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下册)八上 第五单元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单元测试卷A

年级: 学科: 类型:单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25小题)

1、每年秋天,大量的河南农民奔赴新疆去采摘棉花,新疆种植棉花的优势条件不包括( )
A . 昼夜温差大 B . 空气湿度小 C . 灌溉水源足 D . 劳动力充足
2、青藏铁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施工难度极大的一条铁路,它的建成通车,有利于(   )

①东部地区的商品进入西藏

②铁路沿线矿产资源的开发

③西藏向东部输出资金、人才

④促进西藏自治区的经济发展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3、“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的景观是指(    )
A . 黄土高原 B . 华北平原 C . 四川盆地 D . 内蒙古高原
4、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是(    )。

①靠近港澳和东南亚

②工业发展历史悠久,工业基础雄厚

③许多地方是侨乡

④自然资源丰富

A . ①②③ B . ②④ C . ①③ D . ①②③④
5、新疆著名的红色系列产品是(    )。
A . 西红柿、辣椒、红柿子 B . 西红柿、石榴、辣椒 C . 西红柿、石榴、枸杞 D . 西红柿、葡萄、辣椒
6、下列关于青藏高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都有众多的湖泊、但湖泊性质和类型差异大 B . 都是地势平坦、一望无际 C . 都同属于中纬度,但两地海陆位置差异大 D . 都受季风影响显著,但两地季风来源差异大
7、下列关于西气东输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 为新疆带来经济发展机遇 B . 缓解了我国东北地区能源供应紧张状况 C . 发挥了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 D . 一线工程的起点和终点分别是轮南和上海
8、长江中下游平原和四川盆地相同的自然环境是(    )。
A . 地势低平、气候温暖 B . 地势低平、河湖众多 C . 气候温暖、土地肥沃 D . 地势低平、土地肥沃
9、下列地形区不位于我国海拔最高牧区的是( )
A . 唐古拉山山脉 B . 柴达木盆地 C . 四川盆地 D . 昆仑山脉
10、小明计划暑假去北京旅游,下列景点在北京看不到的是( )
A . B . C . D .
11、火车上了高原后,宁宁体会到了人们说的“到了昆仑山,气息已奄奄”,从地理角度分析,其中主要原因是青藏高原(    )
A . 地势高 B . 地势低 C . 气温高 D . 人烟稀少
12、四川盆地具有“冬暖、春早、夏热”的特点,其形成原因是(    )
A . 海拔低、气温低 B . 四周山脉环绕,以山为屏 C . 纬度低,距海远 D . 受夏季风影响,雨雾缭绕
13、我国东北地区的山脉中,作为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的山脉的是(   )
A . 小兴安岭 B . 大兴安岭 C . 长白山 D . 阴山山脉
14、下列河流中,属于我国最大内流河的是(   )
A . 长江 B . 澜沧江 C . 额尔齐斯河 D . 塔里木河
15、读下图《黄土高原坡面生态建设图》,图中①②③三地的生态建设活动,合理的是(   )。

A . ①修筑挡土坝   ②修筑梯田   ③种植优质牧草 B . ①修筑梯田   ②退耕还林还草   ③修筑挡土坝 C . ①开挖鱼塘   ②打坝淤地   ③种植山杏 D . ①开挖鱼塘   ②种植谷子   ③建设人工草场
16、浙江乌镇被确定为世界互联网大会的永久会址。参加互联网大会的代表们能够在此领略到的风土人情是(   )

①当地居民纷纷献哈达

②大多饭店都有鱼虾、米饭

③临河建屋、河道纵横

④不时传来“信天游”的歌声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③ D . ③④
17、人们常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居住在浙江舟山市岱山岛人们的生活主要靠(   )
A . 开采石油 B . 砍伐树木 C . 晒盐捕鱼 D . 开采煤矿
18、下列关于北京的说法,正确的有(    )
①北京是我国的政治中心       ②全年温和湿润,气候适宜
③矿产资源丰富,重工业发达   ④北京故宫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
A . ①③ B . ②③ C . ②④ D . ①④
19、成都平原有着“天府之国”的美誉,其农业发达的原因正确的有(   )

①属于温带季风气候,热量充裕,降水丰沛             ②有充足的灌溉水源

③耕种历史悠久,有一项伟大的水利工程——都江堰     ④地形平坦,适宜耕作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20、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复杂的自然环境使我国不同区域的生产生活内容丰富多彩,下列被深深烙上黄土高原印记的是(   )
A . 安塞腰鼓,窑洞居住 B . 靠天养畜,牦牛成群 C . 临河建屋,小船悠悠 D . 绿洲农业,瓜果飘香
21、区域的人文状况往往会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对新疆的人口、城市分布影响最大的自然地理因素是(   )
A . 光照 B . 植被 C . 水源 D . 地形
22、从图表中获取信息是一种重要的学习能力。如图中可以获得的信息是(   )

A . 拉萨太阳能资源丰富是因为海拔高、纬度低 B . 拉萨的太阳能已广泛应用于生活的各个方面 C . 拉萨太阳辐射量最丰富,故有“日光城”之称 D . 拉萨正在积极推进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的使用
23、某中学地理学习小组绘制了一幅思维导图,解释某地形区自然地理要素的作用与影响。图中序号与其填入的内容,合适的是( )

