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北碚、合川、璧山、沙坪坝四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5小题)

1、昆虫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有蜕皮现象,其理由是( )
A . 是昆虫对陆地生活的一种适应 B . 长期的飞行生活,身体表面受损而脱落 C . 身体表面的角质层随昆虫的生长而脱落 D . 外骨骼不能随昆虫的生长而继续长大,只能脱落
2、有关动物类群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章鱼、鱿鱼、带鱼用鳃呼吸,都是鱼类 B . 青蛙的眼睛后面有鼓膜,可感知声波 C . 爬行类的生殖和发育不能摆脱对水环境的依赖 D . 鸟类和哺乳类并不都是恒温动物
3、染色体和 DNA 的关系是(    )

① DNA 位于染色体上  ②染色体就是 DNA

③ DNA 是染色体的主要成分  ④ 染色体和 DNA 都是遗传物质

⑤每条染色体上含有一个或两个 DNA 分子

A . ①③⑤ B . ①②③ C . ②③④ D . ③④⑤
4、老鼠对人类有害并被列为“四害”之一,对它应该(   )
A . 想尽办法赶尽杀绝 B . 任其自然发展不加控制 C . 大力保护,减少其天敌 D . 设法控制其数量,减少危害
5、2004年雅典奥运会男子10米栏比赛中,刘翔以12秒91的成绩打破奥运会纪录,成为中国田径项目上的第一个男子奥运冠军。关于跨栏比赛时人体的运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有多组肌肉参与了运动 B . 只有运动系统参与了运动 C . 除运动系统外,其余系统也都密切配合,加强了其生理功能 D . 肌肉运动是受到体内神经刺激而产生的
6、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这是因为(  )
A . 动物可以帮助植物传粉或传播种子,扩大植物的分布范围 B . 动物使食物网复杂化,使生物之间相互制约、相互影响 C . 动物的遗体或粪便经分解者分解后,可以被生产者利用 D . 动物种类繁多,其中很多动物具有食用、药用等价值
7、人体在完成屈肘运动时,以肘关节为支点,施力的肌肉名称是(  )
A . 肱三头肌 B . 胸大肌 C . 肱二头肌 D . 三角肌
8、下列属于不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
A . 蚂蚁筑巢 B . 马拉车 C . 蜜蜂采蜜 D . 秋天的大雁往南飞
9、英国《每日邮报》曾报道,一只绿鹭把面包片放到水面上,当鱼来取食面包时,绿鹭就捕鱼吃。下列关于绿鹭这种“钓鱼”行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这种行为是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 B . 这种行为可以使动物更好地适应复杂环境 C . 这种行为的出现离不开环境因素的作用 D . 这种行为的出现与遗传因素无关
10、下列说法中,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
A . 病毒对人类都是有害的 B . 有些病毒能够引起动植物患病 C . 病毒也可以为人类造福 D . 病毒的形态多种多样
11、下列生物中,属于真菌的是(  )
A . 金黄色葡萄球菌 B . 乳酸菌 C . 蘑菇 D . 大肠杆菌
12、下面诗文或谚语与所蕴含的生物学知识不对应的是(  )
A .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孩子会打洞——生物的遗传现象 B .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C .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光对生物的影响 D . 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生物间的捕食关系
13、受精卵是新生命的开始,人体的受精过程发生在(  )
A . 卵巢 B . 输卵管 C . 子宫 D . 子宫内膜
14、已知有耳垂(M)对无耳垂(m)为显性,一对有耳垂的夫妇生了一个无耳垂的儿子。则这对夫妇的基因组成肯定是(  )
A . MM和Mm B . MM和mm C . Mm和Mm D . mm和mm
15、下列有关动物运动或行为的叙述错误的是
A . 蚯蚓依靠肌肉收缩和刚毛的协助进行运动 B . 鸟发达胸肌的两端都附着在同一块胸骨上 C . 一般来说,动物越高等学习行为就越复杂 D . 人体的运动依赖骨骼和骨骼肌

