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备考2021年中考生物一轮复习16 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年级: 学科: 类型: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5小题)

1、每年的6月5日为“世界环境日”,环境保护已引起全球关注,下列相关做法和观点,错误的是(  )


A . 保护各种生物有利于环境保护 B . 减少煤、石油的燃烧,可有效减轻雾霾程度 C . 骑自行车可锻炼身体也可减少城市大气污染 D . 生态系统有很强的自动调节能力,环境污染不用担心
2、中学生的下列做法不符合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是(  )

A . 饭菜吃多少买多少,不浪费 B . 不乱扔垃圾,爱护环境卫生 C . 购物时尽量用一次性包装袋 D . 自觉保护周围的野生动植物
3、在十堰生态环境建设中,下列做法不科学的是(  )

A . 建立自然保护区  B . 封山育林和禁止砍伐 C . 在汉江沿岸加强湿地建设 D . 将古树移栽到公园
4、在保护环境方面,最根本的方法是(  )


A . 增加清洁工人 B . 打扫清洁更彻底 C . 不生产能污染环境的用品   D . 改变人的生活习惯
5、废电池里含有多种有害的化学性质,可以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为此,人们提出了许多控制废电池危害的措施,下列各项控制措施中,不科学的是( )

A . 制定有关规定,禁止人们使用电池 B . 大力开发生产无公害、环保型电池 C . 禁止生产和销售危害性大的电池 D . 及时回收废电池,集中进行安全处理
6、为了解决粮食生产和环境保护问题,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当前科学、有效的途径是(  )

①合理开发海洋,寻找新的粮食资源;

②控制人口增长,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③增加化肥和农药的使用,提高作物产量;

④开荒辟地,围湖造田,扩大粮食种植面积;

⑤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培育具有较高光合效率的作物品种.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⑤ C . ①③④ D . ③④⑤
7、下列说法不合适的是( )

A . 中国用占世界7%的土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是一个了不起的民族 B . 中国人口众多地大物博,各种资源丰富 C . 我们虽然解决了温饱问题但粮食和人口仍然是处于比较薄弱的平衡之中 D . 在生活上应该讲究营养平衡,但更应注意节约粮食
8、为了很好控制人口数量,最有效的措施是( )

A . 战争 B . 消灭非洲人 C . 不能生育 D . 计划生育
9、近年来,酸雨污染的范围和程度引起人们的密切关注.下列气体和酸雨有关的是(  )

A . 氮气 B . 二氧化碳 C . 二氧化硫 D . 水蒸气
10、由二氧化碳增加引发的环境问题是( )
A . 酸雨 B . 雾霾 C . 臭氧空洞 D . 温室效应
11、以下关于酸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主要发生在工厂林立的城市及近郊 B . 会腐蚀建筑物,但不影响植物的生长 C . 使河流和湖泊酸化,但不威胁人们的健康 D . 与工厂排放的烟雾有关,与机动车排放尾气无关
12、近年来,媒体不断报道山洪暴发、山体滑坡现象。你认为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  )
A . 森林资源的过度开发 B . 森林中野生动物的减少 C . 珍稀动物的滥捕、滥杀 D . 动、植物标本的采集
13、下列哪一项活动不会造成食物链的缩短(   )
A . 砍伐森林 B . 围湖造田 C . 开垦草原 D . 稻田养鱼
14、下列做法中,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是(   )
A . 严格实施垃圾分类 B . 大量地使用一次性纸杯 C . 捕杀贩卖野生动物 D . 直接排放生活污水入河
15、下列人类活动中,有益于保护生物圈的是(   )

①绿化荒山,植树种草    ②要致富,砍大树    ③若想吃得好,就吃蛙蛇鸟④见毒蛇就打死它  ⑤退耕还林  ⑥提倡“免赠贺卡”、“少用一次性木筷”

A . ①②⑥ B . ①③④ C . ①⑤⑥ D . ①④⑤

二、判断题(共5小题)

1、为了防止鸟吃草籽,可以把草场用网子罩起来.

A . 正确 B . 错误
2、温室效应使地球温暖多雨,对农作物的生长有好处.

A . 正确 B . 错误
3、人类的活动能影响和改变生物圈.