A . ①海拔低,一马平川 B . ②辐射强,太阳能丰富 C . ③冬暖夏热,日温差小 D . ④湖泊星罗,沟壑纵横
24、上海是我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它的发展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它的许多优越条件,包括( )

①气候宜人,土地广袤,矿产资源蕴藏丰富

②地处东海之滨,大陆海岸线中枢,交通方便

③地处欧亚大陆腹地,是向西开放的重要门户

④经济基础良好,教育发达,人力资源丰富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25、京津冀地区和粵港澳大湾区相比较,二者发展经济都具备的有利条件是( )

①水资源丰富

②矿产资源丰富

③发达、便利的交通

④国家的优惠政策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③④ D . ②③

二、材料分析题(共5小题)

1、李克强总理在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优化区域发展格局。……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规划,促进规则衔接,推动生产要素流动和人员往来便利化。将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编制实施发展规划纲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两大城市群示意图

甲区域                  乙区域

材料二:今年3月份,香港TVB电视台制作了一台节目,采访了一对香港普通市民,他们讲述了自己从香港移居佛山的原因:“……我们现在住的地方出门左转就是菜市场,什么菜都有,三五块一斤,比香港便宜了不少……我先生身体不好,现在还是需要定期回去(香港复查,高铁、或者大巴,一个来小时就到香港……这边我们也碰到很多同乡人,我爷爷以前就是佛山过去香港的,语言也没有障碍,所以也很有亲切感。”

(1)把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填在下面相应的空格内。

A:      (海域)         B:      (湖泊)

C:      (经济特区)     D:       (经济特区)

(2)甲、乙两区域都是我国重要的农业产区,请分析两地农业发展共同的有利自然条件。
(3)乙区域是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其目标是打造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社会经济角度分析该城市群发展的有利条件。
2、北纬30度线是中国最美丽的风景长廊,有很多神奇的现象,是一条引人关注的地带。

村料一:北纬30度地形剖面图

材料二:

资料卡一

资料卡三

城市

1月均温(℃)

成都(30.7°N,104.4°E)

5.5

舟山(30.2°N,121.4°E)

3.7


资料卡二

四川盆地是我国八大综合农业区之一,在全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四川盆地就有谷物栽培;都江堰仍然发挥着重要的防洪和灌溉作用;四川盆地多紫红色砂岩和页岩,土壤以色土为主,含丰富的磷钾成分。

(1)根据材料一,分析我国30°N附近地势的特点及其对河流流向的影响。
(2)比较资料卡一中的两个城市1月均温情况,你能从中得出什么结论?结合资料卡三与所学知识分析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
(3)综合资料卡二、三,分析四川盆地成为我国八大综合农业区之一的自然和人文条件(各写一点)。
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18年12月28日,川藏铁路成雅段开通运营。川藏铁路东起四川省成都市、西至西藏自治区拉萨市,为中国国内第二条进藏铁路。

材料一:下图分别是川藏铁路示意图、川藏铁路沿线地形剖面示意图、西藏土地利用类型图。

材料二:西藏天然草地面积位居全国第一,关于如何开发草原大家意见不一。

观点一:西藏的草地面积大,应该大力开发牧业来提升牧民生活水平促进经济发展。

观点二:环境问题大多因人类开发利用所致,因此西藏的草地要保持原貌,不能开发。

(1)川藏铁路连接了地区和地区(填地理分区),盆地和高原(填地形区)。
(2)修建川藏铁路需要克服诸多困难,结合材料从自然角度分析,主要困难有   
(3)请你任选其中一种观点进行评析。
(4)根据上述图表分析川藏铁路建成后带来的影响。
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漫长的历史岁月,丰富的文化积淀,北京留下了无数名胜古迹。新中国成立以后,以北京为首都,北京成为中国政治、文化和对外交流的中心。随着经济的繁荣和城市规模的扩大,北京面临着许多发展中的问题,如水资源匮乏等。

材料二:2018年2月25日,在韩国平昌冬奥会闭幕式上的“北京八分钟”表演中,24台控制着“冰屏”的人工智能机器人与24名轮滑演员,配合地面投影,不断变幻曼妙舞姿,惊艳世界(如图)。

材料三:“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定于2019年4月29日至10月7日在北京举行,主题是“绿色生活美丽家园”。

(1)北京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是具有全国影响的大剧种,被誉为中国的“国粹”。北京在城市建设中,特别重视保护有代表性的四合院和胡同,是为了传承。请列举一处北京的世界文化遗产
(2)“北京八分钟”的精彩呈现,预示着2022年北京冬奥会将有大量的产业的投入或参与,体现出北京在世界级大都市建设中的新成就。
(3)分析北京水资源匮乏的主要原因。列举可采取的解决措施。
(4)北京人为了“绿色生活美丽家园”,“从我做起”能做出的贡献是什么?
5、阅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带一路”,即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一带一路”的提出,给沿线各国和地区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它独特的区位优势和向西开放的窗口作用将更为突出。

材料二:新疆的矿产资源分布图和一带一路示意图

(1)来到新疆,常能听到当地人自豪的说“新疆的瓜果特别甜,来到新疆不想家”。试分析新疆瓜果品质优良的自然原因?
(2)结合材料一、二有关信息,分析新疆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有何优势?
(3)新疆是西气东输工程的起点。试分析该工程的实施对新疆社会经济发展发展有何积极意义?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人文地理(下册)八上 第五单元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单元测试卷A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