在显微镜下成像是
(3)某同学在用低倍镜观察切片时,发现视野中有一黑点。移动切片黑点不动,转换物镜后黑点仍在。请问黑点在上。
(4)在观察中物镜由10×换为40×时,视野的亮度变化是。这时,你应该调节,使视野明暗适宜。
(5)在一架光学显微镜的镜头盒里有4个镜头(如图所示),若要使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数量最少应选用哪一组镜头_____。 (5)
A . 甲和丙 B . 乙和丁 C . 乙和丙 D . 甲和丁
4、如图是显微镜结构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指出图中结构名称:②   ⑥
(2)若目镜是5×,物镜是40×则放大倍数是
(3)观察时,发现视野中的物像位于左上方,那么载物台上的玻片应向移动。
(4)如果盖盖玻片的方法不恰当,很容易出现气泡,影响观察效果。下列四种盖盖玻片的方法中,最不容易出现气泡的是_________。图中半扁圆形结构代表水滴,箭头代表盖盖玻片的方向) (4)
A . B . C . D .
5、兴趣小组的同学在饲养蚯蚓时发现,蚯蚓在不同物体的表面运动速度有快有慢。为此,实验小组设计了一个简单的探究实验。

材料用具:活蚯蚓,粗糙的玻璃和光滑的玻璃,笔和纸等。

( 1 )提出探究的问题

( 2 )作出假设:蚯蚓在粗糙玻璃板上爬的快。

( 3 )设计方案:①取两条同样的蚯蚓,分别放在粗糙玻璃和光滑玻璃板上②测量在相同的时间内,蚯蚓在粗糙玻璃和光滑玻璃板上爬行的距离③完成后互换蚯蚓重复观察三次,将小组同学的记录汇总分析。

( 4 )得出的结论:

( 5 )在实验过程中,用沾水的棉棒轻轻擦拭蚯蚓的体表,其目的是。实验结束后要将蚯蚓放回大自然,原因是          (写出一条即可)。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初中生物苏教版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册第二章 探索生命 章末检测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