A . 正确 B . 错误
4、人口过度增长不仅导致环境质量下降,还会破坏生态平衡。

A . 正确 B . 错误
5、粮食是人类食品的主要来源.如果解决了粮食问题,人口就可以无限制地增长下去.

A . 正确 B . 错误

三、连线题(共2小题)

1、

张某醉酒驾驶发生车祸,造成2人死亡.请回答:([]内填序号)

(1)酒精进入张某体内后,随着血液循环到达[      ]右心房,由右心房到右心室,再通过      循环回到心脏,进而通过体循环到达全身各处,对身体造成影响.

(2)交警要求张某做抽血检验进行酒精测试,医生从张某前臂的一条“青筋”抽取了血液,该“青筋”属于      

(3)饮酒后张某不能对交通和路面状况迅速作出正确的判断,主要是因为酒精对[      ]的影响造成的.

(4)酒精对心脏也有较大影响.某实验小组测定了水蚤在不同浓度酒精溶液中的心率,并绘制成曲线图(如图).从曲线图可得知:低于0.5%的酒精能使水蚤心率      ;酒精浓度高于0.5%后,随着酒精浓度增加,水蚤心率      

2、请将环境污染问题与对应的物质匹配起来.

温室效应       A废电器

酸雨           B二氧化硫等

重金属污染     C二氧化碳

四、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

1、针对塑料袋以及一次性塑料泡沫餐具被人们随意丢弃而带来的白色污染问题,某生物兴趣小组同学以大豆为实验材料,通过盆栽模拟实验,探究土壤中的塑料废弃物对植物生长的影响。请回答探究实验中的相关问题:

提出问题:土壤中的塑料废弃物对植物生长有影响吗?

作出假设:土壤中的塑料废弃物对植物生长有不利影响。

实验材料:2粒大豆种子、2个栽种盆、土壤、塑料袋、直尺。

操作方案:①取两个大小相同的栽种盆分别标号为A、B,在A盆中放入普通土壤,B盆中放入等量的加入若干塑料袋的土壤。

②将两粒相同的饱满的大豆种子分别栽种在A、B两个盆中,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定时浇水,培养一段时间。

③观察种子发芽情况,定期测量A、B两组植株的高度(如图一);一段时间后观察比较A、B两组植株根系(如图二)。

实施计划:依据计划,按步骤完成探究活动。

(1)本实验变量是
(2)由图一可得出实验结论为:,A盆豆苗在实验中所起的作用是
(3)本实验中只用了两粒种子,虽然都萌发生长,但是存在不合理之处,因为这种操作使实验
(4)改进实验后,同学们仍发现塑料袋污染的土壤中,植物生长迟缓甚至死亡,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5)由图二的实验结果分析,你觉得导致这一实验现象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五、综合题(共6小题)

1、

走在大街上每隔几十米就会看到公共垃圾箱(见图),请据图回答:

(1)从垃圾箱上的标志可以判断甲中应装入的是不可回收垃圾,乙中装入的是       垃圾.

(2)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垃圾分类处理的意识越来越强,请将以下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废报纸、易拉罐、剩饭菜、苹果皮装入甲中的是       ,装入乙中的是        

(3)用过的废旧电池不可以随意乱扔,因为它属于       垃圾,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4)我国采用的垃圾处理方法主要是       、填埋和堆肥等方法.

2、请认真阅读分析下列资料,回答相应问题

资料一:近几年,一些野生动物成了人们餐桌上的美味佳肴,致使我国野生动物资源遭到严重破坏,许多物种已经处于濒临 灭绝的状态

棕色田鼠是农田的主要危害属种,过去,农田里的田鼠数量比较稳定,近几年有些农田里额田鼠的数量猛增

下面是一个野生动物交易市场的有资料,以及该地区近50年来每公顷土地捉到的田鼠平均数量统计资料

某市场的野生动物交易统计表

动物种类

猕猴

猫头鹰

灵猫

巨蜥

各种毒蛇

每日交易量(只)

300

490

100

150

1710﹣2280

每公顷田鼠的平均数量统计表

年份

1954

1963

1975

1983

1993

2002

数量(只)

4

4

9

11

14

17

资料二:20世纪初,美国的一个州为了保护鹿群,曾对狼进行大量的捕杀,随着狼群的消失,鹿的数量急剧增多,在短时间内总数超过10万只,结果,森林中的树木,草地遭到极大破坏,接下来,灾难又降临到鹿群,饥饿和疾病使鹿群的数量迅速下滑到4万只.

