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市二道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20小题)

1、下列哪种环境中,霉菌最容易生长? ()


A . 干燥的皮鞋上 B . 煮沸但密封的牛肉汁 C . 潮湿的粮食堆 D . 潮湿的沙土地
2、我国许多传统食品的制作都要利用细菌和真菌,下列应用中错误的是( )

A . 利用乳酸菌制作酸奶 B . 利用多种霉菌制酱 C . 利用酵母菌制作酸菜 D . 利用醋酸菌制醋
3、下列关于动物的生活环境及获取食物方式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腔肠动物生活在水中,利用刺细胞帮助捕获猎物 B . 寄生虫终生生活在寄主体表或体内,靠获取寄主体内的养料生存 C . 软体动物生活在水中,靠入水管、出水管获取水里的食物颗粒 D . 节肢动物生活在陆地上,利用口器获取食物
4、控制环境温度,降低食品自身的含水量,都可以减缓微生物的繁殖速度,延长食品的保质期.下列食品保存的方法与原理不一致的是(  )

A . 牛奶盒装﹣加热灭菌并隔绝外界空气 B . 香菇晒干﹣减少水分,抑制微生物繁殖 C . 鲅鱼盐渍﹣降低咸鱼表面细菌的繁殖速度 D . 剩菜冷藏﹣低温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5、下列关于动物在自然界中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蜜蜂汲取花蜜、采集花粉时可以帮助植物传粉 B . 动物通过呼吸作用将体内部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从而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C . 人为捕杀某种动物或者随意引进某种动物不会影响生态平衡 D . 松鼠将收获的松子储存在地面下,可以帮助植物传播种子
6、被称为“微生物学之父”的是(  )
A . 列文•虎克 B . 达尔文 C . 孟德尔 D . 巴斯德
7、下列关于动物的形态、结构与功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 蜥蜴的体表有角质的鳞片,可以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 B . 家鸽每呼吸一次,要在肺和气囊中各进行一次气体交换 C . 兔的牙齿有分化、提高了摄食和消化食物的能力 D . 鱼鳃内含有丰富的毛细血管,有利于鱼在水中进行呼吸
8、在进行嫁接时,要将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目的是(     )
A . 让根部吸收的水分能运送到枝条上去 B . 让枝条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养料运送到根部 C . 保持砧木与接穗一般粗细,利于观赏 D . 利于两部分形成层细胞分裂出的新细胞愈合在一起
9、古词云“稻花香里说三年,听取蛙声一片。”下列关于青蛙生殖与发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体内受精 B . 体内发育 C . 变态发育 D . 发育起点是蝌蚪
10、下列关于“观察酵母菌和霉菌”实验现象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用碘液对酵母菌进行染色,显微镜下能看到细胞中染上颜色的细胞核和淀粉粒 B . 显微镜下观察到有的酵母菌细胞上长出大小不一的突起,这是酵母菌在进行出芽生殖 C . 用放大镜观察青霉,可以看到直立菌丝顶端长有成串的青绿色孢子 D . 用显微镜观察青霉,可以看到直立菌丝顶端有放射状的结构
11、下列繁殖方式属于有性生殖的是(   )
A . 试管婴儿 B . 酵母菌的出芽生殖 C . 克隆多莉羊 D . 植物组织培养
12、涡虫和水螅这两种动物都具有摄取和排出食物残渣只用一个口的共同特征,但它们却属于不同的类群。其分类依据是(   )
A . 身体是呈两侧对称还是辐射对称 B . 是单细胞还是多细胞 C . 身体有无分节 D . 体外有无触手
13、下列动物中靠刚毛辅助运动的是(   )
A . 蛔虫 B . 河蚌 C . 蚯蚓 D . 蜗牛
14、下列不属于鸟类适于飞行特点的是(   )
A . 前肢变成翼 B . 骨骼轻、薄、坚固 C . 身体呈流线型 D . 卵生
15、下列与动物有关的成语中,所涉及到的动物都属于恒温动物的成语是(   )
A . 虎头蛇尾 B . 蛛丝马迹 C . 鸡犬不宁 D . 鹬蚌相争
16、坐位体前屈是长春市中考体育选考项目之一、如图,考生两臂和手伸直,膝盖不能弯曲,两手五指并拢,指尖轻轻推动标尺上的游标前滑(不得有突然前推动作),直到不能继续前推时为止,有关“坐位体前屈”动作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 只有上肢骨骼肌参与 B . 有多组骨骼肌群参与 C . 需要多系统的配合 D . 需要神经系统的调节
17、科学家研究发现,幽门螺杆菌是引起胃肠疾病的病原体,与植物细胞相比,幽门螺杆菌的细胞结构特点是(   )
A . 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B . 没有细胞壁 C . 没有细胞膜 D . 没有细胞质
18、2020年11月29日,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一所小学,近百名学生陆续出现腹泻、腹痛、呕吐发烧等疑似食物中毒症状,经检测,为诺如病毒感染。诺如病毒属于(   )
A . 细菌病毒 B . 动物病毒 C . 植物病毒 D . 噬菌体
19、下列叙述中不属于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特点是(  )
A . 个体微小,要用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B . 没有细胞结构 C . 可以独立生活 D . 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构成
20、以下生物分类单位从大到小排序正确的是(   )
A . 门、纲、目、科、属、种 B . 纲、目、门、属、科、种 C . 门、纲、目、属、科、种 D . 种、属、科、纲、目、门

