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第六片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卷(备用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25小题)
1、下列化石可以证明鸟类可能起源于古代爬行类的是( )
A . 始祖马化石
B . 始祖鸟化石
C . 恐龙化石
D . 鱼类化石
2、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 )
A . 数量不改变
B . 比例不改变
C . 数量和所占比例相对平衡
D . 数量暂时平衡
3、生物多样性最直观、最基本的认识就是指( )
A . 物种多样性
B . 遗传多样性
C . 生态系统多样性
D . 基因多样性
4、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为有效是措施是( )
A . 迁地保护
B . 就地保护
C . 克隆
D . 法制管理
5、下列表示骨、关节和肌肉关系的模式图中,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6、下列关于生物分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
B . 亲缘关系越近,共同特征越多
C . 分类单位越小,共同特征越少
D . 分类的主要根据是生物间的相似程度
7、槐树属于被子植物的主要依据是( )
A . 能进行光合作用
B . 用种子繁殖后代
C . 有根、茎、叶的分化
D . 种子外有果皮包被
8、原始大气与现在的大气成分相比,原始大气中没有的气体是( )
A . 氧气
B . 氢气
C . 氮气
D . 二氧化碳
9、大量的野生生物价值还未开发,这些生物也许在提取药物、改良品种等方面有重要作用,这体现了生物多样的:( )
A . 潜在价值
B . 直接价值
C . 间接价值
D . 无价值
10、动物界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动物类群是( )
A . 环节动物
B . 节肢动物
C . 鱼类
D . 哺乳动物
11、从生态学角度分析:“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中的“落红”化作“春泥”过程中起作用的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 )
A . 生产者
B . 分解者
C . 消费者
D . 非生物成分
12、“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的诗句分别描述了这两类昆虫的( )
A . 取食行为、繁殖行为
B . 防御行为、迁徙行为
C . 防御行为、取食行为
D . 迁徙行为、繁殖行为
13、藻类植物是一类低等植物,其主要原因是( )
A . 可进行光合作用
B . 无根、茎、叶的分化
C . 植物体都很小
D . 主要生活在水中
14、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是( )
A . 烟草花叶病毒
B . 大肠杆菌
C . 蛔虫
D . 霉菌
15、属于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共同特征的是( )
A . 都生活在水中
B . 都是用孢子繁殖
C . 都没有输导组织
D . 都有根、茎、叶的分化
16、被誉为“活化石”的我国一级珍稀动物是( )
A . 桫椤
B . 白鳍豚
C . 金丝猴
D . 大熊猫
17、根据下图所示狗、猫、虎、豹等动物的分类图解,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猫与狗的亲缘关系最近
B . 目是生物分类的最基本单位
C . 猫与豹的亲缘关系比猫与狗的近
D . 虎与豹的共同点比虎与猫的共同点少
18、我国科学家袁隆平利用野生水稻与普通栽培水稻多次杂交,培育出高产的杂交水稻新品种,造福于人类。这是利用了生物多样性的( )
A . 遗传多样性
B . 变异多样性
C . 物种多样性
D . 生态系统多样性
19、下列关于自然保护区功能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保护物种多样性
B . 迁地保护濒危生物
C . 就地保护濒危生物
D . 保护生态系统多样性
20、研究生物进化最直接、最重要的证据是( )
A . 解剖学证据
B . 胚胎学证据
C . 分子生物学证据
D . 化石证据
21、同一种蝗虫,生活在青草中的体色呈绿色,生活在枯草中的体色呈黄色,以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这是( )
A . 人工选择的结果
B . 用进废退的结果
C . 生存竞争的结果
D . 自然选择的结果
22、在人类的进化历程中,人猿分界的主要标志是( )
A . 直立行走
B . 产生语言
C . 学会用火
D . 制造工具
23、动物运动所消耗的能量主要来自( )
A . 细胞内有机物的分解
B . 细胞内含有的无机盐
C . 细胞内含有的水分
D . 不能确定
24、下列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
A . 大兴安岭林区
B . 黄河中的鲤鱼
C . 昆明湖中的生物
D . 草原上的羊和草
25、下表是南极海洋生态系统中海水和一条食物链上几种生物体内的DDT含量,其中存在的食物链可能是( )
名称 | 海水 | 生物A | 生物B | 生物C | 生物D | 生物E |
DDT含量(μg/mL) | 0.00005 | 0.5 | 0.005 | 2 | 0.04 | 75.5 |
A . B→D→A→C→E
B . A→B→C→D→E
C . E→C→A→D→B
D . B→A→D→C→E
二、填空题(共6小题)
1、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
2、在生物各类群之间,所处的共同分类单位越小,它们之间的相似程度 ,表明它们的亲缘关系 .