(1)根据资料一,你认为食用野味与大量农田遭到田鼠损坏有关系吗?

(2)根据资料二,你认为狼队这个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有作用吗?捕杀狼能最终保护鹿群吗?

(3)通过这两个资料分析,你认为人类应该如何与自然和谐发展?

(4)你的周围有老鼠吗?你认为应该如何防控鼠害?

3、

近年来,由于全球的温室效应,有些地区台风暴雨不断,有些地区则更加干旱;在2009年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上,中国政府承诺,到2020年 单位GDP的碳排放量将比2005年下降40%﹣﹣45%;“低碳”已成为每一个人的责任.(“低碳”是指在生产、生活中直接或间接降低能量的消耗,从而 减少碳的排放.)如图是某物质循环过程示意图,请结合上述内容,回答问题.

(1)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主要是       .从图中可以看出,它在大气中的来源是多方面的,但它在生物圈中被消耗的主要途径是被植物       吸收进行.

(2)图中的[C]为生物的某一生理过程,完成该过程的生物主要是       ;a和b两类动物在生态系统中作为       促进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3)上海世博会期间,“低碳”元素不断体现,“空气树”、“无石化能源汽车”等成为游客谈论的焦点.节能减排,创造“低碳”的生活方式已成为“地球人”的共识.“低碳”实质就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下列符合“低碳”要求的是(    )

(3)
A . 焚烧处理农作物的秸秆 B . 坐的士替代坐公交上学 C . 利用风能、地热能发电 D . 过节时燃放大量烟花
(4)“低碳”生活要从我做起,(如骑自行车代替开车上班),在你的生活中,你可以为“低碳”做哪两件事情?

4、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强调,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系民族未来的大计.我们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绝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我们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战略任务,给子孙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

(1)1公顷树林,每天能吸收150~500kg的二氧化碳,并释放出60~400kg的氧气,这是依靠植物的      作用.绿色植物的这种作用有利于维持生物圈中的      平衡.

(2)近期,雾霾天气严重影响了人们正常的生活,导致PM2.5浓度升高的人为因素有       .

(3)美丽中国,是需要所有中国人一起行动起来共同建设的.写出我们能为“绿水青山的美丽家园”开展的两项活动:①       ;②        .

5、4000年前,曾有过一个经济繁荣、显赫一时的文明古国﹣﹣﹣巴比伦王国,该国森林繁多,资源丰富,自然环境优越,但由于人口剧增,森林被砍,耕地扩大,结果造成水土流失,河道阻塞,连年洪水成灾,终于使土壤沙漠化、盐碱化,致使该国变成一片废墟.

根据上文回答下列问题.

(1)该国的生态平衡被破坏,是由于失去了森林的哪些主要作用?

(2)造成生态平衡被破坏的直接原因是(  )

(2)
A . 自然因素 B . 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有限 C . 人口剧增 D . 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3)这个历史事实给我们什么启发?

(4)要使一个国家的生态环境比较优越,农牧业生产比较稳定,其森林覆盖率至少要达到       %以上.

6、

遗传物质酸雨是指pH小于5.6的降水,会损伤植物叶片的气孔结构,对植物有很大的伤害。为探究酸雨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某科研小组将若干长势一致的某山茶幼苗均分为四组,分别用pH为2.0、2.5、3.5和5.6(对照)的溶液模拟酸雨进行处理,每周两次。一年后,测定四组植物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的净光合速率,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

(1)光合作用的实质是      有机物,储存      

(2)用pH为2.0的酸雨处理后,山茶幼苗的净光合速率降低,有机物积累量减少,根据材料分析,其原因可能是      

(3)某同学据图分析得出结论:随着酸性增强,酸雨对山茶幼苗光合作用的抑制作用增强。该结论是      (填“正确”或“错误”),判断依据是: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苏教版备考2021年中考生物一轮复习16 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