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社八下第八单元第一课第四目 义和团运动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0小题)
1、1900~1901年,八国联军发动了侵略中国的战争,迫使清政府签订了《辛丑条约》。之所以说《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统治秩序的完全确立,主要是指( )
A . 帝国主义在华势力进一步扩大
B . 帝国主义直接控制了中国的内政外交
C . 清政府成了帝国主义的统治工具
D . 中国被纳入了资本主义世界政治体系
2、晚清北京流传着这样一首歌谣:“西太后,真不赖,腿儿长,跑得快,长安一住把国卖,赔钱数不清,割地好大块”这歌谣反映当时( )
①清政府腐败无能及帝国主义疯狂侵略的社会现实
②八国联军侵华攻陷北京后西太后逃亡的历史事实
③中国抗击八国联军侵华失败慈禧太后没有责任
④八国联军侵华后《辛丑条约》签订的严重影响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3、小奕预习八国联军侵华这一课时,发现《辛丑条约》没有割地条款,她猜想有以下原因,其中不合理的是( )
A . 义和团运动使列强认识到瓜分中国,实为下策
B . 列强在华错综复杂的矛盾迫使瓜分中国计划破产
C . 美国“门户开放”政策承认各国势力范围等,平衡了列强在华利益
D . 列强在华纷纷划分势力范围,已将中国土地割让完毕
4、“中国的首都几次被西方的武装力量所占领,这是近代中国最痛苦的一个时期。”“中国的首都”曾被“占领”,主要发生在哪些侵华战争期间( )
①鸦片战争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甲午中日战争 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②④
D . ③④
5、第二次鸦片战争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相同之处是( )
①其目的都是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 ②都是由一些列强共同策划实施的
③皇帝被迫出逃,侵略者占领北京 ④都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6、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的直接目的是( )
A . 全面占领中国
B . 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
C . 攫取更多的侵略权益
D . 帮助清政府镇压义和团运动
7、图片承载着历史。下列图片反映了八国联军侵华史实的是( )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
A . 图一虎门销烟
B . 图二圆明园遗迹
C . 图三侵略者坐在清朝皇帝的宝座上
D . 图四日军在旅顺暴行
8、义和团到处捣毁教堂,拆毁铁道、砍断电线等方式,表达了对外国侵略者的愤怒,但这些行为也体现了义和团运动( )
A . 带有封建迷信色彩
B . 盲目排斥外洋事务
C . 英勇抗击外国侵略者
D . 领导者的腐朽堕落
9、1898年,义和团运动兴起,义和团在斗争中提出了“扶清灭洋”的口号,给帝国主义以沉重打击。这场运动兴起的根本原因是( )
A . 清朝统治者与广大人民之间矛盾的尖锐
B . 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之间矛盾的尖锐
C . 山东人民与天主教会之间矛盾的尖锐
D . 义和拳与清朝统治者之间矛盾的尖锐
10、1901 年初,慈禧太后表示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时人激愤地指斥清廷已成为了“洋人的朝廷”。下列能说明清廷已成为“洋人朝廷”的主要依据是( )
A . 开放沿海通商口岸
B . 纵容列强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C . 允许列强开设厂
D . 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二、材料分析题(共2小题)
1、材料 7月中旬,八国联军攻陷天津。慈禧太后慌忙向外国求和。八国联军不予理睬,继续向北京进犯。8月中旬,攻入北京。慈禧太后带领光绪帝仓皇逃跑。在逃跑途中,慈禧太后命令清军斩杀义和团,并无耻地请求八国联军“助剿”。
(1)以上材料反映了义和团运动失败的原因。从客观上看,义和团运动失败的原因是 和 的联合绞杀。从主观上看,义和团运动失败的原因又是什么?
(2)八国联军中的八国分别指哪些国家?它们发动的侵略战争开始于何时?
(3)八国联军入侵中国带来了什么后果?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八国联军侵满清,北京二度被占领。
赔巨款,派驻兵,辛丑年里泪盈盈。
严禁人民反列强,清朝变成洋人廷。
(1)“八国联军侵满清”的原因是什么?“八国”指的是哪八个国家?
(2)“北京二度被占领”是在哪两次侵略战争中?
(3)“赔巨款,派驻兵,”中的“巨款”是多少?“驻兵”在哪里?
(4)“辛丑”年指的是哪一年?在这一年签订了什么条约?这一条约的签订有何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