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2021年生物中考模拟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中考模拟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23小题)
1、下列关于腔肠动物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
A . 珊瑚虫、海葵、海蜇是腔肠动物
B . 腔肠动物一般是脊椎动物
C . 腔肠动物有口无肛门,食物和食物残渣都由口进出
D . 都是生活在水中
2、英国生理学家威廉·哈维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用丝带扎紧人的上臂时,发现丝带上方(靠近肢端一方称下,近心端为上)的血管变化情况是:有的血管①膨鼓起来,有的血管②变得扁。在丝带下方也发现有的血管③膨鼓起来,有的血管④变扁。试判定血管①②③④依次是( )
A . 动脉、动脉、静脉、静脉
B . 动脉、静脉、动脉、静脉
C . 动脉、静脉、静脉、动脉
D . 静脉、动脉、静脉、动脉
3、下列有关安全用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处方药简称OTC
B . 为预防感冒,每天服用抗生素
C . 增加用药剂量,能缩短治疗时间
D . 无论是处方用药还是非处方药,使用之前都应仔细阅读使用说明
4、关于用模式图解释生物学现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若对应“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中隐含的食物链,则甲代表蝉
B . 若甲、乙、丙、丁分别代表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则模型表示蝗虫的发育过程
C . 若表示氧气从外界进入组织细胞的过程,则氧从丙进入丁通过扩散作用实现
D . 若甲、乙、丙、丁代表鱼类、两栖类、鸟类、哺乳类,则模型表示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
5、通过对人的细胞中DNA比对可以用于亲子鉴定等,下列血液成分中能提供DNA的是( )
A . 成熟的红细胞
B . 白细胞
C . 血小板
D . 血浆
6、给健康的小白鼠注射一定量的胰岛素后,小白鼠处于休克状态,要使其及时苏醒可注射适量的( )
A . 葡萄糖
B . 维生素
C . 生理盐水
D . 生长激素
7、下列属于器官的是( )
A .
B .
C .
D .




8、生命活动离不开氧气,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种子萌发需要消耗氧气
B . 植物呼吸产生氧气,动物呼吸消耗氧气
C . 氧气是光合作用的产物
D . 细胞利用氧气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9、关于生物分类等级,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目”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
B . 同“种”生物的亲缘关系最密切
C . 同“门”生物的共同特征最多
D . “犬属”比“犬科”的动物种类多
10、为了保护陷入濒危的古老哺乳动物穿山甲,国家将其列入一级保护野生动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作为一个物种,穿山甲灭绝后还可挽回
B . 穿山甲与扬子鳄相似,在陆地产卵
C . 再也不能开发和利用穿山甲资源
D . 穿山甲在维持生态平衡中有重要作用
11、下列有关动物基本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螃蟹身体分部,体表有外骨骼
B . 海蜇身体辐射对称,有口无肛门
C . 鲤鱼用鳃呼吸,用鳍游泳
D . 家鸽用气囊和肺进行气体交换
12、如图是人体消化系统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①分泌的消化酶对脂肪有乳化作用
B . ②、③和⑤均吸收水分和维生素
C . ④既能分泌胰液,又能分泌胰岛素
D . ②是人体内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
13、同学们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下列几种细胞,其中没有细胞壁的是( )
A .
B .
C .
D .




14、与“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现象有关的细胞结构是( )
A . 细胞壁
B . 细胞膜
C . 细胞质
D . 细胞核
15、鸡蛋产出后,胚胎发育暂时停止,要使胚胎继续发育,必须提供的环境条件是
A . 充足的阳光
B . 充足的营养物质
C . 充足的水分
D . 适宜的温度
16、人在呼吸时,以下部位气压最大的是( )
A . 肺泡
B . 气管
C . 支气管
D . 鼻腔
17、肾单位是形成尿液的基本单位,其部分结构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肾小球是毛细血管球,滤过面积大
B . 血液流经肾小球后,血液中血细胞数量增多
C . 肾小球与肾小囊壁由一层细胞构成,利于物质滤过
D . 原尿经肾小管重吸收后,形成尿液
18、图为美术学院雕塑室内正在造型的男女模特(男30岁,女25岁)。观察他们的身体特征,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 图中男女模特性器官属于第二性征
B . 图中男模特较青春期之前,声音变粗,声调较低
C . 图中女模特较青春期之前,声音尖利,声调变高
D . 图中女模特较青春期之前,乳腺发达,骨盆变宽
19、人体可以感知环境变化并对自身生命活动进行调节。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感受器能感受刺激并产生兴奋