二、综合题(共2小题)

1、兴趣小组开展“训练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实验。随机选取四只(A、B、C、D)经饥饿处理的1月龄小鼠,在如图所示迷宫中分别进行寻找食物的实验。实验处理及结果如下表,请据此回答问题。
1月龄
小鼠
小鼠找到食物所用时间/s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A 106 88 80 60 30
B 111 98 59 51 49
C 97 77 72 32 28
D 155 95 48 53 33
平均值 117.3 87.0 60.3 49.0 35.0
 

图片_x0020_100002

(1)刚出生小鼠即可吸吮乳汁或吃食物,从获得途径看,该行为属于行为。
(2)随着训练次数增加,小鼠穿越迷宫找到食物所用时间,说明此类行为可通过训练得以(填“强化”或“弱化”),该行为的建立,提高了小鼠复杂多变环境的能力。
(3)四只小鼠经过5次训练后找到食物的时间(填“相同”或“不同”),说明此类行为存在个体差异。若将这四只小鼠放入自然环境,请推测小鼠(填小鼠编号)获取食物能力可能最强,理由是
2、在丹麦曾经对许多家庭作过眼睛颜色的遗传调查,如表是原始材料,据表回答:

婚配

调查家庭数目

子女眼的颜色

甲:蓝眼×蓝眼

150

蓝625

乙:蓝眼×褐眼

158

蓝317 褐322

丙:褐眼×褐眼

29

蓝25 褐82

(1)人的蓝眼和褐眼在遗传学上称为。根据组可以判断,褐眼基因(B)是显性,蓝眼基因(b)是隐性。

为了进一步确定丙组家庭中子女眼色的基因型,下面请你完成如图所示图解,展示你的推导过程。

、②、③、④、⑤、⑥、⑦

推导过程:

三、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

1、梅雨季节,保存不当的食品和衣物表面很容易发霉,这是空气中的霉菌孢子在食品和衣物表面大量繁殖导致的。霉菌的生活受哪些非生物因素的影响呢?小平对此进行了探究,他的实验过程如表:

组别

A

B

C

方法

将烤干的馒头片置于塑料袋中,扎紧袋口,放在20℃环境里

将湿润的馒头片置于塑料袋中,扎紧袋口,放在20℃环境里

将湿润的馒头片置于塑料袋中,扎紧袋口,放在0℃环境里

实验结果

不发霉

发霉

不发霉

分析实验,回答:

(1)B与C的对照实验中,实验变量是
(2)A与B的对照实验中,分析实验结果,小平得出的结论应该是:
(3)实验用的馒头可以为霉菌生长提供
(4)大多数细菌和真菌作为生态系统中的参与物质循环。
(5)请你预测,由于大量霉菌的生长,一段时间后,B组馒头中的有机物含量会(选填“增多”、“减少”或“不变”)。
2、某兴趣小组选用生长素类似物吲哚丁酸来探究生长素对植物生根的影响,其实验步骤为:

①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带芽的枝条若干,均分为A、B、C、D、E、F六组;

②将六组枝条的下端分别浸泡在下表所示的不同浓度的吲哚丁酸溶液中,处理1天后放在适宜的环境中培养;

③一段时间后,观察根的生长状况,统计各组枝条的平均生根数量。

实验结果如表所示:

组别

A组

B组

C组

D组

E组

F组

溶液浓度(mg/L)

蒸馏水

200

400

600

800

1000

平均生根数量(条)

5

10

12

18

14

3

据表回答:

(1)将实验步骤①补充完整。
(2)该实验通过来判断吲哚丁酸溶液对植物生根的影响。
(3)根据组的对照实验结果可以说明:超过一定浓度时,吲哚丁酸溶液对植物生根有抑制作用。
(4)由实验结果可知,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吲哚丁酸溶液对植物生根有促进作用,其规律是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重庆市北碚、合川、璧山、沙坪坝四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