3、自然界中生物的生存离不开生存斗争,达尔文将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称为。
4、脊椎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和三部分组成。
5、生物多样性是生物长期的结果;生物进化是的结果。
6、人猿同祖,共同起源于。在古猿进化成人的过程中,最显著的变化是。
三、综合题(共4小题)
1、桫椤、葫芦藓、珙桐、海带、银杏,五种植物中,如下图所示,根据图回答问题。
(1)①是我国一级保护植物,属于植物。
(2)②适于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是因为其过程离不开水。
(3)③和⑤都是种子植物,它们的主要区别是(填序号)的种子外有包被。
(4)④的结构简单,没有,大多生活在水中。
(5)将上述植物分为①②④和③⑤两类,主要的依据是。
2、下列是关于微生物的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1)右图中A属于病毒,这类生物的结构非常简单,只由和核酸构成,它不能独立生活,营养方式为寄生。
(2)B图属于细菌,它虽具有细胞的结构,但没有。
(3)图C为真菌,它的细胞具有、、和成形的,典型的单细胞真菌是。
3、观察图片中的生物类群,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有无脊柱,动物可分为两类,其中与A同属一类的是,体温恒定的是。
(2)图中C所属动物类群的生殖发育方面最突出的特征是。
(3)由水生向陆生过渡的动物类群是图中的所代表的动物类群;图中所属类群的动物,由于能在陆地上生活和生殖,开始成为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它们用呼吸。
(4)图中D所属动物类群的特征是身体,体表被覆坚硬的和分节的附肢。
(5)E是脊椎动物中的鸟类,它们的身体呈流线型,前肢变成,体表被覆;A是鱼类,它们生活在水中,用呼吸。
4、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请据图回答:
(1)从生态系统的成分看,水稻属于, 青蛙属于。除了图中表示出的成分外,该生态系统还应包括和两部分。
(2)生态系统受到一定程度干扰时,各种生物的数量及比例仍能维持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相对稳定的状态称为。
(3)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所有能量最终都是来自能。
(4)在食物网最长的一条食物链中,猫头鹰处于第营养级。
(5)图中共有条食物链,它们相互交错形成。请写出图中最短的一条食物链:。
四、资料分析题(共1小题)
1、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系统,共有植物393 种,其中浮游植物4门,116种;蕨类植物3科,3属,4种;裸子植物2科,2属,2种;被子植物54科,178属,271种。属于国家二级保护植物的野大豆在这里广泛分布。鸟类有265种,属国家一级保护的动物有丹顶鹤、白头鹤、白鹤、金雕、中华秋沙鸭、白尾海雕等7种;其中鹤目鸟类7科20属48种。请分析回答:
(1)野大豆种子外有果皮包被,属于植物。
(2)东方白鹤被列为濒危物种,全球不足3000 只。与野大豆相比,东方白鹤在结构层次上的特点是。
(3)上述资料提到的生物分类单位中,最大的分类单位是;资料中划线部分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多样性。
(4)湿地中的多种生物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在维持自然界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以及调节气候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使用价值。
(5)有人说:“保护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就意味着禁止开发和利用” 。请谈谈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