二、综合题(共3小题)

1、生命在于运动。图一、二、三分别是与人体运动相关的概念图和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中,B是 ;从结构层次上来看,A属于。(填“组织”或“器官”)
(2)图二中,关节很灵活离不开[③]内的滑液和[](填数字)。
(3)当你完成一个动作时,都会包括以下步骤:①相应的骨受到牵引,②骨绕关节转动,③骨骼肌接受神经传来的兴奋,④骨骼肌收缩。请将以上步骤进行正确排序(用相关数字排序)。
(4)图三表示屈肘动作,此时[①]处于状态。
2、生物界有许多奇妙的现象值得我们去探索,某社团同学选取了多种生物,对这些生物的生殖和发育有关知识进行了探索,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的M表示的发育过程称为。青蛙的成体用进行呼吸,因此可以在陆地上生活也可以在水中活动。
(2)图乙中若D表示受精卵,请写出家蚕一生的发育过程(用字母和箭头表示)
(3)图丙所示鸟卵的结构中,胚胎发育的部位是[2];对卵起主要保护作用的结构是[1]
(4)与青蛙和蛇相比,鲸和兔在生殖发育方而的主要特征是胎生和,丁图中胎儿通过[2]和脐带从母体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
(5)图戊表示的是植物的一种繁殖方式,这种方式属于生殖(填“无性”或“有性”)。
3、如图是甲、乙两只鹦鹉不同的行为方式,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乙图的行为方式是所有动物为了生存都必须具有的本能行为,这种行为由体内 所决定,称为行为。
(2)甲图用成语表示为“鹦鹉学舌”, 这种行为是行为,该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

三、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

1、“落叶归根”需依赖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有同学发现落叶在冬天的分解速度比夏天要慢,那么是什么因素影响了微生物的分解速度呢?该同学开展了如下探究实验。

Ⅰ实验准备:落叶、纱布、烧杯、潮湿的土壤、恒温箱等。

Ⅱ实验设计及结果:

实验组别

实验材料处理

45天后落叶的腐烂程度

甲组

将用纱布包裹好的落叶置于各组

烧杯内的土壤中

放置在0℃的恒温箱中

基本没有腐烂

乙组

放置在20℃的恒温箱中

少部分腐烂

丙组

放置在40℃的恒温箱中

大部分腐烂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问题。

(1)该实验探究的问题是:
(2)实验中的变量是。为了控制单一变量,各组烧杯内的落叶和土壤都应该(填“相同”或“不相同”)。
(3)实验结果表明:这三组温度中,℃条件下微生物对落叶的分解作用最弱。
(4)进一步分析:除该实验探究因素外,影响微生物对落叶分解效果的非生物因素还可能有(写出一种即可)。
(5)落叶被土壤中的微生物彻底分解后产生了水、二氧化碳和无机盐,其中能被根直接吸收的物质有水和,从而真正实现了落叶归根。

四、资料分析题(共1小题)

1、请阅读以下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一:习近平总书记在4月底考察长江反复强调,“共抓人保护、不搞大开发”,勉励大家做好长江保护和修复工作,守护好一江碧水,“大保护”的关键是保护生物多样性。

资料二:《中国自然观察2016》评估了近15年间1085个濒危物种的保护状况(如图2所示)。大熊猫是状况好转的物种之一,生活在大熊猫自然保护区中的小熊猫、川金丝猴、羚牛等也同时得到了保护,这种现象称为“伞护效应”。状况变差的濒危物种受到最主要的威胁,来自于生存环境的改变和丧失。

(1)江流域以淡水生态系统为主,当生态系统多样性发生剧烈变化时,会加速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和多样性的丧失。
(2)水生动物在长江里繁衍了两千多万年,而近几十年来数量却迅速减少,造成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有(写出一条即可)。
(3)资料二中提及的动物所属类群是
(4)图2中大多数濒危物种的保护状况是(填“变差”或“变好”),“伞护效应” 体现了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
(5)作为中学生能为保护濒危动物做些什么?(请举一例)。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吉林省长春市二道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