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诸暨市滨江初级中学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与社会3月测试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月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20题,每题2分,共40分)(共20小题)

1、启蒙运动是一场弘扬理性,全面清算封建意识形态,解放人们的思想的运动。与文艺复兴相比,启蒙运动在反封建斗争方面最突出的特点是(    )


A . 要求摆脱封建神学思想的束缚   B . 带有强烈的宗教色彩 C . 矛头直指封建制度  D . 与封建势力妥协
2、华盛顿和拿破仑是张同学非常感兴趣的历史人物,为此张同学对他们的主要活动等进行了如下概括总结,其中正确的是(  )

①都是十九世纪杰出的资产阶级政治家、军事家

②都是在国家和民族处于危难时刻登上政治舞台

③都曾为了国家和民族利益与外来势力英勇斗争

④都毕生致力于维护资产阶级民主共和


A . ①④   B . ②③ C . ①②③ D . ①②③④
3、十五世纪前期,郑和沿着这条航线七下西洋,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一个世纪以后,麦哲伦船队经东南亚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这两大航海壮举的共同意义是(    )

A . 加快了殖民扩张的速度  B . 促进了区域文明的交流 C . 刺激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D . 改变了世界贸易的格局
4、下列关于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有(  )

①启蒙运动是文艺复兴的继续和发展②都是新兴资产阶级掀起的思想解放运动③都有力地打击了封建制度及其精神支柱──天主教会 ④都提出了建立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构想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5、国家统一是国泰民安的前提。下列中国古代中央政府为巩固国家统一采取的措施,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应该是()

①设宣政院②设伊犁将军

③设驻藏大臣④赐予五世达赖“达赖喇嘛”封号

A . ①④②③ B . ①②④③ C . ①④③② D . ④③①②
6、发生在17世纪末,被英国学者赫德森评为“在中国政府与欧洲国家的首次战争中,获胜的是中国人”的战役是(   )
A . 山海关之战 B . 郑成功收复台湾 C . 雅克萨之战 D . 戚继光台州九捷
7、顾准认为,西方近代两股潮流催生两种风格各异的政治传统:一是经验主义,“一寸一寸前进‘螺旋上升’”,沉着事功。二是理想主义,动辄革命,狂飙突起。“经验主义”“理想主义”的典型国家分别应该是(  )
A . 英国、法国 B . 法国、英国 C . 英国、美国 D . 美国、法国
8、下列历史事件排序正确的是(   )

①明末农民起义失败  ②明朝灭亡  ③清军入关    ④清政权建立

A . ①③②④ B . ①④②③ C . ④②③① D . ④③①②
9、现在穿越剧盛行,假设电视剧女主角穿越到清朝雍正时期。她可能看到的情景有(     )

①在避暑山庄,看到了回归的蒙古族土尔扈特部       ②在新疆,平定天山南路回部贵族的叛乱

③在西南,改土归流开始大规模推行                 ④在中央,皇帝选调亲信设立军机处

A . ①③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②
10、“人民的议员…只不过是人民的办事员罢了:他们并不能作出任何肯定的决定。凡是不曾为人民所亲自批准的法律,都是无效的。”这段话体现了下列哪位思想家的主张(    )
A . 但丁 B . 伏尔泰 C . 孟德斯鸠 D . 卢梭
11、有学者指出:作为对人类最重要献礼之一的马铃薯,最初其实是颇低贱的食物,根本不受投资者青睐。一系列的战争、饥荒替马铃薯打入欧洲,打开了一个更大更长久的开口。下列对马铃薯表述正确的是(    )

①马铃薯原产于美洲

②马铃薯的传播得益于新航路的开辟

③最早由英国人带回欧洲

④马铃薯的传播使世界开始连为整体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②④
12、1683年中秋节,康熙帝欣然赋诗:“岛屿全军入,沧溟一战收”。此后清朝中央政府在该地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A . 设置台湾府 B . 实行改土归流 C . 设立宣政院 D . 设立驻藏大臣
13、人们将美国作为“从欧洲汲取营养,发展自己”的典范。从政治制度的角度说,美国从欧洲汲取的营养包括( )

①人民主权思想    ②三权分立学说

③君主立宪制度    ④自由平等原则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14、中国古代妇女择偶一般“悔作商人妇”,而到明清之际,江南等地出现了“宁肯嫁与商人”的现象。这一变化说明( )
A .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与发展 B . 商品经济发展,传统观念发生变化 C . 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传统社会结构解体 D . 西学东渐,中国受到了西方文明的冲击
15、郁达夫为某历史人物的祠堂题写了“拨云手指天心月,拔剑光寒倭寇胆”的对联。结合以下人物的突出事迹,他赞扬的应是(   )
A . 戚继光 B . 郑成功 C . 黄宗羲 D . 关天培
16、日本学者薮内清认为:这是部足可与十八世纪法国启蒙学者狄德罗 主编的《百科全书》相匹敌的巨著。该学者赞赏的是(   )
A . 《几何原本》 B . 《本草纲目》 C . 《农政全书》 D . 《天工开物》
17、后金和清朝的关系类似于(       )
A . 隋朝和唐朝 B . 北宋和南宋 C . 契丹和辽 D . 蒙古和元朝
18、“这一时期,人们重新开始将目光从天国降到人间,将人类自身的本来面目还给了自身,将人的现实性、独立的主体地位和作用,以及丰富的个性发掘出来。”以下能代表这一时期成就的有( ) 

