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社八下第八单元第一课第三目 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 同步练习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0小题)

1、清末某官员说:“战争骇人地向毫无准备的我们袭来,李鸿章所吹嘘的舰队、要塞、枪炮和人力,都已证明非一般所期待得那样厉害。”材料反映了( )           
A . 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 . 鸦片战争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C . 北洋舰队的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 D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使清政府沦为洋人的朝廷
2、历史学家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写道:“中国战败后国门大开。外国势力开始‘瓜分国’,大清帝国处于任人宰割的地位,而统治阶级则试图通过一种有别于‘自强’的‘改制’以挽救传统的国家与文化。”材料反映出“中国战败”的影响不包括( )
A . 刺激中国掀起新的救亡图存运动 B . 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C . 外国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D .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门户开放”政策反映出它与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在侵华政策上的矛盾,“它”是指( )           
A . 英国 B . 美国 C . 德国 D . 法国
4、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夕,有些西方人士认为中国拥有一定的军备优势,“毫无疑间的是日本必然最后被彻底粉碎”。他们做出上述判断的主要依据应是,中国( )           
A . 已完成对军队的西式改革 B . 集权制度有利于作战指挥 C . 近代化努力收到较大成效 D . 能获得更广泛的外部援助
5、下图是1898年谢赞泰先生创制的一幅漫画《时局图》,下列对此图的解读正确的是( )

A . 该漫画的创制与甲午中日战争有关 B . 该漫画中出现的动物意为各省徽标 C . 该漫画反映了八国联军侵华的原因 D . 该漫画体现了戊戌变法带来的影响
6、清末爱国诗人丘逢甲有诗云:“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读音: shān)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清政府被迫割让台湾,是因为( )           
A . 《南京条约》签订 B . 《北京条约》签订 C . 《马关条约》签订 D . 《辛丑条约》签订
7、使北洋舰队全军覆没的战役是( )           
A . 马尾海战 B . 黄海海战 C . 丰岛海战 D . 威海卫战役
8、清政府与哪国签订条约中,最早涉及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           
A . 英国 B . 法国 C . 美国 D . 日本
9、中国近代史是一部抗争史,在甲午中日战争的黄海海战中,率领致远舰与日军奋战,最终与同舰官兵壮烈殉国的爱国将领是( )           
A . 林则徐 B . 左宗棠 C . 李鸿章 D . 邓世昌
10、“千古艰难唯一死,他的自杀堪称甲午战争史上最为悲壮的一幕。”材料中的“他”是( )           
A . 聂士成 B . 关天培 C . 丁汝昌 D . 邓世昌

二、材料分析题(共3小题)

1、观察《时局图》,回答问题。

(1)该图反映了19世纪末中国面临着怎样的时局?
(2)读图并查阅相关资料,完成下表。

代表国家

势力范围

租借地(割占地)

德国

山东

胶州湾

俄国(熊)

法国(蛙)

英国(虎)

日本(太阳)

美国(鹰)

(3)图中“不言而喻”“一目了然”的内涵是什么?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90年,日本爆发经济危机,社会动荡,政局不稳;福泽裕吉(明治维新政治家)力主“进行东洋侵略(注:侵略朝鲜、中国),使国内人心转而外”。

材料二:表格(甲午中日黄海海战双方舰队力量对比)

参战

舰数

装甲

情况

总排水量

(吨)

平均航速

(海里/时)

鱼雷发射

管数

火炮

总数

鱼雷

艇数

中国

12

12

34466

15.34

27

195

2

日本

12

12

40840

16.33

36

268

0

材料三:李鸿章为避战保船,令北洋舰队退守威海卫港,日军趁机得到黄海制海权……1895年初,日军攻陷威海卫,北洋海军全军覆没……清政府无心再战,派李鸿章前往日本议和。

——摘自《中国历史》(岳麓书社)

(1)据材料一,指出甲午中日战争前夕日本的社会状况,并概述“国内人心转而外”的含义。
(2)创建北洋舰队的相关历史事件是什么,黄海大战壮烈牺牲的致远舰管带是谁?
(3)据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分析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的内部原因。
3、宝岛浮沉,系于祖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台湾历史沿革简表(部分)

年份

历史事件

对台湾的影响

1662年

台湾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

1684年

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内地的联系

1887年

改置台湾省

进一步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内地的联系

1895年

签订《马关条约》

资料卡片一

1890年,洋务派官员、台湾巡抚刘铭传对亏损不止的台湾官办基隆煤矿引进私人投资,改制为“官商合办”,结果被清政府革职查处。而甲午战争后3年间,中国民族资本总额比甲午战争前30年的总额增加了一倍多,且此后涌现出一大批实业救国的民族企业家。

资料卡片二

1895年清政府割让台湾,台湾军民誓师抗日,对日本的占领进行了顽强抵抗,以劣势装备与日军血战5个月,打死打伤日军3万多人,消灭日军主力部队近卫师团一半兵力。此后到1945年,在日本统治台湾的50年里,台湾人民的抗日斗争,一刻也未曾停止过。

(1)请运用所学历史知识,将上表空格处补充完整。
(2)资料卡片一反映清政府对民办企业的政策发生了转变,其主要原因是什么?并说明这一转变在当时起到的积极作用。
(3)请根据资料卡片二,概括台湾军民顽强抗日的共同目的。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历社八下第八单元第一课第三目 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 同步练习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