B . 兴奋通过神经进行传导
C . 感觉形成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
D . 感知变化并进行调节利于生存
20、下图是眼球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3]瞳孔大小能改变
B . 近视眼的成因之一是眼球的前后径过长
C . 结构[6]既是成像的部位,也是视觉形成的部位
D . 结构[2]角膜是无色透明的
21、观察下列四种动物,结合所学知识,尝试判断以下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 . 体表均有坚韧的外骨骼,作用完全相同
B . 附肢位置和数量不同,但都分节
C . 瓢虫和蝗虫相似度最高,亲缘关系最近
D . 身体两侧对称,由多个体节构成
22、下列几种动物的行为中,属于学习行为的是( )
A . 大雁的迁徙
B . 蜘蛛结网
C . 蜜蜂采蜜
D . 山雀偷饮牛奶
23、下列不属于保护生物多样性措施的是( )
A . 就地保护
B . 隔离保护
C . 迁地保护
D . 离体保护
二、综合题(共6小题)
1、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我国通过封城、停工停学等强有力的干预手段,疫情迅速得到有效控制,结合所学生物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从传染病及其预防的角度看,新型冠状病毒是引起这次疫情的,新冠肺炎病人属于,飞沫、病人的分泌物属于。
(2)对患者和疑似患者“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属于预防传染病中的措施;作为一名初中生,应如何在实际生活中预防新冠肺炎?(至少答2条)。
(3)培养新冠病毒时,用活的鸡胚而不用煮熟后冷却的牛肉汤,原因是;疫苗是终结新冠肺炎最有力的武器,从免疫的角度看,疫苗属于(填“抗原”或“抗体”),疫苗能够预防疾病的原理是能刺激人体的淋巴细胞产生相应的,从而使其失去致病性;从免疫的类型上看,这属于免疫。
(4)此次疫情让我们认识到健康的重要性,健康是一种身体上、上和方面的良好状态;健康与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关,你认为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哪些?。(至少答2条)。
2、请根据两种细胞模式图回答。
(1)图甲是细胞模式图。
(2)甲、乙细胞都具有的基本结构包括[B]、细胞质和[D]。
(3)图甲中的[C]能通过作用制造有机物。
3、根据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简图回答问题。
(1)根据生态系统的组成,可将图中的生物部分分为两大类,它们分别是和。
(2)图中共有条食物链,请写出最短的一条食物链,其中的个体数量最多。
(3)要使该食物网成为一个真正的生态系统,需加的成分有和。
(4)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就叫做。
4、为研究饮水条件反射的建立与消退规律,研究者选取健康状况良好的雄性大鼠20只,平均分为两组进行实验。请回答问题:
(1)大鼠口渴后会饮水,属于反射,完成这种反射的神经结构称为,其神经中枢位于。
(2)实验前,先将大鼠放入训练环境(隔音的暗箱)中3天,目的是避免影响实验结果。实验前,提前对大鼠进行限制饮水处理48小时,以保证实验开始时大鼠。
(3)实验开始后,对实验组大鼠在铃声后1.5秒(固定时间)时给水,对照组处理方法是在铃声后不固定时间给水,两组的训练次数均为100次/天。每天测量大鼠出现条件反射次数占实验总次数的百分比(CR),结果如下图:
①据图可知,随着训练天数的增加,实验组大鼠出现条件反射次数占实验总次数的百分比,第天达到最高值。
②从第11天起,实验组和对照组均铃声后不给水,训练次数为100次/天, 5天后实验组条件反射逐渐。
③学习也是建立条件反射的过程,应该通过练习逐步提高知识的巩固率,已经熟悉的知识如果长期不使用,也会逐步。
5、根据下列我国人口的增长曲线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从公元2年开始,我国人口数量第一次翻一番大约用了多长时间
?到19世纪中期,人口增长一倍又用了多少时间
?
(2)近半个世纪来,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有什么变化
?你能推测其中的原因是什么 ?
(3)假设1995年我国18岁、19岁和20岁的女性各有800万人,每人只生一个孩子。如果她们都没有晚育的要求,到2000年因她们生育而增加的人口是
;如果她们都有晚育的要求,到25岁才生孩子,那么到2000年因她们生育而增加的人口是
。
6、如图是蝗虫的外形图,据图回答:
(1)它的身体分为[
A ]、[ B ]、[
C ]三部分。
(2)蝗虫体表的外骨骼可以起到的作用。
(3)蝗虫共有对足,[c]比较粗壮,善于跳跃。
(4)将蝗虫胸部、腹部插入水中,过一段时间蝗虫死亡,这是因为蝗虫呼吸时气体出入身体的门户被淹没。
三、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
1、某校生物科技活动小组在探究“淀粉在口腔内的消化”时,进行了以下实验。
试管编号 |
1号 |
2号 |
3号 |
馒头碎屑或块 |
碎屑适量 |
碎屑适量 |
馒头块适量 |
清水或唾液 |
A |
清水 |
2mL唾液 |
震荡后保温 |
37℃水浴中保持10分钟 |
||
加入碘液 |
2滴 |
||
结果 |
不变蓝 |
变蓝 |
变蓝 |
(1)为了证明唾液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在1号试管的A处应加入,作为2号试管的实验。
(2)1号试管不变蓝的原因是唾液中含有酶,它能促进淀粉分解成。
(3)要想证明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对淀粉的消化有影响,可以用3号试管与号试管进行对照;3号试管的现象应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