①达·芬奇——《蒙娜丽莎》 ②莎士比亚——《哈姆雷特》

③卢梭——《社会契约论》  ④哥白尼——《天体运行论》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19、恩格斯说“封建中世纪的终结和现代资本主义纪元的开端,是以一位大人物为标志的。”这位”大人物“是(      )
A . 但丁 B . 达*芬奇 C . 莎士比亚 D . 米开朗琪罗
20、比较归纳是学习历史的常用方法之一。《权利法案》、《独立宣言》、《人权宣言》、《拿破仑法典》,都体现了所在国家资产阶级革命的时代特征,它们的共同点主要表现在(    )
A . 反对君主专制,建立共和国 B . 反对殖民压迫,实现民族独立
C . 限制王权,建立君主立宪 D . 维护资产阶级利益,利于工业革命

二、非选择题(共5大题,共60分)(共5小题)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石门刻石:“男乐其畴,女修其业,事各有序……”

——李斯

材料二:直到18世纪中叶,中国最发达地区与英国在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活质量等方面出现很大的相似性,但正是18世纪东西方出现了大分流。

——彭慕兰《大分流》

材料三: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传统社会的经济结构。
(2)根据所学知识找出18世纪中叶中国与英国的“相似性”。
(3)结合材料三,分析材料二中东西方出现大分流的原因。
2、围绕特定历史主题搜集史料进行研究性学习,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以下是某次研究性学习中收集到的材料,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史书中的历史

文献资料

反映的措施或制度

筑敌台三千,起居庸(关)至山海(关),控守要害.......边备大饬,敌不敢入犯。       ——《明史》

王朝以所谓从民之意,革除土官世袭,改为流官。总之,......立刻抓紧改流

材料二:实物中的历史

(1)写出表格中①②所反映的措施或制度
(2)请列举与图5、图6相关的历史人物。
(3)上述实物资料反映了清朝采取哪些措施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管理?
(4)请为以上搜集的材料设计一个主题?
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法国人拉法耶特被称为“两个世界的英雄”,他20岁时志愿参加了北美独立战争,成为华盛顿的好友;1789年,他在《独立宣言》起草者杰斐逊的帮助下起草了《人权宣言》并制定三色国旗。

材料二:思想变革促进社会进步。有学者称:“若就经济角度而言,18世纪的欧洲显然是首开先河的英国之欧洲,但就思想文化角度而言,18世纪的欧洲无疑是法国之欧洲。” 

材料三:与社会形势的变化相适应,明清文化出现了具有市民反叛意识的早期启蒙思潮。....然而,由于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虽猛烈的批判封建专制帝王,但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

                                               ——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

(1)材料一中提及的两部文献共同的思想基础是什么?
(2)“就思想文化角度而言,18世纪的欧洲无疑是法国之欧洲”,对此你是如何理解的?
(3)请各举一例史实,印证材料三中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在“猛烈批判封建专制帝王”和“修补封建专制制度”方面的努力。
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耀兵异域,示中国之富强。”

——《明史•郑和传》

材料二:“葡萄牙人在非洲海岸、印度和整个远东寻找的是黄金,黄金一词是驱使西班牙人横渡大西洋到美洲去的咒语;黄金是白人刚踏上一个新发现的海岸时所要的第一件东西。”

——恩格斯

材料三: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地猎获黑人的场所……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是原始积累的主要因素。

——马克思《资本论》

材料四:陛下可以统治此间......,人们可在这里获得黄金,......但我以为陛下最好不采用掳掠的方式去取得黄金。如采用公平交易的方式,则诽谤和诬蔑便可避免。如此所有的黄金便会源源不断地进入陛下的财库中。

——摘自《哥伦布致西班牙国王和王后书》

(1)根据材料一、二,分析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目的有何不同
(2)根据材料三,指出欧洲殖民者进行资本“原始积累”的主要罪恶方式。(列举三项即可)
(3)引发材料四中西班牙国王“黄金梦”的根源是什么?有人说,西班牙国王的“黄金梦”做得很是时候,请分析这种说法的合理性。
5、  17、18世纪,英国、美国和法国先后发生资产阶级革命,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依据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英国“光荣革命”大概是我心目中最完美的一次政治设计。.......它在一个有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了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

                                                   ——杨小凯《中国政治随想录》

材料三:针对美国的1787年宪法,易中天如此评价:“……正是这个设计……使这个稚嫩的国家在草莽中崛起,迅速成为也许你不喜欢但却不能轻视的超级大国。这样一个精巧的设计,在200年前由一群蛮荒大陆上的‘乡巴佬’创造出来……”。

——易中天《美国宪法的诞生和我们的反思》

(1)请写出图2、图3反映的政治体制特点,及其相应的法律文献。
(2)运用所学知识,说说材料二中“光荣革命”的“完美”之处。
(3)“这个设计”的理论基础是什么?它的“精巧”体现在哪些方面?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浙江省诸暨市滨江初级中学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与社会3月测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